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轮机冷端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斌  刘玲  张文兵 《热力透平》2007,36(1):19-23
针对电厂汽轮机冷端优化分析问题,从凝汽器和循环水泵的整体角度出发,对冷端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力学理论的确定凝汽器最佳真空和最佳循环水流量耦合性的分析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某电厂一台300MW机组冷端系统的运行方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机组经济性提高了0.116%。  相似文献   

2.
冷却塔作为火电厂热力循环中最主要的冷端设备之一,与电厂经济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其节能问题往往被忽视。以某600 MW机组双曲线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为研究对象,对冷却塔的淋水填料和喷溅装置优化改造后进行了热力性能试验,并对其冷却能力进行计算,同时,将改造后的淋水填料特性和喷头优化性能进行分析,指出冷却塔冷却能力得到提升的原因,为电厂在今后的冷却塔运行优化和节能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1 000 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在实际运行存在的能耗较高的现状,用自主开发的电厂热力系统模块化集成优化软件对机组热力系统进行模拟,分析了循环水泵运行方式的经济性以及机组冷端优化方案的节能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机组在循环水温越高的工况,定频冷端优化煤耗与变频冷端优化煤耗一致,定频调节和变频调节并无差异。而在循环水温较低的工况,变频冷端优化煤耗比定频冷端优化煤耗更低。循环水泵变频经济性优势主要集中在较高的运行负荷以及较低的循环水温的工况范围。冷端优化主要通过影响汽轮机的出力和耗能设备如循环水泵等耗功进而影响机组经济性,随着机组运行工况负荷越低,冷端优化收益越显著。研究结果对同类型机组的节能改造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厂汽轮机冷端优化分析问题,从凝汽器和循环水泵的整体角度出发,对冷端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优化,建立了不同工况下循环水优化系统分析计算模型,得出不同负荷下汽轮机排汽压力、循环水温度对机组热耗的影响.通过现场试验,计算了不同负荷之间排汽压力对热耗率影响系数关系,以此构建了不同负荷排汽压力对热耗率影响系数模型,提高了低负荷工况优化结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机组运行中的冷端优化主要是循环水泵运行方式的优化,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变化前后的历史数据被记录在机组PI(pla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对这些历史数据深入分析将有助于探寻循环水泵优化运行方式,进而指导机组冷端优化操作。在综述国内燃煤发电机组冷端优化研究应用进展的基础上,从机组整体的视角分析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变化对供电标煤耗的影响,提出利用PI数据和以供电标煤耗为优化指标的循环水泵运行方式优化方法;最后以某沿海电厂两台1050 MW燃煤发电机组为例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过程,绘制了这两台机组的循环水泵运行方式优化图并给出了优化图中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切换临界线的拟合公式。该方法体现了从历史大数据中挖掘和复用运行人员操作经验的思想,对燃煤机组冷端优化操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工业加热》2021,50(2)
热电联产机组负荷变动频繁、供热流量变化大,凝结式机组冷端模型不能有效指导现场生产。为此以330 MW热电联供机组为例,研究其冷端优化模型,分析影响真空度的关键因素,建立适合热电联供冷端优化数学模型,最后结合现场试验确定循环水泵最佳运行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机组最佳真空度受低压缸排汽量、循环水流量、循环水入口温度三个因素共同影响。当排汽流量较低时,两机两泵运行最优,随排汽流量上升两机三泵运行最优,继续提高流量两机四泵最优,循环水温度只影响最优运行方式变化范围,但不改变循环水流量随排汽量变化总趋势。此外新模型可集成在SIS系统上为电厂运行人员提供在线指导,对电厂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节能》2016,(11)
山西漳电大唐4×50MW热电厂于2012年利用吸收式热泵余热机组改进了原有的抽汽供热模式。2014年,为充分利用冷端热源并满足采暖用户的需求,提出了在热网循环水系统中增加升压泵的改造方案。经过实践检验,循环水余热量得到最大限度回收,其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以某燃煤电厂2×300 MW机组循环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外界环境因素,基于循环水泵运行优化理论建立了冷却塔、凝汽器与汽轮机低压缸耦合的冷端优化数学模型。基于麦克尔焓差理论建立冷却塔热力计算模型并给出冷却塔出塔水温的计算方法,研究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循环水量对冷却塔出塔水温的影响。研究了机组背压、循环水量与排汽流量对凝汽器真空的影响。绘制全工况下循环水泵运行方式间的等效益曲面,确定了不同的机组负荷、环境温度及相对湿度下循环水泵最佳运行方式。对比传统循环水泵优化方式,可知新型等效益曲面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火电机组实际运行中循环水系统优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双碳”背景下,提高低负荷工况下汽轮机冷端运行的经济性愈发重要。本文以陈家港电厂660 MW机组的冷端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循环水泵变工况计算模型,实现循泵泵组-凝汽器-汽轮机组的耦合计算。以实际循环水参数和运行负荷为变量,通过建模分析,开展了循环水泵泵组工频与变频运行对比、机组冷端综合优化等研究。结果表明,潮汐对循泵功率的影响不大,但对循环水流量的影响较大,同一天的最大差异接近5 000 t/h;循泵变频的最大节能率超过45%。当环境温度约低于22℃时,可以通过调整循环水流量降低煤耗率;环境温度越低,煤耗率收益越大,平均煤耗率可降低2.8 g/kWh以上。  相似文献   

10.
在能源结构调整及“双碳”背景下,电力行业的压力增大,电厂冷端系统具有巨大节能潜力,且由于气 电与煤电机组冷端性能差异明显,需开展专项研究。首先针对某F级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凝汽器进行了清洁 度评估,然后通过电厂热力边界及运行参数建立了仿真模型,基于凝汽器、循环水泵、机力通风塔风机开展了 运行策略研究,分析了循环水流量、循环水温度及辅机功率等因素与凝汽器背压的敏感度关系,提出了机组 不同环境温度和机组负荷下冷端系统最佳运行方案,为燃气机组经济可靠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第三发电厂两台600MW机组现场测试及调研的结果表明,循环水泵机组运行效率低于原型泵设计。对机组进行了技术改造,并利用CFD技术对改造前后叶轮进行数值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改造后循泵振动小、流量大,2a多无检修,确保了电厂发电机组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  相似文献   

12.
核电站汽轮机冷端系统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充分利用核电站汽轮机的特点,从工程和设计单位出发,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一整体优化法对核电站汽轮机冷端系统优化,综合考虑机组的投资、运行费用,电厂收益,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通过三个核电项目的冷端优化研究,总结核电站冷端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两台300MW抽汽机组采用低压缸切除方案进行灵活运行改造后,将存在纯凝、抽凝及背压3种运行工况,凝汽器进汽量与所需循环水量会出现大幅改变,原有循环水系统无法适应汽轮机的复杂运行工况。为此,根据电厂实际情况提出了3种循环水系统优化改造方案,通过投资预算、运行灵活性及节能效益等多方面的综合对比分析,得到了最佳的实施方案:汽轮机存在大抽汽量、复杂运行工况的循环水系统采用高低速泵改造方案,能够实现循环水与汽轮机变工况运行的适应性调节,且可避免出现机组真空降低或凝结水过冷度增大的问题,具有显著的节能、节水效应。  相似文献   

14.
循环水泵电机作为火力发电厂的重要一次电气设备,与机组同步长周期运行,是电厂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设备之一。对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厂用电率"的影响较大。原循环水泵电机采用工频运行的方式工作,不能根据用水需求而调节,厂用电率高。根据多年的学习及对电机的使用的了解,决定改造其运行方式,将工频运行改造为变频运行。改造后循环水泵电机启动电流下降,厂用电率也同比下降,实现了电机的节能、增效。  相似文献   

15.
电厂循环水系统的优化运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电厂循环水系统优化运行涉及到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对循环水流量的确定的仪器测量法、特性曲线交点法及运行数据计算法进行分析,指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然后计算研究了基于最佳真空、考虑冷却水价格及基于综合成本煤耗率的3种优化准则对优化运行结果的影响。最后计算分析了冷却管结垢对循环水系统的优化运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岩 《节能》2006,25(5):53-55
通过对电厂化学除盐水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水质进行化验分析,研究了回收再生清洗水,阴、阳床预运行水作为循环水补充水的方案。此系统改造及投用后,达到了化学除盐水站节约用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闫桂焕  顾昌 《节能》2003,(10):12-14
介绍了变频调速技术的原理和变频调速水泵运行工作点的求解方法。以某电厂 30 0MW机组循环水系统为例建立了优化运行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求解 ,得到了系统的最佳运行方式。将变频调速方式的优化结果与循环水系统其它调节方式的优化结果进行比较发现 ,变频调速技术应用在循环水系统中是切实可行的 ,节能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8.
火电厂循环水系统经济运行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秋颖 《节能》1999,(8):3-6
循环水系统最优运行方式,主要是依靠计算机确定循环水泵最佳运行台数和每台机组的最佳循环水量,以获得机组运行最佳经济性。本文以母管制循环水系统为例,建立优化运行数学模型,给出合适的优化算法,从而得到最佳的泵组合及最佳循环水量。运行人员根据计算机运算的结果进行调整,可使电厂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冷端系统是火电厂发电机组重要的辅助系统,它的工作状态和运行特性对整个电站机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较大的影响。对某660 MW超超临界机组两台循环水泵电机进行改造,增加了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单机运行时一小、一大、一大一小;双机运行时二小、一大一小、二大、二大一小);建立了机组冷端性能分析计算模型,结合实际运行状况,给出了不同负荷、不同温升等工况下循环水泵组合优化运行方式;针对机组频繁启停状况,通过合理利用运行机组循环水,达到降低开停机过程循环水泵耗电量的目的。研究为同类机组冷端系统运行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电厂330MW汽轮机组冷端系统的试验结果,结合机组微增功率和背压关系曲线以及凝汽器变工况特性,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建立了冷端优化数学模型,并结合循环水泵运行优化调整试验,提出了机组在不同运行负荷和冷却水进口温度下冷端循环水泵的最佳运行方式,从而确定了凝汽器最佳运行背压。研究结果应用于某电厂,在夏季工况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