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一、前言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安全渡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问题。其技术关键,一个是坝坡面板垫层的防护,另一个是坝体的渗透稳定。本文就前一个问题,结合西北口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要求,在试验坝坝坡上(见图1),对用土工膜做面板垫层防护层的可能性,进行了大规模的现场试验。  相似文献   

2.
秦皇岛市大汤河橡胶坝为充水式坝袋,枕式结构,双线锚固。施工时,坝基础底板与锚固槽采用一期混凝土浇筑成型,楔块为预制钢纤维混凝土结构。安装坝袋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做到了一次安装成功,充水试验无渗漏。该项目为类似工程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厍海鹏 《山西建筑》2012,38(2):107-109
较全面总结了碾压混凝土坝的特点及其力学特性研究现状,分析了原材料对碾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对碾压混凝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最后提出了碾压混凝土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陈龙兴 《广东建材》2012,(12):58-61
街面电站面板坝在总结了挤压式混凝土边墙技术在青海公伯峡、甘肃龙首二级水电站、湖北芭蕉河、水布垭面板坝的研究、运用情况后,通过材料试验和施工应用,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街面电站工程挤压边墙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质量检测措施和控制标准,并阐述了挤压式混凝土边墙技术在施工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7)
<正>混凝土坝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在当今提倡建筑质量、安全、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混凝土坝工程安全监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而在水工建筑物中科学设计并配置监测仪器,通过监测仪器获取混凝土坝工程基础信息,如应力应变、渗压渗流等参数信息,可有效了解混凝土坝变化趋势,进行安全风险防范,提升混凝土坝工程安全性与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因此,关于混凝土坝工程监测仪器选型及应用的研究具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坝的常态混凝土和变态混凝土在施工生产和质量控制上的一些不足,本文进行了低VC值混凝土的配合比和现场生产性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低VC值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浇筑过程中可以实现混凝土可振可碾,简化了施工工序,控制了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研究,比较灰坝磨细灰与分选灰及磨细灰的性能差异,期望为灰坝灰作为混凝土掺合料提供技术参考.粉磨过程降低灰坝磨细灰的平均粒径,增加细颗粒含量,但由于粉磨不均匀导致细度过大;由于本身结构及粉磨过程的破坏,灰坝磨细灰及磨细灰的球状颗粒少、不规则形态多;掺灰坝磨细灰的水泥标准稠度最大,凝结时间最短,胶砂强度最低;灰坝磨细灰作为混凝土掺合料,可降低工程造价减少环境污染,但需提高粉磨工艺,控制掺量,并适当增加单位用水量,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  相似文献   

8.
茅坪溪防护坝是三峡工程的副坝,也是目前中国最高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分析该坝在三峡库水位135 m时的变形规律,据此对坝体填料的参数进行反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设计水位175 m时及不同水位下,高沥青混凝土心墙的应力与变形进行非线性有限元数值仿真,并研究沥青混凝土参数取值对心墙运行性状的影响.采用双曲函数与幂函数结合的模式拟合沥青混凝土的三轴蠕变试验曲线,对大坝进行蠕变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考虑蠕变效应,心墙的水平变形与最大主应力将有较大的增加.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不同蓄水过程对心墙性状的影响不大,心墙产生水力劈裂、剪切破坏与挠曲破坏的可能性不大.研究结果可供大坝蓄水计划参考,并为高水头下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混凝土砌石坝的特点,并报告了两个实际工程的试验数据和实施结果  相似文献   

10.
小湾高拱坝整体稳定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小湾高拱坝坝肩坝基的地形、地质特征、软弱结构面分布状况、浅层松弛卸荷现象以及加固处理方案,建立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研制主要断层的变温相似材料,运用超载与降强相结合的综合法对整体模型进行破坏试验。通过试验获得小湾拱坝坝肩坝基的变形特征、失稳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及破坏机制,得到强度储备系数为1.2,超载系数为3.3~3.5,确定拱坝坝肩坝基整体稳定综合法试验安全系数为3.96~4.20。对试验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两坝肩中上部高程部位由于对断层和蚀变带采用了混凝土洞塞置换,其变位相对较小,破坏形态和破坏范围相对较轻,说明混凝土加固洞塞置换起到较好的加固效果。根据试验显示的破坏形态和破坏区域,建议对右坝肩下游1 245 m高程以上的断层F11和F10做一定范围的处理,对左坝肩推力墩以上部分岩体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速率相关混凝土损伤模型的高拱坝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受拉及受压的动力试验表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及相应的极限应变等重要参数与应变率和加载历史密切相关。根据已有试验结果,通过引入损伤张量随应变率的变化建立了应变率相关的混凝土非线性损伤模型,对300米级的高拱坝的地震响应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拱坝应变率和拉、压损伤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地震荷载引起的应变率在坝面的分布不同,坝面各处的动态性能变化并不一致,由此引起的混凝土强度和刚度的变化,对于高混凝土拱坝的动力响应和安全性评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坝坝体渗漏影响大坝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危及电器设备正常运行,应及时探查渗漏位置,消除渗漏隐患。为查明某混凝土挡水坝坝后渗漏原因,采用自然电位、跨孔声波、单孔声波、钻孔电视、钻孔取芯、注水试验、压水试验等多种方法对坝体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并基于检测成果开展有限元分析。检测发现:4号—5号坝段横缝存在渗漏异常,挡水坝段混凝土渗透系数不满足设计抗渗要求,各坝段混凝土存在不同程度蜂窝、离析、空洞和不密实现象,4号坝段520廊道与494廊道存在垂向渗漏通道,5号坝段钻孔之间混凝土存在渗漏通道,且廊道以下及向下游方向混凝土存在渗漏通道。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515 m高程碾压混凝土与常态混凝土交界处为主要渗漏通道。  相似文献   

13.
袁绚 《云南建材》2002,(2):39-42
叙述了混凝土砌石坝的特点,并报告了两个实际工程的试验数据和实施结果。  相似文献   

14.
常鑫 《商品混凝土》2013,(6):182-183
本文主要结合混凝土坝的施工管理特点,从混凝土坝施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目标以及设计原则,具体设计过程等方面,进行混凝土坝施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实现分析,并结合水利大坝建设实际工程,对于混凝土坝施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梁志明 《云南建材》2010,(8):309-310
混凝土坝裂缝的产生在所难免,其对混凝土坝有巨大危害。裂缝的出现降低了混凝土坝的完整性、抗渗性和耐久性,影响了大坝的安全。以下本文通过对混凝土重力坝裂缝成因及机理分析,论述了混凝土重力坝裂缝控制措施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茅坪溪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的力学特性与施工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茅坪溪土石坝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三峡大坝同属1等1级永久建筑物,该坝的特色是采用了展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防渗系统。在大量的试验研究、数值计算和施工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沥青混凝土心墙所特有的力学性质,提出了严格控制心墙的力学参数变化,从而确保工程质量的施工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依托南欧江六级电站,对堆石坝各坝型(复合土工膜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粘土心墙堆石坝、土工膜心墙坝)展开了比选,分析了各种坝型的优缺点,以因地制宜,选择最合适的坝型。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高拱坝坝踵是蓄水初期阶段拱坝安全的重点关注部位。通过构建国内首套高拱坝坝踵微震监测系统,实现对蓄水初期阶段大岗山拱坝坝踵区微破裂的实时监测,探究坝踵蓄水初期变形机制及其与微震活动性的关系。采用人工敲击试验确定坝踵等效P波波速为4 300 m/s,系统定位误差小于8 m。对系统获取的事件波形进行噪声滤除,并在自动定位基础上进行人工二次校核,提高定位精度,验证了微震监测技术应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可行性。分析认为:蓄水初期阶段,大岗山高拱坝坝踵区微震活动性与库水位密切相关,微震事件聚集区实现从坝踵向坝趾的转移,坝踵压缩变形减小,而坝趾区变形量增加。此外,通过拱坝坝踵区微震变形演化过程,揭示了导流洞下闸蓄水前940 m高程基础廊道拱顶裂缝产生的根本诱因。研究成果可为混凝土高拱坝微震监测和真实工作性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作为一种刚发展不久的新坝型,其沥青混凝土心墙因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和变形适应能力以及裂缝自愈能力,受到国内外坝工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筑坝技术的进步,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正在朝着极端复杂环境下的高坝方向发展,同时面临着更多的筑坝技术难题。高寒区的沥青混凝土心墙破坏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其力学机理研究对水库大坝安全运行以及流域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沥青混凝土心墙料的试验研究、有限元结构响应分析以及水力劈裂等方面,对当前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总结,同时对复杂条件下的水工沥青混凝土心墙机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以期为复杂条件下坝工研究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镶嵌式面板坝是解决高面板堆石坝安全性的一种新理念,结合某150 m面板坝工程,采用非线性平面有限元方法,系统研究了新坝型与常规面板坝应力应变特性的差异,并探讨了混凝土坝高度、顶面宽度和坡比对镶嵌式面板坝应力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镶嵌式面板坝与常规面板坝在堆石坝体沉降、周边缝变位等方面并没有显著改变,改变主要集中在堆石体上游向变形和面板的应力应变上,镶嵌式面板坝对堆石体上游向变形有一定抑制作用,由于缩短了面板长度,对面板静态应力应变状况有所改善,但对面板动态应力状况稍有不利。混凝土坝高度是控制性体型参数,需综合考虑其对堆石坝体、面板和混凝土坝自身应力变形以及接缝变位的影响,合理选择混凝土坝坝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