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力数字同步网的建设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国家电力数字同步网的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国家电力数字同步网的建设原则、方案建议及同步网定时传送组网原则。提出近期采用等级主从同步和准同步相结合的混合同步,远期为全同步运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青海电力数字时钟同步系统建设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时钟同步网是通信网的三大支撑网之一,文章针对青海电力通信网的特点,对青海电力数字同步网的建设原则、同步方式、同步节点设置、同步链路的选择、同步设备的配置以及同步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目前电力企业对通信、自动化、保护建设三网合一的数字同步网的需求和可行性做出了相应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3.
江西电力通信数字同步网建设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江西电网建设发展,电力通信网正在从原有的PDH通信传输网络逐渐过渡到SDH通信传输网络.数字同步网可以为通信网提供一个高稳定和高精确度的同步环境,保证通信网内各业务的正常传送和交换.结合江西电力通信数字同步网建设情况,对同步网网络结构、系统节点分布、同步定时链路组织、同步网网管方案、同步网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规划建设同步网的一些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刚  高强  熊洪樟  滕玲  汪洋 《中国电力》2015,48(10):134-138
随着时间同步技术的发展,同时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业务对时间同步的需求,近年来多个省份陆续开展了电力时间同步网的试点工作。介绍了时间同步系统的组成方式和传输网的现状,分析了时间同步试验网中精确时间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通过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E1专线进行传输的原理,讨论了时间同步试验网的2种组网方案,其一为主从式,其二为主备式。针对时间同步试验网的应用效果,提出了时间同步网建设的建议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能为今后要进行的时间同步网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数字同步网对于现代数字通信网通信质量影响的重要性。根据组网特点并结合今后发展需求,山西省电力数字同步网系统采用了混合同步方式组网。文中还介绍了数字同步技术及设备,论述了山西省电力同步网结构、设备选型、配置及应用。对于建设同步数字网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家电力骨干数字同步网一期工程中存在的定时基准链路组织不完善、同步网管功能差等方面的问题,从同步网络管理和网络组织优化上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改方案,并指出组网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和同步网改造策略,阐明了同步网链路结构原则以及SDH的“定时总线”原则等,为国电数字同步网发展,进行了技术铺垫方面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针对利用PTP over E1地面授时对凯里电力通信网进行组网,实现数字同步网和时间同步网的二网合一的方案进行了探讨。指出PTP over E1是目前数字同步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电力频率同步网与时间同步网两网合一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玲  高强  汪洋  张小梅 《电网技术》2015,(1):294-298
为满足电力系统对时间和频率同步性能的要求,解决电力时间同步系统独立运行的问题,分析了电力频率同步网和时间同步网在时钟源、节点布局、组网方式等方面的相似性,指出了两网合一的优势条件,提出采用电力频率同步网2 M通道传输时间同步信号的方案,方案中采用精确时钟同步协议(precision time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PTP)技术和E1/Ethernet协议转换技术。研究了主从时钟之间基于PTP技术传输时间同步信号的时钟偏差算法,及PTP数据包通过E1/Ethernet协议转换器进行格式转换的原理,格式转换时使用延时记录模块记录协议转换时间差,从而实现E1与Ethernet协议转换的时延自动补偿。最后,以SDH网络为基础,搭建频率同步网和时间同步网两网合一的模拟平台,测量结果表明时间信号由网络传输后时间精度可达到纳秒级,满足电力业务对时间精度为微秒级的要求,证明频率同步网和时间同步网两网合一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目前电力同步网络缺乏统一管理的问题,研究了电力同步网管的关键技术,针对电力通信的特点,提出了第三方网管集中部署,原厂家网管集中部署,第三方网管分散部署,原厂家网管分散部署4种同步网管系统部署方案。并从初期投资、运维成本、技术优势三方面对这4种部署方案分析比较,得出第三方网管集中部署方案为国家电网电力同步网的最佳部署方案。最后以华北地区为例,给出了该部署方案的具体实施案例。  相似文献   

10.
广东电力数字同步网规划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电力系统通信》2000,(6):53-56,60
电力数字同步网电电力专用通信网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准确地将同步信息从基准时钟向同步网元传递,以保证传输电力高精度数据信息,特别SDH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时钟技术提出新的要求,文中就广东电力数字同步网规划(一期),特别是结合广东电力SDH通信网的建设,论述数字同步网规划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电力时间同步网络承担着为电力系统各种业务提供时间基准的任务,是电力系统必不可少的支撑网络.文章介绍了时间同步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最后结合电力系统实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对电力时间同步网的建设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华中电网数字同步网工程的建设情况,提出规划建设同步网的一些原则和建议,包括同步网的组织原则、SDH网传送定时原则、同步状态信息(SSM)的应用策略以及同步设备的接入原则。说明了数字同步网对于电力系统的重要作用,同步网应用领域的扩展将成为下一阶段电力系统数字同步网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电网一体化时间同步网的建设方案,主要是基于现有数字同步网和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采用IEEE1588v2精确时间同步协议(PTP)传输时间同步信息,并在卫星同步源方面增加北斗同步系统,实现时间同步源的GPS、北斗和地面同步网天地互备格局,大大地提高电网时间同步可靠性的同时,实现全网同步。  相似文献   

14.
IEEE 1588v2时间同步技术能达到亚微秒级同步精度。文章在对OTN和PTN进行同步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基于OTN+PTN统一同步网络组网模型的应用场景,提出了1588v2时钟信号在混合网络中的传递方式,并通过了现网的同步性能测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1588v2时间同步技术的OTN+PTN组网模型能够满足数字化变电站等电力二次终端设备高精度时间同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同步网是现代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简述了同步网建设的必要性和组网原则,结合银川电力通信网的现状,对银川电力同步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着重对SDH网传送和接受定时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后期的同步网规划和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全面建成坚强智能电网的目标,为使智能电网具备快速的运行方式调节能力、强大的在线监测分析能力、智能化的自愈能力,必须建立坚强的通信支撑网络以获取能够准确反映电网节点现实情况的有效数据,而建立全网同步数字传输体系是通信网络的基础保障。以现有电网的SDH通信环网同步体系的建立为依据,分析了现有SDH通信同步环网的同步模式,指出现有时间同步体系中存在的伪同步问题;并根据变电站建设中存在GPS基站建设导致的选址困难和变电站在同步环网中的孤岛运行状态,结合智能变电站的三层两网结构中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时间同步配置存在硬件种类多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最后提出基于全电网的时间同步联网方案。  相似文献   

17.
基于同步网的时间同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明  侯思祖 《电力系统通信》2006,27(7):38-40,45
文章指出提供精确时间信息对现代电网的重要意义,并举例说明了时间同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当前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GPS时间同步技术,给出了其接收机的一般结构和GPS时间信息的传输方式,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做了说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数字同步网的概念和结构,提出了基于同步网的时间同步技术,说明用SDH网络传输的时间信息结构和传输方法,指出该技术在经济与可靠性方面优于单纯依靠GPS的技术,但也对该系统现阶段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山东电力通信的快速发展,要求不断加强其同步网的建设。本文在分析山东电力SDH传输网的同步网现状后,依据《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通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对山东电力SDH传输网的同步网进行了系统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9.
电力系统中的时间同步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探讨了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经系统以及通信信息网中引入时间同步网的必要性,然后结合电信网时间同步网建设的经验,提出建设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网的一些设想和初步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建设综合的主从等级结构的树形网结构的时间同步网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