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3,18(6):589-599
第一期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的方向·····················。·······················……林运根三维地震勘探在江汉地区的应用····································……杜亚杆陈隽论F一K偏移········································································……汪责枫用线性预测差分编码进行数据压缩的理论与效果·····················…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西部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在一个含油气盆地内划分出不同的流体动力系统,并按每个系统的类型,研究其成藏条件。该原理应用到柴达木盆地西部,在柴西地区纵向上比较典型地划分出N32—N22—N12、N12—N1—E23和E23—E13三个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它们分别为重力驱动型、压实驱动型和封存型系统,分析了这三个系统的成藏条件,指出应把N12—N1—E23系统中的N1层系和E23—E13系统中的E13层系作为今后主要的勘探目标层系。  相似文献   

3.
 在NaAlO2-Al2(SO4)3法制备拟薄水铝石成胶过程中加入氧氯化锆, 得到ZrO2-Al2O3样品。采用XRD、BET、SEM、Py-IR、NH3-TPD方法对ZrO2-Al2O3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O2质量分数小于5.6%时, ZrO2-Al2O3样品的晶相为γ-Al2O3,当ZrO2质量分数大于5.6%时,出现了t-ZrO2的晶相;随着ZrO2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比表面积逐渐减小;ZrO2质量分数从0增至6.6%,孔容从1.12cm3/g到1.17cm3/g,变化不大,随ZrO2质量分数的增加,孔容开始下降;平均孔径随着ZrO2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ZrO2质量分数达到7.4%以后,随着ZrO2质量分数的增加,孔径减小。ZrO2的加入对γ-Al2O3的孔型结构没有影响。ZrO2-Al2O3样品主要以L酸为主,有少量的B酸;随着ZrO2含量的增加,总酸量略有增加,其中弱酸比例降低,而强酸和中强酸的比例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H2S/CH4重整制氢反应过程中,Mo/Al2O3催化剂在高CH4含量下的稳定性问题。方法分别采用簇状结构Al2O3(Cluster Al2O3)和商业Al2O3(Com Al2O3)为载体制备了Mo/Al2O3催化剂,考查在常压800 ℃、n(H2S)∶n(CH4)= 1∶5、体积空速20 000 h-1的反应条件下,H2S和CH4的反应 速率以及H2生成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结合采用了SEM、XRD、HRTEM、BET、EA、TG、Raman以及NH3-TPD、CO2-TPD等多种表征分析手段与方法。结果与Mo/Com Al2O3催化剂相比,Mo/Cluster Al2O3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其H2的初始生成速率达8.4 mmol/(g·min),为前者的3.8倍,20 h后的下降幅度也显著小于前者;Cluster Al2O3载体虽然比表面积较小,但所负载的活性MoS2颗粒分散性更好,且能保持高温稳定。结论其原因可能与Cluster Al2O3表面拥有适宜的酸碱位强度及数量分布有关;同时,较小颗粒的MoS2活性位更多,使得Mo/Cluster Al2O3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表现更稳定,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H4裂解积炭。   相似文献   

5.
 采用内凝胶法(油中成型法)制备超顺磁性 γ-Al2O3颗粒。用浸渍的方法在磁性γ-Al2O3表面负载BMIMPF6 (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得到离子液体改性的BMIMPF6/γ-Al2O3吸附剂。分别用XRD、SEM和VSM等手段对磁性γ-Al2O3和BMIMPF6/γ-Al2O3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磁性能进行表征。以噻吩(T)、苯并噻吩(BT)和二苯并噻吩(DBT)的正辛烷溶液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BMIMPF6/γ-Al2O3对这3种硫化物的饱和吸附量和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随着BMIMPF6负载量的增加,BMIMPF6/γ-Al2O3对T的饱和吸附量下降,对BT和DBT的饱和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与T相比的DBT的吸附选择性SDBT/T随着BMIMPF6负载量增加而增大;与BT相比的DBT的吸附选择性SDBT/BT随着BMIMPF6负载量增大先增加,当BMIMPF6负载量达到磁性γ-Al2O3的10%(质量分数)后,SDBT/BT不再变化。采用10%BMIMPF6/γ-Al2O3对柴油样品吸附脱硫重复使用4次后,仍可将柴油的硫质量分数从69.0 μg/g下降到24.7 μg/g。  相似文献   

6.
 以自制的贝壳基规整吸附体为载体,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了Fe 3+x-TiO2/Shell光催化剂。采用XRD、SEM-EDS和UV-Vis等技术对制备的Fe 3+x-TiO2/Shell光催化剂进行表征。以石油为降解对象,考察了Fe3+掺杂量、Fe 3+x-TiO2/Shell的负载次数及光照时间对Fe 3+x-TiO2/Shell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3+掺杂量为0.7%(m(Fe3+ )/m(TiO2)×100%)、Fe 3+0.7-TiO2负载次数为4次时,制备的Fe 3+0.7-TiO2/Shell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最高,300 W碘钨灯照射16 h,石油的光催化降解率达76%。  相似文献   

7.
针对《西南石油大学学报》刘全稳副主编发表在该刊2007年第6期上的一篇关于“坳”“拗”“心”“芯”使用方法说明的文章,对石油科技文献中经常出现的“坳陷”“拗陷”“取芯”“取心”“岩芯”“岩心”的合理使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而指出:“坳陷”“拗陷”两者略有差别,不能一概将所有“坳陷”均改为“拗陷”;同时,刘先生认为的“取心”“岩心”都必须改为“取芯”“岩芯”也是不尽合理的,“取芯”与“取心”,“岩芯”与“岩心”都可使用,且意思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8.
菲在不同加氢催化剂上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孔饱和共浸渍法制备了CoMo/Al2O3、NiMo/Al2O3和 NiW/Al2O3加氢催化剂。采用 H2-TPR 表征了其还原性能,并与Co/Al2O3、Ni/Al2O3、Mo/Al2O3和 W/Al2O3进行对比。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加氢微反装置上,考察了菲在不同催化剂上加氢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结果表明,CoMo/Al2O3、NiMo/Al2O3和NiW/Al2O33个催化剂中,NiMo/Al2O3比 CoMo/Al2O3容易还原,NiW/Al2O3最难以还原。其原因主要是由于Mo与Al2O3相互作用比W弱,相对更容易还原;以及 Ni 比 Co 对促进 Mo(W)还原的效果更显著。在相同的加氢反应条件下,NiMo/Al2O3和 NiW/Al2O3均比 CoMo/Al2O3表现出更好的菲加氢饱和性能,NiMo/Al2O3比 NiW/Al2O3具有更高的低温加氢活性。在菲转化率相当时,NiMo/Al2O3和 NiW/Al2O3表现出更高的八氢菲和全氢菲选择性,而 CoMo/Al2O3则表现出较高的二氢菲选择性,这主要是由于Ni 和Co 助剂对Mo(W)作用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9.
 采用N2/H2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非负载型氮化钼(Mo2N)和氮化镍钼(Ni2Mo3N)催化剂,并以Al2O3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氮化钼(Mo2N/Al2O3)和氮化镍钼(Ni2Mo3N/Al2O3)催化剂。采用XRD、BET、H2-TPR和NH3-TPD等方法对制备的氮化物催化剂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分别以含2%(质量分数,下同)噻吩和10%四氢萘的环己烷溶液为含硫、含芳烃的柴油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制备的负载型氮化物的加氢脱硫(HDS)及加氢脱芳烃(HAD)性能。结果表明,以金属氧化物为前驱物,采用N2/H2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得的氮化钼为Mo2N(γ型)、氮化镍钼为Ni2Mo3N;经钝化处理后,氮化物表面形成了金属氧化物保护层,其中Mo2N/Al2O3和Ni2Mo3N/Al2O3表面氧化层的还原温度分别为350和300℃。Mo2N/Al2O3和Ni2Mo3N/Al2O3催化剂的表面酸性以弱酸为主;二者均表现出较好的HDS性能,但Mo2N/Al2O3的HDA性能很差,而Ni2Mo3N/Al2O3的HDA性能较Mo2N/Al2O3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镍钼共存有利于提高金属组分的分散性及催化剂的加氢饱和性能。  相似文献   

10.
Keggin结构磷钼酸及其钠盐催化的二苯并噻吩氧化脱硫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和油溶性过氧化氢异丙苯(CHP)作氧化剂,考察了Keggin结构的磷钼酸(H3PMo12O40)及其钠盐(Na3PMo12O40)的氧化脱硫性能,并与硅钼酸(H4SiMo12O40)及磷钨酸(H3PW12O40)氧化脱硫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H3PMo12O40/SiO2氧化脱硫活性远高于H4SiMo12O40/SiO2,而H3PMo12O40/SiO2则基本没有活性。SiO2担载的磷钼酸及其钠盐催化DBT氧化脱硫反应活性与非负载型催化剂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非负载型磷钼酸及其钠盐以及H3PMo12O40/SiO2在催化DBT氧化脱硫反应中都表现出一定的活性诱导期,而Na3PMo12O40/SiO2则因其较高的反应活性和CHP有效利用率,并且没有明显诱导期,在DBT氧化脱硫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在超临界 CO2(简称 scCO2)反应介质中,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PO)的 H2O2转化率,PO 选择性和 H2O2利用率要高于在传统甲醇介质中的,但是仍存在 H2O2分解和 PO 选择性较低等不足。系统研究了添加 NaOH、NaHCO3、Urea 和(NH4)2CO3碱性组分对 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体系加入各种碱性组分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 PO 选择性,但加入 NaOH 和 NaHCO3会使H2O2分解加剧,而加入 Urea 和(NH4)2CO3则能缓解 H2O2分解,其中(NH4)2CO3的效果最好;反应体系加入0.054 mmol 的(NH4)2CO3后,H2O2转化率、PO 选择性和 H2O2利用率分别达到了97.0%、 96.8%和98.2%,从而解决了该反应在 scCO2介质中存在的H2O2分解和 PO 选择性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LPG�ڵ��緢�����ϵ��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勇  邸敏艳  徐岩 《天然气工业》2005,25(3):160-162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已成为城市的重要污染源,而使用LPG(主要成分是C3H8和C4H10,我国的LPG中C4H10含量比较大)则可大大降低污染。对电喷发动机上分别使用汽油、纯C3H8和75% C3H8+25%C4H10三种燃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汽油燃料发动机相比,尽管C3H8燃料发动机的功率下降11%、转矩下降7.3%,75% C3H8燃料发动机的功率下降5.8%、转矩下降3.7%;但以C3H8为燃料的发动机,其CO、HC排放量分别下降98%和78.5%,以75% C3H8为燃料的发动机,其CO、HC排放量分别下降98.3%和78.5%;排放物中几乎没有SOx;当提高C4H10在LPG中的比例到25%时,发动机功率下降幅度减少,同时排放物继续下降。作为清洁燃料,LPG在电喷发动机上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石油化工》1999,28(3):1
Supported V2O5/MPO4(M=Al,Zr,Ca) catalysts are found effective in the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propane.For 3% V2O5/Ca4(PO42 catalyst,propene selectivity reaches 55.9% at a propane conversion of 17.0% and the propene yield is 9.5%.The 3% V2O5/Ca3(PO42 catalyst shows better catalytic behavior at higher temperature and higher space velocity,while 3% V2O5/Zr3(PO44 catalyst shows better catalytic behavior at lower temperature and lower space velocity.The order of decreasing selectivity of propene is 3% V2O5/Ca3.(PO42>3%V2O5/Zr3(PO44>3% V2O5/ZrPO4>3% V2O5/AlPO4 at the same propane conversion.The difference is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acid-base properties of the catalysts.  相似文献   

14.
一,硬件园配置·CRT;·操作台;·计算机;·打印机;·COPY 机;·现场控制单元;·现场检测单元;·多功能检测控制单元;·UPS;·空调柜(或窗式空调机)。二、控制室面积和位置的确定·控制室总面积(包括辅助间):118.4m~2;  相似文献   

15.
 在微型连续床式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催化裂化催化剂吸附烟气中 SO2、NOx的性能。当SO2、NOx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800和1900 μL/L、反应温度为220℃、微正压操作时,新鲜吸附剂90%的SO2脱除率维持在140~200s,70%的NOx脱除率维持在220~470s;吸附容量为11.4~16.2 mg/g。SO2、NOx与吸附剂以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方式相作用;吸附运转剂表面的S和N分别以SO2-4和 NO-3存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据统计资料中国煤层气资源量为30×1012~35×1012m3,若排除埋藏深度、变质程度、瓦斯风化带及煤田构造的影响,实际可供勘探开发的煤层气资源量只有10×1012m3.根据美国煤层气勘探的历程,预测我国煤层气产量在2000年将达0.43×108~0.65×108m3,2000~2010年将是我国煤层气的大发展阶段,预计全国可达20×108m3,2020年产量将达100×108m3,2050年达到250×108m3.  相似文献   

17.
 应用IR、27Al NMR 和UV3种波谱方法对不同方式配制的Al2O3浓度和苛性系数基本相同的四种NaAlO2溶液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结果表明IR、27Al NMR和UV3种光谱方法给出的信息可以相互补充支持,共同给出NaAlO2溶液中铝酸根离子的微观结构。溶液配制方式对NaAlO2溶液中铝酸根离子的微观结构具有显著影响,4种NaAlO2溶液中铝酸根均以四配位[Al(OH)4]-为主体离子,可以排除六配位[Al(OH)6]3-的存在; 二聚[Al2O(OH)6]2-含量因配制方式不同存在显著差别,在方式Ⅰ配制的溶液中二聚[Al2O(OH)6]2-含量很少或不存在,在方式Ⅱ、Ⅲ、Ⅳ配制的溶液中显著存在二聚[Al2O(OH)6]2-,在溶液Ⅱ、Ⅲ中还存在尚未确定结构的离子。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不同Co负载量的系列Co/γ-Al2O3催化剂,采用XRD、H2-TPR和H2-TPD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Co负载量对Co/γ-Al2O3催化剂催化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o负载量的增加,Co/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在Co负载量25%附近达到最大。Co/γ-Al2O3催化剂上Co3O4晶粒尺寸随Co负载量增加而逐渐增大,而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变化不大,催化剂的还原度和氢吸附量则随Co负载量增加先增大后降低。Co/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其氢吸附量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l2O3-ZrO2复合氧化物,并以它为载体,浸渍法制备Cu 质量分数为24%的负载型Cu 基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能谱(XPS)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了ZrO2对Cu/Al2O3-ZrO2催化剂糠醛选择加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中ZrO2质量分数20%的Cu/Al2O3-ZrO2催化剂对糠醛的选择加氢活性最高。与Cu/Al2O3催化剂相比,添加ZrO2可以提高Cu/Al2O3-ZrO2催化剂加氢活性,并有效提高较高反应温度下的糠醇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MoO3/Al2O3介孔催化剂在柴油氧化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胶-凝胶法,以硝酸铝为铝源、蔗糖为模板剂、氨水为沉淀剂,制备了介孔 Al2O3,并以其为载体,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MoO3/Al2O3介孔催化剂。采用 N2吸附-脱附及X射线衍射对介孔 Al2O3和 MoO3/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 MoO3/Al2O3催化剂用于柴油催化氧化脱硫,以 H2O2为氧化剂,探讨了 MoO3负载量以及 H2O2用量对其催化柴油氧化脱硫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的 Al2O3载体为具有介孔结构的 γ-Al2O3,其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分别为304.3 m2/g、 0.467 cm3/g 和6.14 nm。MoO3负载量为20%(质量分数)、H2O2与柴油中硫的摩尔比为12、氧化温度为60℃时,柴油的氧化脱硫效果较佳,脱硫率为6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