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一种基于分治策略的多路径Ad Hoc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线自组织网络(MANET)中,比起单路径路由协议,多路径路由协议提供了更好的可靠性、容错性、负载平衡等,并且提供较小的端对端延迟、提供较大的有效总带宽;但是,当网络规模较大、通信节点之间相距较远时,多路径路由协议的开销会很大,多路径的条数也减少.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治思想的多路径路由协议(DCMR).当通信节点之间必须经过的节点较多时,将这些节点划分为较小的节点集,对各个节点集分别进行路径查找及维护.模拟实验表明,该协议明显提高了路由寻径效率,减小了网络维护开销,并且实现简单,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能量感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路径路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有多路径路由协议AOMDV的不足,提出了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感知多路径路由协议IMEA.IMEA在建立链路不相关的多路径时能优先建立节点不相关的多路径,在主路径失效时能优先选择与主路径共用节点最少的作为次优路径,而能量感知的路径选择策略能均衡网络中节点的能量消耗,实现数据传输路径的低能耗.对IMEA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IMEA有效延长了网络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MANET节点不相交多路径安全源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路径路由实现是移动Ad hoc网络(MANET)可靠运行的有效保证.现有MANET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路由协议主要关注节点不相交多路径的可实现性和效率问题.针对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路由协议MNDP协议在主动攻击者安全模型中的安全缺陷,提出了可证明安全的MANET节点不相交多路径动态源路由协议--SMNDP协议.SMNDP协议路由请求算法中,建立了中间节点路由请求消息传播策略的检错机制,SMNDP协议路由应答算法中建立了消息防篡改机制和身份认证机制.基于攻陷的网络拓扑模型,扩展了可模糊路由概念,提出了多路径可模糊路由集合概念和节点不相交多路径源路由协议的安全定义,并应用于SMNDP协议的安全分析.SMNDP协议的安全性可以归约为消息认证码和签名机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多路径路由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无线传感器分层网络模型及能量多路径路由机制.为解决现有协议的缺陷,提出了改进型能量多路径路由协议(IMP-EA),建立了路由算法.以网络寿命和丢包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改进型能量多路径路由协议和其它3种路由协议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协议有效地延长了网络的生存时间,提高了数据转发效率.  相似文献   

5.
张莉  王志丹 《计算机仿真》2020,37(4):164-168
在分组无线网的路由协议中,传统路由协议在恶意节点数目较多时网络吞吐量较低,因此提出一种分组无线网缠绕多路径数据路由协议,利用获取的源节点数量信息与位置信息进行路由发现;根据路由发现结果建立从汇聚节点至源节点之间的路径,从而建立缠绕多径路由;对缠绕多径路由进行建簇与重构;进行支路径数优化,从而实现分组无线网缠绕多路径数据路由协议的构建。为了验证上述路由协议的网络吞吐量,将路由协议与基于链路状态的主动式多路径路由协议、基于动态源的按需式多路径路由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的混合式多路径路由协议进行对比,上述四种路由协议在恶意节点数目为30时的网络吞吐量分别为69.5%、33.5%、23.6%、4.2%,通过比较可知,新提出的路由协议的网络吞吐量最高,证明了新路由协议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AMR算法是Ad hoc网络计算节点不相交最大路径集合的累积多路径路由机制。针对节点不相交多路径源路由协议MNVP及SMNVP存在的问题,整合按需距离矢量路由AODV和AMR算法,提出了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MDVRo MDVR协议建立的路径信息分布在网络节点中,可缩短路由分组长度以及减轻路由发现源节点建立路由的负担;可防止攻击者通过墓改路由消息中的路径信息攻陷协议。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MAODV协议的多路径扩展方法,选择两条节点不相交的路径分流发送数据分组以提高网络利用率,均衡网络负载;只有当两条路径都中断,源节点才重新进行路由寻找,从而减少路由寻找次数,降低了路由控制开销.仿真表明,随着网络负载增加,多路径MAODV较好的保证了网络多方面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WSN中节点覆盖分层下的多路径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路由问题,在分析了单路径路由协议和多路径路由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节点覆盖层次模型。该模型根据节点到sink节点的最小跳数将网络分成以sink节点为中心的层次结构,并将邻居节点分成父节点、兄弟节点和子节点3类。并设计了在此模型下的路由协议MP-NCL。在该协议中,节点总是将感应到的数据向父节点转发,实现了跳数最小、多路径的数据传递。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节点覆盖层次模型和MP-NCL路由协议在延时、耗能、可靠性和生命期方面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现有的基于蚁群算法的路由协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能量均衡多路径路由算法(ABMR),该算法在蚂蚁数据包结构、信息素更新公式、信息素更新方式和多路径建立机制等方面作了改进。在信息素更新公式中综合考虑了路径的能量消耗速度、路径上剩余的最小能量、距离目的节点Sink的跳数和路径的拥塞程度。在信息素更新方式上,改变传统的信息素的累加更新方式,采用彻底的链路信息素更新方式,使网络负载更加均衡。ABMR的多路径生成机制可以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间更加合理的建立起多条路径。数据发送阶段,概率路由选择策略使数据流量均衡的注入无线传感器网络。本文在NS-2仿真环境下对ABMR协议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和传统协议比较, ABMR协议在能量有效性、数据分组投递率以及分组端到端时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一种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径路由优化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媒体传输应用中,单通道路由方案无法获得理想效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功耗多径路由优化协议(EEOR)。在这个协议中,通过邻居之间的消息交互建立最大化多路径,并引入了多路径选择机制来剔除无意义的路径。在多路径建立过程中,首先考虑降低端到端延迟,其次维护网络的能量平衡。仿真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案与其他两种路由协议相比网络生命更长、可靠性更高、端到端的延迟和控制开销更低。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移动Ad hoc网络中DSR协议的服务质量,提出基于蚁群算法的改进DSR协议---ACOIDSR。ACOIDSR协议路由发现过程中,建立稀疏模式和稠密模式弥补DSR协议泛洪策略的不足;ACOIDSR协议路由选择过程中,利用路径长度、拥塞程度和链接可靠度计算每条路径的信息素数量,进而做出最佳路径的选择;ACOIDSR协议路由维护过程中,提出一种新的信息素衰退策略用于路由维护。最后,仿真实验用于ACOIDSR协议在端到端的延迟、路由负载以及能量消耗等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2.
陈华 《计算机工程》2007,33(6):158-160
描述了一种在Ad Hoc网络中基于熵度量的MAODV协议(EMAODV),提出了衡量路径稳定性的新尺度——熵,利用熵的度量来选择长寿的、稳定的路径,减少了重构路由的次数,在Ad Hoc网络的网络拓扑频繁变化的环境中较好地提供QoS保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EMAODV协议快速有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EMAODV协议为动态Ad Hoc网络的建立和评价稳定的路径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 途径。  相似文献   

13.
《Computer Networks》2002,38(2):121-135
An ad hoc network is a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 of mobile nodes without the intervention of fixed infrastructure. Limited bandwidth and mobility require that ad hoc routing protocols be robust, simple, and energy conserving.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ad hoc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 called neighbor-supporting multicast protocol (NSMP). NSMP adopts a mesh structure to enhance resilience against mobility. And NSMP utilizes node locality to reduce the overhead of route maintenance. NSMP also attempts to improve route efficiency and reduce data transmissions. Ou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NSMP delivers packets efficiently while substantially reducing control overhead in various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4.
双向路径重选的自组网负载均衡路由协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跨层负载感知和双向路径重选的自纽网负载均衡路由协议(CLBLR)在路由发现阶段和路由维护阶段,将整个路径中各节点MAC层的总平均估计时延和路径总业务流负载结合起来,共同作为路由选择和路由调整的重要依据,通过双向路径重选方法实现最优路径选择和网络业务流的均衡分布和均衡传输.协议通过禁止中间节点对路由请求进行应答和阻止不必要的路由请求分组,经由重负载中间节点转发,以保证路由发现时能够利用最新负载信息,并避免了节点在重负载情况下成为新建路由的中间节点,使协议具有一定的拥塞控制功能,以间接的方式实现了请求接纳控制.上述措施使分组传输路由很好地避免了拥塞节点,减少了网络瓶颈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仿真表明,CLBLR在分组丢失率、平均端到端时延和路由附加开销等方面具有良好性能,其优良的分布式控制特征能适应自组网的动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 novel energy-aware routing protocol REPU (reliable, efficient with path update), which provides reliability and energy efficiency in data delivery. REPU utilizes the residual energy available in the nodes and the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of the nodes to identify the best possible route to the destination. Reliability is achieved by selecting a number of intermediate nodes as waypoints and the route is divided into smaller segments by the waypoints. One distinct advantage of this model is that when a node on the route moves out or fails, instead of discarding the whole original route, only the two waypoint nodes of the broken segment are used to find a new path. REPU outperforms traditional schemes by establishing an energy-efficient path and also takes care of efficient route maintenanc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routing scheme achieves much higher performance than the classical routing protocols,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high node density, and overcomes simultaneous packet forwarding.  相似文献   

16.
翟卫丰  顾乃杰  张建明 《计算机工程》2006,32(12):117-118,135
针对移动Adhoc网络环境,基于节点能量消耗速度提出了一个新的域路由协议EZRP。该协议中定义了一个有关节点剩余生命期与路由路径跳数的函数,并以该函数值作为路由选择参数进行最优路径的选择,从而使能量充足的节点获得更多参与通信的机会。该协议对网络中节点的能量消耗起到了很好的平衡作用,从而使网络生命期更长。基于NS-2网络模拟器,对该协议与ZRP协议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的节点死亡个数少,网络路由负载小,网络运行时间长。  相似文献   

17.
动态源路由DSR路由协议以最短路径优先为原则,但是没考虑负载均衡,产生拥塞区域、连接失败等不利结果.为减轻路由负载,提高协议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DSR路由算法.在路由发现过程中节点根据自身负载情况决定接收或丢弃请求分组,从而避开负载过高节点;中间节点采用不应答路由请求分组策略;目的节点根据路径总负载选择合适的...  相似文献   

18.
自组网中一种基于跨层负载感知的按需负载均衡路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跨层负载感知的自组网负载均衡路由协议(CLLOR)。CLLOR在路由发现阶段和路由维护阶段将整个路径中各节点MAC层的总平均估计时延和路径总业务流负载结合起来共同作为路由选择和路由调整的重要依据,以实现网络业务流的均衡分布和均衡传输。协议通过禁止中间节点对路由请求进行应答和阻止不必要的路由请求分组经由重负载的中间节点转发,以保证路由发现时能够利用最新的负载信息,并避免了节点在重负载情况下成为新建路由的中间节点,使得协议具有一定的拥塞控制功能,以间接的方式实现了请求接纳控制。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很好地避免网络中出现拥塞节点,减少了网络瓶颈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仿真表明,CLLOR在分组丢失率、平均端到端时延和路由附加开销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其优良的分布式控制特征能适应自组网的动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移动自组网路由局部修复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移动自组织网(mobile ad hoc networks,MANET)的多跳的无线连接、动态拓扑和有限的带宽等特征,给其路由协议带来了很多挑战.当多跳路径失效时,路由协议需要对其进行修复.已有的修复机制需要很多的开销和很长的端到端时延.在此修复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路由局部修复算法,将修复尽量限制在断链的局部范围内,以减少对链路断裂的反应时间和降低路由维护的开销,而且不用考虑失效链路在整个路由上的相对位置,都可以对其进行修复,提高了处理失效链路的能力,有利于提高MANET的可扩展性.仿真表明,这种新的路由局部修复算法明显地提高了网络多方面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中的源节点位置隐私安全,同时实现安全性能和网络能耗的均衡,提出了WSNs中规避攻击者的源节点位置隐私路由协议,该协议假设节点具有检测攻击者的能力,通过发出危险警告消息使路由路径上的节点采取路由改变策略,使攻击者无法回溯到源节点,延长了源节点保持位置隐私的安全时间。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协议在消耗较少的通信开销的情况下保证了源节点位置的高度隐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