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徐森  陈相  谭柳  夏良洪  刘大斌  潘峰 《化工学报》2015,66(5):1996-2002
为了研究磷酸一铵(MAP)对硝酸铵爆炸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影响机理,利用联合国隔板试验和克南试验研究了改性硝酸铵传播爆轰的能力和在封闭条件下对强加热作用的敏感性,同时采用DSC试验研究了改性硝酸铵热分解特性。联合国隔板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同混合工艺的改性硝酸铵试验结果一致,当MAP含量达到25%时,试验结果为“-”,即改性硝酸铵将不再具备传播爆轰的能力。克南试验结果表明:当MAP含量达到30%时,改性硝酸铵-1的试验结果为“-”;当MAP含量达到25%时,改性硝酸铵-2的结果为“-”,即样品在封闭条件下对强加热作用不敏感。DSC的结果表明:改性硝酸铵-1的初始热分解温度比工业硝酸铵低,改性硝酸铵-2的初始热分解温度较高,采用机械混合法更有利于提高MAP对硝酸铵的钝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硝铵系复混肥的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斌 《磷肥与复肥》2004,19(6):49-51
对硝酸铵溶解配制成浓溶液、半料浆法生产硝铵系复混肥提供一些生产经验。根据硝酸铵易分解、多晶型的特性,阐述配料、造粒、干燥中的控制要点及安全措施;并根据硝酸铵、氯化钾、磷酸一铵为基础的氮、磷、钾复肥的缓慢燃烧特性,提出m(N)∶m(P2O5)∶m(K2O)=2∶2∶1,1∶3∶2,2∶1∶1均属安全配料范围。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公司氮磷复合肥产品质量,需控制硝酸铵、磷酸一铵的加入量,化工生产需快速测定硝酸铵含量。为确保快速分析,进行了紫外光度法测定复合肥中硝酸铵含量的波长选择试验。不同分析室、不同紫外光度计采用单波长和双波长进行对比试验,建立用单波长紫外光度法测定氮磷复合肥中硝酸铵含量的方法,此法简便、快速、准确,满足中控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改性硝酸铵的性质特点,对硝酸铵生产的脱水、流动、凝固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工业化生产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改性硝酸铵生产不存在安全隐患,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现行的硝酸铵生产和料浆工艺、干粉工艺改性硝酸铵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种新的生产方法.经工业化试验和实际生产结果表明,改造路线的技术方案是可行的,解决了改性剂的加入问题;产品的拒爆性能以及技术指标都达到了国家的要求,且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可以解决农用硝酸铵产品的去向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家对于农用硝酸铵产品管制的规定,提出了农用硝酸铵改性生产硝磷铵复混肥料的可能性。通过实验室试验确定了改性工艺条件,确证改性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农用硝酸铵产品市场低迷,产能过剩,迫切需要开发新的硝酸铵产业链。阐述液体肥的优点及发展前景。介绍利用硝酸铵溶液生产液体肥料的优势、尿素硝铵溶液的生产推广及以尿素硝铵溶液为基础肥料的多元硝基液体肥的开发。提出以硝酸铵溶液→尿素硝铵溶液→多元硝基液体肥料为产品链,开发适合现代农业需求的硝基液体肥,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一、工艺简介及要求硝酸铵生产的主要工序是用氨和稀硝酸在中和器内进行中和反应,得到稀硝酸铵溶液,经再中和器进一步与氨中和及二段蒸发浓缩处理后,送至结晶器进行真空结晶,得到硝酸铵成品。生产过程中要求对中和器、再中和器的pH值以及二段蒸发器硝酸铵溶液的出口温度进行严格地控制。  相似文献   

9.
唐文骞  路利民 《化肥设计》2010,48(4):45-48,50
硝酸铵是一种速效氮肥,经过改性可生产为硝基复合肥。介绍了硝酸铵改性生产硝基复合肥的回转造粒法和塔式造粒法的生产工艺;分析比较了2种生产工艺的特点和经济技术指标。结果表明,塔式造粒法具有建设投资少、运行成本低、造粒工艺简便、节能降耗等特点,是农用硝酸铵改性生产硝基复合肥的首选工艺。  相似文献   

10.
《煤化工》2003,(1)
在硝酸铵被禁止作为化肥销售后 ,硝酸铵改性有两大成熟技术 :一是改产硝基 NPK复合肥 ;二是改产硝磷铵复合肥。在农用硝铵改性改造问题上 ,有关部门要求 ,所选择产品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技术成熟 ;二是符合国家标准。目前看来 ,选择硝基 NPK复合肥似乎更容易被接受—已有 15家大型企业和 5个小型企业有改性为硝基 NPK复合肥计划 ,预计总投资 11亿元左右。关于硝酸铵改性技术 ,国外还有生产硝酸铵钙的技术硝酸铵改性动态  相似文献   

11.
万栓红  王建强  石县军 《化肥工业》2013,40(3):23-24,55
采用转鼓流化床熔体造粒技术生产硝基复合肥时,造粒过程不仅受喷嘴的影响,还受混合料浆的特性、喷浆压力、造粒温度、返料比等因素的影响.另外,生产硝酸铵磷和硝酸铵钙时也有所不同,生产硝酸铵磷的料浆是用熔融硝酸铵与一定比例的粉状磷酸一铵进行搅拌混合而成,而生产硝酸铵钙是用熔融硝酸铵与一定比例的178 ~ 150 μm(80~100目)白云石粉搅拌混合而成.生产中,硝酸铵磷造粒温度宜控制在110~ 115℃,硝酸铵钙造粒温度可控制在100~105℃.  相似文献   

12.
农用硝酸铵改性方案--硝基NPK复合肥装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农用硝酸铵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将其改性生产硝基NPK复合肥的方案。阐述了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 ,并以依托硝酸铵工厂的公用工程建设的硝基NPK复合肥装置为例 ,提出了原材料消耗、投资和成本估算 ,认为该方案技术稳妥可靠、产品适应市场需求、投资少、见效快 ,改造期间不影响硝酸铵装置的正常生产 ,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3.
硝酸铵为生产乳化炸药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乳化炸药生产企业现一般采用储罐储存硝酸铵溶液,本文提供了一种硝酸铵溶液储罐意外进水的解决方法,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公司氮磷复合肥以硝酸铵、磷酸一铵、氰脲酸(防爆剂)和松散剂为原料,生产过程中快速分析水溶性磷、有效磷尤为重要。为实现快速分析,进行了磷钒钼黄比色法测定氮磷复合肥中磷含量时共存组分的影响试验;进行了磷钒钼黄比色法与磷钼酸喹啉重量法对比试验[1]。建立了磷钒钼黄比色测定氮磷复合肥中水溶性磷、有效磷的测定方法,此法简便、快速、准确,满足中控分析要求。此法也适用于磷酸一铵中水溶性磷、有效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非爆炸且不可还原农用硝酸铵的改性研究与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硝酸铵的爆炸性与热稳定性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加入钝化剂来消除硝酸铵的爆炸性且要求能达到不可还原之目的。大量的实验及不同的测试技术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硝酸铵的热稳定性提高是消除其爆炸性的根本原因。该改性方案具有技术稳妥可靠、产品能适应市场需求、投资少、见效快、改造期间不影响硝酸铵装置的正常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硝酸铵和尿素对混凝土地坪腐蚀的原因,调查并汇总了国内硝酸铵生产车间地坪防腐技术。经小面积试验评价,902环氧树脂和FVC改性乙烯基树脂整体地坪均可满足防腐要求。最后给出了施工和使用中需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7.
表面活性剂改善硝酸铵吸湿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叶志文 《精细化工》2001,18(2):70-71,116
用表面活性剂对硝酸铵进行表面改性处理 ,测定了改性硝酸铵的吸湿性。结果表明 ,表面活性剂能有效地降低硝酸铵的吸湿率 ,改性硝酸铵的吸湿率比普通硝酸铵降低约 30 % ,并得出了较为理想的硝酸铵改性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8.
由于硝酸铵生产、储存过程中危险性的客观存在,安全始终是硝酸铵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介绍了影响硝酸铵爆炸的因素,通过对原料中杂质、硝酸铵溶液各项指标的严格控制与技术改进,预防硝酸铵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杨桂霞 《新疆化工》2009,(3):15-16,23
针对目前硝酸铵改性过程中使用尿氰酸作为抗爆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测定方法,对硝酸铵改性后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改性Hβ沸石的物化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培侠  刘靖 《河南化工》2008,25(1):21-24
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铵、柠檬酸以及柠檬酸铵溶液对Naβ沸石进行改性处理得到Hβ沸石;采用XRD、XRF、FT-IR、27Al MAS NMR和29Si MAS NMR等表征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含羟基的柠檬酸或柠檬酸铵对Naβ沸石进行改性处理,不但可以提高样品结晶度还可以有效限制骨架铝的脱除;经柠檬酸或柠檬酸铵改性可以使Naβ中的Al(S4R,SiteA)转化成Al(S6R,SiteB),而硝酸铵改性的Naβ沸石中只发现一种骨架四面体;还发现硝酸铵和柠檬酸铵改性Naβ沸石后,少量的骨架铝转化为非骨架铝并存在于孔道内,而经过柠檬酸改性后,这部分非骨架铝被带出孔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