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随着气象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气象部门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内外网隔离势在必行。简要介绍了内外网隔离的原理和实施方案,并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案的隔离效果、特点等。同时,还介绍了使用了隔离卡的用户所遇到的安装问题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当前的防火墙、物理隔离、串并口隔离、双网卡隔离、包过滤等几种隔离技术 ,最后给出了一个设计好的串并口隔离技术在证券交易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基于隔离域的事务工作流并发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事务工作流系统中存在多个流程的多个实例同时并发执行的情况,所以多个活动同时访问共享资源时出现访问冲突.为保证流程的正确执行和提高活动的并发度,基于事务的隔离性特征,提出了隔离域的概念和相关属性,并在建模阶段采用业务流程和事务需求分开定制的方式,通过设置隔离域的隔离属性来控制各流程实例并发活动的执行,并且给出了基于隔离域的并发控制算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流程和活动的并发度,并避免丢失修改等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发电企业集团办公网与互联网隔离策略分析与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发电企业集团信息安全网络现状、影响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主要途径和因素以及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提出发电企业网络隔离的3种方案,并给出现阶段发电企业集团网络隔离的策略和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于一些涉及有国家机密的机构或部门的专网共享公网的信息,要求严格的做到专网的信息不被破坏和泄露。解决的方案就是研究开发新型的网络结构,使之既能实现专网、公网信息的安全隔离,又能实现实时的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内核不可信带来的问题,很多工作提出了同层可信基的架构,即在内核同一硬件特权水平构建可部署安全机制的唯一保护域.但是,实际过程中往往面临多样化的安全需求,将多种对应的安全机制集中于唯一的保护域必然导致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安全机制被攻陷,同一个保护域内其它所有安全机制都可能被攻击者恶意篡改或者破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内核同层多域隔离模型,即在内核同一硬件特权水平构建多个保护域实现了不同安全机制的内部隔离,缓解了传统方法将所有安全机制绑定在唯一保护域带来的安全风险.本文实现了内核同层多域隔离模型的原型系统Decentralized-KPD,其利用硬件虚拟化技术和地址重映射技术,将不同安全机制部署在与内核同一特权水平的多个保护域中,并不会引起较大的性能开销.总体而言,实验结果展示了内核同层多域隔离模型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钟炳南  邓良  曾庆凯 《软件学报》2022,33(2):473-497
为了解决内核不可信带来的问题,很多工作提出了同层可信基的架构,即,在内核同一硬件特权水平构建可部署安全机制的唯一保护域.但是,实际过程中往往面临多样化的安全需求,将多种对应的安全机制集中于唯一的保护域必然导致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安全机制被攻陷,同一个保护域内其他所有安全机制都可能被攻击者恶意篡改或者破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8.
漏洞扫描还不能完全将网络终端中存在的各种复杂攻击检出,许多传统安全技术时常失效,从信息安全技术层面上还不能有效解决现代网络中的安全问题。该文介绍了PCI扩展ROM规范、网络通信链路切换机制和机密信息存储原理,分析了主机和外部设备互连关系以及攻击特征,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扩展ROM防止机密信息泄漏的安全网络终端结构,该结构支持网络终端内外网的物理隔离。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分离式三维隔震结构设计方法,将竖向隔震层和水平隔震层分开布置,实现它们的解耦,进行设计计算时更加方便快捷.根据这种方法制作了一个2层钢框架模型,与非隔震结构模型一同进行振动台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式三维隔震结构模型加速度反应和层剪力均小于传统结构模型,三维隔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介绍了干扰的产生机理、种类,不同系统共站的隔离准则、隔离度计算方法,以及系统间干扰的解决办法,然后针对WCDMA与GSM1800系统共存的干扰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预防干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The demand for high-throughput RNA isolation has been dramatically increasing with wide applications of RNAi, expression profiling, and molecular diagnosis. A comparison of various RNA isolation methods that have been adapted to high-throughput platforms, focusing on consistently high yield and quality of isolated RNA, reduction of cross-contamination, and simplicity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tocol is presented. The streamlining of RNA isolation with RNA quantification by qRT-PCR and amplification for microarray analysis is also discussed. In general, a microspheric bead-based approach results in more consistent RNA recovery than glass fiber filter-based RNA isolation method, and RNA can be eluted in a smaller volume. This is because beads can be fully re-suspended in solution to enable more thorough mixing, washing, and elution, whereas the glass fiber matrix is fixed in a filter plate.  相似文献   

12.
A novel triple‐band antenna element by etching parasitic slot on ground plane is presented. A three‐element antenna system for WLAN MIMO communications is fabricat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antenna element. The triple‐band antenna element is designed for the WLAN standard frequency ranges (2.4‐2.485, 5.15‐5.35, and 5.475‐5.725 GHz). The three identical antenna elements are rotationally symmetric on the substrate, isolated by using metal‐vias cavity. The measured average peak gain within the operational bandwidth is about 2.7 dBi. The isolation between the antenna elements can achieve better than 17 dB at the lower band (2.25‐2.65 GHz), while more than 32 dB at the higher bands (5.20‐5.35 and 5.47‐5.73 GHz) is obtained.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浮筏隔振系统的低频隔振性能,提出在筏架表面周期布置局域共振元胞的设计方法,构建局域共振浮筏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以系统的输出功率流为评价指标,分析共振元胞对单频和多频振动激励下浮筏隔振系统低频隔振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附加振子质量小于筏架质量10%的前提下,能够降低系统的输出功率流幅值30%左右;共振元胞中含不同固有频率的振子时,可以同时降低多个频率处系统的输出功率流.研究结果可为采用局域共振结构提升浮筏隔振系统低频隔振性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扩展孤立森林(Extended Isolation Forest, EIF)有效解决了孤立森林(Isolation Forest, iForest)对局部异常点不敏感的问题,但EIF将轴平行的孤立条件更替为使用随机斜率的超平面,导致算法模型损失了一部分泛化能力,并由于大量的向量点乘运算增加了时间开销。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的扩展孤立森林算法(Extended Isolation Forest based on Simulated Annealing, SA-EIF)。该算法根据每棵孤立树(Isolation Tree, iTree)对于数据集的预测结果计算每棵iTree的精度值和差异值,并基于此构建适应度函数,最终利用模拟退火算法筛选数棵检测性能较优的iTree构建集成学习模型。在ODDS 异常检测数据集中进行K折交叉验证的实验结果表明:SA-EIF算法对局部异常点敏感,较现有的EIF算法减少约20%~40% 的时间开销,提高约5%~10%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干扰问题的探讨以及如何采用隔离等技术(例如:电源隔离、信号隔离等),以解决自动控制系统在工业现场安装调试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干扰问题,并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是嵌入式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分区(Partition)技术的时间、空间隔离与调度机制,保证了嵌入式实时系统资源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确定性和应用程序之间的安全性。介绍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中的分区技术,并联系航空实际,重点研究了分区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云环境的存储系统一般只提供弱一致性和单键事务的数据访问功能,具有强一致性或多键事务需求的应用只能自行检测一致性或进行事务管理,增加了云应用开发的复杂度。这些要求高一致性和高可用性的云应用,对云存储系统的事务实现提出了新的挑战。在Megastore串行化事务实现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读写集对比的事务强快照隔离和强提交读隔离方案,将并发事务之间读写冲突的判断提前,从而减少冲突事务回滚时引发的额外消耗。基于云存储系统Cassandra实现了两种方案,并针对云应用事务的访问模式,设计了实验验证框架。通过与Megastore事务实现方案的对比,验证了强快照和强提交读事务隔离方案能获得更高并发度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加载控制系统为应用对象,论述了其模拟量输入信号及开关量输入信号通用调理单元的设计与实现;在分析了设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开关量输入信号与模拟量输入信号的特性和特点,针对信号的隔离、调理,提出了设计开发的指导思想,并详细论述了其原理图实现方法;结果表明,该设计避免了传统调理电路针对性强,设计重复的资源浪费,减少了开发周期;模块化的设计增强了设计的灵活性、通用性,对于同类设计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详细地介绍了有关铂电阻的非线性特性并提出三种线性化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20.
端口间隔离电压是并行测试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有效、准确地测量并行测试端口间的隔离电压,从定义、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首先明确了并行测试端口间隔离电压的定义,接着分析了测试端口间隔离电压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设计了由检测电路、共地隔离电路和自动加载电压电路组成的测试系统,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测试系统可以有效地测试端口间隔离电压,误差为0.6%,测试精度较高。最后给出了一些测试端口间隔离电压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