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米颗粒团聚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纳米材料有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纳米颗粒表面的高能性、不饱和性、不稳定性,导致纳米颗粒团聚,限制了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和效果.介绍了纳米颗粒团聚的主要原因,依据物理原理和化学原理阐述了解决团聚的措施,提出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李世平  李玲 《材料导报》2006,20(Z1):75-78
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性质,当把纳米颗粒加入到电镀溶液中时,制备出的纳米复合镀层比普通镀层具有更优良的各种性能.论述了纳米材料用于复合镀后对镀层的强度、抗高温氧化性、耐摩擦性、光学性能、电学性能、磁学性能、抗腐蚀性、电催化性、自润滑性等各方面性能的改善和提高,并展望了纳米材料在复合电镀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纳米科技》2007,4(4):I0001-I0001
纳米材料是纳米科技的基础与先驱。自问世至今的20多年中,纳米材料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材料制备和性能开发,步入了全面应用和完善工艺阶段。纳米材料的研究内容与对象已经从以往的纳米颗粒(纳米晶、纳米相等)以及由它们组成的薄膜与块体发展为纳米丝、纳米管、微孔和介孔材料(包括凝胶和气凝胶)等新型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4.
功能纳米氧化物的结构和性能研究是无机功能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一般认为纳米氧化物的性能主要由形貌,表面效应和颗粒尺寸效应所决定。目前已经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介绍各种形状的纳米材料的合成,但材料的性能和大颗粒体相材料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人们利用表面效应来研究纳米氧化物的化学活性及其在光催化环境净化和重金属离子吸附等方面的应用,或通过尺寸效应来解析纳米氧化物出现的奇特的光、电、磁等现象,但普遍忽略纳米材料发生性质改变的结构因素。事实上,纳米材料的性能是由其电子结构和表面吸附的水分子来决定的:电子结构完全依赖于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尺寸,而表面吸附的水分子常常会导致光猝灭或发光性能变差的现象。我们对多种氧化物纳米材料进行系统研究,初步构筑了其结构-性能的关系。(1)纳米TiO_2表面吸附大量的水分子。高温脱水导致纳米颗粒度变大。金属纳米材料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比热都大于大颗粒材料,文献都归结于尺寸效应。最新研究表面,扣除吸附水分子的贡献后,裸露的纳米材料TiO_2的比热在实验范围内和大颗粒的基本相同。(2)利用本征黄光作为探针研完了量子尺寸效应对高结晶度ZnO纳米棒的结构和能带结构的修饰。随着ZnO纳米棒直径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纳米抗菌涤纶纤维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纳米抗菌涤纶纤维的红外谱图、热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及抑菌性能,并与普通涤纶纤维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材料颗粒在纤维中的分布较均匀,基本上无团聚现象;纳米材料的加入基本不影响涤纶纤维的基本结构和热性能;与普通涤纶纤维相比,纳米抗菌涤纶纤维的断裂强度略有降低,但是断裂延伸度增加,纤维的应力一应变曲线变得较平缓;纳米抗菌涤纶纤维具有优异的抑菌性能。  相似文献   

6.
纳米润滑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润滑材料的进步提供了广阔的技术空间,纳米润滑材料充分利用了在纳米材料的结构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化效应、表面效应和界面效应)赋予润滑材料很多奇特的性能。本介绍了纳米润滑研究的一些进展,以及一种新型的纳米润滑技术——自修复纳米润滑添加剂的基本原理和初步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纳米远红外涤纶纤维的红外谱图、热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及远红外发射、保温和抑菌性能,并与普通涤纶纤维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材料颗粒在纤维中的分布较均匀,基本上无团聚现象;纳米材料的加入没有影响涤纶纤维的基本结构和热性能;与普通涤纶纤维相比,纳米远红外涤纶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延伸度略有降低,但变化不大;纳米远红外涤纶纤维具有优异的远红外发射性能、保温性能和较好的抑菌性能。  相似文献   

8.
纳米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成为改善水泥基材料性能的一个重要方向。简要介绍了纳米颗粒对水泥基材料的工作性、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的影响,以及纳米材料赋予水泥基材料的新功能,并探讨了纳米颗粒改善水泥基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锂离子电池纳米负极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锂离子电池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也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本文综述纳米材料(主要包括纳米金属及纳米合金、纳米氧化物、碳纳米管、具有纳米孔结构的无定形碳材料和天然石墨等)在负极材料方面的最新研发情况。纳米材料的特有性能使其可逆容量高于目前商品化的负极材料,但纳米合金负极材料的产业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循环稳定性;碳纳米管的制备和纯化成本过高,不宜产业化,同时理论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具有纳米孔的无定形碳材料制备温度低,容量也较高,但是对于产业化而言,循环性能和电压滞后现象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具有纳米孔的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不仅容量高、制备比较简单、成本低,而且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可望达到产业化要求。  相似文献   

10.
纳米陶瓷的最近进展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文阐明纳米材料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纳米材料的提出将对材料制备科学、材料的物理表征及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带来的新的科学内涵。本文介绍了纳米陶瓷研究的近期发展,讨论了关于纳米粉体的团聚、烧结以及纳米陶瓷的超塑性等问题,特别提到了纳米ZrO2在室温下循环拉伸试验后在表面出现的形变行为。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热点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德禧 《塑料包装》2002,12(1):7-13
1 纳米及纳米科技概述 纳米是一种尺寸的计量单位,1nm为一米的十亿分之一,相当于10个氢原子一个挨一个排起来的长度。这种超微粒子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一) 表面、界面特性,其粒径为10nm至1nm时,表面原子数所占比例为20%至99%,大量的孤键和悬键的存在使得纳米粒子具有很高的表面能和很大的化学活性。(二)小尺寸效应,进入纳米尺寸,物质周期性边界条件被破坏,导致了磁性、光吸收、热、化学活性及熔点等发生了变化。如铁的抗断裂能力是普通铁的13倍;气体通过纳米材料速度为一般材料的数千倍;纳米陶瓷具有超塑性;纳米材料电阻随…  相似文献   

12.
赵士超  季振国 《功能材料》2007,38(A02):543-545
氧化锌由于氧空位等本征缺陷的存在表现出n型半导体的性质,该性质使得氧化锌纳米颗粒可以用作导电材料。为了提高纳米氧化锌颗粒的电导率,通过简单、经济、新颖的液相反应法和喷雾热解技术对纳米氧化锌进行Al掺杂,并分析了掺杂工艺、电导测试方法对纳米氧化锌导电颗粒电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纳米晶Cu室温冷轧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磊  隋曼龄  卢柯 《材料导报》2001,15(4):56-58
利用电解喾技术制备出高纯度、高致密度的块状纳米Cu.何况哟室温下冷轧,延伸率可高达5100%,且冷轧过程中无加工硬化效应产生,微观结构分析表明纳米晶体Cu的变形机制是由晶界运动来控制而非普通粗晶体材料的位错运动机制。这恶性循环骨力地证明了纳米晶体材料具有与普通多晶材料安全不同的力学行为,并为深入理解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及拓展纳米材料的工业应用开辟了新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引入纳米材料来提高墙体涂料的保温性能,以不同的硅酸盐纳米材料、碳酸盐纳米材料为主要材料,通过配方及工艺的优化开发出了内墙纳米保温涂料。对所得保温涂料进行了性能袁征,如涂料的结构、微观形貌、耐洗刷性能、导热系数、施工性、干燥时间、稳定性、耐水性、耐碱性等。  相似文献   

15.
纳米金刚石用作磁头抛光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油基金刚石悬浮液用作磁头抛光材料的抛光性能,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磁头抛光后的表面。结果表明,纳米金刚石是一种理想的抛光材料,用于超高精度表面加工,其表面抛光质量要明显优于单用国外同类金刚石悬浮液抛光磁头的质量,纳米颗粒的作用十分明显,证实了纳米材料可用超精抛光材料。  相似文献   

16.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核心是如何解决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纳米颗粒在液相中受到范德华力液桥力等引力的作用,极易形成难以分散的团聚体,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纳米颗粒形成硬团聚而板结。团聚和板结的纳米材料无法经过粉碎研磨恢复到纳米尺寸,失去纳米材料的性能。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纳米二氧化钛制备专利申请量就高达到40条之多,技术竞争进入白热化,但这些专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这个缺陷就是纳米产业的世界著名难题——纳米团聚问题。  相似文献   

17.
5纳米材料中微结构的表征和研究 纳米材料是一个不十分明确的概念,可能是纳米大小、纳米尺度、纳米颗粒或纳米晶粒材料的通称,所谓纳米级材料是大小、尺度、颗粒或晶粒在1-100nm范围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纳米氧化锌改性聚氨酯复合涂层的防腐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添加不同颜基比(P/B)ZnO的聚氨酯涂料在3.5%氯化钠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特征,提出了涂层电极在浸泡阶段对应的不同阻抗模型,结果表明,添加量为P/B=0.3的纳米复合涂层,颜料分布均匀适中,具有最佳电化学及耐盐雾性能.纳米复合涂层的抗介质渗透能力明显优于普通涂层,其原因是纳米材料独特的表面效应使其致密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粉体工业》2007,(1):42-43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核心是如何解决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纳米颗粒在液相中受到范德华力液桥力等引力的作用,极易形成难以分散的团聚体,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纳米颗粒形成硬团聚而板结。团聚和板结的纳米材料无法经过粉碎研磨恢复到纳米尺寸,失去纳米材料的性能。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纳米二氧化钛制备专利申请量就高达到40条之多,技术竞争进入白热化,但这些专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这个缺陷就是纳米产业的世界著名难题——纳米团聚问题。  相似文献   

20.
纳米电缆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电缆材料因其独特的光学性能、电学性能、磁学性能及几何结构而成为当今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介绍了纳米电缆的研究进展、纳米电缆的结构和制备技术的发展状况,详细阐述了电弧放电、化学气相沉积、毛细管虹吸等多种制备方法,并展望了纳米电缆的发展和应用前景,纳米电缆的研究对于以纳米材料为基础而构筑的微纳米器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