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去除稠油废水COD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稠油废水处理的达标外排的关键指标为COD。辽河油田对稠油废水去除COD技术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介绍了凝聚吸附法、臭氧紫外线法、活性炭单独吸附法、氯气、二氧化氯及电解氧化法、好氧生物处理法等6种去除COD方法的实验条件、实验流程、处理效果。通过对各种实验数据的分析,提出了生产中如何选择处理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油在水中的三种存在状态--悬浮状态、乳化状态和溶解态,及不同状态时废水的特点,阐述了不同种含油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法,并且总结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微生物水处理技术用于高矿化度稠油采出水外排处理的可行性,针对新疆油田某联合站稠油污水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开展了采出水外排微生物处理技术研究。在掌握稠油热采污水水质以及COD构成分析的前提下,相继开展了混凝/气浮、高级氧化等多种预处理技术的室内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外排采出水的可生化性。同时,采用驯化培养出具有良好降解性能且盐度适应范围广的高效优势菌种,最终确定了“混凝预处理+生化处理”的总体处理工艺思路。室内模拟实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联合站稠油热采污水通过“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的工艺处理后,外排水中COD、BOD5、石油类和挥发酚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19%、96.00%、81.82%和95.01%,可以有效地实现联合站稠油采出水达标外排至人工湿地。   相似文献   

4.
油田采出水达标外排处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胜利油田已处于“三高”采油阶段 ,目前 ,采出液的综合含水率达 89 7%以上 ,日产污水量约 70〔10 4 m3,其中回注6 4 5〔10 4 m3,综合回注率为 92 %以上 ;日排污水近 8〔10 4 m3,仅为油田日产采油污水的九分之一 ,却占油田污染负荷的 91 6 % ,是油田主要废水污染源。文章对油田主要的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采油污水达标外排处理技术。调研表明 ,国外采出水外排处理主要采用生物法处理、化学氧化、植物湿地处理方法。生物降解石油碳氢化合物是通过直接接触或通过碳氢化合物的溶解技术实现的。土壤植物系统被看成是一种高效“活过滤器”。我国东部油田采出水达标外排以采用生物法、植物法或两种处理方法相结合为宜。  相似文献   

5.
新疆油田稠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含盐废水中COD、挥发酚和硫化物等指标超标,若不处理直接外排将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鉴于此,根据新疆油田外排污水可生化性的特点,培养筛选出耐高温耐高盐的高效复合菌群,并结合曝气、旋流气浮和水解酸化等预处理工艺协同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形成了"预处理+生物接触氧化"的处理工艺。试验及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后污水中含油、悬浮物、COD均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石油类平均去除率90%,悬浮物平均去除率96%,COD平均去除率82%。已在现场建成投产高含盐废水达标处理站3座,累计处理废水量约150万m~3,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炼油达标污水回用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多介质过滤、超滤、反渗透工艺,对炼油达标外排污水进行回用处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对油、COD和浊度去除效果良好,超滤、反渗透膜化学清洗周期达到 2个月以上,脱盐率稳定在98%以上,产水品质达到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多介质过滤、超滤、反渗透工艺,对炼油达标外排污水进行回用处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对油、COD和浊度去除效果良好。超滤、反渗透膜化学清洗周期达到2个月以上,脱盐率稳定在98%以上,产水品质达到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炼油废水生物处理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周兰 《青海石油》2002,20(4):72-74
炼油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质,因此还需经过生物法处理。生物处理法主要用以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该法主要是通过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巨量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稳定的无机物。污水的生物处理,又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河南油田稠油污水水质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分析 ,提出了为实现该油田污水达标外排的生化处理方案 ,并进行了稠油污水生化处理的室内小试试验和现场试验 ,结果表明采用生物膜水解酸化 -生物膜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该油田稠油污水 ,其出水水质完全可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利用粉煤灰及氧化塘处理采油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概述 采油污水是油田的主要废水污染源,胜利油田每天外排采油污水约7×10~4t,具有温度高、矿化度高、COD高、氨氮高和DO值低的特点,这也是处理困难的主要原因。目前采油废水处理大多采用隔油、气浮等物化工艺处理,由于大部分污染物在水中以胶体或溶解状态存在,废水处理达标率很低。 针对胜利油田有一大型自备电厂,粉煤灰产生量大的特点,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以现河首站采油废水为例进行了大量利用粉煤灰及氧化塘处理采油废水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稠油污水处理现场小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稠油污水问题,利用辽河油区欢四联的稠油污水进行了现场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稠油污水经过斜板隔油池和溶气气浮池预处理后,出水油含量和悬浮物均可达到回注和进热采锅炉的要求,再经生物处理后,COD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根据油田采出水中氯离子含量高,对CODCr测定影响较大的特点,通过试验探讨高含氯对污水CODCr测定的影响及消除其影响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对高含氯、低CODCr的污水用国标方法测定CODCr时会产生较大误差,且误差随氯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不掩蔽氯离子测定污水CODCr总值,用CODCr总值减去氯离子产生的CODCr值则能较准确地反映污水的真实CODCr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胜炼污水COD异常升高的问题,通过液相色谱法、水溶性试验、可生化性分析等方法查找到影响污水处理的原因,对多种管输原油减阻剂进行了水溶性、可生化性及电脱盐评价,筛选出适宜的减阻剂,基本消除了管输原油减阻剂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并确保了原油输送量。提供了一种通过源头优化解决下游污水处理难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油田污水处理新技术新装备述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卫国 《石油机械》2003,31(12):42-45
针对油田污水处理、回注的不同工艺要求 ,最近研制开发出油田污水精细处理装置、小区块油田橇装式污水处理装置、旋流混合反应澄清装置及液 液旋流分离系统等新装备 ,在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按照“安全可靠 ,经济高效 ,节能降耗”的原则 ,提出我国油气田地面注采及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建议 :(1)注聚、稠油、特稠油的污水处理是今后油田污水处理的主攻方向。 (2 )加强高含水油田节能降耗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3)加强低渗透、小断块油田地面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河南油田稠油污水可生化性差、水温高等特点,在室内试验和现场小试试验的基础上优选出生物膜水解酸化-生物膜接触氧化工艺,跟踪监测了稠油污水中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结合微生物生长情况和COD去除效果,开发出高效微生物营养制剂,现场应用后系统生物量增加,COD去除率提高,确保了污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6.
含油废水氨氮生物降解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炼油厂含油废水的常规生化处理工艺对氨氮的降解效果较差,采用曝气生物滤池作为二级生化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的氨氮平均质量浓度为5.0mg/L,去除率为83.4%,其它污染物,如油、酚、硫化物、COD、BOD2等也都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基本上可以减轻含油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该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时间短、出水水质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飞雁滩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液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飞雁滩油田注聚合物采出液虽经热化学沉降脱水,但由于聚合物增加了破乳和絮凝的难度,使脱水后原油的含水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采用现场原油和污水样品,进行了原油脱水和污水除油的实验研究,优选出了较理想的破乳剂和除油剂。现场试验表明,该破乳剂可有效地对飞雁滩原油进行破乳,脱水效率高;应用除油剂除油后的污水达到回注指标,直接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污水回收超稠油破乳脱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回收污水中超稠油破乳脱水困难等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对比各种解决方法及进行破乳剂筛选,最终研制出了可有效处理污水回收超稠油的破乳剂,找到了一条解决回收污水超稠油破乳脱水问题的新方法。也为其它油田超稠油破乳回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疆油田百重7井区稠油污水中油、悬浮物含量高,波动大,含油乳化程度高,悬浮物分散程度高的特点,通过室内研究,从水处理药剂筛选入手,研制开发了以有机聚合物为主剂的新型耐温混凝剂KL-401及其配套助凝剂,并将筛选的药剂应用于百重7井区稠油污水水处理系统,有效地提高了该区块含油污水的净化效率。处理后的含油污水水质全面达标,达到了回注稀油油田和回注锅炉的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