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提高板纸胶乳的聚合稳定性,研究了功能单体不饱和酰胺的用量以及加入方式、二段乳化剂用量及其加入方式对胶乳聚合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用量及加入方式,并将其应用到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给出了聚合物驱油经济最佳用量的优选方法,并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最佳用量及经济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己二胺体系中Ti—ZSM—5沸石的合成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1,6-己二胺体系和四丙基氢氧化铵体系中分别合成了Ti-ZSM-5沸石,并进行了比较。在HDA体系中,考察了合成加料顺序,不同成胶过程。双氧水用量,异丙醇用量及加入三乙醇胺等因素对合成Ti-ZSM-5沸石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合成Ti-ZSM-5沸石的影响很大,适的加料顺序,双氧水用量,异丙醇用量及加热成胶有利于Ti-ZSM-5沸石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注聚前深度调剖井堵剂用量确定方法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通过对新投注聚区块注入井的动、静态资料综合分析,确定出深度调剖井选井原则。结合油藏工程方法,建立了汪聚前深度调剖井堵剂用量计算公式,实现了调剖层痊及堵剂用量的定量化确定。应用该方法对喇嘛甸田南中块东部和北北块聚合物驱的10口调剖井调剖层位及堵剂用量进行了定量计算,确定了合理的堵剂用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注聚前深度调剖井的调剖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整工艺配方及反应条件,研究了溶剂种类、分子量调节剂和引发剂的用量及甲基丙烯酸丁酯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合成出一种高固体份、低粘度的羟基型丙烯酸树脂。  相似文献   

6.
申爱琴  王娜 《石油沥青》2005,19(2):27-33
京珠北高速公路途经多雾潮湿的粤北山区,路线纵坡大,长陡坡路段多,超载严重,沥青路面的抗滑性直接影响交通安全。就该段SMA混合料的配比设计及抗滑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深入探讨了SMA混合料矿料级配中4.75~2.36mm集料的用量及沥青用量对抗滑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丙酮酸乙酯合成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溴化钠为催化剂,将乳酸乙酯氧化合成丙酮酸乙酯的新工艺。考察了溶剂品种、次氯酸钠用量、溴化钠用量、溶液酸碱性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乳酸乙酯用量0.2mol,选择三氯甲烷为溶剂,其用量120mL,次氯酸钠用量0.26mol,溴化钠用量0.004mol,盐酸5mL,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6h的最佳条件下,产品收率可达79.5%,产品纯度超过98%。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高转化率丁苯乳液聚合中,叔十二碳硫醇(TDM)的用量和加入方式、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等对共聚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对单体转化率、门尼粘度、物件与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关系也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三元体系中化学剂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三元体系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降低化学剂用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元体系与原油粘度比控制在2:1-5:1范围内,驱油效率才能达到20%以上,在适当的聚合物用量条件下,可以降低三元体系中的表面活性剂和碱的用量;三元体系配方中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用量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在较高聚合物用量条件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降低表面活性剂用量,反之,降低表面活性剂用量受到一定限制,应结合注入方式和经济效益做进一步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石油树脂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石油树脂的水基乳液,讨论了不同乳化剂对石油树脂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乳化剂的加入方式,用量及乳液配方,研究了乳化工艺及温度、搅拌速度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含Lewis酸的极性络合剂(以下简称络合剂)及有机溶剂(以下简称助剂)组成的脱氮剂,对焦化蜡油进行络合脱氮。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脱氮条件为:反应温度65℃,脱氮剂加入量(络合剂/焦化蜡油,体积比)0.010,助剂加入量(助剂/络合剂,体积比)2.5∶1.0。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精制油收率为94.76%,总氮含量为1 992.00μg/g。  相似文献   

12.
对甲苯磺酸铜催化合成乙酸环己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对甲苯磺酸铜催化乙酸与环己醇的酯化反应,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带水剂用量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反应条件是:乙酸用量0.2 mol,醇酸摩尔比1.4,甲苯磺酸铜用量1.2 g,带水剂环己烷15 mL.回流反应60 min后酯化率可达96.7%,催化剂重复使用7次仍保持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溶液法制备预交联AM/AA/DMDAAC堵剂。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m(AM):m(AA):m(DMDAAC)=10:2:1,引发剂用量为0.12%,交联剂用量为0.06%,溶液pH为4.6,反应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14.
蒋翀  郭晓  陈龙  俞成丙  张瑜  陈彦模 《石油化工》2007,36(6):623-627
用原位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含Y2O3纳米粒子的聚苯乙烯(PS)(Y2O3-PS)杂化材料,考察了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用量、Y2O3用量及表面修饰剂钛酸酯偶联剂含量等对Y2O3-PS杂化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Y2O3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在PS基体中,在固定Y2O3和苯乙烯用量的情况下,Y2O3-PS杂化材料中Y2O3的实际含量随BPO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苯乙烯用量不变的情况下,Y2O3-PS杂化材料中Y2O3纳米粒子的包覆率随聚合初期Y2O3纳米粒子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固定苯乙烯用量、改变BPO用量的情况下,钛酸酯偶联剂的含量对Y2O3-PS杂化材料中Y2O3纳米粒子的实际含量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5.
李佩林  刘攀  盛兴跃  李璐 《石油沥青》2020,(2):33-37,53
开发了一种新型高韧性环氧沥青,研究了树脂用量、相容剂种类及用量、高温固化复配体系对高韧性环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树脂用量增加,高韧性环氧沥青及混合料的性能随之增强,合适的树脂用量为40%;自制的相容剂能有效改善树脂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其最佳用量为10%;采用高温固化剂与中温固化剂复配体系,当其用量比为9∶1时,高韧性环氧沥青及混合料能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且常温养护7 d即可形成最终强度。高韧性环氧沥青及混合料具有与进口材料同样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压裂施工中暂堵剂用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压裂施工中暂堵剂用量合理与否,是决定选择性压裂和多裂缝压裂工艺成败的技术关键,同时也直接影响压裂井改造效果。针对目前现场中应用的计算方法、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解决了原计算方法求出的暂堵剂用量普遍偏大的问题。新的计算方法达到既能堵注预暂堵层、压开新缝,又不浪费暂堵剂、节约成本,对指导压裂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微波辐射下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的水溶液聚合反应,合成了P(AA-AM)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单体配比、微波功率、反应时间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与敞开体系水溶液聚合法进行了对比,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丙烯酸中和度为80%,引发剂用量0.8%,交联剂用量0.02%,m(AM)∶m(AA)=1∶10,微波功率1 000 W,辐射时间60 s时,产物吸水倍率和吸盐水倍率最佳,达1 350 g/g和125 g/g。  相似文献   

18.
以合成的三乙基苄基氢氧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与乙醇钠、溶剂复配后制得一种原油有机氯转移剂,在原油电脱盐、脱水条件下将原油中的有机氯转化为无机氯而将其脱除,减少氯对后续工序的危害。在实验室分别对四种原油进行了脱有机氯的效果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加剂量的增加,有机氯的脱除率增加。当加剂量为20~40μg/g时,原油中有机氯质量分数可降低到3μg/g以下。该有机氯转移剂在500 Mt/a的常减压蒸馏装置上进行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加剂量为10μg/g时,电脱盐罐排水中氯离子含量增加,常顶及初顶冷凝水中氯离子质量分数分别减少69.71%和18.92%,脱除有机氯的效果比较明显。该原油有机氯转移剂无毒无害,加注方便,加剂费用低,不影响装置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9.
利用SH-Ⅰ型电脱盐试验仪对MPTT原油脱钙剂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剂钙摩尔比、破乳剂加入量、注水量、反应温度、电场场强以及沉降时间对脱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辽河及多巴混合原油的性质研制的MPTT型脱钙剂在剂钙比为1.0~1.2、温度为135℃、注水量为6%、破乳剂加入量30μg/g、弱电场场强400V/cm、强电...  相似文献   

20.
以3-醛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与盐酸羟胺反应后,再经脱水反应合成了3-氰基苯甲酸甲酯。考察了NaOH用量、溶剂乙醇用量、盐酸羟胺用量、脱水剂种类及用量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对3-氰基苯甲酸甲酯收率的影响;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FTIR和1H NMR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合成产物为3-氰基苯甲酸甲酯。实验结果表明,以乙酸酐为脱水剂的脱水效果较好;合成3-氰基苯甲酸甲酯的优化条件为:n(3-醛基苯甲酸甲酯)∶n(盐酸羟胺)∶n(NaOH)∶n(乙醇)∶n(乙酸酐)=1.0∶1.5∶1.8∶6.0∶1.5,脱水温度130~140℃。在此条件下,粗产品经水洗、过滤、甲醇重结晶后得黄色砂状晶体,产品纯度大于98%(w),3-氰基苯甲酸甲酯的收率可达9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