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音乐对人的道德教化作用有史以来就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以音乐为载体建构欣赏型德育模式,能够增加德育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以音乐为载体实施道德教育时,我们首先要对德育内容进行审美化改造,其次要坚持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相融合、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相统一、道德实践与审美实践相同步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根据21 世纪的时代特点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道德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作用,从发挥我国政治思想教育的传统优势与借鉴外国德育成功经验相结合的角度对当前改进和加强我国高校德育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21世纪的时代特点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道德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作用,从发挥我国政治思想教育的传统优势与借鉴外国德育成功经验相结合的角度对当前改进和加强我国高校德育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传统观点认为道德和经济是分开的,道德是不图回报的.可现实中又存在着助人不乐、忘思负义等现象.道德回报问题因此引起广泛争议.在综合现有研究基础上,阐述了道德回报的内涵与本质,分析了高校引介道德回报理念对于改革高校道德教育高成本、低实效现状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大学德育中实施道德回报活动的原则和内容,初步总结了大学德育中部分道德回报活动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体育需要道德,体育也培养道德。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顽强的意志,能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这对于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道德叙事作为一种道德教育方法,在中西方历史上早已存在,且往往渗透在家庭德育中。而近现代以来,中外德育却多偏重于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说教,忽略了这一传统而有效的德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美国兴起"新品格教育","道德叙事"重新得到重视。国内外关于道德叙事的研究各有侧重,国外偏重于课程编制、道德叙事教育实验等实践研究,国内对道德叙事的研究涉及内涵、特征、类型、作用等各个方面,但国内外研究都较为零散,尚未形成系统化理论。  相似文献   

7.
《论语》作为儒家文化经典,其蕴含的道德思想和德育方式对当代德育教育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在分析《论语》中的德育方式对当代德育启示的基础上,对其在当今德育教育中的运用方式进行探讨,提出采用显性与隐性德育相结合、实行寓教于文和寓教于情。  相似文献   

8.
德育环境作为影响德育活动和德育对象思想和行为因素的总和,属于道德场的范畴.根据道德场理论,分析认为我国德育环境建设存在制度环境建设口号化、德育知识过于理论化、生活环境建设条块化、道德教育情境创设套路化等问题.优化德育环境,应当树立整体意识、人本意识和先进意识.  相似文献   

9.
德育在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德育素质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创新人才个性的形成。因此,新时期的德育要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堵养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内地高校硕士研究生作为学术研究领域的后备军扮演着重要角色,其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其学术生命的长度与宽度。因此,硕士研究生发展过程中其德育状况备受关注。根据群体特征以及现实需要,硕士研究生德育应突出重点,分出层级,有针对性地把重点放在学术道德内化上,努力探寻学术道德内化的各种有效途径,争取实现让硕士研究生把学术道德内化为内心信仰。  相似文献   

11.
促进德育的有效实施因素很多 ,但环境的因素是起到关键作用的。我们可以从广义上把个体内化德育内容的自身主观因素以外的所有因素 ,都可看成是环境构成因素 ,只有对环境构成因素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从整体出发对构成的原则、构成的方式和功能特征进行分析和构建 ,将对有效的开展德育过程会有积极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此基础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多高校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本文结合笔者十余年礼仪教学的经验,对礼仪教学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礼仪课程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对如何更全面地对学生进行礼仪培养与教育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长久以来,我国高校德育一直都以显性教育方式为主导。但随着人们对当代高校德育发展和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要求日益提高,仅仅依靠德育课程等显性德育方式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运用除此之外的多种因素对学生施加德育影响,以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从目前我国高校德育课程的实施现状出发,在分析了隐性德育课程的内涵、特征及其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尝试性的对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和建设提出了一点意见和建议,以期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和实施隐性德育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传统学校道德教育中师生生命价值缺失这一现状的反思与批判,从凸显人的生命价值的视角,阐明生命体验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生命体验是寻回师生失落的生命价值和师生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由此,学校与教师必须更新传统学校道德教育观,注重个体的生命践履,建构主体际性的关系,培养富有道德创新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15.
儒家德育思想对当前德育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分析了当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儒家德育思想的核心———“仁”,以及儒家德育方法中的“动之以情”的情感教育法,儒家德育重道德实践的思想。提出借鉴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当今德育服务。  相似文献   

16.
德性教育与道德教育存在异同,德性教育具有四大优势。德性教育是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重要路径:通过激发内在动力机制,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体性;通过搭建知与行的桥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通过培育道德精神,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7.
关于构筑新型高校德育教育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走进21世纪的高校德育,面临着社会变革与学生变化两方面的考验,并在这些变化面前呈现不适应症。创新高校德育教育模式,应以社会与当代大学生的2个变化为前提,从社会要求与人的需要2个方面出发,以人性化教育为基本路向,丰富德育内容,加强生活德育、主体德育和情感德育教育,创新德育方法,注重平等对话和德育实践,以此打造切合于我国实际的新型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探讨道德、道德教育与学校教育三者关系,论述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根源性意义,提出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阐述了良好的校本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道德个性,并指出当今的道德教育需要在代际交往和互动中进行。  相似文献   

19.
生活德育视域下大学德育内容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育生活化为探究大学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德育生活化要求德育内容符合个体生活实际,依据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择业、成家、成功等实际需求来构建大学德育内容;德育生活化也要求转变德育方法,从单向认知转向多向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