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PA-Cloud通过利用P2P技术在服务提供商的核心云外延构建由用户节点构成的扩展云结构,并将核心云的一部分职责分摊到外围的扩展云之上,从而实现了负载转嫁,达到了降低云端服务器负载,减少云端活动处理器数量,降低系统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ZLAN(上海卓岚)推出物联网的P2P解决方案。P2P技术(Peer to Peer)应用于物联网可以解决连接内网网络设备难的问题,省去了需要知道内网的公网 IP、在路由器上做端口映射的麻烦。P2P 技术通过设备 ID 进行通信,可以穿透路由器和设备直接通信。  相似文献   

3.
成传智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0,6(13):3328-3329,3344
P2P流媒体网络电视是P2P内容共享技术应用的一个热门话题,分析和研究P2P流媒体系统对于日后开发类似的系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通过抓取UUSee的流量数据进行协议分析,主要关注系统获取节点列表方式、资源交换方式和数据传输方式等实现方法,进而通过对这些实现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和总结,结论对今后类似系统的分析和开发有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P2P文件共享网中病毒传播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病毒在P2P文件共享网中的巨大危害性,对P2P文件共享网和P2P病毒的传播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P2P病毒的传播模型。为了考查模型中各参数对病毒传播的影响,使用了专门的数字分析软件进行了大规模仿真实验。不同参数对病毒传播有着不同影响这一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控制那些影响大的参数来抑制病毒传播。  相似文献   

5.
针对P2P电子商务模式面临的信任问题,以拥有超级节点的P2P电子商务模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节点可信度计算方法,帮助交易双方在进行P2P电子商务时选择信誉度较高的节点进行交易,有效规避风险,提高交易成功率。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和计算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很多公司为了更好地管理员工,都对P2P软件进行了相应的限制。如果用户要想进行文件的传输,就必须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来发送,可是电子邮件往往会限制附件的大小。前几天在网络中溜达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种通过浏览器来代替P2P软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P2P系统近几年来在网络上有飞速的发展,然而随着用户对网络和P2P系统的了解,使得P2P系统中大量存在欺骗行为,从而导致效率下降。文中以解决P2P系统中的欺骗为目的,通过引入博弈论思想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P2P系统进行分析:宏观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P2P系统效率下降甚至崩溃的原因;微观上,通过合理的论证,提出一种以牙还牙机制对P2P系统的欺骗问题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8.
P2P系统近几年来在网络上有飞速的发展,然而随着用户对网络和P2P系统的了解,使得P2P系统中大量存在欺骗行为,从而导致效率下降。文中以解决P2P系统中的欺骗为目的,通过引入博弈论思想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P2P系统进行分析:宏观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P2P系统效率下降甚至崩溃的原因;微观上,通过合理的论证,提出一种以牙还牙机制对P2P系统的欺骗问题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9.
网格和P2P都属于分布式技术,它们最初产生的原因不同,但总体目标相似。本文对P2P与网格技术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行了研究,重点对比分析了它们的资源管理机制、安全机制、容错机制以及连通性等几个关系系统性能的重要方面。通过对P2P模式与网格模式的对比分析,找出它们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以便综合利用它们的技术优势来构建高性能的分布式系统。  相似文献   

10.
移动P2P数据分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P2P数据分发技术将P2P模型应用到移动网络中,通过节点间的相互配合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传输速度和扩展性,目前已成为无线通信的重点研究领域。但是由于移动网络的复杂性,现有的移动P2P数据分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对近年来该领域的一些重点技术如Gossip算法、网络编码、纠错码进行了介绍,并在可靠性、传输速度和扩展性方面对它们进行了分析,针对其在网络动态适应性、网络融合、节点合作度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首先研究并讨论目前流行的P2P技术的特点,然后提出一种基于集中式P2P的文件共享系统的设计,系统中的索引服务器用于存储资源的目录和相关信息,而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则在各个节点之间完成,最后给出基于Java语言的系统实现原型。该系统采用XML标准的消息机制,易于扩展新的功能,使用多线程等技术实现文件的上传、下载、搜索、权限管理等功能。该系统可应用于企业内部用户文件资源的共享,降低企业的存储成本。  相似文献   

12.
文件污染是对等网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借鉴对等网络和生物免疫系统的相似性,提出一种基于免疫学习的文件污染抑制方案。基于免疫思想,设计了一种改进的节点相似度计算方法和邻居节点选择方案,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系统性能。仿真实验表明,算法识别污染文件的精度较高,可以有效抑制污染文件的传播,并且通信开销较小。  相似文献   

13.
陈宝钢  张凌  许勇  胡金龙 《计算机应用》2006,26(12):2809-2812
P2P文件共享系统的行为特性对于系统的健壮性和可靠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设计和部署P2P文件共享系统时必须考虑这些问题。 为了解P2P文件共享系统中的行为特性,对其形成原因和产生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的一些行为做了测量和比较,总结了这些行为的变化特点,以及目前对其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云存储服务在内容分发过程中的数据传递协议通常采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当大量客户端在短时间内向云存储服务器发出下载同一文件的请求时,会造成云服务端带宽压力过大以及客户端下载过慢的问题。为有效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Peer-to-Peer (P2P)技术的云平台快速内容分发方法,在内容分发过程中构建动态的HTTP和P2P协议转换机制,实现快速内容分发。选取用户类型、服务质量、时间收益、带宽收益等四种协议转换度量指标,并基于OpenStack云平台实现了所提出的动态协议转换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仅使用HTTP或P2P协议的内容分发方式相比,动态协议转换方法能够保证客户端用户总是获得较短的内容下载时间,同时,当P2P客户端数量较大时能够有效节约服务提供商的带宽资源。  相似文献   

15.
徐年 《电脑学习》2009,(5):46-48
本文在现有的FTP文件传输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了P2P思想的文件传输、共享的网络结构实现此功能。切实减轻了主文件服务器的负载压力.结果表明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郑晓健  郑子维 《软件》2020,(4):63-66
本文介绍的P2P网络文件共享系统为两层式多系统服务节点结构。系统实现了P2P架构下的各系统服务节点间文件协同检索、节点状态检测、各节点间的实时通信等技术问题,使文件共享系统发挥了P2P网络结构的技术优势。通过系统的开发实践,验证了P2P网络结构下的文件资源共享系统具有扩展方便、负载变化对系统影响较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文件污染是当前P2P文件共享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用户行为是导致污染的重要因素。文章在考察用户行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污染文件传播模型,描述了用户的污染意识、删除污染文件的速度以及共享倾向等因素对污染传播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反污染机制。仿真实验表明,该机制能够有效地控制P2P文件共享系统中污染文件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 Service的区域式P2P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晗  李志蜀  张硕 《计算机应用》2004,24(5):18-20,22
P2P(Peer-to-Peer)系统的模型目前来说基本上分为纯分散式结构和服务器辅助式结构,这两种结构各有其优缺点。文中基于简单的模拟现实社会结构的思想和P2P系统需求的特殊性,结合Web Service的技术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HTTP和XML的区域式P2P系统模型并详细描述了系统运作的细节。该模型将资源搜索和文件传输统一在Web Service上实现,并充分利用了分散于各节点上的计算能力,克服了纯分散式结构管理困难和难于发现其它节点的缺点以及服务器辅助式结构容易产生服务器瓶颈和服务器失效时系统瘫痪的缺点。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散列表(DHT)是现有结构化P2P系统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它能将资源的唯一标识映射到资源位置,Tapestry就是一个基于DHT的基础平台.资源共享是P2P技术应用较广的一个领域.本文以一类典型的带有元数据的资源MP3音乐文件为例,介绍了在Tapestry基础上实现一个基于元数据的P2P资源共享系统MPIS的详细过程,它能够根据资源的多个属性来定位所需资源.  相似文献   

20.
吴中伟  王义安  韩进  谢立 《计算机工程》2007,33(14):141-141
点对点(P2P)文件共享软件的广泛应用对现有的网络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该文设计了P2P文件共享监控系统。系统采用分布式防护的方法,安全策略由管理员集中定义,但安全策略的实施位于各个终端之上。与现有监控手段相比,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性能瓶颈,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能实现更细的策略控制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