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于纯数学方法计算水下电磁引信物理场特性比较复杂,提出了一种求解水下磁偶极子辐射场和目标散射场的新方法.首先,根据矩量法建立了水下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数学模型,借助FEKO软件建立引信辐射天线与目标舰船的三维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和分析;最后得出引信辐射场和目标铁磁界面散射场的分布特性,以及目标通过特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蔡武  潘明海 《航空兵器》2015,(2):34-37,54
分析宽带雷达条件下目标的散射特性,由局部性定理可知扩展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可由不同散射中心表示。采用基于几何绕射理论的GTD散射中心模型描述目标高频电磁散射特性,提取散射中心参数,给出宽带雷达目标回波仿真方法,将目标散射特性与雷达发射信号进行计算得到典型目标基带回波信号。以某战机为例,利用提取的散射中心参数,重构宽带雷达目标回波信号,并对模拟的回波信号匹配滤波得到目标一维距离像。分析了一维距离像的展宽与偏移并得到精确一维距离像,该距离像真实地反映了目标散射中心的距离信息和归一化幅度信息。  相似文献   

3.
植物伪装遮障下车辆目标电磁散射精确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品  陈亦望  靳秀海 《兵工学报》2012,33(1):121-128
为了精确研究植物遮障下电大尺寸金属目标电磁散射特性,提出了一种高效混合计算模型。通过构造真实树结构对植物遮障的散射建立多层频域计算模型;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目标区域的散射建立时域计算模型。运用互易性原理连接植物遮障计算模型与目标区域计算模型,避免了植物遮障与电大尺寸金属目标间复杂的电磁场相互作用,建立了对植物遮障下电大尺寸金属目标的高效、精确电磁散射特性仿真模型。通过以角反射器和典型金属车辆为目标的电磁散射计算实验,证明该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4.
针对采用典型舰船实测分析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舰船烟囱和动力舱等关键部位红外辐射特 性进行研究,构建典型舰船红外辐射分布几何模型。利用水平投影和网格划分方法,对典型舰船目标红外辐射面积 和辐射温度空间分布特性进行量化提取,完成模拟典型舰船目标形状和红外特性靶体的设计。与实船对比测试结果 表明,该设计实现了对模拟靶船逼真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5.
在对舰船目标开展外场动态相参RCS(雷达散射截面)测量中,需要获取舰船目标RCS一维距离分布特性,提取其分布特性统计模型。在分析目标散射中心分布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舰船目标的特点,分析了引起其目标RCS距离分布姿态敏感性的因素,提出了自适应分帧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场离散的蒙特卡罗方法,对超高速目标等离子体电磁散射进行仿真研究。采用流场网格,根据电磁分布参数,对电磁波粒子进行运动轨迹仿真。根据反射粒子的统计参数,进行电磁特性的计算,这种计算方法耗时与频率相关性较低,便于并行计算,从而实现等离子体覆盖的电大尺寸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的快速计算。在此基础上,计算了钝锥体超高速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给出了RCS缩减和增强机理。  相似文献   

7.
基于聚束SAR成像的目标RCS近远场转换方法,是以SAR成像原理为基础,结合近场校正成像等技术,将目标近、远场电磁散射特性之间差异转化为修正函数,通过近场电磁散射特性测试数据与修正函数卷积获取目标远场RCS,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美国海军靶场使用的靶标已经实现了系列化、通用化。武器装备试验用靶以小型高速遥控运动靶为主,辅助以中速大型专用实体靶,结合可以拖带的水面拖靶,较真实地模拟了水面舰船的运动特性。在靶船上安装电磁干扰设备和电磁散射特性模拟设备,模拟水面舰艇电磁特性;安装目标脱靶量测量设备,检验武器装备对目标命中精度。实现了靶船建设的适用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要求,为水面靶标建设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动态雷达目标电磁散射中姿态角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合适的电磁散射模型是逼真地复现雷达目标的运动特性和回波特性的前提,而雷达动目标姿态角的计算是建立电磁散射模型的关键。文中提出了利用雷达目标的运动航迹求解雷达动目标姿态角的方法,并对其求解过程进行了推导,提出了任意姿态下进行动态雷达目标电磁散射特性仿真的一种思路。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可以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标近区电磁散射特性的研究比雷达中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研究复杂得多。以目标是标准球为例,介绍了用平面单元组合拟合目标表面的建模方法,为采用物理光学计算复杂目标的散射特性提供了一种方法,并给出了标准球和一种靶机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某枪弹底火以不同过盈量压入药筒后的撞击感度变化情况,基本明确了装配过盈量对底火感度的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12.
导爆管雷管延期体结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索式延期体的纺织方法,其秒量与铅结构延期体秒量的精度对比,并探讨改进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导弹电磁兼容已经成为导弹现代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弹上复杂线束在导弹电磁兼容问题中占有重要地位。文中以某型号导弹为背景,基于CableMod软件平台,采用仿真预测试的方法研究导弹电磁兼容问题,讨论了如何建立适用于仿真的导弹结构模型与电气模型,并对导弹内复杂线束间的串扰,以及弹体对线束产生辐射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线束内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开敷设,且双绞屏蔽后相互串扰明显降低,并提出使用弹壁电缆套管代替U型电缆罩,能避免因缝隙产生的电磁泄露,抑制电磁辐射,有助于通过电磁兼容测试。  相似文献   

14.
一种便携式红外目标模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头罩式便携红外目标模拟器,采用微型黑体作为红外辐射源,采用卡赛格林平行光管作为光学系统,在可调光阑和电机的配合下,能够快速模拟出不同辐射强度、不同大小的红外目标。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光纤测速方法,研究了脉冲推力器用烟火型装药药剂配比和装药密度对燃速的影响。通过密闭爆发器,测试了药剂的燃速压强指数。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药剂虽然初期燃速不同,但后期燃速趋于相同;随着装药密度增大,燃速先增加、后减少;在装药密度1.45 g/cm3时燃速最高,可达到800 m/s. 在所测试压强范围内,烟火型药剂的压强指数为0.736 4,说明该烟火型装药药剂在一定压强范围内可稳定工作,能够实现脉冲推力要求。  相似文献   

16.
张兵  侯明  王殿宇  董友亮 《兵工学报》2021,42(2):438-448
针对导弹发射的机弹分离过程存在较大不稳定性问题,通过求解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和刚体六自由度运动方程,仿真分析了迎角对空空导弹初始弹射弹道的影响。参照美国阿诺德工程发展中心开展的一项使用标准机翼/挂架/带舵外挂物模型的捕获轨迹法试验,建立了相似的几何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文献[29]中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可行性;采用该方法计算和分析了四代战机在不同迎角下内埋弹射空空导弹的初始弹道。结果表明:在超声速条件下,迎角变化对导弹初始弹射阶段的六自由度运动有明显的影响;随着迎角的增大,导弹俯仰运动更剧烈、横滚角度更大、偏航角度更小,机弹分离的速度明显下降、分离的安全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7.
激光引信具有定距精度高,抗电磁和声波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若鱼雷配有激光引信则可以提高其毁伤概率,使鱼雷在现代海战中发挥更大作用。在简要分析海水的组成及其光学特性基础上,确定了水下透光窗口,讨论了激光束在水中的传输特性,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科学设计水下激光引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装药结构和弹形结构进行了全弹道多目标优化设计.首先从装药结构和弹形结构计算出发,建立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内弹道、外弹道(含空气动力)、终点弹道计算模型,然后应用三种不同类型的优化方法对火药弧厚、装药质量、弹头长径比、弹芯直径、弹体圆柱部长径比五个设计变量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以硝化棉作为原料,选择碳系导电填料,通过液相共混复合法,制备了抗静电硝化棉薄膜。用高阻计和静电感度测试仪、电子万能试验机及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表征了抗静电硝化棉薄膜的抗静电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当添加1%的碳系导电填料时,抗静电硝化棉薄膜的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分别为:2.2×109Ω和7.5×109Ω· m,相比纯硝化棉,分别降低了6个数量级和3个数量级。其静电火花感度为2.31 J,相比纯硝化棉,增大了14%,显示最佳抗静电性能。力学性能参数有所提高,说明导电填料的加入,不会削弱硝化棉本身的力学性能。制品内部形成的均匀导电网络会使静电荷消散。  相似文献   

20.
两栖装甲车辆乘员可靠性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伟国  刘维平  孙伟  李胜东 《兵工学报》2008,29(11):1358-1361
两栖装甲车辆乘员可靠性受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而环境因素是外部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进行了两栖装甲车辆乘员可靠性环境因素影响分析,并结合人的行为模式,通过对装甲车辆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进行了验证。得出的结论对于部队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