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峡江古今情     
宜昌──古夷陵东吴年青的将领一把火烧出个白帝城托孤七百里连营席卷长江涛声恸哭后人评说胆魄压倒狭隘的义气清醒战胜盲目的自负刘备当不了皇帝只配做空头皇叔纸上谈兵最易好说古人糊涂假如你是刘备该有何种气度──任荆襄丢失眉头不皱置关张之死于不顾不作出有力反应自管安座成都?恐也难──从来人算总有限胜负往往无定数宜昌──古夷陵你道如何?山川不语人虑最苦过白帝城高踞于崖之上追忆着中古猿啼托孤老人哀恳的留言正深深沉埋于江流化为奚啸伯苍凉的“反西皮原板”从票友游客的嘴边哼出按照三峡的工程规划白帝城不会被淹没只是遮住…  相似文献   

2.
夜游白帝城     
作为一地道奉节人,且又端着半个文化饭碗,对白帝城该是了如指掌了,但我真正从文化品味上对白帝城进行理性的思考,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去认识白帝城,却是始于那次夜游。那是一个夏夜,我和晓光诸友踏着月色登临白帝庙。由于时间较晚,庙内除有几位值班人员外,游人去绝,空山寂庙,脚步荡起的回声,犹如踩着历史的地窖,有一种沉重,也有一种旷远。的确,白帝城的含意,远非公孙述、刘备等所能概括。那些造就了白帝城,丰满了白帝城的历史人物,他们没有料到在他们身后,一座孤山竟成了中华民族血与火历史的见证。这里即有民族文化的潜藏…  相似文献   

3.
乘船入三峡,逆水自宜昌西进,启锚时间绝大多数都是午夜。自重庆顺流东下,轮船亦多在万州港抛锚,少则停泊两小时,多则等上四、五小时,非至后半夜或凌晨概不启锚下行。这是为什么?答曰:“千古三峡不夜航”。四百里三峡水深谷幽,重峦叠障,江流湍急,轮船白天出入其间,七弯八拐,左冲右突,驾长们眉关紧锁,夜间哪敢擅闯禁区?白帝城下,白盐山与赤甲山双峰聚合,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夔门创造奇迹,把一个雄字镶嵌在峰峦之间,令游人望峡兴叹,更把一个险字,溶入峡江泡漩,印在船长的脑海。峡江的历史,是两岸绝壁纤夫爬行的纤道上纤痕…  相似文献   

4.
谁不知道白帝城呢?“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这些人,谁不是在童蒙之年就跟着老师朗读了李白这首千古绝唱呢?因了这首诗,白帝城便朝霞紫烟,彩云缭绕,在多少人心中早早地生了根,挽了结,急浪轻舟,怀想不已;因为了这个根,这个结,谁不希望早一刻看到白帝城呢?所以,一下船,我便直奔白帝城。  相似文献   

5.
峡江之旅     
夜过葛洲坝夜色,从远天漫了过来,越来越浓,涛声拍着夜色,映亮灯火,映亮一个个航行的故事,船,逆流而上。一条大坝,一条横江大坝巍然屹立在滚滚的波涛之上,截了江流,截断了巫山云雨。我是赴神女之约的哟,此刻,船行何处?许是知道我的心思,就在船与船闸限光相遇的瞬间,忽见两扇铁青色的大门在我的期待里缓缓打开,无声的敞开了宽阔的胸襟。载着我的焦灼与不安,溯江而上的船,缓缓驶进了阐厂J水树,当我仰望两侧高耸的闸壁,视线被截断了,载着我梦与歌的船呵,在神话与现实的交汇处行进…·不是说水往低处流吗?自古难驯的水,…  相似文献   

6.
正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写《早发白帝城》这首诗的时候,岁数已经不小了,时年五十九岁,而他去世时是六十二岁。他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将在三年后去世。但是我们这些后人在纵观历史时,可以知道他的生命只剩三年。李白的晚  相似文献   

7.
一、长江下游河道的窄段与宽段长江下游,从湖口到南京以下的龙潭,联一条直线,大约与正北成45°的角度,是这一段江流的基本方向;亦即江流是由西南流向东北。龙潭以下,长江才真是“大江东去”。安徽长江左岸湖东和安定街等地严重的江岸崩坍,可以认为是和江流的这个基本流向有关。但另外一个更有趣的现象是:这一段江流,几乎一直是紧紧地沿着右岸(甫岸)的山脚。形成许多岩矶和陡岸,左岸(北岸)则大都是沙洲和垸地。在安徽境内,长江左岸,与江流平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若断若续,与长江仅隔一带沉积垸地,并有许多河口,与长江相通。右岸虽也有一些湖泊,但面积较小,位置较高,不受江水的倒灌,与左岸湖  相似文献   

8.
正"轰"的一声巨响,滟滪堆向背侧倒塌,夔门前的江面上掀起巨大的水柱,霎时,如牛如马如象的滟滪已无堆。为满足大型船队和拖排的航行要求,1960年12月18日,川江航道处再次对滟滪堆进行清底爆破,炸礁270立方米,古歌谣里"矍唐行舟绝"的情形终于成为历史。古今文人吟诵的滟滪堆滟滪是瞿塘峡夔门前江中的一座巨大礁石,又称淫预、犹豫,还名燕窝石,川江人惯称滟滪堆。上世纪50年代之前的每年冬季至来年初夏的枯水月份,滟滪堆显露江面二十多米,远看如牛如马如象,江流被阻挡后向四面扩散,形成巨大的逆向间歇性泡漩,宽达20至30米,  相似文献   

9.
白帝城碑林,是一部大书。正是“玉露露调枫树林”的秋尽时节,我陪同几位河南客人游览白帝城碑林,再一次深读了一遍这部大书,感受却与往常不同,似已渐入佳境。那天,沿着通向白帝城的石梯路拾级而上,当进入白帝庙内,但见八十余块琳琅满目的石碑,仿佛一部厚厚的大书,叠放在东、西碑林大厅。倘佯在那些自隋代以来的各式碑刻中,我被碑林悠久、丰厚的文化底细深深吸引住了。那每一块石碑上,不仅刻着绝妙的诗文,优美的图画,而且深藏在那诗文、图画后面的,更是一个们队入胜令人深思的故事。可以说,一块石碑就是一页历史,一幅图画,…  相似文献   

10.
白帝城,诗城     
隆冬的白帝城,掩映在一片绯红的红叶之中。从江边仰视全城,只见孤山独峙,红墙彩阁,飞檐画栋。绵绵川江象一条轻柔的丝带,顺流东去。山峦连绵处,那淡青色的浮云绕着乳白色的山岗,若即若离,宛若少女安祥仰卧的曲线,迷离、舒缓……我们踏着彩云,拾阶而上。古城鸟语花香,树木参天;殿堂幽深,楼阁林立。其中,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等构成白帝城的古建筑群。武侯祠的对面,是六角十二柱的观星亭,相传诸葛亮在此“夜观星海”。我们登上观星亭,凭栏远眺,红叶满目皆是,蜿蜒秀丽的三峡尽收眼底。若是夜间,怕是真要进入“一楼风月助幽情”的忘我境界了。白帝城垦,除了精美的古建筑群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应该说,最富有吸引力的便是那些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诗了。在白帝城,无论你走利哪里,诗总是  相似文献   

11.
三子与三溪     
<正>想像一下,唐宋前的"苍梧之野",是什么样子?那是一片远未开化的蛮荒之地吧!无边的原始森林密密地笼罩着,潮湿蒸郁,人烟稀少,瘴疫猖獗。是的,舜帝崩于苍梧,葬在这里,使这片土地沐浴着一片圣德的光辉。但在中华文化的版图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这里长久地沉寂,一片荒芜,是为南蛮。而两个异乡人的进驻  相似文献   

12.
正山歌,像清江上的一片绿叶,从利川一直漂到宜都的陆城。清江流域的人,尤其是土家族和苗族的人,没有人不会唱山歌,这是两个为歌而生的民族。在这里,山歌随处都可以听得到,特别是在夏季锄草时,太阳慢慢西斜了,炙热渐渐退去了,时不时还会有一阵微风从苞谷林穿过,吹动着苞谷叶子哗哗作响,锄草的人们正趁着阳光降落的光阴抓紧劳作。  相似文献   

13.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省水利厅王鹏远初秋,蔚蓝色的天空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在空中。我们乘车在燕山的怀抱里已行驶了两个多小时,还没有到达我们的目的地──兴隆县铁圈村。在车上陪同我们采访的县水利局同志向我们介绍,铁圈村是个深山村。过去,贫穷落后,交通不...  相似文献   

14.
绿叶     
有人把绿叶比做一只理想的小舟,有人把绿叶看作是希望的象征,有人把绿叶歌颂成爱情的信物,也有人把绿叶溶进人生的长河……而我,则要为我们的水文工作者唱一曲绿叶的赞歌!战斗在偏僻的山乡、荒凉的海边、沟河港汉之上的水文工作者,他们风餐露宿,夏顶三伏烈日,东冒三九风雪,收集和积累着各种水  相似文献   

15.
情寄招屈亭     
据《常德府志》记载:“招屈亭,府东一里,前瞰大江,郡人立此以招屈原。”还说,亭的左侧土丘上,是一片枫树林;亭东地势比较平坦,是一片桔林。招屈亭日夜俯视大江,看潮起潮落,波翻浪涌,把久远的历史一次又一次地沉淀;听渔舟唱晚,雁阵惊寒,让从古到今一代又一代人对屈原的思念,垒高了亭蹲的小山。同时,东望德山,吞云吐雾,西眺桃源,唯余茫茫,淑浦荒蛮不可思,洞庭波涌识归路;待到月照古亭,风过茂林,飞萤明灭,冷露凝噎,古城深夜里的梆声响起,真把人们的心儿敲碎,并把人从思念的梦里唤回。招屈亭啊,你凝聚了多少人至真…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名川巨河之中,在万里长江之上,没有一段江流能像三峡那样柔情人种.须尽风骚她不仅以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引起世人瞩目,更以其现代化的巨型工程令全球魂牵梦绕。笔者日前来到沸腾的三峡大坝建设工地。未来PKg水利枢纽工程的雄姿已依稀可见。此时此刻,我们不禁深深怀念那些已逝去的为三峡工程作出过贡献的人们: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中间还有一个不为人们所耳熟能详的名字——王任重。这位久经考验的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前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自1949年由燕赵故地跃马南下来到湖北的时候起,他的名字就紧紧地…  相似文献   

17.
支向儒 《陕西水利》2011,(3):182-182
父亲常说自己是个命苦人,爱念书却上不了学。自己上不了学,再苦再累也要供儿女上学。我的故乡水质不好且没有学校。为了使我们能健康成长,从记事时起,父亲就先后把我们弟妹4人带到外乡亲戚家里,近则五六里,远则二三十里,好话多说,求得  相似文献   

18.
平遥古城墙——这个已有六百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接连三次坍塌。这一事实不禁引发人们深深的担忧:六百年的古城墙未来是否会在我们面前一段段地塌落,最终从我们的眼中消失?  相似文献   

19.
三峡花花轿     
长江,千年百年地步行,湿滚滚地走,没遮没拦地走,长驱直入,一行千里。可如今,她走到川鄂边界那几道叫做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峡谷里,破天荒显得神采飞扬,甚至有些手舞足蹈起来,一腾身,晃晃悠悠地上了花轿!──按照中国民间的习俗,那可是要做新嫁娘的哟!这不,白帝城,不再弯弯曲曲地拾级而上,披红扎绿的花轿队,一乘接一乘.把好多好多东方风韵和西方情调串缀起来,咯吱咯吱地往上抬。石宝寨,花轿们早蹲在江边巨大的岩石上恭候您了,下船上轿,闪闪颤颤地坐着,左右耳畔稍低处骤然响起撩人心弦的“得胜令”的唢呐声,真使你…  相似文献   

20.
三峡水库对自然景观及名胜古迹影响不大──三峡工程纪行之五崔文生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奇峰叠起、千姿百态,是世界上著名的山水画廊.上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下至湖北宜昌南津关192公里的山山水水,无处不是诗,无处不是画。三峡工程建成水库蓄水后不会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