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冶金》2020,(4):36-37
针对硫系易切削钢1215冶炼过程中硅元素含量控制、硫元素收得率控制、钢水氧含量控制及浇铸过程中铸坯裂纹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制定了相关攻关方案。  相似文献   

2.
罗海文  赵沛  朱国良 《钢铁》1999,34(11):29-32
对我国齿轮用低合金钢钢咎的实验研究表明,由于在热装轧制工艺中易析出碳氮化物相而恶化铸坯的热塑性,故应采用较高的直接装炉装置,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对于高锰硫比,碳氮化物形成元素含量较高的钢种均宜采用的高温热直装工艺;百对于锰硫比比较低的钢咎,则可采用较低的热装温度以改善铸坯塑性,以减少裂纹发生倾向。  相似文献   

3.
超低硫管线钢硫含量控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唐山钢铁集团公司超低硫管线钢试验生产实践,介绍了全流程硫含量控制技术,指出了超低硫冶炼的关键控制点在铁水预处理和精炼.抗氢致裂纹的关键在于钢中央杂物的控制.得出了通过全过程硫含量控制能够牛产超低硫管线钢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对光谱仪自带硫曲线进行复制和扩展,确定了试验制样加工方法和分析条件,利用ARL4460光电直读光谱仪检测易切削钢中的硫元素含量,高硫准确检测范围达到0.050%~0.300%.与高频红外碳硫结果对照,该方法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40%,满足了炼钢生产对硫元素的快速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纯净钢生产先进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秀兰  李震  王艳红  梁慧智 《炼钢》2007,23(1):59-62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先进炼钢厂的纯净钢生产新技术,分析了碳、硫、磷、氢、氧、氮等元素在钢中的行为和降低钢中杂质元素的相关措施。指出多工序分阶段精炼,大规模经济地生产纯净钢是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超低碳贝氏体钢是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新型钢种,它的合金元素含量少,含碳量又低,具有较好的焊接性能,采用插销试验研究了DB590钢焊接冷裂纹敏感性,同时用扫描电镜分析该钢插销试样的冷裂纹断口形貌。试验表明该钢具有优良的抗冷裂性能。  相似文献   

7.
含铌、钛船板钢中板表面微裂纹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吴巍  王春怀  干勇  何宇明  朱斌 《钢铁》2002,37(7):41-44
对含Nb、Ti船板钢中板表面微裂纹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板表面微裂纹不是轧制时新产生的裂纹,而是由铸坯微裂纹扩展形成的,铸坯裂纹是在结晶器中形成的沿晶界裂开的表面微裂纹;影响铸坯微裂纹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钢中铌,钛、铝含量和Cu等低熔点元素含量以及各种应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光明  李洪泉  李大明 《炼钢》2006,22(1):37-39
铸坯上的横裂纹是连铸板坯上较严重的缺陷之一,对铸坯质量影响较大。含铌钢由于含有铌等裂纹敏感性元素,其铸坯横裂纹发生率远远大于其它钢种:分析了含铌钢铸坯横裂纹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纯净钢生产技术及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近年来国外主要炼钢厂生产纯净钢钢中杂质元素控制技术的发展,系统分析了钢中氧、碳、氮、硫、磷、氢等元素在钢中行为和降低杂质元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外热装微合金化中厚板产生表面裂纹状况,归纳了热轧中厚板出现各种表面裂纹的原因,如铸坯原始纵裂纹延续性、残余有害元素、热装温度、微合金化元素形成碳氮化物析出行为及轧制压下量等。讨论了国内外学者对热轧中厚板表面裂纹的研究成果,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11.
用金相检验、化学分析、SEM高倍检测等手段对37Mn5管坯的裂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管坯裂纹在连铸坯上已经存在;管坯裂纹是夹杂物型裂纹;由于管坯存在硅、硫、锰等元素的聚集,钙和镁等元素形成的氧化质点,再加上晶粒不均匀的柱状晶区晶界结合力比较弱,易于连铸坯上微观裂纹的生成.基体中尺寸较大的硅酸盐和Al2O3的存在使得微观裂纹以及疏松在加工时难以焊合,从而形成宏观裂纹.  相似文献   

12.
纯净钢生产技术及现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简述了近年来国外主要炼钢厂生产纯净钢钢中杂质元素控制技术的发展,系统分析了钢中氧、碳、氮、硫、磷、氢等元素在钢中行为和降低杂质元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板坯中间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新  李蓉 《鞍钢技术》2005,(3):41-43
根据本钢炼钢厂工艺流程的生产数据,通过对板坯中间裂纹出现规律及形态的研究,探讨了中间裂纹的成因。认为钢中硫、磷等杂质元素的晶间偏析是中间裂纹产生的内因,而辊缝、二冷系统、拉速、钢水过热度是裂纹产生和扩展的外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开煜 《钢铁研究》1989,(4):110-113
据ⅡW-ⅠⅩ-968-76报道,输送酸性气体的管道中,氢引起的裂纹敏感性问题,一直进行着广泛的讨论。在潮湿的硫化氢环境下,即使管道没有应力,管道仍经常产生内部裂纹。然而由氢引起的裂纹因素众多,如硫的含量、硫化物的形态,显微偏析以及合金元素等等。以合金元素为例,Cu 的加入能最有效地减少氢引起的裂纹敏感性。但Cu 的加入一直被认为是恶化可焊性。故  相似文献   

15.
采用计算机对本钢使用南芬铁矿生产的A3钢进行了评估。表明本钢A3钢中硫磷杂质及低熔点元素很少,材质纯净,塑性和韧性较高。钢中的残铝可使强韧性得到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16.
管线钢要求有高强度、高韧性,特别是低温冲击韧性和止裂韧性、抗腐蚀介质氢致裂纹、良好的焊接性能等,硫是影响管线钢抗氢致裂纹和抗硫应力裂纹的主要元素。根据精炼脱硫机理,结合济钢生产实际,以LF-VD双联法生产超低硫管线钢工艺为对象,分析了VD真空状态下脱硫的技术条件及可行性。采用该脱硫工艺生产X70管线钢,平均脱硫率提高到80%左右,实现了深脱硫。同时,减轻了LF炉脱硫的压力和处理时间,提高了钢水的纯净度。  相似文献   

17.
表面活性元素影响钢液吸氮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表面活性元素影响钢液吸氮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表面结构模型”。结合Fe-S合金熔体,该模型认为:表面活性元素硫在表面富集,其表面层除了有S、Fe原子以外,还有FeS、FeS2分子存在。结合有关表面活性元素影响钢液吸氮热态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研究说明了氧、硫对钢液吸氮有大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强钢表面裂纹产生原因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济钢新开发的高强钢中厚板出现的表面裂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高强钢裂纹主要表现为小纵裂、星形或网状裂纹。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高强钢裂纹处存在较多的O、Ca、Mg、Na、Cu等元素,钢水碳含量、连铸工序、加热时间等是高强钢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采取严格控制钢水碳含量、优化连铸工艺和加热工艺等技术措施后,使高强钢中厚板表面裂纹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19.
《宽厚板》2017,(4)
工程机械用钢板在T形焊接后出现Z向裂纹,造成大量零件报废。通过对裂纹形成的原因进行试验分析,发现钢板中硫化物夹杂聚集是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提高钢的洁净度是有效的解决方法。经过钢成分微调,降低碳和其他合金元素含量,严格控制硫元素含量,同时优化炼钢工艺,控制钢中夹杂物数量及形态,调整二冷水量和铸机拉速,对混浇坯进行合理划分,增加轧制压缩比,钢板内部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未再出现裂纹缺陷。  相似文献   

20.
宝钢纯净钢生产技术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前言 关于纯净钢的概念国外流行的看法有两种:一是指钢中总氧含量和夹杂物水平很低的钢;二是指钢中氧、氮、磷、硫、氢的含量、甚至包括碳的含量很低的钢。对于国外一些先进钢厂,钢中氧、氮、磷、硫、氢五大元素的总含量已达到80×10~(-6)以下。目前尚有继续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