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考察生态塘污水处理系统中17α-炔雌醇(EE2)的去除途径与机制,采用静态试验、动态吸附试验和连续流试验研究了菌藻塘和浮萍塘中EE2的降解与吸附特性,并进行了静态试验的质量平衡计算;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EE2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接种的藻类和浮萍提高了废水中EE2的去除率.在持续180min的动态吸附试验中分别有25%和80%的EE2被藻类和浮萍所吸附,但6d的EE2质量平衡试验结果却显示被吸附的EE2只占6%,说明生态塘中的EE2首先被生物质快速吸附,而吸附态的EE2又被系统中的微生物进一步降解.连续流试验的结果也显示即使废水中的EE2质量浓度为ng/L级,菌藻塘和浮萍塘仍能有效地将其从废水中去除.吸附和生物降解是污水生态塘处理工程中EE2去除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铜绿微囊藻对马拉硫磷的生物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马拉硫磷在水环境中的污染,研究了高浓度有机磷农药马拉硫磷的水解动力学及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对马拉硫磷的生物降解,利用数学模型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以及较高浓度马拉硫磷的水解和生物降解动力学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在马拉硫磷质量浓度分别为3.2,10 mg/L时可显著地促进其降解.当马拉硫磷的质量浓度为10 mg/L时,水解和生物降解的半衰期分别为74.8,37.7 h.  相似文献   

3.
生物吸收性合成聚酯纤维晶体模型的描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吸收性合成聚酯纤维常用作外科手术缝合线。这种合成可吸收缝合线(SAS)优于非生物降解的天然和合成材料,它们在体内是通过水解降解成为无毒产物并最终为组织吸收。在降解过程中,材料的结晶度对合成可吸收缝合线水解降解过程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微原纤晶体结构模型和Swiss—Cheese晶体模型的描述,对几种SAS在降解过程中结晶度、降解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应用美国国家环境保局(EPA)建议试验条件和规程,测定了含铵磷农药废液中氧乐果及其合成中间体(氧硫磷酯) 在3 种供试土壤中的吸附系数和降解速率;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其吸附和降解性能的影响.从而为其做为肥料资源化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环境影响依据,也为它们在土壤环境中的残留预测提出了参数  相似文献   

5.
水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EDCs)对人类的潜在危害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问题.EDCs的种类很多,其中多数的物理化学性质呈现为非极性和憎水性,易于吸附在固体微粒表面或生物群中.因此生物处理是有效的去除方法,通过吸附、挥发、生物转换和生物降解,大部分EDCs在活性污泥中富集而去除.研究表明,大多数EDCs具有亲脂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影响生物处理效果的因素包括EDCs自身特性和环境因素,如温度、泥龄和pH等.  相似文献   

6.
由活性污泥驯化得到的生物系统经固定后能够有效去除藻类,以海绵和木屑作载体,藻类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0%和80%以上;生物系统对藻类的絮凝吸附作用、微型动物的捕食以及特定细菌对藻类的分解作用是主要的除藻机制,而适宜载体的投加则增强了生物活性,强化了生物捕食性能,提高了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去除藻毒素的水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蓝-绿藻水华及其所含毒素已成为我国许多富营养化水源的主要问题.蓝-绿藻所含的毒素是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其中包括神经毒素、肝毒素和皮肤毒素.在水处理时如能有效去除藻类,则藻毒素将随之减少.除藻措施可在水源地或水厂内同时进行.在水源处可采取的措施是预氧化、投加除藻剂和防止水源水因水质或水温而引起的上下分层.一般水厂常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藻毒素,可以采用强化混凝、优化粉末活性炭和臭氧以及氯的投加量、用生物活性炭过滤或组合工艺.其中生物预处理、臭氧氧化、粉末或颗粒活性炭吸附有较好去除效果.但是在藻类大量繁殖时,须慎重采用预氧化,否则当用氯或臭氧进行预氧化时,如投药量不当,会使藻细胞破裂,反而析出较多的毒素到水中.蓝-绿藻毒素的最佳去除工艺是臭氧和活性炭相结合的生物活性炭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兼性厌氧生物反应器对活性艳红X-3B废水的水解机制,提高染料废水的可生化性.方法采用水解酸化-MBR法处理活性艳红X-3B废水.结果经水解酸化后,废水活性艳红X-3B的质量浓度平均降低43.64%,CODCr和NH3-N质量浓度均呈升高趋势.原水和水解酸化出水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图表明,水中活性艳红X-3B的分子结构被破坏,生成了易于生物降解的成分.结论兼性厌氧生物通过水解酸化作用将废水中活性艳红X-3B降解为可生化的有机物,从而降低水中染料含量.当水中易生物降解有机物成分较多时,兼氧微生物同时也大量分解易生物降解有机物.  相似文献   

9.
联苯菊酯对靶标生物及非靶标生物毒性的对映体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因高效、低毒、易生物降解等特性而比有机氯、有机磷类杀虫剂使用更为广泛.早期研究已有很多报道关于拟除虫菊酯在水体生物中的对映体选择性毒性,但在拟除虫菊酯对靶标生物及非靶标生物毒性的对映体差异上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实验研究了联苯菊酯对靶标生物菜青虫Pieris rapae L.和以HepG2细胞为模型的非靶标生物毒性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结果表明对靶标生物菜青虫1R-cis-BF比1S-cis-BF的毒性强300倍以上;而对以HepG2细胞为模型的非靶标生物,染毒质量浓度在7.5 mg/L以上1S-cis-BF的毒性大于1R-cis-BF(p<0.05).实验为从对映体水平上研究手性农药对靶标生物及非靶标生物的对映体选择性及研究更为安全有效的农药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纳米铁催化过氧化氢降解2,4,6-三氯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纳米铁/H2O2体系对三氯酚的降解作用,以FeSO4.7H2O与KBH4为前驱物,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得纳米铁,并采用扫面电子显微镜(SEM)对合成的纳米铁进行表征.以三氯酚作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纳米铁浓度,pH,H2O2浓度,温度,离子强度等对三氯酚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纳米铁在20 min内可以降解超过95%的三氯酚;反应体系的初始pH对三氯酚降解率的影响较大,酸性条件下降解效果较好,pH值为3时效果最佳,为环境中三氯酚的降解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