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图像DCT变换是图像压缩的一项重要技术,如何准确、快速地进行图像压缩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现研究了两种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的方法.在DCT算法结构上利用了变换的可分离性和行列的可分解性,并采用行列分解的方法将二维DCT转换为2个串行的一维DCT实现.  相似文献   

2.
基于DCT变换的LSF参数降维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降低声码器线谱对频率(LSF)参数量化码本的存储量和码本搜索运算量,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DCT变换的LSF参数降维算法.相比时域重要帧抽取算法,DCT降维算法能够在不降低语音听觉性能的基础上,将LSF参数的码本量和搜索运算量都降到50%.在同等情况下,DCT降维算法能比时域重要帧抽取算法提高0.1dB到0.2dB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低速率声码器中参数码本存储量和搜索运算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二维DCT算法及其精简的VLSI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了快速算法,并通过矩阵的变化,得到了一维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的一种快速实现,并由此提出一种精简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large-scale integration,VLSI)设计架构.使用了一维DCT的复用技术,带符号数的乘法器设计等技术,实现了二维DCT算法的精简的VLSI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二维DCT设计有效,并能够获得非常精简的电路设计.  相似文献   

4.
一种简便快速的DCT算法及其硬件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传统的DCT算法是直接采用DCT的定义进行变换,由于大量采用浮点运算,运算量大且精度差。针对DCT运算的复杂性,介绍了一种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快速算法,他采用基于尺度提升结构的矩阵分解法,将原先复杂的浮点运算转变为精度更高的整数运算,同时又将复杂的乘法计算分解为简单的移位和加法计算。因此在近乎无损地表示信息的同时,大幅度的降低了运算量。该方法非常适合于应用在实时性要求严格的场合,如视频压缩和目标跟踪,以及硬件的实时实现。最后用Verilog HDL语言给出了采用此算法的DCT核心计算模块的程序。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图像的(8×8)像素DCT快速实现的基本方法,分析了直接(8×8)2D DCT和8点l-D DCT实现(8×8)2-D DCT的两步算法的两种矩阵分解模型,并对这两种实现方法进行了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选用两步快速算法实现图像DCT。在硬件实现中,研究了DSP芯片TMS320C25的特点,提出了软件设计的准则和技巧,确定了硬件配置。通过上机与实验测试,取得的结果是:使用一片TMS320C25,64k DRAM,1/2~8精度,256×256×8 bit图像进行DCT时间约为206ms。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高度并行结构的二维DCT/IDCT处理器设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介绍一种适用于MPEG-4视频简单层(Simple Profile Layer1-3)压缩编码的二维88 DCT/IDCT处理器设计,该处理器设计充分利用DCT与IDCT的相似性及算法对称性,用高度的并行结构来加快处理速度,采用一维DCT/IDCT单元复用的方式来实现二维DCT/IDCT运算和简化的乘法器设计,在满足处理速度和精度要求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晶体管数目实现了一种高性能二维DCT/IDCT处理器。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下一代视频压缩标准HEVC中定义的四种不同长度DCT变换的要求,提出了一种灵活的DCT变换的VLSI架构。从DCT系数矩阵分解算法推导出可用于不同长度的一维DCT变换的硬件架构,在保持数据吞吐量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支持4,8,16,32点等不同长度的DCT变换。采用130 nm工艺库综合后,得到电路的最高工作频率为131 MHz,能够支持HEVC标准的4 k(4 096×2 048)高清视频进行60帧每秒的编码处理。  相似文献   

8.
基于DCT变换的内嵌静止图像压缩算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军  吴成柯 《电子学报》2002,30(10):1570-1572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内嵌子带图像编码算法.Xiong等人提出的EZDCT算法采用零树结构实现了一种内嵌DCT编码器,且其性能优于JPEG.本文指出DCT的零树结构在内嵌DCT算法中并非很有效,同时提出了一种不依赖零树结构的简便、高效的内嵌DCT子带编码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的压缩性能(PSNR)比EZDCT高约0.5~1.5dB,且接近当前最通用的内嵌小波SPIHT算法,在对某些图像压缩时还优于SPIHT算法.  相似文献   

9.
一种快速DCT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在H.261、H.263、MPEG-1以及MPEG-2等视频编解码标准中,运行频率最高的运算是离散余弦变换(DCT)。因此,运用DCT矩阵的基本性质和基本定律分析,提出了一种快速的离散DCT算法,对于视频编解码的实时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数字水印研究及Matlab仿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概括了数字水印技术的现状及其基本原理,并分析了变换域数字水印算法的优势,详细阐述了DCT水印嵌入和提取算法的原理和步骤。最后在Matlab平台下对DCT数字水印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实了DCT算法的强健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DCT变换存在浮点运算、运算量大等问题,H.26L提出了整数变换,它能够很好地消除浮点运算,避免逆变换不匹配,但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在基于提升结构(liftingstructure)的无乘法二进制DCT(binDCT)的基础上,对参数进行选择优化,并将浮点DCT、整数变换和binDCT在结构和性能上进行比较分析,选择一组binDCT参数,使binDCT既能避免浮点运算又能降低运算量,且更有利于压缩。  相似文献   

12.
基于能量估计和视觉模型的数字水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数字水印能量估计方法拓展到分块离散余弦变换 (DCT)域,并且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DCT的数字水印算法,将能量估计方法应用于该算法中。该算法利用了人眼视觉系统 (HVS)模型,将水印信息嵌入到DCT系数的低、中频域,试图达到不可感知性和鲁棒性的最佳折衷,进而提出了一种灵活的重复嵌入策略及相应的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较大的信息嵌入量情况下仍然具有较好的不可感知性和对多种攻击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罗元  崔叶  王艳  张毅 《半导体光电》2014,35(2):330-333,349
针对离散余弦变换(DCT)只能提取面部表情图像的全局特征,而忽略了临近像素之间的关系、不能提取纹理特征信息、不能准确区分相似表情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离散余弦变换方法和局部二值模式(LBP)特征的表情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将人脸图像经过DCT获得的低频系数作为表情的全局特征;然后用LBP对贡献率较大的嘴部、眼睛区域进行局部纹理特征提取,通过将LBP提取到的局部纹理特征与DCT提取到的全局特征进行融合,从而得到更有效的表情特征;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单独使用DCT方法提取的表情特征更有利于识别,提高了表情识别的准确性,并将这个表情识别方法用于智能轮椅的控制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H.264整数DCT变换算法有助于减少计算复杂度,提高编码速度,进一步提高视频或图像的压缩效率。分析H.264整数DCT变换的快速算法及其实现原理,并提出一种用来具体实现一个4×4块的DCT变换的结构;同时给出用VHDL语言实现4×4块DCT变换的内部模块的源代码和仿真波形。仿真结果表明用该算法可快速实现一个4×4块的整数DCT变换。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用于H.264整数DCT变换的结构,该结构可完全用硬件电路快速实现;对于用FPGA实现H.264整数DCT变换做了一次实践性的尝试,对深入理解H.264整数DCT变换及其算法的具体实现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离散余弦变换(DCT)对图像进行分块压缩,即对每个方块执行二维离散余弦变换,将变换得到的量化DCT系数进行编码和传送,形成压缩后的图像格式。在接收端,将量化的DCT系数进行解码,并对每个8×8方块进行二维IDCT,最后将操纵完成的方块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图像。实验主要利用了DCT域能量具有方向性的特点,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量化值的选取对图像压缩有明显的影响,因此,要根据图像质量来决定量化值的大小。  相似文献   

16.
何高明  贺杰 《电子世界》2013,(10):121-122
分析了一维和二维DCT变换的原理,分析了DCT变换域的数字水印技术中DCT变换系数的选择依据,重点研究了DCT变换域的数字水印嵌入与提取方法,并且利用VC++进行编程验证,实验测试表明,基于DCT变换域的数字水印技术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一种用于实时视频处理的高速二维DCT的电路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阳  余锋 《微电子技术》2003,31(2):20-24
绝大多数的国际图像和视频压缩标准都采用DCT(离散余弦变换)进行传输编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矩阵分解算法的高速实时二维DCT处理器。为了满足视频处理的实时性,整个电路设计中广泛采用了流水线技术,文中详细介绍了二维DCT处理器的电路结构,最后给出了它的FPGA实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数字水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数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产品的版权保护。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自适应数字水印算法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广泛采用。首先介绍了数字水印的特点、分类和一般模型,并应用Matlab语言实现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数字水印嵌入、提取算法,并探讨各种攻击方式,给出运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嵌入的水印具有不可见性,而且对于常见的比例缩放、抖动、旋转、滤波、噪声和裁剪攻击具有良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离散余弦变换(DCT)的算法结构及其优化,并基于cadence的EDA平台,诠释了自上而下(Top-Down)的Hierarchical分层次芯片设计理念及方法.  相似文献   

20.
离散余弦变换的改进的算术傅立叶变换算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离散余弦变换(DCT)是数字图像处理等许多领域的重要数学工具.本文通过一种新的傅立叶分析技术——算术傅立叶变换(AFT)来计算DCT.本文对偶函数的AFT进行了改进.改进的AFT算法不但把AFT所需样本点数减少了一半,从而使所需加法计算量减少了一半,更重要的是它建立起AFT和DCT的直接联系,因而提供了适合用于计算DCT的AFT算法.本文推导了用改进的AFT计算DCT的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这种算法的乘法量仅为O(N),并且具有公式一致,结构简单,易于并行,适合VLSI设计等特点,为DCT的快速计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