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盾构设备的优化、掘进施工工艺的完善,盾构机运用的地层不再局限于软土,在硬岩地层,也可以施展拳脚。但地层对施工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厦门地铁盾构施工中遇到的上软下硬及全断面硬岩地层,掘进进度缓慢、刀具损坏较快、掘进易多出碴导致地表沉降等问题,分析并研究了此类地质情况盾构掘进控制中的一系列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地铁隧道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地面沉降要求极为严格,尤其在城市主干道、周边建(构)筑较多及人流密集,而且地质情况复杂地区地面沉降而带来的风险不可估量。为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文章以广州市轨道交通九号线施工4标【马鞍山公园站~莲塘村站】区间盾构施工经验,针对岩溶发育加浅埋富水砂层地质盾构掘进过程中出现地面沉降工程风险的主要因素分析,阐述了盾构掘进地面沉降的控制措施及对策,为后期盾构施工提供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3.
在盾构掘进施工时,因盾构机械不同导致土体受干扰的变形控制不同。针对上述问题,为准确预测土体变形情况并控制沉降现象,本文通过确立边界条件及土层物理学参数,构建盾构掘进施工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周围土体变形情况,并于实际掘进之前通过盾构试推试验得到盾构掘进时土体变形的控制方法。以小规模施工场地为例展开实例分析,本文方法预测结果准确率均值在90%以上,其中开挖排土率设置为98.8%可有效控制沉降现象,为施工中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忽视区域地质差异而使用单一作业模式,会导致地表沉降现象明显。为了提升盾构掘进施工质量,优化已有施工技术存在的缺陷,对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掘进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盾构滚刀受力,根据不同土层作业要求配置掘进参数,根据土层特点进行施工安全控制,根据土层结构变化转换作业模式,保证掘进作业质量。经工程实践验证,以上掘进施工技术使中心纵向沉降量下降约24.29%,盾构土舱压力稳定,掘进质量稳定可控,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轨道施工对于城市正常运行的干扰。  相似文献   

5.
赵爱军 《河北化工》2014,(8):112-114
基于巷道掘进中,地质条件不断变化的情况,掘进的施工和运行过程与现场安全、矿产能力密切相关。在越来越复杂的人机交互工作面,更要求施工掘进作业高效、安全,稳步进行。对煤矿巷道掘进工艺进行了探讨,具有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商香超 《河北化工》2013,(6):100-102
康城矿126、124复采区内地质条件复杂,受断层、空硐、煤柱应力集中区、二次采动影响,掘进中很容易出现冒顶事故,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施工工艺及施工组织,经研究决定采用实施围岩控制技术,实现了巷道安全掘进施工,解放了复采区大量地煤炭资源,延长了矿井的寿命。  相似文献   

7.
吴向前 《四川水泥》2024,(2):209-211
盾构始发是盾构施工的关键风险源,尤其是上软下硬地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始发。以南京地铁7号线西善桥出入场线工程为例,从下半部分钢套筒安装、反力架安装、盾构机下井组装调试、上半部分钢套筒安装、盾尾油脂涂抹、负环管片拼装、钢套筒内砂料回填、套筒内压力测试、上软下硬地层始发掘进参数等方面分析钢套筒始发技术的应用。该技术的采用,不仅解决了端头加固质量差条件下的盾构始发掘进安装问题,还降低了上软下硬地层中小间距始发易造成隧道内侧结构变形、地表二次沉降的风险。实践证明,在上软下硬地层始发掘进,一定要保证钢套筒的密封性,在掘进过程中根据掘进断面硬岩比率,及时调整盾构掘进参数。  相似文献   

8.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岩土地质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施工单位需要注重勘察建筑工程现场岩土地质,确定施工现场的岩土常见地质问题,并且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顺利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本文分析了岩土常见地质问题,分析岩土勘察要点,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正旺煤业二采区轨道巷掘进工作面实际条件重点探索掘进工作面过空巷技术,为掘进工作面过空巷提供了施工方法及巷道特殊支护方式,为同类型相似地质工作条件下的掘进工作面提供了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地质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就是确认现场是否存在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因素,对确保工程设计的顺利执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做好地质工程勘察工作,能够为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及参数,使工程设计及工程施工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对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为充分发挥地质工程勘察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作用,本文就针对地质工程勘察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希望能为地质工程勘察在工程设计及施工中的应用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盾构掘进施工是我国隧道工程项目施工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施工手段,尤其是在一些地铁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中,这种盾构掘进更是具备着较强的实施应用必要性。在盾构掘进施工操作中,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能够较好保障其掘进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具体到土压平衡盾构掘进过程中,障碍桩的存在是影响较大的一个方面,需要尽心恰当处理,本文就重点围绕着土压平衡盾构掘进中障碍桩的有效处理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
盾构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掘进误差不仅影响隧道设计线性的拟合,还影响衬砌管片的拼装作业。本文在介绍盾构隧道常用盾构机组成和掘进原理的基础上,开展盾构机的姿态控制研究,分析了在不同围岩条件下盾构姿态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3.
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查作为建筑工程项目中极为关键的环节,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具有重要影响。为有效发挥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的作用,建筑单位要了解应用需求及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解决影响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的因素,充分发挥地质勘察的作用,提高技术地质工程质量。本文将探讨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的应用,以期能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石膏、瓦斯、突泥、突水、溶洞等复杂的地质情况。为了保证隧道施工可以快速、安全地完成施工,需要结合隧道地质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工程施工难点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有效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支持,这是确保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科学合理的重要基础。细致准确的岩土工程勘察结果能够及时发现地质条件中对建筑工程不利的因素及阻碍建筑工程正常施工的各项问题,以勘察结果为依据制定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其实用性、科学性更高,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还能帮助施工单位规避施工风险。所以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要结合工程建设区域的实际情况,积极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以前瞻性的思维做好对各种勘察质量问题的防控,以此不断提升勘察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秦云龙 《山西化工》2023,(11):186-187+212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工作不断向前推进,煤矿资源的开发深度也在不断加大,在煤矿工作面掘进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地质条件,因此,必须要有效做好掘进工作面的支护工作,保证整个煤矿井下掘进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掘进工作面支护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掘进工作面的支护技术方法应用策略进行探索,有效保证煤矿井下掘进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避免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为后续类似工作开展提供相关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露天矿平巷掘进时遇到坡积砂土层而无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施工的问题,在充分调查该施工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超前固结及管棚超前支护的技术,从而达到巷道掘进的要求,对矿区坡积砂土层水平巷道掘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盾构始发与接收端头加固是一个重要技术环节,端头加固的效果直接影响到盾构机的安全始发与安全到达接收,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复杂地层盾构接收最容易发生工程事故。科学合理选择端头土体加固方案,是保证盾构顺利施工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某地铁多层粉质黏土和粉土、砂土互层复杂地质情况,为了解决地铁接收端头搅拌桩结合高压旋加固方法中存在的降水渗透破坏、土层变形等施工风险,提出了RJP工法桩结合混凝土素桩加固该类地层的方法。改进的端头加固技术实用高效,有效解决了不良地质条件下的端头加固难以实现盾构安全接收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分析了复合式地层条件下盾构隧道掘进对铁路桥梁的影响,对土体位移、桩体位移、承台及桥墩位移、桩体附加内力等方面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综合计算结果及工程环境明确施工控制技术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地铁施工中,孤石空间分布的随机性非常大,目前地质勘探技术一般难以探测清楚孤石的位置,而孤石与其周边地层的强度又有很大差异,造成盾构在掘进时,经常出现地面沉降异常、刀盘受损等风险。因此在地下工程盾构施工中,孤石具有很大危害。文章对地铁施工中盾构区间孤石的开挖处理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