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研究了羧基丁腈橡胶合成过程中凝胶形成的因素,考察了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叔十二碳硫醇、聚合温度、反应速率及最终的转化率对凝胶形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的用量对凝胶生成的控制起重要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叔十二碳硫醇用量越大则凝胶含量越低; 聚合温度太低或过高都会使凝胶含量增加,于5~8℃下聚合时的凝胶含量较低; 将聚合的反应速率控制在4~5%/h时产生的凝胶相对较少,太快或太慢都易使凝胶生成; 凝胶含量随转化率的升高而逐渐增大,转化率达到一临界值后凝胶含量随转化率的继续增加而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2.
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低温下研究了丙烯腈与丙烯酸乙酯的乳液共聚合。考察了聚合温度、乳化剂浓度和分子量调节剂浓度对聚合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温度升高 ,乳化剂浓度增大 ,单体转化率和分子量增大 ,乳液更稳定 ;链转移剂十二烷基硫醇浓度增加 ,分子量显著降低 ,转化率有所降低 ,表明十二烷基硫醇在调节分子量的同时也起着缓聚剂的作用。用激光粒径分析仪考察了 2 0℃时聚合过程中乳胶粒子大小的变化 ,发现聚合过程的成核和增长均在胶束中进行的。用凝胶渗透色谱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醇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 ,发现聚合时加入分子量调节剂 ,活性链寿命较短并呈单峰分布 :聚合时不加入分子量调节剂 ,活性链寿命较长并呈双峰分布。 DSC结果表明 ,随聚合体系中软单体含量增加 ,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分子量调节剂αMSD(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与NDDM(正十二硫醇)对MMA-BA共聚乳液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聚合速率、乳液固含量、单体转化率、粒径、黏度、凝胶率等因素的影响,并对αMSD的调节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较低αMSD用量即可降低聚合物分子量,使分子量分布变窄,与正十二硫醇的作用结果差别不大;αMSD会引起丙烯酸酯乳液聚合速率的下降,用量超过1%后会导致乳液固含量和单体转化率的明显下降,乳液粒径分布会变宽,乳液黏度也有所增加,但体系凝胶率始终较低;而NDDM则会引起产物乳液粒径小幅增加,凝胶率升高;通过红外分析确定了αMSD按Yasummasa式不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反应而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袁煜艳 《粘接》2012,(1):61-64
研究了SIS的技术参数对SIS热熔压敏胶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星型结构的SIS热熔压敏胶熔融黏度较低,持粘性、剥离强度较大,软化点较高;嵌段比增大,SIS热熔压敏胶的初粘性降低、持粘性增大、熔融黏度减小、软化点升高;分子质量增大,SIS热熔压敏胶的初粘性降低、持粘性增大、熔融黏度增大、软化点升高;2嵌段SI含量增加,SIS热熔压敏胶初粘性增大、持粘性降低,180°剥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且压敏胶的熔融黏度减小、软化点降低、分切性能变好。  相似文献   

5.
以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基乙酯、丙烯酸羟基丙酯、G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酸异冰片酯为共聚单体,BPO(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NDM(正十二烷基硫醇)为链转移剂,采用本体聚合、两步法合成工艺(自由基聚合+逐步聚合)制备常温下低黏度、无溶剂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分别探讨了链转移剂正十二烷基硫醇含量、催化剂选择、功能单体ACMO(丙烯酰吗啉)加入量、胶层厚度和光引发剂配比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以及压敏胶的耐高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w(NDM)=1%、w(ACMO)=8%(相对预聚物总量而言)、催化剂选择对甲苯磺酸、胶层厚度为50μm时,压敏胶的环形初粘力达到30 N·(25 mm)~(-1),180°剥离强度为32 N·(25 mm)~(-1),持粘时间72 h。而且压敏胶有较好耐高温性,经历150℃、12 h的放置后,压敏胶180°剥离强度和持粘时间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6.
交联剂对保护膜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反应性乳化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聚合方法,合成出了保护膜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探讨了多官能度乙烯基内交联剂M和外加氮丙啶交联剂SC-100、环氧交联剂GA240用量对压敏胶初粘性、180°剥离强度、180°剥离强度增幅及湿热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交联剂M、SC-100及GA-240用量增大,压敏胶的180°剥离强度及180°剥离强度增幅减小.湿热老化性能提高,初粘性随交联剂M用量增大变化不大,随SC-100及GA-240用量增大而降低;外交联剂GA-240在提高压敏胶湿热老化性能和抑制剥离强度增长方面比SC-100的效果好,相同用量下,使用GA~240的180°剥离强度高于SC-100;采用单体量0.2%的内交联剂M,胶液量03%的GA-240或05%的SC-100,制得的表面保护膜对PVC型材的贴附性良好,湿热老化后剥离时型材表面无残胶。  相似文献   

7.
在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的引发作用下合成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PSA),通过加入不同用量的黏度调节剂来改善压敏胶的耐热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红外光谱对丙烯酸酯压敏胶进行了表征;通过制备压敏胶带,讨论了黏度调节剂对压敏胶180°剥离强度的影响;并运用旋转黏度计测试了其黏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量。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6.5 h,反应温度为78℃,溶剂乙酸乙酯(EAc)的用量与黏性单体质量一致时,所制备的溶剂型PSA性能较好。加入黏度调节剂后的压敏胶,玻璃化温度为-36.507℃左右,并增大了压敏胶的180°剥离强度,黏度调节剂用量为总质量的4%、6%时,压敏胶性能稳定,且耐热性优异。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正、叔十二碳硫醇(n、t-DDM)和调节剂丁在氯丁二烯(2-CB)乳液聚合中的行为及对氯丁橡胶(CR)性能的影响。硫醇对2-CB的聚合有阻碍作用,它加入水相和加入单体中,其消耗速度相同,但n-DDM加入水相中的用量较高;t-DDM用量约为n-DDM用量的2.5倍。单体中的杂质甲基乙烯基酮消耗硫醇,应按其含量相应地增加硫醇用量。调节剂丁调节型CR生胶的拉伸强度比硫酸调节型CR的稍高,但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却比硫酸调节型 CR的稍低。硫酵调节型 CR的热稳定性和电性能均比调节剂丁调节型 CR的高。  相似文献   

9.
黄勇  袁煜艳 《粘接》2013,(11):57-60
研究了两嵌段SI对SIS及其热熔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含量增加,SIS的拉伸强度降低,熔体流动速率(MFR)增大,其热熔压敏胶初粘性增大、持粘性减小,180°剥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熔融黏度和软化点降低。两嵌段SI分子质量增加,SIS的MFR降低,其热熔压敏胶的熔融黏度和软化点增大。两嵌段SI嵌段比增加,SIS的硬度增大、MFR降低,其热熔压敏胶的初粘性减小,熔融黏度和软化点增大。  相似文献   

10.
以低顺式聚丁二烯为增韧剂,1,1-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为引发剂,采用本体聚合方法合成一系列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三元共聚物(ABS),探究本体聚合过程中不同类型链转移剂对ABS树脂的相转变过程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扭矩随时间变化曲线表明,正十二烷基硫醇、叔十二烷基硫醇和二聚体对ABS树脂的相转变过程没有影响,相转变时间均在...  相似文献   

11.
高剥离力苯丙乳液压敏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丙烯酸羟乙酯(HEA)和β-羧乙基丙烯酸酯(β-CEA)为共聚单体,烯丙氧基壬基酚丙醇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为反应型乳化剂,采用半连续预乳化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一种高剥离力苯丙乳液PSA(压敏胶)。研究结果表明:当m(BA)∶m(St)=9∶1、w(DNS-86)=2.5%、w(过硫酸铵)=0.5%~0.6%、聚合温度为78~80℃和聚合时间为4 h时,相应苯丙乳液PSA的黏度、初粘力、持粘力和180°剥离强度俱佳;高剥离力苯丙乳液PSA的性价比较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叔十二烷基硫醇为链转移剂,通过乳液法对溴化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进行共聚得到溴化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乳化剂、链转移剂的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和单体比例等对聚合反应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h,水与单体质量比4∶1,引发剂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4%,乳化剂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叔十二烷基硫醇为单体总物质的量的2%;上述条件下的产物收率高,相对分子质量4万左右,热分解温度高于350℃.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纯丙乳液压敏胶。研究了胶粘剂厚度、基材厚度、基材类型对压敏胶常规力学性能影响。结果发现,各因素对压敏胶的初粘性和剥离强度影响较大;基材厚度及类型对持粘性影响较小;胶层厚度为15μm左右的压敏胶具有较高性价比。  相似文献   

14.
高转化丁二烯_苯乙烯共聚合叔十二碳硫醇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单体转化率为(70±2)%时,叔十二碳硫醇(TDM)的用量、加入方式对共聚物ML、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TDM用量和加入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抑制支化和凝胶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主要原料,将脲基功能单体[MAEEU(甲基丙烯酰胺乙基乙撑脲)]和DAAM(双丙酮丙烯酰胺)引入体系中,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改性丙烯酸酯PSA(压敏胶)乳液。研究结果表明:MAEEU在乳液聚合后期加入且w(MAEEU)=3%时,PSA乳液的综合性能(如初粘力、持粘力、剥离强度和耐水性等)相对最好;此时PSA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从-36.47℃升至-8.95℃,说明在乳液成膜过程中MAEEU和DAAM可发生交联反应,并且交联效果明显;脲基功能单体的使用为提高乳液型PSA性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6.
以酯溶性CPP-g-MAH(马来酸酐接枝改性氯化聚丙烯)、BA(丙烯酸丁酯)、HEA(丙烯酸羟乙酯)和β-CEA(β-羧乙基丙烯酸酯)为共聚单体,DNS-86[烯丙氧基壬基酚丙醇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为反应型乳化剂,采用半连续预乳化乳液聚合法制备乳液型CPP-g-MAH复膜胶。研究结果表明:当m(BA)∶m(CPP-g-MAH)=9∶4、聚合温度为8285℃、聚合时间为4 h、w(DNS-86)=3.0%(相对于配方中各物料总质量而言)和w(引发剂)=0.5%(相对于聚合单体总质量而言)时,制得的乳液型复膜胶具有环保、成本低等优势,并且其黏度、初粘力(2.5 cm)和180°剥离强度(5.1 N/cm)俱佳。  相似文献   

17.
反应性乳化剂对丙烯酸酯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酯胶粘剂,比较了常规乳化剂和反应性乳化剂对丙烯酸酯胶粘剂性能包括初粘性,持粘性,180°剥离强度,聚合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乳化剂相比,由反应性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双磷酸(ANPEO10-P2)所制得胶粘剂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以可自由基聚合的松香衍生物——氢化丙烯酸松香(β-丙烯酰氧基乙基)酯(AHR-2-HEA)作为增黏树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SA(压敏胶)用基体树脂(松香衍生物-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结果表明:AHR-2-HEA参与了体系的共聚反应,并且其与体系的相容性良好;当w(AHR-2-HEA)=8%时,PSA的综合性能最佳,此时初粘力为10#钢球、180°剥离强度为674 N/m且持粘力超过72 h。  相似文献   

19.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共聚单体,以烯丙氧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SR-10)和烷基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二钠(A-102)作为环保型复合乳化剂,通过无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固含量高达62%的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考察了硬单体MMA用量对乳液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MA用量为10%(以单体总质量计,下同)时,高固含量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2.6 ℃,初始热分解温度为337 ℃,水接触角为108°,环形初黏为9.53 N/25mm,180°剥离强度为10.08 N/25mm,持黏力超过72 h;与未添加MMA的高固含量乳液相比,添加10% MMA后乳液黏度从361 mPa·s降至155 mPa·s,粒径从375 nm降至350 nm,粒径分布指数从0.144增至0.2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