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视频监控在变电站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凌  祝瑞花 《江西电力》2008,32(3):11-13
视频监控系统和SCADA系统是变电站中常用的两套相互独立的系统.采用杭州海康威视DS-4000HC音视频压缩卡对系统进行整合,将视频监控的图像接入到变电站监控系统中,实现了在同一监控网络中同时传输数据、视频、控制信号,在同一监控画面中同时进行变电站运行工况和视频监控.采用H.264算法对视频进行压缩,既保证了图像的质量和流畅性,又降低了数据传输的带宽,不影响SCADA实时数据的传输和使用.利用SDK进行编程分别实现了视频服务的服务端和客户端.  相似文献   

2.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视频监控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一种基于最新编码标准H.264的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架构及其特点,重点阐述了H.264编码标准所采用的新技术和优势。在此基础上,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视频监控的变电站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该系统的结构和组成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系统性能、特点等方面说明了较之传统监控系统的优点,为更高效地实现变电站远程监控综合功能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基于H.264算法的网络视频传输系统的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目前最新的视频压缩标准——H.264作为视频编解码算法,i.MX27作为系统的中心处理器,嵌入式Linux作为操作系统,RTP/UDP作为网络传输协议,实现了视频实时的在网络上传输。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在Internet上实现视频的实时传输,显示帧率为10帧/秒以上(CIF格式)。除此之外,为了保证视频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在压缩视频的过程中,给信息提供了加密功能。本课题研究的基于H264视频编码算法的网络视频传输系统可以实现30帧/秒的视频信息传输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皓  高雅 《广东电力》2012,25(3):52-56,96
为提高视频编码效率,满足监测用户对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高清图像质量的要求,通过分析国际上视频编码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结合MPEG-x系列标准技术和H.26x系列标准技术,提出基于动态纹理建模的视频编码方法,改进了帧间预测的精度。仿真实验结果:对于分辨率为176 dpi×144 dpi的视频序列,该方法比H.264标准算法图像质量提高了0.06 dB,码率减小了1.05%;对于分辨率为416 dpi×240 dpi的视频序列,该方法比H.264标准算法图像质量提高了0.17 dB,码率减小了3.22%。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目前主流的H.264标准算法,进一步提升了压缩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H.264在输电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如何将前端采集的视频通过3G网络连接至Internet后接入输电视频监控主站系统,视频压缩效率和视频传输的实时性之间的矛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根据H.264编码算法的压缩率高、网络适应性强等特点,研究了H.264在输电视频监控系统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其在输电视频监控系统中的优势,并介绍了H.264在输电视频监控系统中应用的实际案例。在输电视频监控系统中使用H.264,能够在保证视频质量前提下,提高网络利用率,降低占用带宽,节约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6.
在对比了其他信源编码标准的基础上,介绍了AVS标准所采用的新编码技术,对比H.264标准分析了其技术特点以及实现的复杂度;介绍了变电站遥视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方式;给出了基于AVS的变电站遥视系统框架,分析了系统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牵引变电站多媒体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及开发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针对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实际情况,讨论了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远程视频监控技术。在视频信息的压缩方法上选用自适应能力强的H.263标准,以适应电气化铁路系统恶劣的通信环境。变电站与调度中心采用DDN方式组网通信,并讨论了先进的基于嵌入式Web Server的远程视频监控方法。分析及开发实践表明,该方案能满足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对视频监控的可靠性和实时性的要求,为进一步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手机电视的传输标准处于扑朔迷离的阶段,AVS标准将面临着H264等的竞争."随着以音视频为主要特征的3G时代正在到来,在产业界强烈关注AVS在手机电视领域的进展情况时,AVS音视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伟民表示.  相似文献   

9.
3G网络视频传输存在丢包率高,实时性差,带宽不稳定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面向WCDMA智能终端的无线视频传输系统。系统分为2部分,基于TI TMS320DM3730的视频采集子系统和WCDMA手机接收子系统,视频采集子系统实现了视频采集、H.264压缩、无线网络传输和RTP/RTCP协议智能带宽控制等功能,接收子系统实现了WCDMA智能手机的视频接收、解码和显示。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有效降低了对WCDMA网络带宽的需求,可自动适应WCDMA网络传输带宽的波动,视频数据的丢包率、延时等指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从而有效提高了视频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变电站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详细探讨了视频监控系统的配置,传输系统的选择和视频远程传输的两大关键技术,通过对两种组网方式的理论分析和搭建其实验视频监控系统,分析了各自的优缺,最并确定了视频监控系统的组网方式.介绍了系统软件的功能,采用C++Build工具,运用动态链接库DLL和ActiveX控件对系统软件进行了设计.结合实际工程对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无人机航拍视频实时传输且可随时随地浏览的问题,分析提出一种基于RED5流媒体服务器的无人机视频直播系统设计解决方案。研究分析了流媒体技术、RTMP协议、RED5流媒体服务器、H264视频格式。实现无人机航拍采集到的视频用x264编码方式通过3G/4G模块传到流媒体服务器,经客户端请求,进行实时直播或点播功能,通过Web服务器保存视频等信息,实现视频信息管理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现有的网络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流畅性稳定性,该设计可行,系统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12.
H.264帧内预测技术是提高视频压缩比的关键,一方面,可以提高I帧的压缩效果,有利于视频码流速率的控制,这在实际的网络传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当帧间预测找不到匹配块的时候,可用帧内预测来达到好的压缩效果.介绍了H.264帧内预测模式,分析了采用RDO技术下帧内模式选择过程,并详细研究了X264开源代码的帧内预测...  相似文献   

13.
输电铁塔防盗对于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QT开发平台设计了一款用于输电铁塔视频监控的终端软件系统。系统自动接收由终端通过3G网络发送过来的图像数据,经H.264解码,然后输出显示图像信息。文章提出一种双重去块滤波算法,修复由于块效应造成的视觉缺陷。系统的实现过程以及核心的代码可重塑性高,代码通过较小的修改并在不同的平台编译就可以移植到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平台上运行,为跨平台软件开发提供参考。解决了目前输电铁塔监控终端软件可移植性差、视频画质低等难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H.264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的网络视频服务器.硬件设计采用SA7111A芯片完成输入视频A/D转换;以TMS320DM642 DSP芯片为核心硬件平台实现视频压缩编码;利用微处理器SA1110、以太网接口控制器RTL8139C及相应外围设备实现网络控制和传输.软件设计包括视频编码和网络传输控制两个模块.实测结果表明,在普通IP网络环境下,基于H.264的网络视频服务器较好地实现了视频实时编码和传输,同时具有清晰连续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5.
巡防系统具有远程视频图像传输的功能,考虑到视频信息传输过程中存在被恶意盗取造成信息严重缺失的情况,在视频传输前需对视频做加密处理。结合H.264视频压缩编码,采用Logistic混沌序列在CAVLC熵编码阶段对视频进行选择性加密,实现了加密与视频压缩编码兼容。并在Visual Studio 2013中完成了基于Logistic混沌视频加密的仿真,在MATLAB中通过计算视频图像加密前后的PSNR、SSIM及RGB直方图,分析了Logistic混沌视频加密性能。  相似文献   

16.
李伯中 《电力系统通信》2006,27(10):68-70,79
高清晰视频会议系统目前所采用的技术体制还没有完全的标准化。文章通过对当前视频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及对各厂家产品的了解,对视频会议系统中视频编解码标准及系统体制2个主要部分进行了分析。在视频编解码技术方面,主要是将目前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所采用的H.264和MPEG-2两种主要标准进行比较;在系统体制上则是对H.320和H.323两种标准进行比较,并通过这种比较,对国家电网公司高清晰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方案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实时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在河南电力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河南电网实际情况和新型图像监控技术,介绍了河南省重要变电站实时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根据具体工程,分析了H.264/AVC标准视频压缩技术、流媒体服务器技术、通道虚级联技术和IP组播技术的应用,并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该系统的竣工投运填补了省网长距离、大范围、多站点图像监控的空白,为实现电网调度多媒体化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