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反凝析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深层低渗透凝析气藏的数量越来越多,了解其反凝析特征是气藏开发正确决策的重要基础。为此,以某油田的深层低渗透凝析气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CVD测试及真实岩心衰竭实验测试,研究了深层低渗透凝析气藏的反凝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PVT筒的定容衰竭与多孔介质中的衰竭特征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应尽可能采用岩心衰竭实验研究深层低渗透凝析气藏的真实反凝析相态特征;②该油田深层低渗透凝析气藏衰竭开发过程中反凝析呈中等偏低水平,近井地层的反凝析液堆积速度较慢,最大反凝析液饱和度值对应的地层压力与气藏标定的废弃压力接近,表明该油田深层低渗透凝析气藏比较适合于采用衰竭方式开发;③该油田深层低渗透凝析气藏衰竭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凝析油饱和度小于临界流动饱和度,析出的凝析油不会产生反蒸发,因此在气藏开发过程中防止反凝析污染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低渗透气藏在我国已发现的气藏中所占比例较大;由于低渗透多孔介质的影响,与常规高渗气藏相比,开发难度较大,尤其是对于凝析气藏.因此,考虑低渗透多孔介质对凝析气体系的影响对于提高我国低渗透凝析气藏开发水平有一定实际意义.此次研究主要分析低渗透多孔介质对凝析气体系相态特征影响.采用中原桥白气藏实际低渗透储层岩心和配置的高舍凝析油型(凝析油含量364 g/m3)凝析气样分别从实验、数值模拟角度研究衰竭过程中,多孔介质、初始水饱和度对凝析油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的影响,以及多孔介质对凝析气露点压力影响.研究表明:多孔介质中测试的凝析气露点压力高于PVT仪中测试值;对同一块岩心,采用相同的凝析气样品,随着初始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测得的衰竭至大气压下凝析油残余饱和度越小;衰竭过程中,多孔介质中凝析油流动及再蒸发较PVT仪中明显,凝析油残余饱和度低于PVT仪测试值.对于低含凝析油型凝析气,由于致密储层对凝析油的吸附作用明显,岩心测试的残余油饱和度值高于PVT仪测试值,因此,对于这类凝析气藏必须考虑凝析油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3.
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储层结构、流体性质复杂,造成其流动机理及凝析油反蒸发机理不同于砂岩凝析气藏,需要进行开发机理研究来为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提高采收率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取得塔中Ⅰ号碳酸盐岩凝析气田露头岩心造缝造洞,采用现场取得的油气样进行配制,使用高温高压全直径岩心设备进行了垂直衰竭、水平衰竭、注干气保持压力、注水保持压力、注干气吞吐、注水替凝析油的全直径岩心物理实验研究。实验根据缝洞型储层不同结构特征分类对比了各种开发方式对凝析油采收率的影响,对缝洞型储层高含凝析油型凝析气藏的合理开发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解除低渗凝析气井近井污染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解除近井反凝析堵塞和水锁是深层低渗凝析气藏开发必须解决的难题。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调研,分析了凝析气藏近井带反凝析油堵塞和反渗吸水锁形成的机理及其对气井产能的影响,总结了解除凝析气井近井堵塞提高产能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形成的主要技术手段。结果认为:低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高渗储层均可能由于反凝析和水锁的存在而严重影响气井产能;高临界凝析油流动饱和度和高含水饱和度导致反凝析影响严重。解除近井反凝析堵塞和反渗吸水锁的主要机理是延缓反凝析出现和加速反凝析油和地层水的蒸发;凝析气注入可反蒸发凝析油中的重烃;注甲醇可有效解除反凝析油和水锁的双重堵塞。将向近井带注入化学溶剂、注气和加热等方法结合起来,可能是解除低渗凝析气井近井堵塞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深层低渗凝析气藏数量越来越多,了解其反凝析特征是气藏开发正确决策的重要基础。以中原油田的深层低渗凝析气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CVD测试及真实岩心衰竭实验测试,研究了深层低渗凝析气藏的反凝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PVT筒的定容衰竭与多孔介质中的衰竭特征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应尽可能采用岩心衰竭实验研究深层低渗凝析气藏的真实反凝析相态特征;中原油田深层低渗凝析气藏衰竭开发过程中反凝析呈中等偏低水平。近井地层的反凝析液堆积速度较慢,最大反凝析液饱和度值对应的地层压力与气藏标定的废弃压力接近。这表明中原油田深层低渗凝析气藏比较适合于采用衰竭方式开发;中原油田深层低渗凝析气藏衰竭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凝析油饱和度小于临界流动饱和度,析出的凝析油不会产生反蒸发,因此在气藏开发过程中防止反凝析污婆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塔中Ⅰ号气田裂缝-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表现出“双孔双渗”特征,凝析油反蒸发机理不同于砂岩凝析气藏,国内外对如何提高裂缝-孔洞型凝析气藏采收率的研究还比较少。为此,首先取得无裂缝的碳酸盐岩岩心进行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平均孔隙度6.5%,平均渗透率1 mD),然后进行造缝(裂缝渗透率5~10 mD),并将岩心组合成长岩心(105.8 cm),最后采用塔中Ⅰ号气田凝析气(凝析油含量533 g/m3)进行了注气、吞吐和脉冲注气实验,优选出提高凝析油采收率的开发方式。实验结果表明:露点压力以上注气凝析油采收率最高,其次是最大凝析油饱和度下注气或脉冲注气;与低渗透砂岩凝析气藏不一样,注气吞吐提高凝析油采收率效果最差。该实验对裂缝-孔洞型储层高含凝析油型的凝析气藏的合理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凝析气藏衰竭开采出现反凝析污染,如果衰竭速度控制不当,将严重影响气井生产。采用非平衡压降"雾状"反凝析控制技术可以缓解这种影响。该技术利用凝析油析出之初、其呈雾状的非稳态状态时,通过提高天然气流速使反凝析油即时形成即时采出,实现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时反凝析油始终无法形成连续相,保持高的凝析油传输能力,并通过延长雾状流压力窗口实现反凝析污染的有效控制。首先通过Мирзажанзаде的非平衡压降理论结合非平衡定容衰竭相态实验,揭示了衰竭速度与"雾状"反凝析的内在规律;然后开展不同压降速度(1 MPa/h、2 MPa/h、3 MPa/h和4 MPa/h)下的长岩心反凝析伤害实验及衰竭开采实验,综合分析不同衰竭速度下的雾状流压力窗口和反凝析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压降速度越大,反凝析出的"雾状"凝析油颜色越深,在凝析气中悬浮时间越长,随高速气流产出量越多;当压降速度为4 MPa/h时,雾状流压力窗口为10.5 MPa (46.5~36.0 MPa),储层反凝析污染改善效果最好,凝析油采收率最高,但对天然气采收率影响不明显。因此,综合考虑气井出砂和气窜情况,适当增大衰竭速度,有利于缓解近井地带反凝析污染,提高凝析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8.
胡伟  吕成远  伦增珉  王锐  杨阳  肖朴夫 《石油学报》2019,40(11):1388-1395
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方案的制定依赖于PVT相态实验,而常规PVT相态实验忽略了多孔介质对凝析气相态的影响,导致实验结果与实际存在偏差。基于常规PVT定容衰竭实验原理,建立了致密多孔介质中凝析气定容衰竭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模拟研究了凝析气在裂缝性致密储层中的衰竭开发动态,分析了衰竭速度及多孔介质的作用对凝析气藏开发效果的影响,明确了致密多孔介质中凝析气相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衰竭速度是影响凝析气藏开发的主要原因,天然气采收率随衰竭速度的增快而降低,但凝析油采收率则表现出相反规律;致密多孔介质中凝析气的露点压力比PVT筒中的测量值提高9.42%。此外,裂缝能够有效增大泄油面积,减小渗流阻力,提高天然气和凝析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9.
致密多孔介质中凝析气定容衰竭实验及相态特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胡伟  吕成远  伦增珉  王锐  杨阳  肖朴夫 《石油学报》1980,40(11):1388-1395
凝析气藏衰竭开发方案的制定依赖于PVT相态实验,而常规PVT相态实验忽略了多孔介质对凝析气相态的影响,导致实验结果与实际存在偏差。基于常规PVT定容衰竭实验原理,建立了致密多孔介质中凝析气定容衰竭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模拟研究了凝析气在裂缝性致密储层中的衰竭开发动态,分析了衰竭速度及多孔介质的作用对凝析气藏开发效果的影响,明确了致密多孔介质中凝析气相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衰竭速度是影响凝析气藏开发的主要原因,天然气采收率随衰竭速度的增快而降低,但凝析油采收率则表现出相反规律;致密多孔介质中凝析气的露点压力比PVT筒中的测量值提高9.42%。此外,裂缝能够有效增大泄油面积,减小渗流阻力,提高天然气和凝析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白庙气田属构造复杂,储层变化大,物性差的低渗-特低渗高含凝析油气藏,采用衰竭式开发方式开发,效果很差。尝试应用水平井技术进行改善开发效果试验,由于水平井压裂工艺限制,效果不理想。应用非常规油气藏开发技术,对白庙凝析气田白庙平1井进行多段压裂改造,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为改善白庙复杂断块凝析气田的开发效果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原油田刘庄、白庙地区构造复杂,储层埋藏深,物性差,油气水层电性特征不明显,气藏类型复杂,试采井生产压差大,自然产能低,反凝析现象严重,加之地层高温高压,开采难度较大。针对这一现象开展了压裂综合技术研究,通过分析影响该地区压裂效果的因素,研究出一套压裂改造配套技术,并通过实例证实了该配套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降低到露点压力以后,不可避免发生反凝析现象.凝析液在井筒附近产生附加表皮系数,增加地层中液相的饱和度,降低气相渗透率,造成反凝析污染,从而使气井产能下降,影响凝析油、天然气的采收率.定量评价近井地带反凝析污染对气井产能的影响,对消除近井地带反凝析污染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吐哈低渗凝析气藏开发特点,现阶段采用水力压裂可以有效解除丘东气田反凝析伤害.  相似文献   

13.
板桥凝析油气田排液采气工艺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板桥凝析油气田地质构造复杂,多为小断块单井构造,井型多为斜深井,已进入开发后期,地层压力降幅大,且普遍存在地层反凝析堵塞以及水驱气藏边底水推进导致的地层严重水锁,井筒严重积液已成为气藏提前废弃的主要原因,并导致最终采收率偏低。文章系统地评价了板桥凝析油气田现有的排液采气技术,筛选了适合板桥凝析油气田以小泵深抽为主的排液采气技术,着重探讨了超深泵挂配套技术中杆柱组合的可靠性和高气液比工况下提高泵效的配套井下工具和配套抽油机工作制度,并针对板桥凝析油气田的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对现场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4.
CO2压裂与常规水力压裂相比,除具有滤失小、易返排、低伤害等常规优点外,还能降低烃类的露点压力,对易凝析的中间组分产生很强的抽提作用,有效解除了由于温度压力的变化所造成的近缝带凝析油污染。这为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制定合理有效的开发手段提供了新的途径。以中原油田白庙凝析气田为例,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CO2压裂停泵时刻其CO2量不同时的凝析气藏近缝带烃类的相态变化及各点凝析油饱和度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CO2气体对凝析气藏烃类的相态影响是CO2压裂优于常规水力压裂的重要原因,且CO2量不同时对烃类相态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这为现场实际结果的解释及优化凝析气藏CO2压裂的气体用量和压裂规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深层气藏降压开采产生反凝析的问题,从射孔、压裂、排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优化气田的采气工艺设计,寻找出适合深层气藏的采气工艺。小油管排液采气、泡排、撬装式制氮气举等排液采气工艺应用于东濮凹陷的白庙、户部寨等深层气藏,改善了井底状况,降低凝析油的损失,气井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柯克亚凝析气藏注气前缘突破判断、调整及注气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克亚凝析气田西五一(3)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先导试验区从1994年9月开始注气,至1999年8月结束,因所用注采井网多是利用现有老井组成,各单井注采井距、储层物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各采气井气窜时间也不同。为提高循环注气的整体开发效果,如何判断注气前缘是否突破并对采气井进行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在西五一(3)先导试验区注气实践中,通过对井口油压、气油比、井流物中C5的变化进行规律性总结,结合干气波及系数归纳出了4种方法,并对单井、井组气窜进行综合了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进行注气量、采气量和井网调整,地层中的反凝析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气油比上升减缓甚至下降。试验区注气期间累积采凝析油7.0183×104t,凝析油采出程度达39.2%,比衰竭式开采的采收率21%提高了18.2个百分点,采收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埋藏深度大、储层低渗致密的桥口复杂断块凝析气藏为目标,开展了地层流体相态全分析和衰竭式开发特征仿真模拟实验,研究了气藏衰竭过程中地层反凝析液饱和度分布、采出井流物组成变化、井流物采出程度、一级分离器凝析油和天然气累积采出量、采出气中重质组分含量变化等相态开采指标,为气藏衰竭式开发效果的物质平衡概念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Ǵ��������������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凝析污染对凝析气井的伤害是凝析气藏开发中遇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将降低凝析气井产能,导致凝析油采收率的下降。而影响凝析气藏开发的另一项主要因素是非达西流,它将造成凝析气藏近井地区的凝析油析出、孔道堵塞、渗透率降低。文章针对上述两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利用实验定量测定反凝析污染程度的方法;同时结合某具体凝析气田数据,使用油藏工程方法研究了紊流对其影响的程度,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在不同紊流系数下该凝析气田开发方案。通过指标对比分析,得出了气井的非达西效应对凝析气藏开发效果的影响程度和定量研究反凝析污染和非达西流影响程度的方法,为合理开发凝析气藏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杜桥白地区深层气基本成藏条件及深层气藏特征,指出了桥口地区具有“上油下气”的特点,白庙地区整体油气分布具有宝塔形特征,气藏类型均受构造及岩性双重控制的复合气藏.在此基础上,用超压流体封存箱及其成藏理论,分析了杜桥白地区深层气以箱内成藏及箱缘成藏模式为主;杜寨构造为箱内成藏、桥口构造为箱缘成藏;白庙中部和下部气藏属箱缘成藏.进一步归纳了杜桥白地区深层气的控制因素,对深化该区油气富集规律的认识,明确下一步勘探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X凝析气藏气井初期产量高、递减速度快、普遍存在地层和井底反凝析等现象,在陈元千方法的基础上完善了油气相渗曲线的归一化方法,分析了基质岩心和人工压缝岩心的相渗曲线特点。从凝析气驱油过程中油气相渗曲线变化规律出发,研究了低渗凝析气藏无因次采油指数、无因次采液指数的计算方法、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油气粘度比和较小的M值(启动压力梯度与生产压力梯度的比值)更有利于气井高含气阶段的提气携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