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无线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与可靠性亟待提升,常规单天线收发通信系统面临严峻挑战。采用常规发射分集、接收分集或智能天线技术已不足以解决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大容量与高可靠性需求问题。可幸的是,结合空时处理的多天线技术——多人多出(MIMO)通信技术,提供了解决该问题的新途径。它在无线链路两端均采用多天线,分别同时接收与发射,能够充分开发空间资源,在无需增加频谱资源和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成倍地提升通信系统的容量与可靠性。然而,与常规单天线收发通信系统相比,MIMO通信系统中多天线的应用面临大量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MIMO无线传输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IMO无线传输技术是通信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它能在不增加带宽与功率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堪称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兴趣。回顾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概述天线分集技术与智能天线技术,剖析MIMO无线传输技术的原理与国内外研究现状:传统单天线系统向多天线系统演进、智能天线向多天线系统演进、MIMO无线传输技术的原理、MIMO系统中的分集与复用、MIMO无线信道建模、MIMO系统中的多天线设计等,为深入认识与进一步研究MIMO无线传输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钱坤  张红 《通信技术》2009,42(11):200-202
协作分集技术使得具有单根天线的通信终端可以共享彼此的天线而产生一个虚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解决了通信终端受尺寸和硬件复杂度的限制难以实现多天线的问题,因而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文中讨论了采用协作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在井下通信和人员定位的应用,并指出了其在煤矿安全监测和矿区通信中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MIMO无线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忻  黄绣江 《移动通信》2006,30(5):85-88
MIMO无线技术是通信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堪称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详细探讨了MIMO无线通信技术的原理,并与智能天线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包括MIMO的算法开发、信道建模、天线设计、测试平台构建、芯片开发与技术标准化进展等,为深入认识与研究MIMO通信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任聪 《信息通信》2012,(2):191-192
无线通信技术是人类诸多伟大发明之一,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多径传播是移动无线信道的主要特征,其引起的信号幅度衰落和时延扩展是影响信号质量的主要因素.分集技术作为一种常用抗衰落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论文拟通过VC++平台,对无线通信系统的选择分集方案及最大比合并方案进行仿真,通过观察BPSK信号通过瑞利衰落信道后单天线和多天线分集系统的误码率曲线图,得出分集系统对通信质量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6.
韩旭东 《现代通信》2004,(12):18-20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贝尔实验室提出了以引入空域处理技术的多进多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为代表的多天线通信系统,并就其编码技术方案以及信号处理技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此后,MIMO 技术成为通信工业界和学术界共同的热点,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无线 MIMO 技术的概念非常简单,任何一个无线通信系统,只要其发射端和接收端均采用了多个天线或者天线阵列,就构成了一个无线 MIMO 系统。无线 MIMO 系统采用空时处理技术进行信号处理。在多径环境下,该技术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必须采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MIMO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将提供用户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好的服务质量,系统容量需要大幅度提高,因此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迫使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必须极大地提高频谱利用率。多输人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正适应未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要求,近年来得到迅猛的发展。MIMO技术是指在发射端通过多个发射天线传送信号,在接收端使用多个接收天线接收信号的无线通信技术,目前理论已经证明应用MIMO技术能极大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容量。  相似文献   

8.
郭希蕊  雷维嘉 《通信技术》2007,40(11):94-96
为了解决无线通信系统中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在移动终端的多天线制约问题,一种新的分集技术——协作分集技术被提出.它使得在多用户环境中,具有单根天线的移动台可以共享彼此的天线而产生一个虚拟MIMO系统,从而获得分集增益.LDPC码是一种性能接近Shannon限的线性分组码.文中将LDPC码与编码协作分集结合起来,通过仿真证明可以很好的提高系统的误码率(BER)性能.  相似文献   

9.
直接序列超宽带(DS-UWB)通信技术是无线通信中的一个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技术.为克服无线传输中多径衰落效应,针对DS-UWB系统,提出了一种将空时编码和Rake接收结合的方案,并进行性能分析和仿真.该方案建立在码片波形,使系统不仅获得空间分集,同时获得多径分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这种方案的多天线系统的性能明显优于单天线系统.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面集群无线电通信800 MHz频段和无线局域网5 GHz频段, 融合共口径技术和多输入多输出技术设计了一种新颖四单元双模式天线, 该无线局域网天线采用双层微带结构结合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实现高通信容量; 集群通信天线采用单层空气微带结构结合贴片耦合馈电技术, 并与无线局域网天线共口径设计, 实现多天线小型化.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集群通信天线(驻波比小于2)的阻抗带宽为806~866 MHz, 天线增益大于6 dBi; 无线局域网天线的阻抗带宽为4.9~6.1 GHz, 天线增益大于8 dBi; 各天线间的端口隔离度大于22 dB, 无线局域网天线的包络相关系数远小于0.01, 满足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的分集要求.  相似文献   

11.
无线通信技术由于其部署灵活的特性,成为智能电网接入网的研究的热点.目前的智能电网无线接入网正处于研发阶段,本文主要探究多天线系统在电力无线接入网中的应用场景以及对系统性能的潜在提升.本文重点介绍了多天线发送技术与多天线接收技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选择分析适合的多天线技术.  相似文献   

12.
陈书恒  张鑫  朱倪瑶  赵勇 《电讯技术》2024,64(2):247-251
海上升空通信中继系统是解决海上广域无线宽带通信的重要手段,但其性能易受海面波动带来的多径衰落影响。为了有效提升中继系统接收信号质量,提出了一种多天线分集接收方法,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实现相应的接收处理。仿真分析及实验室测试表明,所提出的四天线分集接收技术能够带来近6 dB的合成增益。经海上对比试验验证,采用所提出的多天线分集接收技术的升空通信中继系统,其数据接收完整性提升了10%~20%,系统性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3.
张彪 《信息通信》2013,(10):247-247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人们对于通信技术的传输方式以及传输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协作通信作为一种新型的传输技术,其利用无线通信系统中随机分布的用户天线,构成虚拟多输入多输出设备系统。文章将通过对基于协作分集的无线通信技术的原理以及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为实现无线通信技术的更好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空间分集与编码调制技术相结合的空时编码技术,可以获得分集和编码增益,具有优异的抗衰落性能。传统空时编码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通过多天线来实现空间分集的,但是由于移动台的尺寸和载频的限制,使多天线技术很难实现。基于复杂系统自组织MIMO无线传输分集和编码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可选方案,并且无需通过信道反馈信息,动态分配资源,提高了端到端的通信服务质量(QoS)和信道容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的通信技术相比具有传输速度快、传输效果好、信息存储量大等优势,受到了各个领域的高度重视。Zigbee无线组网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通信技术,在网络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了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概念,即使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也能够及时的进行自我修复和自我组织,不会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功能造成影响。本文将针对Zigbee无线组网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无线局域网中的智能天线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勤业  张莹 《电子学报》2004,32(F12):141-147
针对无线局域网性能和速度等方面的不足,讨论采用智能天线技术改善无线局域网的性能.重点介绍波束切换系统、自适应阵列天线系统以及基于收、发分集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给出了不同系统的结构及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一种实用的应用于IEEE 802.11b标准的波束切换系统.  相似文献   

17.
单向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先才 《电子科技》2003,(21):39-40,44
介绍了一种无线信道数据通信系统,给出了网络结构工作原理及硬件设计方案。讨论了数据传输格式及差错控制原理。给出了数据通信协议的数据帧结构,以适应于无线通信环境,可确保在较差的无线环境下实现数据无差错传输。系统中的天线共用与分集电路的设计可靠,已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无线通信系统中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在移动终端的多天线制约问题,一种新的分集技术-协作分集技术被提出。它使得在多用户环境中,具有单根天线的移动台可以共享彼此的天线而产生一个虚拟MIMO系统,从而获得分集增益。文中介绍了协作分集的基本概念、编码协作机制,分析了编码协作机制下成对误差概率、误码率、误块率的性能,讨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郭希蕊  杜鹏 《通信技术》2007,40(12):108-110
为了解决无线通信系统中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在移动终端的多天线制约问题,一种新的分集技术-协作分集技术被提出。编码协作分集可以在慢衰落环境下取得较好的性能,但在快衰落环境下性能较差,文中对编码协作分集进行了延伸,考虑了在快衰落环境下的空时编码协作分集和自适应空时编码协作分集。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已是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其标准制定工作也在I-Tu的率领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国都积极地参与并提议,希望促进IMT-Advanced全球标准化工作。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会在不久的将来给人类带来全新优质的通信,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下面我们从空中接口网络结构、无线信号传输的编码调制技术、多址技术、多天线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