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庆 《江苏化工》2008,36(3):48-51
扬子石化水厂精对苯二甲酸(PTA)污水处理主要采用厌氧 两段好氧的生化处理工艺,脱水系统分为两部分:TA废渣脱水系统和污泥脱水系统。脱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整个PTA污水处理系统的效果。通过现场试验、设备改进、优化控制,解决了脱水系统存在的技术瓶颈和运行难点,脱水系统得以持续改进优化,实现了连续稳定高效运行,脱水效果指标:泥饼含固量(Cu)和固体回收率(η)都得到了显著地提高。产生经济效益同比改进前可达50.83万元·a-1。  相似文献   

2.
某炼钢厂现有转炉除尘污水处理系统不能满足生产要求,针对现有除尘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将原有串联系统改为并联,增加粗颗粒分离装置、斜板沉淀及污泥脱水等设备,采取水质稳定措施保证了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3.
简耀先 《中氮肥》2021,(1):77-80
贵州开阳化工有限公司500 kt/a合成氨装置配套污水处理系统采用改良型SBR工艺,污水以气化污水为主。2020年2月初,4座SBR池出现活性污泥膨胀现象。结合生产实际,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气化系统掺烧石油焦和污水处理系统投加反渗透浓水后,综合进水营养源减少,污水处理系统整体上处于缺营养状态及碳氮比失调,且运行时序不匹配。为此,采取了调整运行时序、培养和驯化污泥、不再接收反渗透浓水、每天观察污泥的性状和微生物的状态、随时观察进水水质等调控措施后,4座SBR池恢复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中氮肥》2020,(1)
陕西长青能源化工有限公司600kt/a甲醇项目污水处理系统采用SBR工艺,自2013年5月份投产以来,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但2015年的运行数据表明,NaCO_3用量较大,污水处理药剂费用高且工人加药劳动强度大。简介长青能化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SBR生化反应原理及NH_3-N降解对碱度的要求,结合生产实际详细分析与探究NaCO_3用量大的原因;采取一系列优化改进措施后,有效地减少了污水处理系统的NaCO_3用量,年节约药剂费用146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好氧颗粒污泥是在好氧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生物聚集体,可在同一生物体内构造多种氧环境与营养条件,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采用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进行研究,探索各因素对好氧颗粒污泥的性能与稳定性影响,优化反应器运行参数,为实现快速启动与稳定运行的好氧颗粒污泥系统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小氮肥》2015,(5)
<正>0前言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南公司)西厂区300 kt/a甲醇装置三塔双效精馏系统于2005年投产,已稳定运行8年,现最高日产量达1 080 t,质量达到GB 338—2004和美国AA级指标[1]。在三塔双效精馏系统运行过程中,鲁南公司通过调节加压精馏塔与常压精馏塔的负荷分配,使精馏系统粗甲醇损失降至最少,粗甲醇回收率达到最高。1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7.
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效果的好坏都与污水处理系统中组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及其代谢活力有关,表明了污水处理系统生物相对污水处理效果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并从活性污泥结构、微生物种类、数量及活性等方面分析了污泥生物相与运行状态的相互关系.说明了可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的生物相观察了解处理效果及运行状况,也可通过对污泥生物相观察发现处理系统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运行环境,预防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发生.污泥生物相观察作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已越来越受到运行管理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历来煤化工装置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是一大技术难题。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及废水排放标准的日益严苛,山西晋煤天源化工有限公司针对其煤化工装置产生的高氨氮废水不利于污水处理装置生化系统稳定运行和事故水池无法保持低液位的问题,新上1套高氨氮废水处理装置,投运后废水中氨氮去除率达95%以上,不仅保障了污水处理装置生化系统的稳定运行,而且可回收浓度10%以上的氨水用于烟气脱硫系统以降低其运行成本,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猕猴桃果脯加工企业废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严重超标和难以稳定运行的问题,通过技术改造增加混凝搅拌装置和污泥回流系统,优化和控制混凝反应加药比例及加药量、厌氧出水pH及污泥回流比等运行工艺参数,有效地解决了系统的运行故障,保证了系统出水的稳定达标排放和回用。  相似文献   

10.
《中氮肥》2019,(5)
近年来,大型煤化工装置纷纷建成投运使得新型变换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阳煤集团寿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0 kt/a乙二醇装置变换系统采用设置变换线和非变换线(热回收线) 2条线的工艺流程,其中变换线采用较为先进的等温变换工艺;对变换系统的工艺流程、设备配置、工艺特点、运行情况等进行介绍,并对变换系统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总结。实践表明,寿阳化工200 kt/a乙二醇装置变换系统具有投资省、能耗低、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为进一步提高装置的运行水平,寿阳化工还结合国内变换技术的发展对其变换系统提出了下一步的优化计划。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污水处理装置中对活性污泥进行的运行管理,包括营养液的及时投加,污泥回流比的确定,剩余污泥排放量的计算.并详细介绍了活性污泥运行中易出现的异常现象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油田污水处理中污泥排放直接影响污水处理过滤系统和污水处理的质量;现场应用负压排污泥装置,提高排污效果,在运行中发现存在排放死角,又进一步改进,完善了现场排污泥装置,增加排污强度,消除排污死角,现场实际运行检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城市污水自养脱氮系统中有机物与磷的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厌氧氨氧化的发现使开发低能耗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成为可能,可通过生物吸附实现污水能源与资源的回收。强化除磷系统污泥龄(SRT)仅为2 d,系统抗冲击性强,污泥沉降性良好,污泥体积指数(SVI)低于50,可为自养脱氮系统提供稳定的进水,但系统污泥碳含量仅为37%。将反应器内好氧水力停留时间(HRT)降至 40 min后,实现有机物去除序批式反应器(SBR)的稳定运行,厌氧段COD去除率占总COD去除率的93.8%,这表明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主要为生物吸附作用,同时污泥碳含量提升至48%。由于异养菌对有机物的消耗利用与除磷菌的吸磷过程同时进行,若试验废水C/P比较低,可降低系统水力停留时间、提升碳的回收率并辅助少量的化学除磷手段,对系统厌氧搅拌时间、曝气时间及污泥龄进行优化,从而实现C与P的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工》2022,(Z2):174-179
传统污水处理技术需采用投加絮凝剂、助凝剂、助沉剂、杀菌剂、阻垢剂等多种化学药剂,运行成本高,污泥等固废产物多;物理法污水处理工艺,不需投加化学药剂即可实现污水处理达标回注,污水处理运行成本低、污泥等固废产物少、系统一次性投资小,为油田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先进环保的工艺技术。新疆石西油田自2015年9月引进该工艺技术规模化应用以来,运行时间已超过150 d,运行稳定无故障,污水处理效果较好,各项水质指标基本达到了回注标准要求。该工艺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中氮肥》2019,(4)
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系统的2台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CFB锅炉)自2004年投运以来,运行周期较短,故障率较高,给化工装置蒸汽的稳定供给造成明显影响。为彻底改变此种被动局面,泸天化自2013以来连续多年组织技术攻关,通过全面、深入的运行故障剖析和系统性机理研究,找准了制约CFB锅炉连续、稳定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之后在料层差压、流化风量、水冷壁管修复、涂层防磨质量等关键方面持续开展研究与优化改进,同时做好锅炉给水水质、燃料粒度、床温、风煤配比等其他重要参数的调控,基本上解决了CFB锅炉低负荷下运行不稳定和高负荷下水冷壁管磨损爆管两大主要停车故障,CFB锅炉连续、稳定运行水平持续提升,最长连续运行时间达317 d,其长周期运行能力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起到了为化工装置稳定、长周期运行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5万t/a氨水装置扩产技改,对比了仪表阀门改造前后的情况,氨水制备项目投运以来,运行稳定,除满足自用外,还对外销售。此次改造的特点是对旧设备进行评估使用,以最小投资换取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7.
项国华 《安徽化工》2010,36(Z1):48-51
针对国内某石化企业A/O污水处理装置运行中出现的活性污泥性能差,生化处理效果差等现状进行工况分析,采取重新启运、合理培养与驯化污泥、优化运行条件、加强运行控制等对策,使该装置正常稳定运行,处理后污水排放主要指标优于国家环保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以国际水协(IWA)推出的ASM2d模型和一维沉降模型为基础,利用污水处理工艺仿真与优化控制系统对某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进行建模,对相关设备进行精密调节。根据模拟结果对污水处理厂的设备运行方案做出合理验证与指导;提出合适的工艺运行参数取值范围,包括污泥龄、污泥回流比、硝化液回流比和溶解氧控制浓度,用以控制调节污水处理厂设备运行,保证出水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9.
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变压吸附装置中一氧化碳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存在入口超温、油温超温、频繁跳车等各类故障。提出入口增加冷却器及过滤器,出口流量取压管线路优化及增加电伴热,油系统增加油冷却器及在线清理装置等技术改造方案。综合改造实施后,故障全部消除,温度、振动值等指标良好,压缩机设备实现长周期运行,保障了变压吸附装置的气体产出率。  相似文献   

20.
以广东省东莞市某河道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项目为例,对调试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预处理初沉池作用不显著;(2)砂滤池滤层短流,未达到末端去除SS功能;(3)曝气池污泥发黑、污泥中毒。相应优化措施:(1)初沉池前端增加混凝区,改善沉淀效果;(2)调整砂滤池的运行方式,通过改变砂滤池的进出方式,保证砂层上方的有效水位;(3)系统污泥置换,再通过增大曝气量、加大回流量及增加高效填料来提高生化池的抗负荷能力。通过以上调整,直接运行费用增加0.13元/吨,出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