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5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的特殊性能要求,其中包括保护特性、开断性能、抗涌流性能和耐爆性能,这对促进熔断器产品的性能完善、正确选择和运行都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
高压限流熔断器发生爆熔等故障,是影响组合式变压器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针对风力发电组合式变压器用高压限流熔断器爆熔问题,分析故障的主要原因在于:设计选型时未满足熔断器降容要求、引线铜片处渗油、长时间热量累积造成绝缘加速老化。经额定电流为31.5A的熔断器温升试验表明,高压限流熔断器内部温度比外部油温高出25K是可能的,即外部油温在75℃或以上时,圆干筒内的温度将达到100℃。本文提出设计时应根据熔断器实际安装位置合理降容,并以1600k VA组合式变压器为例,给出了设计选型改进实例。文中的研究对高压限流熔断器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并联电容器击穿的发展过程和箱壳爆裂的原因,叙述了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例如涌流和熔断器抗涌流能力、爆炸能量与熔断器的耐爆性能、熔断器的开断性能等。分析表明,对于防止电容器因内部短路故障而引起的爆裂事故,熔断器保护比继电器—断路器保护要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熔断器在配电线路中被广泛用于短路保护,充石英砂的高压熔断器原理是熔丝在石英砂中开断电弧,但传统的高压熔断器和石英砂熔断器都缺乏在较低过电流范围内的开断能力.随着人们对灭弧机理的进一步认识并为填补这一空缺,德国Darmstadt科技大学高压试验室从1983年起一直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经过10年研究,设计出了一种能够开断和限流的高压混合式熔断器.  相似文献   

5.
高压限流熔断器熔断过程及过电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较准确地计算熔断器开断产生的各种情况的过电压,分析了高压限流熔断器的内部结构,并用有限元法建立了高压限流熔断器模型。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求解该模型的结果表明该法能准确地描述熔断器熔断过程,并较为精确预测弧前时间。把该模型计算的结果应用到基于EMTP程序的熔断器开断过电压仿真计算中,其仿真过电压波形与实际熔断器短路试验电压波形较为接近,且能够准确计算出大短路电流条件下的开断过电压峰值,验证了熔断器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12 kV户外跌落式熔断器在运行中的可靠性,找出熔断器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开展了针对12 kV户外跌落式熔断器的物资抽检工作.通过对熔断器进行开断试验,结合开断试验数据,分析开断失败原因,总结影响熔断器开断性能的因素,对提高熔断器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国网公司物资采购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高压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转移电流的确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正> 一、概述高压负荷开关一熔断器组合电器具有很多优点,因此,在三相环网供电单元中和箱式变电站组成的开关柜中,多数采用了这种组合电器来代替传统的断路器.这种高压负荷开关一熔断器组合电器是由熔断器来承担过载电流和短路电流的开断.而由高压负荷开关来承担过载电流(此过载电流对高压负荷开关来说仍在高压负荷开关的额定开断电流范围)和正常工作电流的关合和开断,并且要求承担“转移电流”的开断.根据IEC—420标准的定义:组合电器的“转移电流”取决于熔断器触发高压负荷开关的分闸时间和熔断器的时间一电流特性.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高压熔断器,它的熔丝是用石英砂包围起来的。经过不断改进,这种熔断器性能良好,并具有多年的使用经验。熔断器灭弧机制,由于以往认真的研究,至今也有了相当深入的了解。不足之处在于,传统的熔断器不能可靠地分断低过载电流,这是由充砂熔断器基本灭弧机制决定的。 为了消除这一缺点,德国Darmstadt工业大学高电压试验室从1983年起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试验,提出了一个具有实用性价值的结构方案,称之为“高压混合式熔断器”。该方案由经过改进的传统充砂熔断器和充SF_6熔断器二部分串联构成。前者作限流分断用,后者作电流过零分断用。 本文论高压混合式熔断器的理论计算和研究试验,并考虑该熔断器二部分间的功能配合和有关的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9.
电压互感器用高压熔断器异常熔断对电力系统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影响电网可靠运行。本文通过分析高压熔断器异常熔断原因,从电力系统暂态特性和高压熔断器特性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引起高压熔断器频繁熔断的原因,并对引起熔断的铁磁谐振和单相接地等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提出了解决高压熔断器异常熔断的方案,通过实际运行验证了所提的防范措施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0.
王健 《供用电》1998,15(3):33-34
1 概述 跌落式熔断器广泛应用于10kV配电网中,主要用作中小容量配电变压器和10kV分支线路的保护以及停电检修时作为明显断开点。故跌落式熔断器是10kV配电网中的主要附属设备,其安全运行和可靠动作,对供电设备和作业人员的安全都很重要。但在运行中跌落式熔断器经常因熔丝发生问题而引起掉管故障,俗称“掉令克”,有三种情况:(1)熔丝爆断;(2)熔丝刻断;(3)熔丝松脱。三种情况的出现,不但造成配电变压器缺相运行,而且也容易造成用户三相电动机烧坏。为了切实提高供电可靠性,本文对跌落式熔断器“掉令克”的原因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清洁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现有的能源架构难以满足能源产消的需要,一场能源行业的革新势在必行。能源互联网作为一个学术与工业界看好的下一代能源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受到广泛关注,其开放、互联、对等、分享的基本特征为未来能源发展勾勒出一个丰富的愿景。然而,现有成熟的信息技术方案从设计思想到工程实施无法全面满足能源互联网的特征需求。区块链作为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技术,具有分布式、平等、安全、可追溯等特性,与能源互联网的设计思想高度契合,有望成为能源互联网落地的关键技术。能源区块链是区块链与能源行业结合的产物,其可以为能源互联网的各个层面提供安全保障和价值支撑。文章通过定位能源互联网中电力交易区块链中的关键技术,综述了现今能源电力交易区块链在共识机制、交易与智能合约设计、安全机制和其他领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与分析,探讨了目前各项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能源区块链的进一步研究与落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赋能能源与交通传统行业.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三网融合发展,将有力推动能源转型和交通强国的建设,实现绿色、智慧、可持续发展.文中对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融合发展的优势与需求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明确了三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归纳了三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以及融合发展的现有技术支撑,总结了三网融合发展在电动汽车充电服务领域的初步尝试,论述了三网融合发展的途径及可行性;分析了三网融合发展形态,提出了三网融合系统架构,归纳了三网融合系统的主要特征;从三网融合系统架构的物理层、感知层、平台层、应用层4个层面,归纳总结了构建三网融合系统的关键技术;最后,探讨了三网融合分析的关键理论.  相似文献   

13.
随着能源领域的加速变革,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将引领能源领域布局新产业,推动数字化转型。能源云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已积聚包含电、水、冷、热等多种类型的海量能源数据,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以社会热点、用户需求为导向,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能源数据的价值,通过依托中国社会结构的理论基础,挖掘能源数据潜力,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多种维度,形成如电力经济指数、复工复产指数、能耗分析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产品,可有效促进能源产业上下游价值共创共享,催发新的能源生态关系和治理体系,为能源数字化转型提供有效途径,助力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系统上介绍1种新兴骨干网络技术MPLS的体系结构,包括其基本概念、功能特性、结构组成及其内在关系。在MPLS体系结构中,标签是关键的技术手段。所有进入MPLS的包都必须加上标签,所有操作都围绕标签展开,对标签的分析、处理和根据标签内容进行包转发是在标签交换路由器LSR上完成的,LSR综合了传统路由器和交换机的优点,是MPLS的基本单元,带有标签的包在LSR间传输,所经过的LSR序列组成标签交换路径LSP。LSP建立和控制是MPLS体系结构的重要内容。在建立LSP的过程中,MPLS体系结构支持环路检测,以避免环路的产生而降低网络性能。MPLS体系结构能够利用LSP建立隧道,简化了传输控制,降低了设备复杂度,提高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的清洁能源占比高、电源与负荷逆向分布,在可再生能源消纳、市场放开程度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其改革路径与经验对其他省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云南最新的电网运行与市场建设情况为背景,总结云南省的改革历程与实践经验。首先,介绍云南电力市场概况,以交易品种、市场主体变化为主线,梳理云南电力市场发展历程;然后,介绍云南交易模式及机制,分析包括激励机制、多能协同在内的云南市场化交易的创新机制设计;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未来云南完善中长期交易机制、推进现货市场、探索零售市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种冲击波形发生电路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瞬态冲击波形发生器一般用于评价电子设备、电力设备、避雷器及非线性电阻在雷电干扰下的电磁兼容性能。通用发生电路的设计方法以理论估算为主、电脑仿真优化和经验判定为辅,它利用Laplas反变换作为理论基础,但设计方法未系统总结,电压波和电流方程的参数关系曲线选取不统一,使设计缺乏条理。为此,通过方程变换将电压、电流波形参数和电路参数的关系统一化,并利用穷举和插值法计算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曲线,从而使发生器的参数选择过程更有条理,提高了设计效率,精度也相应上升。经过Pspice软件仿真和试验测试,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准确度达到了IEC标准,满足科研工作者的设计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自感知能源互联网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物联网与能源网的深度融合,能源互联网与社会(人)、环境、经济和交通能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互和共享。与此同时,物联网集成了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等计算架构模型、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得数据建模和分析更加智能、高效和可靠。因此,在物联网的背景下,讨论具有自感知能力的能源生态系统的条件已相对成熟。文中依托物联网,构建了自感知能源互联网。首先,依据心理学中自感知的概念,探讨了自感知能源互联网的基本内涵。其次,阐述了物联网在构建自感知能源互联网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重点从数据驱动角度,构建了自感知能源互联网的信息交互模型和信息处理模型。最后,总结了自感知能源互联网的关键问题,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自感知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直流电网模型和仿真的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直流电网具有接入灵活、控制灵活、经济性好等优势,受到了工程和学术界的关注,而传统的电力系统建模仿真技术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直流电网的研究和应用的需要。文中介绍了直流电网建模仿真的最新发展,总结了适用于直流电网的设备模型和仿真方法,提出了建模和仿真技术的挑战。在建模技术方面,总结了AC/DC换流器模型、DC/DC换流器模型、直流开关模型、直流负载模型和直流电网的系统控制模型和实现方法。在仿真技术方面,阐述了直流电网潮流算法的实施方案和挑战;总结了直流电网电磁暂态算法在精确性和效率上的挑战,提出了解决方案;阐述了高效的并行算法和多速率混合仿真的挑战和实现方法;展望了物理仿真技术和数模混合仿真在直流电网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节能变压器结构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磊  姚志松 《中国电力》2007,40(9):49-53
电网损耗占供电容量7.7%,而变压器损耗占其中大部分,因此采用节能变压器是节能工作的重大措施。降低变压器损耗可从降低铜损、铁损、杂损,消除"大马拉小车",提高运行性能着手,采取改进材质、改造部件结构、使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相适应等措施。介绍了超导、非晶、卷铁心、R型卷铁心、立体铁心、单相柱上、调容量、有载调压、中阻抗除尘、低压节电器、铜铁损耗比适配、采用细磁畴高导磁硅钢片、低阻低损导线等13种节能变压器的原理、结构、特点并加以对比。如措施组合,节能会更多。指出S7、S9、S11系列变压器的损耗比较适宜单班制生产,对连续负载和农村负载并不节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能源互联网技术、分布式发电供能技术以及新能源交易方式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综合能源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综合能源园区(integrated energy park, IEP)作为综合能源服务的主战场日益受到关注。文章提出了基于地理分区的IEP用能特性评价模型及供能分区方法。首先,基于地理分区,对电、热、冷负荷用能信息进行分析,选取负荷的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然后,将园区内各地块的各指标值合理量化,再采用结合熵权法的层次分析法求取各指标的权重,并将各指标值及其权重进行加权叠加以得到IEP内各地块电、热、冷负荷用能特性的共性和个性得分。最后,以各区域综合负荷分布最均匀为目标,通过电、热、冷负荷综合化、初选核心地块、初步分区和确定最终核心地块及分区,最终得到IEP最终的分区结果。采用某IEP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评价模型和分区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