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热蒸发沉积Ga、离子束溅射沉积Cu、In和Se,在BK7玻璃上形成Ga/Gu/In/Se四元叠层,在同一高真空环境下对四元叠层进行退火热处理,制备得到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电池吸收层材料CIGS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光光度计及四探针,测量材料的结构、组分、形貌以及光电特性.结果表明,通过精确控制热蒸发蒸镀Ga膜料的时间,实现在CuInSe2(CIS)薄膜上掺杂Ga元素,制备的CIGS薄膜均呈黄铜矿结构,当Ga的原子数分数x(Ga)=3.96%~9.26%时,衍射峰较强,结晶度较高,其中x(Ga)=4.70%,N(Ga)/(N(Ga)+N(In))=0.16时,颗粒明显,大小均匀平整,对应最大晶粒尺寸约为61.01 nm,光学带隙为1.18 eV.  相似文献   

2.
选择铜铟镓硒(CIGS)四元合金靶材,采用一步磁控溅射法在钠钙硅玻璃衬底上制备CIGS薄膜。重点研究了溅射时间对CIGS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UV-Vis及四探针测试仪对薄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溅射时间的增加,薄膜增厚,薄膜的结晶度变好,颗粒增大尺寸约1mm,电阻率明显降低,可见光的吸收系数接近105 cm-1。CIGS吸收层的性能对改善CIGS薄膜光伏电池的光转换效率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3.
采用射频共溅射技术在石英玻璃和硅片衬底上制备出Ge SiO2 复合薄膜 ,然后在真空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利拉曼散射、X射线衍射、UV/VIS/NIR透射和反射谱、变温电导测试等手段对薄膜的光、电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用热处理的方法可以在薄膜中形成Ge纳米颗粒 ,Ge纳米颗粒的平均尺度约 5 .0nm时 ,薄膜的光学带宽约 1.42ev ,电导激活能的最小值约 0 .43ev。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氧化钇掺杂强化在薄膜中的应用,通过双靶磁控共溅射方法,制备了氧化钇弥散铁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纳米压痕仪表征其结构、成分、形貌和纳米硬度.采用真空封管退火技术对薄膜进行热退火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制备的铁基薄膜钇、氧元素弥散程度较好,在500℃真空退火处理后,铁薄膜的纳米硬度显著提高;随着氧化钇掺杂量的增多,纳米硬度增长率提高.该真空热处理方法为改善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的力学性能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选择铜铟镓硒(CIGS)四元化合物粉末为蒸发源物质,采用闪蒸法在钠钙硅玻璃衬底上沉积CIGS薄膜,重点研究了蒸发功率对CIGS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UV-vis及四探针测试仪对薄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蒸发功率的增加,薄膜结晶度变好,颗粒尺寸变大,可见光的吸收系数接近105 cm-1数量级,而CIGS薄膜电阻率及禁带宽度的变化主要来自于薄膜组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射频共溅射技术在石英玻璃和硅片衬底上制备出Ge-SiO2复合薄膜,然后在真空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利拉曼散射、X射线衍射、UV/VIS/NIR透射和反射谱、变温电导测试等手段对薄膜的光、电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用热处理的方法可以在薄膜中形成Ge纳米颗粒,Ge纳米颗粒的平均尺度约5.0 nm时,薄膜的光学带宽约1.42 ev,电导激活能的最小值约0.43 ev.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水热合成法和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粉体,并通过XRD分析、TEM分析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热合成法制备的纳米TiO2粉体晶型为锐钛矿型,晶体平均粒径为9.2nm,颗粒粒径为10nm左右;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粉体既有金红石型,也有锐钛矿型,其具体形态取决于煅烧温度,晶体平均粒径为10.2~70.8m,颗粒粒径为23~80m.以纳米TiO2对亚甲基兰的60min降解率为评价指标,考察纳米TiO2对有机物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的纳米TiO2粉体对亚甲基兰的降解性能低于水热合成法制备的纳米TiO2粉体。  相似文献   

8.
Ag掺杂纳米TiO2薄膜制备及其结构表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四丁酯、无水乙醇、硝酸银为原料,硝酸作为催化抑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获得前躯体,将前躯体煅烧制备了Ag掺杂纳米TiO2粉体和薄膜.采用DTA-TG对前躯体的热分解行为进行研究,利用XRD对制备的粉体TiO2产物的晶型、粒度和粒径分布分析,并利用SEM对薄膜的表面形貌和颗粒粒度进行表征观察.试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产物的晶型为锐钛矿型,其中在350℃煅烧的粉体和薄膜中,晶粒平均粒径为十几纳米左右,粒径分布较窄,且薄膜表面厚度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9.
CePO_4纳米结构合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水浴陈化和水热法在载玻片基底上合成了由CePO4纳米线构筑的纳米结构薄膜.研究两种水浴环境中不同合成时间对CePO4纳米结构形貌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重-差示扫描热法(TG-DSC)对CePO4纳米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同水浴环境中,CePO4纳米结构呈现不同形貌,且晶型结构、纳米线的长度和直径均有所改变.合成时间差异是CePO4纳米结构呈现不同形貌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功能化四氧化三铁的合成和表征及其对钙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磁性纳米颗粒及功能基团各自的特性,设计了具有可以螯合金属离子的功能型磁性纳米颗粒,以获得选择性高、操作简易且回收后可重复利用的钙离子吸附剂.以三氯化铁和硫酸亚铁为铁源,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在氩气保护下制备磁性纳米颗粒四氧化三铁;通过硅烷化反应在磁性纳米颗粒上依次包覆二氧化硅及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以甲基丙烯酸及乙二胺为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及酰胺化反应合成了含酰胺键、酯基、氨基功能基团的磁性纳米颗粒.X-射线粉末衍射线、傅立叶红外、扫描电镜、热重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的分析结果表明已合成各中间体及功能化的纳米颗粒.原子吸收光谱研究表明该纳米颗粒可通过其配位基团按理论配比螯合钙离子.随着功能基含量的增加,吸附钙离子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因此,含较多功能基的该类磁性纳米颗粒有望用作水中钙离子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1.
铍铜合金熔铸工艺及设备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国内外铍铜合金熔铸工艺及设备的发展,指出熔炼分非真空熔炼与真空熔炼两种,阐述了各自设备、关键技术及工艺参数的优劣。铸造分非真空铸造(包括斜模铸造、无流铸造、半连续铸造、水平连续铸造)与真空铸造,对比分析了各自的适用性、设备、关键技术;并联系气体饱和度、铸造工艺参数、铸锭组织及控制等因素对铍铜铸锭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从生产实践出发,全面考虑、认真分析,提出了铍铜熔铸工艺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节约原材料、衬底成本低、转换效率高、性能稳定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从发展历史及现状、结构特征及制备方法、优缺点等几个方面对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铟硒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锌锡硫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化合物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进行了对比分析, 指出提高转换效率、降低成本、解决实用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等是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趋势及挑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萜烯催化环氧化反应的最新进展,了解到近年来在萜烯中双键选择性环氧化研究的焦点集中在非均相催化剂的制备上,因此,如果综合考虑各种催化体系存在的优缺点,结合具体条件予以优化和改进,将能获得更为理想的环氧化结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 对微观粒子的粒径和制造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气溶胶作为常见的工程纳米材料颗粒物, 在社会各行各业应用广泛。从气溶胶制备方法出发, 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 综述气溶胶常用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对比分析不同气溶胶制备方法的适用场景, 明确不同气溶胶制备方法的使用要求, 归纳概述不同气溶胶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综述不同时期国内外学者对各类方法的优化和完善, 深入剖析国内外学者的试验和研究成果, 对超临界流体技术在气溶胶制备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柔性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述了柔性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基本结构、器件组装与封装方式、低温沉积和Na掺杂等关键技术、实验室研究和产业化进展以及柔性基板的选材要求和分类等,分析了其研究开发面临的挑战,展望了柔性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新型表面活性剂烷基多苷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烷基多苷是新一代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与其他表面活性剂配伍性好,对皮肤刺激性低,生物降解性好,毒性低.自80年代以来,烷基多苷的生产工艺研究一直倍受关注.介绍了烷基多苷的主要合成方法,分析其后处理工艺,展望其发展趋势,并重点阐述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合成烷基多苷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Na掺入对低温沉积柔性聚酰亚胺(PI)衬底Cu(In,Ga)Se2(CIGS)薄膜的结构和电学特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元素的掺入使Ga元素的扩散受到了阻滞,但对CIGS薄膜晶粒尺寸没有明显的影响,少量的Na可提高CIGS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和降低电阻率;Na的掺入可明显提高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器件特性,通过优化掺Na工艺,制备的柔性PI衬底—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最高转换效率达到10.4%。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技术,包括熔模铸造、单晶制备、定向凝固、热压和热等静压、热挤压、扩散结合、机械合金化和燃烧合成等,并分析了这些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优缺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氧化铈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稀土氧化物,主要在紫外吸收、发光材料、催化剂等方面。纳米氧化铈具有特殊的性质,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氧化铈研究进展,综述了水热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微波法等氧化铈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及研究现状,并总结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