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铀矿开采     
《兵工标准化》2007,(2):49-49
铀矿床的特点是矿体形态复杂,面积和厚度小,多数在压碎带、破碎带.剪切和强力裂隙中斌存,造成开掘和支护复杂化。铀又与其他金属共生,形成复合矿,采矿时要考虑综合利用。例如,我国铀矿采冶工作者,就开发了独具特色的煤型铀矿的采冶工艺及设备。铀矿物和铀矿石具有放射性,在开采过程中必须要有预防氡气和放射性微尘的设备,保护工作者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2.
凌锋  贾瑛  谢乃国  沙晶 《四川兵工学报》2009,30(9):100-101,137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某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库在建设期、服役期、退役期的生命周期全过程资源消耗、能耗和环境影响进行了识别与量化分析.同时,结合国家处置场能耗估算方法,提出了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的环境效益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放射性固体废物就地妥善处理可产生1.65×1011kJ的环境正效益.  相似文献   

3.
带盖瓶装放射性液体自动分装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操作人员采用手动主从机械手对带盖瓶装放射性液体进行分装存在的不足,以机器人自动作业技术、移液器、电子天平等为基础,研制一套带盖瓶装放射性液体自动分装系统。主要自动操作过程包括:机器人操作送瓶、开盖、盖盖、移液、放回和取样嘴更换等动作;移液器用于吸液和排液,电子天平用于液体称量。分装机构主要由3个三自由度机器人、3个转台和2个夹持座等组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提高带盖瓶装放射性液体的分装精度、效率及自动化水平,能大大减少辐射伤害。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体的放射性监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闪烁体探测器的水中放射性连续监测装置。采用双闪烁体 联合设计,整合闪烁体优秀性能,发挥硬件最大效用,并在能谱解析和无源效率刻度方面进行优化,实现超低放射 性核素的快速识别和活度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适用于大面积水域的快速巡回测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移动物体放射性监测仪探头部分防水性能问题,对探头部分面板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对探头的组成及面板受力进行分析,采用SOLIDWORKS中的simulation进行有限元分析,主要分析了探头部分面板的受力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面板的结构设计满足指标要求,能为相关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移动物体放射性监测仪探头部分防水性能的问题,对探头部分面板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对探头的组成及面板受力进行分析,采用 SolidWorks 中的 simulation 进行有限元分析,主要分析了探头部分面板的受力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面板的结构设计满足指标要求,能为相关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量的自然和实验事实,应用相关理论澄清了人们对“天然放射”现象在认识上的严重不足,用现代理论论述了这一现象的发生过程,为人们重新认识这一现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陆军总共拥有63900辆坦克,总数远远超过世界上非华约国家坦克数量之和。苏联当时的国家军事战略是准备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是一场核战争,需要大量装备具有三防能力的坦克来通过核放射性沾染区作战,因此,特别重视坦克的发展。冷战期间,苏联大量生产和装备坦克,以数量优势压倒西方的质量优势。当时,苏联有5家坦克厂,即下塔吉尔的乌拉尔车辆厂、鄂木斯克运输机械制造厂、列宁格勒的基洛夫斯克厂、车里亚宾斯克拖拉机厂和哈尔科夫重型机械制造厂,坦克年总产量达3000辆,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相似文献   

9.
基于目标的物理和战术两方面的特征,应用D-S证据推理理论,对海上目标类型归类。根据证据推理相关理论,建立融合目标战术特征和物理特征的目标识别模型,取目标的距离特征、速度、加速度特征和回波特征4项进行具体分析。模型目标类型识别的可信分辨阈值,可根据对目标类型识别的统计数据和要求达到的准确率决定。  相似文献   

10.
袁惠群  孙华刚 《兵工学报》2009,30(2):180-184
在对考虑材料特性参数的超磁致伸缩材料内部等效磁场分析的基础上,将时变磁场下的涡流影响引入Jiles-Atherton模型,对其进行修正,建立考虑材料内部磁场特性的磁滞回非线性模型,导出相应的解析表达式。通过数值模拟讨论材料参数对滞回非线性特性的影响,并与文献[21]实验比较。结果表明:材料内部磁滞回特性不仅受激励磁场频率的影响,而且还与材料内部磁场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考虑材料内部磁场分布时,材料的磁滞回曲线的最大值将明显降低,滞回曲线的形状也将发生变化,而所得非线性滞回模型与实验结果更加吻合。  相似文献   

11.
低温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循环预冷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液氮为工质,进行了低温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循环预冷的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系统的简单改变,以及操作步骤的不同调整,按回流管有无绝热、泵壳外覆盖不同厚度绝热层、回流管出口在贮箱液面以下或贮箱液面以上的各种组合,共进行了6个状态的试验。通过试验,从原理上验证了自然循环预冷是可行的。同时,对循环预冷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到相关的结论,为今后的大型试验研究及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葛运圻  艾广明 《战术导弹技术》1997,(2):59-64,,F004,
按柔霹充概念导出含气流流的声速公式及一维流动方程,制作了通用函数表地含气水流进行了声速喷管和超声速喷管实验,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符合得十分好,从而取和是了一些工程上十分有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重金属废物和其他非金属危险废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采用水泥固化为主药剂稳定化为辅的综合处理技术对其进行稳定化/固化处理,以达到其最终处置所需要求。首先,经固化和浸出试验确定每批废物实验块的基本配比。然后,将可直接固化的危险废物和回转窑焚烧炉的飞灰,按配比加药剂稳定且用水泥固化。为保证固化块的强度和提高填埋场的服务年限,对基本配比系统按工艺流程采用控制室集中控制,对其计量-投料-搅拌-出料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而其他设备则采用现场控制。该技术已应用到多个工程中去,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回转体边界层方程属于高阶非线性微分方程,回转体边界层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一直是工程上的一个难点。基于边界层理论,利用面元法求解绕流外部势流流场,从回转体轴对称边界层微分方程出发,引入Prandtl混合长度湍流模型,利用有限差分的方法对回转体边界层微分方程进行数值计算。最后,以某回转体外形为例,获得了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5.
非线性金属丝网减振器的试验建模和参数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非线性金属丝网减振器进行研究分析,建立了一种基于工程实践应用的减振器非线性数学模型,以此来描述迟滞非线性系统的动态特性.试验表明:在周期激励作用下,非线性金属丝网减振器的迟滞回线不仅与振幅有关,还与频率有关.通过对金属丝网减振器工作机理的分析,将减振器的恢复力分解为弹性力和阻尼力两部分.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这类非线性迟滞系统的动态特性,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贾彩娟  张宇文 《鱼雷技术》2002,10(3):21-23,31
基于面元法,通过在回转体和空泡表面分布源汇的方法,建立了求解轴对称回转体局部空泡流场的数学模型。依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对两种典型的回转体头部线型(即头部为光滑过渡曲线的回转体和头部有突变角度的回转体)的局部空泡绕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收敛的特点,第1次迭代所得结果与最终的收敛结果相比误差不超过5%,通过比较发现理论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分层γ扫描(segmented gamma scanning,SGS)系统受核废物密度影响的问题,为研究核废物密度对特征能量脉冲计数的影响,提出一种蒙特卡罗仿真分析方法。采用蒙特卡罗软件MCNP(monte carlo n-particle transport code)建立基于原型的SGS仿真模型,将废物桶内分别填充密度相差较大的2种常见核废物,使用透射源、混合源分别进行透射测量和发射测量,对比能谱测量结果。结果表明:核素特征峰幅度随密度增大而减小,杂散能量脉冲幅度随密度增大而增大,且密度变化对透射测量影响较大,需要在后期校正计算时进行针对性修正。  相似文献   

18.
施征 《兵器知识》2011,(5):26-27
正受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影响,美国国防部原则上禁止美军士兵进入该核电站方圆50海里(约93千米)内的区域。此为被派往日本执行救灾任务的美国航母"罗纳德·里根"号。由于"罗纳德·里根"号航母在航行途中,穿越了核反应堆释放出的放射性烟云,致使全体船员"被暴露"在辐射之中,因此航母战斗群已采取"预防措施",从距福岛第一核电站东北约185千米的停泊海域转移  相似文献   

19.
根据某小型涡轮发动机需求,采用理论计算与经验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微型回油式喷嘴。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确定了微型回油式喷嘴喷油孔孔径、回油孔孔径、旋流槽等关键几何部位尺寸。为验证设计方法的适用性以及喷嘴性能,在设计和加工该种回油式喷嘴基础上,开展了基于PDA的喷嘴雾化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嘴特征雾化粒径在15~65μm之间,雾化均匀程度良好。  相似文献   

20.
提起放射性武器,人们还不太熟悉。其实,放射性武器是核武器的“孪生兄弟”。早在40多年前,核武器刚刚问世不久,一些国家就根据核武器的杀伤破坏作用原理制定了研制放射性武器的计划。随着核工业的迅速发展,许多国家都逐步具备了制造放射性武器的能力和条件。特别是一些无核武器的国家,极力想用放射性物质,特别是核反应堆使用过的核废料,制造放射性武器,极大地增加了世界的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