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拉玛依油田六东区克拉玛依组扇三角洲沉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录井、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对六东区克拉玛依组进行了系统的沉积相研究,指出该区克拉玛依组并非前人所说的冲积扇相,而是扇三角洲沉积,可分为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亚相,及碎屑流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前三角洲泥微相为主的六种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2.
濮城油田沙三上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 ,通过对沉积构造、储层粒度特征岩性等分析 ,进一步将前缘亚相细分为 6个微相 ,即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等。动态监测资料分析认为 ,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微相为目前主力产层 ,剩余油主要集中在席状砂、水下决口扇微相砂体中 ,故为今后挖潜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3.
孙静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17):154-155
胡状集油田胡二块沙三下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通过对沉积构造、储层粒度特征岩性等分析,进一步将前缘亚相细分为5个微相,即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远砂等。分析了研究区内各小层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及含油性与沉积微相的关系,对剩余油分布和挖潜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伊舒地堑方正断陷钻井的录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研究方正断陷在宝泉岭组沉积相类型,识别出3种沉积相,即扇三角洲相、湖泊相和湖底扇相;5种沉积亚相:即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滨浅湖和半深湖亚相。  相似文献   

5.
安定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属黄土高原的侵蚀梁峁地貌。本文研究了安定地区长6—长4+5油层组的主要沉积微相类型和沉积微相特征,并对三角洲前缘亚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为今后该地区的进一步研究和开采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沉积微相研究是认识储层各种物性特征的重要基础。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Ⅵ、Ⅶ油组的岩石类型及其组合、沉积构造、生物特征及粒度分布特征等沉积相标志的综合研究,确认目的层为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体。可进一步分为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两个亚相,其内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远砂坝、席状砂及前三角洲泥微相。研究表明河口砂坝、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储层物性较好,远砂坝、席状砂砂体物性相对较好。反映了沉积微相对研究区储层物性特征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从单井沉积相分析入手,并结合钻井岩性剖面、沉积构造和电性特征等大量地质资料,对百重7井区克上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克上组为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体,而非前人所说的冲积扇沉积。可进一步分为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两个沉积亚相及六个微相。  相似文献   

8.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沉积构造特征和测井相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姚店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确定该区为三角洲平原沉积和三角洲前缘沉积,三角洲平原沉积可划分为水上分流河道、天然堤、河漫滩3种微相;三角洲前缘沉积又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提、水下决口扇、分流间湾4种微相类型,井对各小层沉积...  相似文献   

9.
结合区域地质背景,通过对研究区沉积物粒度分析、岩心观察、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论述扶余油层的沉积微相展布及微相类型和特征.研究区扶余油层为河控三角洲沉积,主要为三角洲分流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进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8种微相.  相似文献   

10.
末端扇是在干旱—半干旱环境下,河流末端因为蒸发流量减少,碎屑物质大量沉积形成的砂质扇状堆积体。本文以钻井岩心、测井资料、录井资料等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卫城油田卫81块沙四段3-5砂组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时空展布特征做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四段3-5砂组发育末端扇沉积体系,主要包括中部亚相与远端亚相,中部亚相是研究区内的主要沉积单元,可进一步划分出分流河道、近河道漫溢、远河道漫溢和泥滩等微相。  相似文献   

11.
夏9井区三叠系油藏由于对及沉积体系、储层分布认识不清,注水开发效果差,采出程度很低。本文从现代沉积学理论出发,充分利用岩心、钻井、测井等资料,深入研究了夏9井区三叠系的沉积特征,从中识别出多种沉积相类型:冲积扇相、、湖泊相和扇三角洲相。其中扇三角洲相是三叠系主要沉积类型,扇三角洲相以其粗粒且分选差的岩性、紫红-灰-灰绿色的泥岩、兼具牵引流和重力流沉积,发育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及砾石叠瓦状排列为典型识别特征。论文从扇三角洲的分布、识别依据及其沉积微相特征等方面论述了夏9井区扇三角洲的特点,从而为下步老井挖潜及滚动开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根据区域地质、地震、测井及岩心分析资料,对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沈84-安12区块沙三段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三段是断陷期扇三角洲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3中亚相,以及辫状分流河道、河间薄层砂、河间泥3种主要微相类型。  相似文献   

13.
大庆杏树岗油田杏56区块P1段发育典型的水退阶段的三角洲沉积。其总体沉积特征为:河道频繁分支与迁移,发育各种沉积构造及生物遗迹化石。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杏树岗油田杏56井区大量钻井岩芯、测井和区域沉积相等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杏56井区的P1段沉积为正常三角洲沉积,并划分出9类岩相、两种沉积亚相和10种微相。研究认为P14及其以下为三角洲沉积中的前缘亚相沉积,这一阶段整体呈现水退趋势。P11~P13段沉积为三角洲沉积中的平原亚相,这一阶段整体呈现水进趋势。三角洲前缘物源供给不足,砂体厚度较薄,砂泥互层较多,至三角洲平原,物源供给充足,砂体增厚。  相似文献   

14.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区域地质背景,利用岩心观察、岩相分析、单井相和测井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下寺湾油田长7沉积特征,通过研究明确了川道区长7沉积期物源来自盆地东北部,为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的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沉积。亚相分为中扇和外扇,内扇不发育。中扇亚相沉积物偏细,成熟度增高,分为辫状水道、辫状水道间和中扇前缘微相。对滑塌浊积扇扇中亚相的微相细分和重新厘定,不仅有助于对滑塌浊积扇沉积过程的进一步了解,而且也将有助于对滑塌浊积扇砂体剩余油的分布研究和勘探开发方案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兴隆台油田南部地区主要为马19断块区,主要含油层系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下部兴隆台油层。经过近40年的高效开发,目前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利用沉积相分析、粒度分析、古生物标志及古环境响应等资料,总结了马南地区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和发育背景,探讨了扇三角洲有利的成藏条件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马南地区扇三角洲发育于高山入湖的短促的湖相沉积,湖平面的周期变化造成了多期的砂泥岩互层,水下分流河道是扇三角洲的主要沉积类型。上述沉积特征决定了储层平面、纵向上的严重非均质性,水驱效率不均导致分流河道间、正韵律沉积顶部剩余油富集,具有较大的挖潜、提高采收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在黄骅坳陷孔店南部王官屯地区孔三段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岩性相、测井相、地震相分析研究基础上,对该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进行了沉积微相组合划分,并对各沉积相组合特征分析。研究认为,该区扇三角洲沉积的总体特征为:近源、粒级粗、堆积速率快,岩石相、地震相类型丰富。同时还建立了该区扇三角洲相的典型相序。研究结果对该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湖成三角洲平原和前缘同属河湖过渡相,其对应沉积相标志存在很多相同和不同之处。二者均具有河道沉积的共同特征,发育流水成因的交错层理。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底部泥砾较发育,沼泽沉积中发育植物根和褐煤沉积;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沉积物粒度较平原决口扇粗。姬塬地区长2油组岩性、古生物、测井曲线和沉积组合四个方面的标志较明显,经过详细分析,认为姬塬地区长2油组既发育有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也发育有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地质录井、岩心、测井、分析化验的综合研究,研究区沙二段主要发育三角洲相沉积,其中上亚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下亚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  相似文献   

19.
秦明  马世忠  秦旗 《当代化工》2014,(6):1087-1089
徐30区块位于榆树林油田西南部,葡萄花油层是其主要目的层。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测井相要素,并结合研究区沉积特征,探讨了榆树林油田徐30区块葡萄花油层的沉积微相类型。结果表明,本研究区目的层段具有明显的水下分流河道特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席主体、席状砂、席内缘、席外缘5种微相。进一步分析研究区沉积特征,建立测井微相模式,绘制出9个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展布图,为徐30区块葡萄花油层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为油水分布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岩石学、沉积特征及测井资料的分析,运用测井、层序及地震方法对于奇地区三叠系沉积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于奇地区三叠系主要包括2类沉积相,即湿地扇三角洲和湖泊。于奇地区三叠系沉积序列由下向上依次为:三叠系下统与海侵相关的半深湖沉积,三叠系中、上统3个湿地扇三角洲前缘-前湿地扇三角洲-半深湖沉积旋回;于奇地区沉积体系为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半深湖。沉积旋回和沉积物的供给量控制了沉积体系规模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