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察汗乌苏面板堆石坝内部水管式沉降仪与电磁式沉降仪监测资料的对比分析方法,根据一般大坝沉降变形规律,排除不合理沉降监测结果,准确评价监测仪器工作状态,掌握坝体内部沉降变形规律,对相同坝型、相同沉降监测方式的工程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300 m级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安全监测设计有别于常规的面板堆石坝,面对近900 m宽的坝体断面,其内部变形监测将是一个新的难题.文中简要阐述了高面板堆石坝内部变形监测的重要性,分析了常规面板堆石坝内水平位移监测方法的不足,提出并论证了应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串联杆式位移计作为水平位移监测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能性,提出了采用微位移传感器代替微压传感器作为水管式沉降仪的自动化监测仪器,探讨了在高面板堆石坝沉降监测中采用横梁式沉降仪和水管式沉降仪的必要性,并指出这种组合布置是确保高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面板施工质量和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重点论述了设置坝体横向和纵向监测廊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纵向廊道对坝体内部变形监测带来的扩展,以及监测廊道对面板堆石坝坝体内部变形监测系统在施工期和未来的运行期可能带来的巨大收益.  相似文献   

3.
介绍纳子峡水电站大坝坝体内部沉降变形监测设计,分析电磁式沉降管和水管式沉降仪的监测数据,初步了解面板砂砾石坝体施工期的沉降情况,同时比较两种不同监测仪器设备的沉降成因。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坝体沉降变形规律,在坝体内按监测断面分层布置水管式沉降仪和引张线式水平位移计,监测坝体内部垂直、水平位移。以坝左0+22监测断面实测资料为例,对坝体沉降变化过程、沉降分布进行了分析,监测成果为大坝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位移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生桥一级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填筑坝体位移监测通过水管式沉降仪和水平位移计进行。坝本内安装了50支水管式沉降仪(瑞曲盒式)、31支水平位移计(钢丝型伸缩仪)和28支总压力计。监测结果表明,施工期末(1999年3月)最大坝体沉降是2.94m,相当于坝体高度的1.7%,施工期末堆石坝变形模量Erc平均45MPa,为最大坝体变形,促使上游边坡出现裂缝以及面板浇筑前上游边坡明显沉降。  相似文献   

6.
电磁式沉降管在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变形观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电磁式沉降管在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变形观测中的应用情况,对电磁式沉降管观测成果进行分析,并与水管式沉降管及三维有限元计算成果进行比较,可看出电磁式沉降管观测成果规律性好、合理、可靠,可用来观测面板堆石坝沉降变形。电磁式沉降管在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变形观测中的成功应用可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郭震  朱岳明  肖志乔 《红水河》2004,23(1):90-94
对溪口蓄能电站上库面板堆石坝坝体内部水管式沉降仪测点的沉降、坝体表面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周边缝测点变形1996年至2000年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上库坝体内部和外部的变形分析结果表明,上库坝的工作状态总体上正常。  相似文献   

8.
吕高峰  朱锦杰 《水力发电》2020,46(2):119-122
某高面板堆石坝面板挠度采用光纤陀螺仪进行监测,在坝体内部也埋设光纤陀螺仪配合水管式沉降仪进行辅助坝体沉降监测。通过光纤陀螺仪数据处理、同类工程类比及与大坝其他监测仪器进行对比分析,对光纤陀螺仪数据可信度进行综合评判,得出以下结论:光纤陀螺仪获取的面板挠度量值上大于其他同类工程,大于经验公式,也大于邻近面板垫层料内水管式沉降仪和引张线水平位移计矢量计算得到的成果;光纤陀螺仪获取的2015年的沉降速率大于同时段同位置的水管式沉降仪、坝顶表面变形的沉降速率,不符合一般规律。因此,该工程的光纤陀螺仪测值可信度不高。  相似文献   

9.
芹山面板堆石坝在2004年1~6月低水位运行期间,埋设在坝体内部的水管式沉降仪测值发生突变,通过监测资料分析和现场检查、测试,查明了测值突变原因,并改变了水管式沉降仪的观测方法,使其恢复正常运行,可为类似工程情况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便于在现有堆石坝变形监测体系下对管道机器人监测系统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了解其在大坝沉降监测中的应用效果,介绍了一种管道机器人监测系统及大坝沉降计算方法。以贵州省夹岩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对管道机器人监测系统与传统水管式沉降仪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对管道机器人监测结果的解算,可得出坝体三维空间的沉降,便于在现有监测体系下对大坝变形情况进行统一分析。管道机器人与传统水管式沉降仪沉降监测结果的偏差较小,且沉降变化特征符合堆石坝沉降规律。管道机器人监测系统在堆石坝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具有可靠性,可为堆石坝安全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实测资料的公伯峡大坝面板变形及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坝体沉降变形、面板挠度和钢筋应力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坝体沉降变形规律以及面板挠度和钢筋应力的时间、空间变化规律;针对混凝土面板的各种观测方法布置的测点,进行了物理成因解析及年变幅分析.分析成果表明,不同观测方法得出的观测成果具有一致性,反映了大坝混凝土面板的变形和应力规律,时效因素对坝体和面板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观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土石料的流变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提出的三参数流变模型,与笔者原先提出的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相配合,可用于土石坝的变形分析。通过反馈分析求得流变参数。还利用湖南省株树桥面板堆石坝的原型观测资料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大坝混凝土面板时常出现挤压破坏、面板裂缝、止水结构破坏等状况,损伤大坝坝体结构及防渗体系。文章根据尚溪河水库面板堆石坝防渗结构特征,结合施工期监测数据,对面板变形裂缝与影响因子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面板的顶部变形、挠度、脱空、温度和钢筋应变等呈规律性变化,面板整体施工质量良好。混凝土水化热温升高引起的温度应力和干缩变形,是造成防渗面板裂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流变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郭兴文  王德信  蔡新  董利川 《水利学报》1999,30(11):0042-0048
建议了一个堆石料流变模型,给出有限元求解方法。对水布垭面板堆石坝进行了考虑堆石流变性的应力应变分析。结果表明,堆石流变性对结构的性态会有比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面板的应力状态影响很大。对于分期浇筑面板、分期蓄水的大型面板堆石坝,考虑施工期堆石的流变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安全监测因监测对象的差异,与单纯的混凝土坝、均质土坝等相比而有所不同,指出了大坝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渗流监测以及面板混凝土应力监测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期沉降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沉降监测是土石坝关键技术之一,紫坪铺工程分20段安装埋设了56套沉降仪,仪器完好率高,观测数据完整。监测分析表明:沉降规律性好,坝料分区对坝体沉降影响小,截止到2005年6月底,最大沉降量为88.1cm,最大沉降量与坝高比为0.56%,坝体施工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17.
张岩  燕乔 《大坝与安全》2010,(2):40-44,50
利用原型观测资料对水布垭面板堆石坝的工作性态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成果表明水布垭面板堆石坝的沉降和水平位移符合一般规律;左岸陡坡坝段与坝主体不均匀沉陷现象明显,面板出现裂缝的可能性较大;坝体填筑施工质量良好,坝体变形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西北口堆石坝面板裂缝成因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通过对西北口堆石坝面板的应力计算,研究面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坝体的变形按邓肯E-B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增量法计算,并模仿施工加载过程,分层累计;面板混凝土的干缩应力采用欧洲混凝土委员会建议的CEB/FIB方法计算;混凝土面板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计算采用有限元方法,模仿施工过程,并考虑混凝土徐变的影响.经计算、对比和分析,得出结论:温度应力和干缩应力是引起面板裂缝的主要原因.由此进一步提出防止堆石坝面板出现裂缝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了巴西坎泼斯诺沃斯面板堆石坝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情况。坎泼斯诺沃斯面板堆石坝坝高202m,是巴西目前最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其设计和施工采用了目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新技术,不过,在大坝的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混凝土面板挤压破坏和因库水位骤降所引起的上游面滑坡和面板断裂的问题。本文在全面介绍坎泼斯诺沃斯面板堆石坝工程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提出了200m级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变形控制所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