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混凝土泵车的发展趋势是轻量化和长臂架。当重量每减轻1%,燃油消耗下降0. 6%~1%,在保持相同重量时,可以开发出更长的液压缸,开拓更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实现产品的高性能、轻量化和节能化。臂架液压缸的轻量化设计和加工工艺技术是混凝土泵车轻量化的关键技术之一,轻量化液压缸的开发不但可以提升液压缸设计和制造水平,还为长臂架泵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同样的底盘可以承载更长的臂架,提高了泵车在机械行业中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大型水利工程、电力设施的开工及西部大开发,混凝土泵车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2003年国内销量约630台,进口128台,出口18台,中国市场销量740台。徐州徐工液压件有限公司(简称徐液)自2003年7月开始开发研制混凝土泵车配套液压缸。混凝土泵车在工作状态时,臂架伸出,液压缸锁紧,整个臂架系统是一个悬梁结构,而且要求连续工作时间长,其工作环境和性能决定了其配套液压缸的严要求、高性能。以前我国几个较大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泵车智能臂架运动仿真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混凝土泵车臂架运动规划进行虚拟现实.基于成熟的仿真平台,进行了臂架智能控制产品的开发应用.实践证明,混凝土泵车臂架很好地实现了智能控制功能,在施工建设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泵车臂架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泵车臂架的柔性效应对其零件的强度、末端运动轨迹和液压缸驱动力都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刚柔耦合分析是必要的。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27m混凝土泵车臂架的多刚体模型和刚柔耦合模型。分析比较了相同工况下多刚体模型和刚柔耦合模型中液压缸的受力,研究了不同速度和阻尼对液压缸驱动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对大型机械臂的刚柔耦合分析,为臂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我公司使用的楚天IPF-85B混凝土泵车在泵送混凝土时发生臂架缓缓自动下落的现象,经检查是上段臂架液压缸自动回缩所致。这一故障不但妨碍安全生产,而且影响臂架泵送混凝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普茨曼斯特是世界著名的混凝土泵车生产企业,是全世界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该文着重介绍了其混凝土泵车臂架液压缸的密封方案,并对密封系统中各个密封圈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前混凝土泵车市场上,臂架支撑均以刚性支撑为主,文中以RZ型臂架泵车为例,阐述一种新型自适应臂架支撑结构,改善了刚性臂架支撑结构性缺陷,降低了装配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符合混凝土泵车产品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2012年7月3日,全国混凝土行业精英齐聚山西灵石,见证中联重科碳纤维臂架混凝土泵车的代表力作——80m碳纤维臂架泵车的臂架垂直展开,将C25混凝土源源不断地泵送到19层以上的高楼。该泵车的成功应用是中联重科碳纤维臂架技术水平的最好验证,更为中联重科继续向前沿技术迈进增强了信心。  相似文献   

9.
在进口的混凝土泵车中,多数是日本产品,现将日本混凝土泵车的臂架、支腿和压送装置等部件的检查(点检)及修理工艺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一、点检按照日本劳动省1993年10月1日颁布的混凝土泵车“特定自主检查”法规定,混凝土泵车实行定期自主检查(月检)和特定自主检查(年检)两种点检制度。限于篇幅,本文仅介绍臂架、支腿和压送装置的点检。1臂架和支腿门)用肉眼观察臂架和支腿的油漆面,若发现有裂纹,则用刮刀刮去油漆裂纹层。再用肉眼、放大镜或煤油浸泡法、染色探伤法、磁性探伤法及超声波探伤法等观察金属结构本体有无裂纹…  相似文献   

10.
对混凝土泵车臂架销轴连接结构常见故障进行搜集,找到原因并进行产品改进,不断加强产品运行过程稳定性,提高臂架安全性能,提升产品口碑及客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和分析一种混凝土泵车的臂架系统,得到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关节角与末端位置的正解和反解,为实现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利用机器人D-H法理论,建立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数学模型.结果表明D-H法建立的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满足关节角与末端位置的正反解的求解过程,提出的反解方法满足混凝土泵车的实际工作特点和要求,也满足反解的唯一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混凝土泵车臂架末端避障和臂架关节限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伪距离的泵车臂架避障方法。运用超二次曲面函数表示空间障碍物,采用伪距离作为臂架与空间障碍物的接近程度指标。基于最小伪距离判别指标,对泵车臂架赋予一个避障速度,并对传统梯度投影算法进行改进,在避免关节运动超过关节极限位置的情况下实现泵车臂架的安全避障,同时保证避障过程的平稳性和臂架末端的轨迹精度。仿真及半物理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在混凝土泵车臂架避障过程中的有效性,且能完成空间多障碍物避障。  相似文献   

13.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代表国内最高水平、国际领先水平的三一SY5600THB-66型臂架达到66m的混凝土泵车(现为世界最长臂架的泵车)。该车的臂架长度创造了世界纪录,最大垂直高度65.6m,施工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其泵送排量达20.0m~3/h,是目前混凝土泵车产品中泵送排量最大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泵车在泵送换向过程中产生液压冲击、混凝土不连续冲击、冲击频率与臂架固有频率区接近,使得末节臂架在垂直方向抖动达1米以上,直接影响了臂架的寿命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泵车臂架是一个大惯性、大延迟、非线性系统,传统控制方法很难奏效,全球主要泵车制造厂家均不遗余力地进行减振研究.本文概述了国内外一些厂家在被动减振控制、主动减振控制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并对臂架振动抑制控制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泵车因其灵活性成为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混凝土泵送设备,泵车臂架运动控制一直为行业研究热点.针对如何在安全标准限定下最大限度地提升臂架运动速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臂架运动速度实时计算数学模型,通过Newton迭代法求解复合运动各臂架的运动速度,基于CoDeSys编程平台对控制系统进行了搭载运用.在混凝土泵车上进行了试验,验证表明:整个控制系统稳定可靠,在安全标准下显著提升了臂架运动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臂架系统运动过程的平顺性,采用基于MWorks平台的Modelica多领域建模仿真技术实现了对某型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分析与改进.首先,搭建某型混凝土泵车的臂架系统的机械刚柔耦合模型、液压模型等多领域模型;为了研究臂架平顺性影响因素,仿真分析了臂架系统中各节臂架联动工况下刚度、液压系统阻尼等;最后,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优化改进策略.实验提出无需制造物理样机用于实体实验的方法,为企业改进某型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提供了高效的研发途径,可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为产品的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我单位一台日本NCP11FB型混凝土泵车在某工地施工时,因臂架泵严重损坏,致使臂架和支腿无法伸缩,从而造成混凝土泵车不能开动,即使欲离开施工工地回单位进行维修也不可能了。经研究,我们采取了一应急措施,最终使臂架和支腿缩回,该泵车臂架和支腿的工作液压原理见附图。现将此方法的实施步骤介绍如下。 (1)分别将连接臂架泵7的三根油管(进、出油管及回油管)的另一端接头拆下,并用堵头堵死,以防液压油大量泄漏。 (2)该车主泵压力表3是安装在液压油箱侧面的,用以观测主泵的压力值。现将连接主泵压力表3上的一根液压…  相似文献   

18.
正某单位1台2005年购置、臂架长度为37m的4节臂某型混凝土泵车,在混凝土泵送结束、开启自动泵送清洗时,第一节臂(最下面)液压缸耳环被反向拉断,造成泵车臂架整体倾倒事故。事故发生前,该车停放的工作场地地面平整、坚实,满足承载要求,支撑水平度也未超过使用说明书中规定值。事故发生时,臂架在泵车前方完全伸直,正处于垂直布料状态。事故发生后,第三、第四节臂完全落地。  相似文献   

19.
通过Pro/E软件建立某混凝土泵车臂架变幅机构的三维实体模型,将其导入ADAMS中,分析多种工况下的臂架仿真运动,找出最危险工况时油缸的最大受力,并利用ADAMs的DOE(Degign Of Experiments)手段,很好地完成了臂架变幅机构的优化设计,明显地减小了油缸的最大受力,极大地提高了臂架系统的工作性能,为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提供了较为实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泵车臂架柔性多体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杰  戴丽  赵丽娟  才娟  张婧 《机械工程学报》2007,43(11):131-135
用柔性多体动力学的理论分析四节臂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动态特性。把泵车的臂架模拟成柔性机器臂,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和虚功原理建立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柔性多体动力学方程,通过对泵车臂架运动微分方程的推导和数值求解,对泵车各臂杆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分别建立四节臂混凝土泵车臂架的刚性模型和柔性模型,给定相同的驱动力矩对两种不同情况下的运动模型进行分析。仿真得出两种模型的变形曲线和第四节臂杆的角速度曲线,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研究轻质长臂杆混凝土泵车的臂架系统时,考虑各个臂杆柔性变形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同时,研究成果也为混凝土泵车浇注自动化的研究提供了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