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AOTF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在食安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多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概括性地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近红外光谱仪器分类、优势对比及其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同时,探索性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食品安全网络测试分析系统,该系统是由多台基于声光可调滤波器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联网组成的。并介绍了该光谱仪器的组成、原理及技术特点,对其在食品安全领...  相似文献   

2.
微型光谱仪的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随着MEMS、微光学等微制造技术的发展,光谱仪器的微型化成为可能,光谱仪的微型化是光谱仪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根据国内外正在进行的微型光谱仪的研制工作,对微型光谱仪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最后对研究微型光谱仪的意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用于实时成分分析的几种光谱学方法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近红外光谱 ) ,对这些能够进行实时分析的光谱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仪器结构进行了说明 ,并以其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为例 ,比较了各自的特点和使用效果 ,从而得出 ,近红外光谱方法有着适于在线分析应用的独特优点。目前外光谱仪作为用于工业现场的专用在线分析测量系统 ,正在向集成化与小型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红外》2008,29(3):F0004
近红外光谱(NIR)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高新分析测试技术,具有分析效率高、不破坏样品、适合于在线分析等特点。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在农业、石化、烟草、食品、制药等领域先后引进了大量近红外光谱仪器用于生产控制分析。我国许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开始积极研发适合国内需要的成套NIR分析技术,出版了多本专著,为这项技术的普及做了大量工作,开创了我国近红外光谱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崭新局面,并且在仪器硬件、化学计量学软件、分析模型建立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都有一定创新。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化学计量学研究的深入,加之近红外光谱仪器制造技术的日趋完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发展比较迅速,其应用已由传统的农副产品分析扩展到石油化工、医药临床、纺织工业等领域中。另外光纤技术的发展,使得近红外分析技术实现了远程测试。目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和在线分析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VF921B型地物光谱仪是适用于野外测量的可见/近红外波段便携式光谱测量仪器。本文介绍了仪器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以及仪器的光学系统和模拟信号处理系统的电路原理;同时阐述了软件的光谱处理功能,并对仪器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数字微镜器件小型近红外光谱仪器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无损伤检测、仪器小型化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化学成分分析和质量检测。然而,作为仪器设计的前提,整个光谱范围的光学优化设计是系统的难点。文中研究了基于数字微镜器件小型近红外光谱仪的光谱成像系统的理论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双配消像差透镜,结合几何像差理论,对小型数字微镜器件近红外光谱仪的设计进行了优化,以降低整个系统的像差。然后,利用光学仿真软件对准直接成像系统进行光学仿真。最终达到设计仿真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该分光计的整体尺寸小于150 mm×150 mm×150 mm,在工作波段1000~1700 nm范围内,其分辨率优于15 nm。因此,该方法能满足设计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可见近红外线阵CCD光谱仪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庆华 《光机电信息》2010,27(10):28-31
为了满足快速光谱测量工作的需要,设计了可见近红外瞬态光谱仪。介绍了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对影响仪器性能的关键单元进行了分析。光谱仪光谱分辨率达到0.4nm,最小积分时间2ms,谱面30mm不平直度0.028mm。现场使用表明,所设计的光谱仪能满足实际工作中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VF921B型地物光谱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F921B型地物光谱仪是用于野外测量的可见/近红外波段便携式光谱测量仪器本文介绍了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以及仪器的光学系统和模拟信号处理系统的电路原理,同时阐述了的光谱处理功能,并对仪器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可见光到热红外的全谱段探测的多光谱成像仪器能够同时对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波红外、长波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多个谱段进行探测,是目前得到广泛研究及应用的成像光谱仪器。这类仪器在国土资源、环境监测、城市遥感、海洋监管等方面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概述了此类仪器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对国外Landsat系列载荷、MODIS、国内的资源系列载荷、高分五号全谱段光谱成像仪等代表性仪器的技术指标和特点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认为更加全面和精细的光谱覆盖、成像方式的改进与技术指标提高、定标手段和定量化水平提高、数据的持续性及稳定性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史泽林  冯斌  冯萍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1):20210454-1-20210454-11
波前编码红外成像技术是一种结合光学编码和数字解码两步成像的计算光学成像技术。波前编码无热化红外成像系统通过在红外光学系统的光阑附近增加特殊面形的光学相位板,对场景红外辐射进行编码调制,使得在宽的环境温度范围内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输出的中间编码图像具有高度一致性,再对中间编码图像进行数字解码得到清晰红外图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波前编码无热化红外成像技术的理论分析和原理验证,表明其无热化特性的有效性。文中结合作者近年来的研究工作,主要介绍波前编码无热化红外成像技术的研究背景、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国内外典型的设计方案和原理样机、并展望了波前编码红外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罗磊  唐利斌  左文彬 《红外技术》2021,43(11):1023-1033
近年来图像传感器在紫外成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以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和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为主的紫外图像传感器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和纳米材料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紫外图像传感器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紫外增强图像传感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几种增强器件紫外响应的材料,另外还简要概述了紫外图像传感器在生化分析、大气监测、天文探测等方面的应用,并讨论了CCD/CMOS图像传感器在紫外探测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低信噪比条件下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问题一直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针对复杂背景下红外图像弱小目标检测困难、信噪比低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新方法不断被提出。更好的实时性,更高的检测概率,更低的虚警率成为了研究者们追求的目标,实时、鲁棒、通用成为了红外弱小目标检测信号处理算法的核心要求。本文梳理了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的常用方法以及其技术发展,在介绍一些传统算法发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的几类典型算法的原理、发展及其优化算法,为后续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红外上转换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与直接红外成像技术相比,红外上转换成像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块、灵敏度高和噪声特性优良等一系列优点。红外上转换成像技术是结合频率上转换技术与可见光高性能探测器的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技术,随着近年来非线性频率转换取得的重大进步,人们对应用于红外或近红外光谱成像的上转换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首先对红外上转换成像技术的原理进行了简单叙述,随后分别介绍了提高红外上转换成像技术的转换效率、空间分辨率和视场的不同方法,并简单叙述了其他有关的红外上转换成像研究工作,最后展望了红外图像上转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气体传感器发展速度极快,对近红外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研究也更加深入.而气体传感器也被广泛地应用在实践运用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就是车载与机载环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间分辨率,能够对数据进行连续且实时采集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圣毫  李智 《红外》2012,33(8):9-15
对国内外近十年来人工神经网络在近红外光谱建模中的应用和研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包括误差反向传播网络、径向基网络、支持向量机、自组织特征映射网、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概率神经网络、小波神经网络、模糊神经网络以及集成神经网络等的应用和研究。概括了这些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优缺点。最后根据神经网络的发展方向和工农业的发展需求,提出了今后人工神经网络在近红外建模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谭振  聂媛  于艳  田震  喻松林 《激光与红外》2022,52(2):163-169
红外探测器被广泛应用于红外侦查、预警、制导、遥感等领域.近些年来,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牵引,红外探测器在保持高空间分辨率、高温度灵敏度的同时,还需兼顾向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传统的单片式信号处理电路在极限性能、功能集成度方面已难以满足未来红外系统的发展需求,基于三维集成技术的红外探测器逐步成为解决方案之一,本文对微电子器...  相似文献   

18.
光谱法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峥  夏之宁 《激光杂志》2001,22(6):9-11
本文综述了光谱法在生物大分子与小发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圆二色谱法等几种方法的原理及应用,以及它们相对于其它相互作用仪器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近红外透射光谱的牛奶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近红外光谱检测牛奶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门,主要可以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和近红外透射光谱的光谱信息来分析牛奶的主成分含量。本文是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原始数据,通过数学方法转换,从吸光值、吸光比和吸收度三种形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回归,分别建立了其与牛奶主成分浓度之间的校正模型。对比三种形式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优劣,探讨了如何提高PLS校正模型预测精度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