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Y形嗅觉仪观测了4种杀虫剂影响烟蚜茧蜂对烟叶及烟蚜复合体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状况下,烟叶释放的挥发物对烟蚜茧蜂无明显引诱作用,而烟叶受到蚜虫为害后所释放的挥发性次生物质则对烟蚜茧蜂有明显的招引作用;在杀虫剂处理后,20%康福多、3%莫比郎乳油和40%氧乐果乳油会抑制烟蚜茧蜂的搜索行为,但氯氰菊酯则明显有...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适宜吉安烟区规模化繁殖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aed)的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寄主植物,比较了3种寄主植物(烟草、油菜和小白菜)上烟蚜的日产仔量、发育历期、繁殖量、被寄生率及烟蚜茧蜂羽化率。结果表明:小白菜上烟蚜的日产仔量略高于烟草和油菜,但差异不显著。在烟蚜发育前期,各处理间烟蚜发育历期差异不明显,但在烟蚜发育中后期差异较为显著,整体以烟草饲喂的烟蚜发育历期最短。在接蚜后12 d,烟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繁殖量表现出明显差异,烟草上蚜虫的繁殖数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烟草上烟蚜的被寄生率显著高于油菜和小白菜,不同寄主植物上烟蚜茧蜂的羽化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对烟蚜茧蜂安全性高的药剂并明确烟田常用杀虫剂对烟蚜茧蜂保护酶的影响,测定了3种烟田常用杀虫剂对烟蚜茧蜂成虫的毒力以及不同浓度的吡虫啉对烟蚜茧蜂成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虫剂对烟蚜茧蜂成虫的毒力大小顺序为:啶虫脒 > 高效氯氟氰菊酯 > 吡虫啉;从不同浓度的吡虫啉对烟蚜茧蜂生命活动和防御机制的影响来看,除LC10浓度吡虫啉促进烟蚜茧蜂成虫体内POD活性提高和3个浓度处理后12 h成虫CAT活性显著提高外,其余处理浓度和时间对3种酶的活性呈现抑制作用。此结果为探明烟蚜茧蜂对杀虫剂的防御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析我国不同生态烟区烟蚜发生特点及其防治区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对烟蚜的研究成果、试验报道及有关文献资料,依据烟蚜的生活周期型、田间蚜量消长型、为害类别及发生量类别四个方面,将我国几个主要烟区的烟蚜发生为害情况初步划发为8个不同类型的防治区。针对各区的发生特点,提出了基本的防治模式。阐明了双峰型烟区两峰之间蚜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黄淮烟区是以烟蚜茧蜂为主的多种天敌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贵州及湘北烟区则是气候因子特别是高湿及降水所致。对烟蚜的间接为害,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对烟蚜的研究成果、试验报道及有关文献资料,依据烟蚜的生活周期型、田间蚜量消长型、为害类别及发生量类别四个方面,将我国几个主要烟区的烟蚜发生为害情况初步划分为8个不同类型的防治区。针对各区的发生特点,提出了基本的防治模式。阐明了双峰型烟区两峰之间蚜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黄淮烟区是以烟蚜茧蜂为主的多种天敌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贵州及湘北烟区则是气候因子特别是高湿及降水所致。对烟蚜的间接为害,结合当前的实际,应强调以驱(避)蚜防病为主,提高烟株自身抗(耐)病力为辅的基本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6.
烟蚜及其天敌种群动态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地烟田烟蚜的天敌有10余种,其中草青蛉、烟蚜茧蜂为优势种。各类天敌的综合作用,对控制5月中旬至6月中旬烟蚜种群的增长有明显效果。在烟草栽入大田30~40天,正是多种天敌迁入增殖期,也是有利于物种间相互组合抵抗外界干扰能力的最好时期,不宜施用农药。应立足于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法控制烟蚜及其他虫害,待不施药不能控制其明显危害时,再采用药剂防治为宜。  相似文献   

7.
烟蚜是危害烟草严重的害虫之一,在我省各烟区广泛分布,它不仅直接为害烟株,而且还是传播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蚀纹病毒(TEV)等一百多种病毒的媒介昆虫,它能引起多种烟草病毒病的流行。以往防治烟蚜单纯依靠化学农药,导致烟叶中农药残留量增加,严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豫中地区烟蚜茧蜂田间越冬场所和滞育特性,对烟蚜茧蜂僵蚜田间越冬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采集样本进行鉴定,同时分析了烟蚜茧蜂越冬滞育规律和越冬虫态。结果表明,豫中烟区烟蚜茧蜂以僵蚜形式越冬,不能以成蜂在野外越冬,其中以蛹在僵蚜中越冬的比例较高,平均为47.95%;其次是以老熟幼虫在僵蚜中越冬,平均为41.48%;少数以预蛹状态在僵蚜体内越冬。越冬寄主主要集中在白菜、萝卜等蔬菜上,少数在油菜、小麦和杂草上。从当年11月至次年3月中旬,烟蚜茧蜂田间越冬滞育率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滞育率最高可达64.0%,滞育持续期可维持3~5个月。  相似文献   

9.
为发掘利用麦田麦蚜自然繁育烟蚜茧蜂的潜力,建立蚜虫生态区域联防联控体系,以麦田自然发生麦蚜为防控对象,在麦田中释放单位面积不同数量的烟蚜茧蜂,调查并分析了释放烟蚜茧蜂与化学药剂处理和空白对照田块烟蚜茧蜂对麦蚜的寄生率、麦蚜虫口减退率、防治效果以及小麦产量指数等参数.结果显示,在麦田中麦蚜平均数量达到300头/百株时,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及不同浓度保幼激素类似物对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蛹期羽化时间和羽化率影响,探寻能延迟蚜茧蜂蛹羽化时间且保证较高存活率的最佳温度及类似物组合,为烟蚜茧蜂规模化生产与释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液浸法,以对照(10%丙酮)及保幼激素类似物处理烟蚜茧蜂蛹,将其放入相对湿度为75%±5%...  相似文献   

11.
烟蚜与烟蚜茧峰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结果表明,烟蚜茧蜂对烟蚜呈典型的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参数a=3.698/罩·天.Th=0.0174天;该蜂对烟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因被寄生时蚜虫龄期不同而异,而蜂幼虫的发育不受寄生时蚜虫龄期的影响。当1~2龄蚜虫被寄生时,一般不能发育到成蚜期产蚜:从2龄中期起,蚜虫的生殖力和种群内禀增长率rm随着被寄生蚜虫龄期的增大而上升。由此可见,被寄生时蚜虫虫龄大小对蚜茧蜂寄生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寄生时蚜虫龄期越大,寄生作用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四川烟区烟蚜天敌资源状况及各烟区的优势天敌昆虫种类,于2014—2015年对四川产烟区烟蚜天敌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采集。调查和鉴定结果发现,四川产烟区天敌资源有6目10科29种,优势种类为烟蚜茧蜂、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大草蛉和黑带食蚜蝇。烟蚜茧蜂是各烟区烟蚜的共同优势天敌昆虫,凉山州、攀枝花、达州和广元烟区的烟蚜优势天敌还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大草蛉和黑带食蚜蝇,泸州、宜宾和德阳烟区的烟蚜优势天敌还有异色瓢虫。  相似文献   

13.
经过四年的田间系统调查研究,明确了烟蚜在春烟田的种群数量消长为两“峰”夹一“谷”的双峰型曲线。双峰型的形成是由于冬麦春烟耕作制度下,与烟蚜有关的天敌等生物因子及气候等非生物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烟蚜天敌是造成第一个蚜高峰蚜量下降的主导因子,常年保护利用烟蚜天敌即能控制前期(从移栽到团棵)蚜害;中期(旺长期)没有一种自然因子或农业措施能够控制蚜量的急剧上升,必须依据防治指标及时进行化学防治才能控制蚜害;后期(采收开始后)烟株打顶抹杈是控制烟蚜数量上升的重要因子,天敌数量的相继回升,强化了对蚜量的控制,迫使蚜量在较低水平上波动,一般不会造成蚜害。依据上述分析,针对烟蚜的直接为害,提出了“前期保益不防,中期及时化防,后期灵活综防”的防治策略。根据这一策略,提出的“保护天敌 化学防治 打顶抹杈 保护天敌”系统控制蚜害的基本模式,经试验验证,在烤烟大田生长期只需施用1—2次化学农药,即可控制全期蚜害,较目前习惯治蚜可减少3—2次用药,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烟蚜是烟草上的一大主要害虫,它不但直接危害烟草的正常生长,影响到烟叶的烘烤质量,而且是花叶病病毒的传播媒介,消灭和控制烟蚜的危害是防止病毒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寻找防治烟蚜的高效低毒新农药,84年我们作了辟蚜雾防治烟蚜的药剂试验。辟蚜雾是英国内卜门公司出品的一种新型氨基甲酸酯类选择性杀蚜剂。有接触、烟熏和透叶三重杀蚜效力,具有作用快、无味,在作物上残效期短、对天敌杀伤力小、使用方便安全等特点。本试验主要是对辟蚜雾不同使用浓度的防效比  相似文献   

15.
根区施药对烟草蚜虫及其天敌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结合在烟草种植时施用基肥而采用农药呋喃丹和铁灭克的根区施药方法,研究农药对烟草蚜虫及其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根区施药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治烟蚜,也有效地保护了其天敌烟蚜茧蜂。从烟草种植后的两个月内,呋喃丹和铁灭克处理的烟蚜的平均种群密度(头/株)分别为9.6和10.7,显著地低于对照(62.1);而呋喃丹和铁灭克处理的烟蚜茧蜂的平均种群密度分别为5.5和4.6,与对照(11.9)比较差异不显著。同时减少了施用农药的次数  相似文献   

16.
亳州烟田生物种群动态与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亳州烟区常见的烟草害虫有8科8种,害虫的天敌有5科5种,其中烟蚜、烟青虫和斑须蝽为主要害虫;烟蚜茧蜂是烟蚜的重要天敌,对控制烟蚜种群增长作用明显。烟田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越大,稳定性指数亦越大;6月上旬田间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稳定性指数均为最高,是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和恢复原状态的最佳期。烟蚜是聚集分布时,烟蚜茧蜂、龟纹瓢虫等几种常见天敌在田间的水平分布格局也为聚集分布,从而提高了对害虫的综合控制作用,通过建立烟蚜、烟蚜茧蜂种群增长模型,揭示了其种群消长与时间变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烟草黄瓜花叶病毒(CMV)是烟草栽培业中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各国烟草种植区均有发生,我国大多数烟区CMV发生较为普遍,并且近年来有发展严重的趋势。CMV给烟叶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对于烟草CMV的防治研究人们已做了大量工作,但迄今尚未取得理想的效果。而CMV对烟草生理活动的影响方面的资料,国内外还不多。本文就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发病烟株的一些生理特征及其化学防治效果进行了观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烟草病毒病历来是烟草生产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世界各产烟区都不同程度地有不同种类的病毒病发生。而几种严重威协烟叶生产的病毒病如黄瓜花叶病毒病(CMV)、烟草蚀纹病毒病(TEV)和马铃薯 Y 病毒病(PVY)都属虫传病毒。传毒介体昆虫在病毒的侵染过程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介体昆虫的种类、生物学特性、传毒机理及综合防治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我国烟田蚜虫与病毒病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烟草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据调查我国烟草上发生侵染性病害有60多种,而为害最重损失最大防治又比较困难的病害是病毒病害,特别是蚜传病毒病害。在烟田发生的蚜虫有50多种。蚜虫对烟草的为害分为两种,一是直接为害:即刺吸烟株汁液和分泌蜜露污染烟叶;二是间接为害:即作为传毒介体传播多种烟草病毒病害,如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CMV)、马铃薯Y病毒病(PVY)和烟草蚀纹病毒病(TEV)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捕杀特黄板烟田药效试验和使用技术的研究,分析捕杀特黄板对烟蚜的防治效果,并通过2007、2008年连续2年调查捕杀特黄板防治蚜虫及烟田蚜传病毒病发病率的相关性,分析捕杀特黄板治蚜对病毒病的减退率。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捕杀特黄板具有较好的持效杀虫性,悬挂7 d具有优于对照药剂防治0.05水平差异显著性,20 d后治蚜效果均具优于对照药剂的差异显著性,捕杀特黄板在烟田0~300范围内,高出烟株5~10 cm,诱虫、杀虫效果最好达86.1%和89.2%,连续2年的研究发现,捕杀特黄板的使用可明显降低田间CMV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