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瓷艺术与现代产品设计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克中 《包装工程》2016,37(18):118-120
目的分析陶瓷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探寻陶瓷艺术的有益元素与现代产品设计的融合。方法从陶瓷材料的物理特性、陶瓷材料的心理特性以及陶瓷的装饰纹样等方面,讨论陶瓷艺术如何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中。结论陶瓷艺术对现代产品设计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它有助于提高产品设计的方法,拓展产品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郭玉峰 《上海包装》2023,(5):129-131
莲花纹饰因其文化内涵、精神内涵和美好寓意成为传统装饰纹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莲花纹饰为例,论述了其在陶瓷设计中的传统表现技法和现代表现技法。基于传统莲花纹的精神内涵,阐明了传统莲花纹样结合现代设计表现技法的可行性,旨在创新现代陶瓷设计技法,进一步开拓莲花纹样装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康乐 《包装工程》2018,39(12):245-248
目的探究民族文化元素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方向及实践。方法基于丰富而广泛的民族文化资源,从中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性的传统纹样、传统绘画及书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对云纹、龙凤纹、工笔画、木版画和书法等元素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总结相关的设计策略,并借助具体的相关设计案例展开深入的分析与展望,指出要想使陶瓷装饰艺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席之地,必须进行继承性创新,丰富其文化底蕴和民族特性。结论将民族文化元素与陶瓷装饰艺术相结合,能够构成新的视觉意义,在丰富陶瓷装饰形式和内涵的基础上,实现美的艺术效果,既给人以愉悦的感官体验,又能够很好地传承与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从而促成两者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宇 《包装工程》2019,40(14):300-303
目的 探究中国传统纹样在纤维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途径,推动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方法 从中国传统纹样的类型与艺术特点入手,结合纤维艺术分析中国传统纹样在拓宽艺术设计内涵方面的作用,并根据相关案例阐述纤维艺术在设计思维、符号元素、装饰技巧、创新设计等方面对中国传统纹样的借鉴,总结中国传统纹样在纤维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经验。结论 纤维艺术设计自传入伊始,在我国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鲜明的地域色彩与民族特征,而传统纹样则是凸显地域色彩与民族特征最为关键的要素,在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中传统纹样依然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设计师应善于从传统艺术中汲取养分,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及其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用于包装设计的元素多种多样。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涵义和特点的基础上,对传统吉祥色彩、陶瓷艺术、传统吉祥图案与纹样、雕刻艺术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深层次探究宋元时期陶瓷纹样所代表的文化意蕴及在艺术审美中的表现。方法通过分析宋元时代背景,将宋元时期文化特征因素和陶瓷装饰纹样的审美表现相联系,从"理学"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儒禅追求、宗教弱化、民族融合、平民觉醒、书画发展7个文化特征因素出发,结合典型案例对宋元陶瓷装饰纹样进行审美解读。结论在宋元时期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传统陶瓷纹样的审美表现深受多方文化特征影响,在纹样艺术审美中呈现出特有的时代文化现象,流露出民众的审美观念和意识情感。  相似文献   

7.
山西的琉璃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琉璃除了器物之外,还有高塔、影壁、狮子、神像,以及众多建筑屋顶上的脊饰、吻兽等的使用。其丰富的造型、精湛的技艺、斑斓的色彩,无不令人赞叹。本文以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塔为例,通过对该塔琉璃装饰纹样研究,结合时代背景、审美需要,将其特有的装饰纹样及工艺手法归纳和展现,从而得出时代纹样规律,并通过现代的审美知识,将飞虹塔的装饰艺术结合现代工艺美术发展,进行传承和弘扬,并对我国建筑装饰研究理论进行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陶瓷装饰艺术融入天然饰物装饰后作品展现出来的审美感受,其中对表意的功能美、混搭的材质美、装饰的自然美进行了阐述;针对天然饰物与陶瓷装饰艺术的共融,重点研究了陪衬烘托、镶嵌插接、镂空烧结、压印编织、描绘雕刻等艺术表现手法,体现出现代陶瓷艺术创作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通过对陶瓷装饰艺术与天然饰物进行论述,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最终指出了艺术家们在创作陶瓷作品中结合天然饰物有利于丰富陶瓷装饰手段和艺术表现力,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传统纹样元素运用到现代化妆品的包装设计中,使设计方案从图案、色彩、主题等方面都能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方法通过对铜镜艺术特征及文化进行分析,结合现代图形的构成法则进行重新解构设计,提出传统纹样衍生并再设计的图形创意方法,实现了传统图形与现代流行风格的融合,最后以创作案例予以验证。结论将传统装饰图案与现代女性化妆品的包装风格相结合,不仅能使设计对象体现出汉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实现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戴雪梅 《包装工程》2017,38(18):244-248
目的对唐代铜镜的装饰艺术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中国古代铜镜装饰发展历程的梳理,尤其对唐代铜镜的装饰题材、装饰主题、装饰铭文、装饰布局及构图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中国古代铜镜装饰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借鉴作用。结论唐代铜镜纹样表现手段丰富、取材广阔、造型独特,是现代设计可借鉴的宝典,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汉代装饰艺术对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葳  李海冰 《包装工程》2014,35(10):112-116
目的通过考察汉代装饰艺术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探讨传统艺术资源对当代设计创作的意义。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汉代装饰艺术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从汉代装饰艺术的风格特点、纹样、色彩和装饰手法等几个方面,对其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进行考察和分析。结论提出汉代装饰艺术的具体元素与装饰风格特征,及其给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师带来的灵感启发和独特的精神气质,进一步阐明中国传统艺术是当代设计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2.
叶莉  李聪慧  刘瑶 《包装工程》2020,41(10):331-336
目的以剑川白族的民族文化艺术环境为背景,通过运用图式语言理论,对剑川木雕装饰纹样进行图式语言提取与分析,揭示图式语言与传统纹样的对应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从剑川木雕装饰纹样的分类入手,结合实地考察,对其艺术形态进行梳理,分别从共性图式和特性图式两个方面,剖析剑川木雕装饰纹样图式语言的特征。一方面通过图式的概括性特征分析,对木雕纹样的创作题材和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分类描述与梳理;另一方面基于图式的规律性、指向性、多维性和跨文化性特征,对传统视觉语言的构成元素和元素所构成的认知图式和审美图式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和解读。结论不仅对特性图式的单个符号到整体布局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而且提出了共性图式隐藏的内在秩序和规律性问题,为民族纹样传承和创新,提供研究思路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寿桃纹"系包括了桃实、桃叶、桃枝的中国传统植物装饰纹样。在中华民族传统的工艺品陶瓷容器的装饰应用中常见之。表现寿桃纹的陶瓷容器追求装饰美,重视韵律美。本文系针对现阶段寿桃纹的研究相对有限的具体情况,以传统吉祥纹样的人文意义为切入点;以陶瓷容器造型上的寿桃纹装饰造型为线索,结合图像资料来进行分析。从寿桃纹的人文意义、装饰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与阐释。对中国古代传统纹样中内涵规律的再研究会对我们更好的发现和理解现代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图形与设计思维等相关问题提供启示。旨在从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纹样中汲取灵感,为更好地设计出新时代的富有民族特色且符合民族审美情趣的包装设计作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周星  陈春 《包装工程》2017,38(12):215-217
目的探究青花瓷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方式。方法从青花瓷的装饰技法入手,分析青花瓷的色彩、纹样、造型3个方面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实例论述青花瓷元素在服装设计、包装设计、封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结论青花瓷装饰艺术不仅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用具的范畴,还大大提高了陶瓷制品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将其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对丰富设计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方面有重要的传承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聚焦普米族的民族文化中服饰纹样的研究,并依托IP人物设计开发普米族系列文创产品。厘清普米族民族服饰纹样的形成及发展过程,研究其在民族杂居大环境下保留的传统服饰纹样的独特性,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其他少数民族如白族、纳西族、藏族等的影响。通过对普米族服饰中头服、上衣、下裳和装饰的相关资料进行详细整理研究,从款式类型、色彩搭配和装饰技艺等几个方面分析其艺术特点,结合IP人物形象设计的审美价值、创新形式、工艺技术以及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理念,解构后再创作实践,设计出基于普米族少数民族文化的符号化、大众化的文创产品。同时,民族服饰能够体现其民族文化、民族独特风貌和其发展轨迹,将普米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设计元素相结合,赋予现代设计产品浓厚且扎实的民族文化属性、艺术属性,使产品更具竞争力。优化文创设计产品,使民族文化传播途径更加多元化,引导市场消费者主动了解中国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落花流水纹是中国极具代表性的传统纹样,其应用范围广泛,纺织物、瓷器、漆器等日用品上皆可见。本文收集整理落花流水纹的相关资料,对其艺术形式、应用载体与设计文化的演变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取落花流水纹的基本设计元素进行衍生设计,通过简化变形,分解重构等方法生成新纹样,并将其应用于一系列现代纺织品的设计中。研究旨在挖掘落花流水纹的艺术及文化价值,找到该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点,助力传统纹样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汉代瓦当纹样艺术在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价值与设计方法.方法 概述汉代瓦当中传统纹样的艺术特征,分析汉代瓦当纹样艺术在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价值,从形式美法则、纹样元素再创造、装饰与功能结合、传承纹样寓意四个方面进行设计实践,总结汉代瓦当纹样在茶包装中的设计方法.结论 汉代瓦当纹样与茶包装设计结合有利于汉代瓦当纹样艺...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醴陵釉下五彩陶瓷装饰的特点,平面构成、构成主义以及形式美法则的概念。通过实际案例探析了平面构成的点、线、面元素对釉下五彩陶瓷装饰艺术方面的影响和应用。探索了釉下五彩陶瓷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9.
古桥装饰纹样是古桥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浓厚的地域特色。浙江省绍兴市以拥有众多古桥而著称。本文采用文献考证、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绍兴地区具代表性的古桥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其装饰纹样的特征,并从中提取设计元素,应用于绍兴黄酒瓶身贴纸设计实践中。文章希望通过对绍兴古桥装饰纹样的再设计与应用,探索古桥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汪莉君  张亚池  柯清  杨丁  骆军 《包装工程》2022,43(6):232-242
目的 将凉山彝族创新纹样应用于现代家具,延续凉山彝族文化。方法 以从凉山彝族地区采集到的纹样为数据基础,通过统计学方法汇总分析,并探究创新纹样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方法。结论 结合现有纹样数据的量化分析,总结不同类型纹样的常见装饰部位与构成方式,并归纳典型凉山彝族纹样的常见搭配纹样。通过对文化延续最大化的分析,提出凉山彝族纹样应以纹样组合为单元进行创新,并得出文化延续、功能延续与适于工业化生产的三大创新原则。以现代设计理念和大众审美为参考,通过研究各类纹样组合的文化内涵、比例尺寸与构成方式,产出适用于各类纹样的最优创新方法。结合现代家具的常见装饰部位与比例尺寸,提出各类创新纹样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方法,使彝族创新纹样以多样化的形式存在现代生活中并代代相传,从而延续凉山彝族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