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对于维持矿区生态系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以综合评价法为手段,通过分析研究区的资源、环境现状,构建了大型煤矿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增强煤矿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膳食对居民营养健康、资源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推动中国居民可持续健康膳食发展,对支持实现“健康中国”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可持续健康膳食的概念形成过程、代表性的可持续健康膳食模式,进一步从营养健康、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角度阐明了可持续健康膳食的国际共识;分析了中国居民膳食现状,重点讨论了膳食相关的营养健康问题、膳食结构改变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建议,提出膳食可持续健康优化方案、精确指导各地居民饮食,多措并举干预引导膳食转变、培养居民可持续健康食物消费行为,坚持生产和消费协同发展、构建可持续健康膳食供给体系,以此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居民营养失衡与环境退化双重挑战,完善国家食物政策制定导向。  相似文献   

3.
区域生态环境经济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数据包络分析的原理,通过分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界定了能够恰当反映经济增长及资源、生态环境的变量,构建了数据包络分析的C2R模型;搜集了2005年各地区环境和经济方面的实际数据,运用Winqsb软件,分别代入C2R模型,得出各地区生态环境经济效率值,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可知:西部地区正处在规模收益递增的阶段,资源投入不足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西部的资源有效利用率普遍偏低,尤其是水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应引起有关部门关注;西部地区的工业三废已成为制约当地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在新型城市空间与生态环境系统中,随着城市综合体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密度逐渐加大,新型城市空间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带来压力.文章将以生态文明、功能置换和能源材料三方面探索新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为城市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周徽 《中国科技博览》2011,(38):247-247
本文在阐明体育旅游的概念,特征以及新疆体育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体育旅游与当地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拓宽保护区的融资途径、提高人们生态环保意识,并针对目前新疆体育旅游中存在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树立科学观念、完善法律法规、实施有效管理与合理开发、加强环境监管监测、开展宣传教育、健全资金支撑体系等体育旅游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长期以来,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衰减等原因,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当前保障能源资源供给、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国务院于去年年底提出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了审时度势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唐艳 《中国科技博览》2011,(28):507-507
风景名胜区资源和环境保护中存在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人造景点过多的问题,需正确认识资源、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重视规划,强化管理,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原则,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前提下开展旅游开发与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8.
现代旅游正步入以持续发展为前提的新时代。怎样才能不损耗旅游资源、不破坏旅游环境而达到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呢?除了正确处理好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认识、在旅游的规划和开发、保护和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和实践外,导入生态伦理观念、加强环境道德建设,是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举措和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材料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优质资源的保有量和环境承载力也在急剧下降。为了走出材料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困境,材料工作害提出的“生态环境材料”的概念为解决这一矛盾指明了方向。在生态环境材料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环境协调性评价应运而生。为实现材料产业节能减排目标提供有利的决策支持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匡丽虹 《材料保护》2021,54(2):后插5-后插6
化学工业是支撑国家工业发展和科学研究乃至日常生活的重要工业领域,但是,在化学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污染物,这些化工废物在一定浓度以上大多是有害的,有的甚至是剧毒物质,这些有害物质进入自然环境中,难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造成诸如土壤破坏、地下水和地表径流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生物绝迹,对地区自然生态、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生态旅游是近年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得到广泛普及后,国家提倡且得到旅游受众热烈欢迎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在当前旅游产品单一、旅游模式固化、旅游市场呈现疲软状态的情况下,发展生态旅游既可以为旅游景点当地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改善当地居民生活,同时也是推广环境保护、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良好契机,因此生态旅游在旅游市场中表现出不断增长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1.
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国家产业发展布局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科学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展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产业发展布局战略对策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从环境承载力的科学内涵出发,以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为基础,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针对全国以及京津冀、西北五省(自治区)等重点区域,提出了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全国产业发展、能源产业和重点区域产业布局调控战略对策,以期为产业布局规划提供科学指导,实现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在1992年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提出的,这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各个方面,我国也已把此定为国策之一。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判定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我国的林业工作者也参与了这一活动,有关方面也提出了八大标准和66项指标,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正在深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实质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经济能力,即能源、资源、资金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人均收入、资源储量、资本可替代性等;②社会合力,即人口容量、人口素质、公共意识、文化道德、生活方式、社会公平性、社会稳定性、体制合理性等;③生态支持力,即生态自我调节力、生态还原力、资源承载力、环境资源等。  相似文献   

13.
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对天然林的重新分类和区划,调整森林资源经营方向,促进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发展为措施,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为根本目的。因此,保护天然林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发展可持续林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循环经济概述 世界经济发展进程规律表明,当地区人均GDP处于500美元阶段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最为严重的时期.这些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增长快,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越来越突出.只有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这必须走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并进入"新常态",与此同时,旅游业快速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文缺失、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为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国许多学者一直致力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经营者和消费者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导致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实践中执行力度不够,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依然严峻。此外,我国目前尚无统一、适用的可持续旅游评价标准体系。因此,可持续旅游评价缺乏统一的度量标准,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和现有标准,总结可持续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可持续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朵朵  罗鹏日 《包装工程》2020,41(14):36-42
目的将游戏化思维应用于旅游体验设计中,探讨游戏化对于提升游客和旅游地居民两者体验的作用,通过游戏化体验设计来达到文化可持续的目的。方法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旅游地展开实地调研,结合游客与旅游地居民的痛点和需求,参考旅游动态模型,寻找游戏化介入的节点,面向旅游中的文化可持续进行旅游体验设计。结论游戏化介入旅游体验设计是可行的,提升了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体验的同时,为两者之间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促进游客-旅游地居民双向互动,提升旅游地居民的文化自信,达到旅游中的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位置,生态恶化趋势日益加速扩大,生产性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压力同时并存,要实现生态环境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确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进行全面规划和实施,从而实现青海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土地资源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空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可持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城地资源管理,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进而扩大城市经济总量,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思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阶段,而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从根本上改变高消耗、低效益的增长方式,保障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平衡,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因此,充分认识磷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磷矿,同时寻找新的出路,对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社会与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各种矿产资源成为了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发展,而且与经济发展前景息息相关。由于矿产资源的影响是多方面性,故对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实施的防治措施。会影响到矿山地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然而,正是因为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使得矿产资源的市场一直都处于炙手可热的地步。由于矿产资源的具有高收益性和可投资性,使得矿产开采成为地质环境中破坏环境行为最为严重的一种。目前形势下,由于开采矿山资源而造成的各种环境问题愈演愈烈。本文阐述了矿山地质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了矿山地质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应对矿山地质问题的相应措施。为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预防依据的同时,也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