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确定轿车子午线轮胎相关力学参数及运用复合材料叠层理论计算胎冠抗弯刚度的基础上,用弹性基环形梁模型和薄膜理论估算轿车子午线轮胎的临界速度,并分析两种理论估算子午线轮胎临界速度的特点,讨论轮胎径向阻尼对临界速度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临界速度估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径向阻尼对临界速度计算的影响可忽略。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新型子午斜交轮胎结构,即将子午线轮胎胎侧部位的胎体帘线子午结构改为斜交结构,并利用有限元模型对子午斜交轮胎和子午线轮胎的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子午线轮胎相比,子午斜交轮胎的径向刚度较高;胎侧应变能密度分布较连续且相对均匀,且最大应变能较低;胎面横向接地压力分布较均匀、尤其是胎肩处的应力集中区域较小,接地印痕形状近似椭圆形;带束层边缘的剪切应变峰值较小.  相似文献   

3.
胎侧设计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11.00R2018PR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为研究对象,利用轮胎专用有限元分析软件TYSYS分析双复合胎侧和三复合胎侧设计方案对胎圈耐久性能的影响。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三复合胎侧设计可以提高轮胎负荷能力/径向刚度,减小胎圈反包区域的应变能变化幅度。从而提高胎圈耐久性能。成品轮胎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崔胜民  余群 《橡胶工业》1994,41(7):401-407
根据复合材料结构力学理论,推导用于计算子午线轮胎胎冠刚度的通用数学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可以计算不同类型的子午线轮胎胎冠刚度,并据此分析胎体结构和带束层结构对胎冠刚度的影响,介绍了胎冠刚度在计算轮胎印迹内垂直载荷分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金玉龙  陈薇  张道梁  周强 《轮胎工业》2024,44(2):0112-0115
分析全钢子午线轮胎胎侧径向单条实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径向单条实鼓分为强光下呈现胎侧部位凹陷和凸起两种形式,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对应位置胎体帘线密、胎体帘线稀开、胎侧/内衬层复合件接头大或裂开等。通过采取调整缝合器压合轮间隙、碟簧片间距,规范压合底辊形式,打磨压合轮及规范胎侧/内衬层接头大小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全钢子午线轮胎胎侧径向单条实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46/17R20航空子午线轮胎和一种新型高性能新概念轮胎——双刚圈航空轮胎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软件分析静载荷工况下的径向和纵向刚度以及以288 km·h-1初始水平速度的制动过程中胎面受力及接地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航空轮胎相比,静载荷工况下双刚圈航空轮胎的径向刚度显著提高,纵向刚度略有下降;制动工况下双刚圈航空轮胎胎面等效应力以及径向和纵向接触压力分布规律均明显较优。双刚圈航空轮胎的承载能力、接地性能和制动性能均优于传统航空轮胎,其中外刚圈轴向长度适中的双刚圈航空轮胎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7.
研究边界条件、充气压力和部件质量对半钢子午线轮胎各阶径向计算模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胎-轮辋摩擦因数与轮胎各阶径向模态频率呈负相关,且阶次越高,变化程度越小;充气压力每增大50 kPa,轮胎各阶径向模态频率增大3%~11%,高阶模态受充气压力影响更大;各部件中胎面质量对轮胎各阶径向模态频率影响较大,其质量减小5%,轮胎各阶径向模态频率增大约0.8%,胎体质量影响其次,胎侧质量影响较小,胎圈质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轮胎静态及侧偏刚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喆  王伟  赵树高 《橡胶工业》2010,57(4):215-219
考虑子午线轮胎的材料非线性、接触非线性以及大变形等复杂的力学特性,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轮胎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充气压力和负荷对轮胎静态刚度(径向刚度、侧向刚度、纵向刚度、扭转刚度)和稳态侧偏刚度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负荷与变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充气压力对轮胎的静态刚度有显著影响;负荷对径向刚度、扭转刚度和侧偏刚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影响轿车子午线轮胎静态径向刚度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贺海留  刘欣然 《轮胎工业》2004,24(6):359-362
在振动试验机上测试轿车子午线轮胎的静态径向刚度。研究气压和结构参数 (带束层宽度、0°冠带层层数和胎面胶厚度 )对轿车子午线轮胎静态径向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轮胎的径向刚度随气压的升高而增大 ,轮胎结构的变化对径向刚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区志明  王友善  汪俊 《轮胎工业》2010,30(8):459-462
采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冠带层模量对轿车子午线轮胎接地性能和侧向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冠带层模量相同时,随着侧偏量的增大,轮胎下沉量、接地面积以及接地压力的极大值和幅值增大,径向刚度减小;侧偏量相同时,随着冠带层模量的增大,轮胎下沉量和接地压力的极大值和幅值减小,径向刚度、侧向刚度和轮胎接地面积增大。  相似文献   

11.
借助正交设计方法确定了数值实验方案,并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11.00R20载重子午线轮胎的有限元模型,讨论了带束层角度和模量对胎面磨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带束层角度的增大,带束层受力和子午线轮胎的箍紧系数均会下降,垂直负荷下的下沉量变大,轮胎径向刚度降低;胎面接地区压力分布均匀化程度提高,相同行驶里程下的胎面磨耗量下降。另外,带束层的模量对胎面磨耗性能的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12.
利用ABAQUS软件建立11.00R20载重子午线轮胎的有限元模型,并借助正交试验设计法确定数值试验方案,分析带束层帘线角度和模量对胎面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带束层帘线模量对胎面耐磨性能的影响较小;带束层帘线角度增大,带束层受力和子午线轮胎的箍紧系数均下降,垂直负荷下的下沉量变大,轮胎径向刚度降低;胎面接地区压力分布均匀化程度提高,相同行驶里程下的胎面磨耗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利用ABAQUS软件对三维轮胎接地模型进行建模,模拟了不同充气压力、不同垂直载荷下的轮胎接地情况,并对轮胎的静态刚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固定垂直载荷下,随着气压的增大,法向应力最大值由胎冠两侧向胎冠靠拢。标准大气压下,随着载荷的增大,轮胎最大法向应力由胎冠中心向轮胎两侧移动。径向刚度、横向刚度、单位长轴纵向刚度、扭转刚度都与充气压力有关,只有扭转刚度受垂直载荷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加工助剂42M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侧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侧胶中加入2份加工助剂42M,并适当调整炭黑和环保芳烃油用量,在保证硫化胶物理性能的前提下,可改善胶料的挤出工艺性能,提高胶料的流动性,降低生产成本;成品轮胎的速度性能达到正常生产轮胎水平。  相似文献   

15.
霍占东  焦守万  叶强  纪丽丽 《轮胎工业》2018,38(12):760-761
分析硫化工序中各因素对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均匀性径向跳动值的影响。通过把关胎坯和内衬层接头、采用胎坯低点与模具高点互补、硫化工艺定型过程控制补偿低点、胎面胶片补偿等方法,同时严格控制硫化胶囊定型高度和装胎高度,可减小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均匀性径向跳动值,提升均匀性合格率。  相似文献   

16.
王中平  姜连升 《轮胎工业》2004,24(11):649-653
概述BR生产现状,重点介绍3种不同牌号的钕系BR的分子结构参数、基本性能、胶料混炼特性、硫化胶性能以及在载重斜交轮胎胎冠和胎侧以及全钢子午线轮胎胎侧中的应用情况,并与镍系BR进行对比。试验表明,在载重斜交轮胎中应用钕系BR,胶料的混炼工艺性能可达到镍系BR胶料的水平,且轮胎的耐久性和速度性能比镍系BR轮胎高,胎冠和胎侧温度比镍系BR轮胎低;在全钢子午线轮胎胎侧中应用钕系BR,可提高轮胎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7.
庄剑 《轮胎工业》2013,33(10):626-627
分析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侧起鼓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胎侧起鼓通常有径向单条实鼓、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实鼓、径向多条放射状实鼓3种类型,产生原因主要有胎体钢丝帘线稀开、内衬层或胎侧/外护胶接头过大、胎体局部多根钢丝帘线排列不均匀、胎坯修整时未修平整以及机械鼓成型机胎侧反包方式等,通过采取严格控制成型胎体拼接器或直裁拼接器间隙和气压以及压延、直裁、成型工序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用胶囊鼓替代机械鼓等措施,基本解决了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侧起鼓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以下称子午线轮胎)具有耐磨耗,行驶里程高;滚动阻力小,耗油量低;减震性能好,乘坐舒适;操纵稳定,高速安全,越野性能好;负荷量大,胎面耐刺扎等优良性能。这诸多的优良性能也正逐渐被各运输单位和广大司机所认识。子午线轮胎性能优越,主要是结构设计比较合理:一是有一个帘线按子午线方向(径向)排列的“柔性”胎体,二是有一个帘线接近周向排列的“刚性”带束层。由胎体和带束层组成的胎侧和胎冠既能分别独立作用,又能协同作用。刚柔并济的弹性体是子午线轮胎诸多优越性能的根本所在。以下就子…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聚氨酯辐板与橡胶胎面相复合的辐板式非充气塑料轮胎,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在静负荷工况下对相同规格的辐板式塑料轮胎和子午线橡胶轮胎的接地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子午线橡胶轮胎,辐板式塑料轮胎接地印痕形状更合理,沿胎面横向的接地压力分布更均匀,减轻了易发生磨损胎肩的负担;另外,辐板式塑料轮胎径向刚度明显较高,并且在接地区域内的弯曲变形的支撑板起到了缓冲和承载的作用,说明辐板式塑料轮胎具有优越的承载性能和良好的舒适性能。  相似文献   

20.
带束层结构对载重子午线轮胎侧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345/85R16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为研究对象分析带束层结构对载重子午线轮胎侧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带束层结构对载重子午线轮胎的侧偏特性影响十分显著,主要体现在纯侧偏条件下对侧向力(Fy)和回正力矩(Mz)以及纯侧倾条件下对Fy的影响;纯侧偏条件下,交叉带束层结构轮胎的侧偏刚度和回正刚度比零度缠绕带束层结构轮胎大得多;纯侧倾条件下零度缠绕带束层结构轮胎的侧倾刚度比交叉带束层结构轮胎大;纯侧偏和纯侧倾条件下,交叉带束层结构轮胎的翻转力矩与零度缠绕带束层结构轮胎几乎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