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烷基苯生产中两段烯烃进料工艺的烯烃转化率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氟化氢为催化剂的直链烷基苯工业化生产中,针对新开发的两段烯烃进料工艺,采用测定两段烯烃烷基化反应器进出口温差的方法计算烯烃的转化率。这为调整两段烯烃进料量,优化烷基化反应条件提供了参考。计算结果表明,在苯和直链烯烃摩尔比大于10:1,氟化氢和烃类的体积比大于0.6:1,停留时间不小于14s的条件下,直链烯烃转化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轻C4选择性加氢技术在烷基化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轻C4选择性加氢技术在烷基化装置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烷基化装置进料中的丁二烯含量由加氢前的0.25%降低到0.002%,烷基化装置的酸耗由190.16kg/t降低到109.26kg/t,烷基化油的研究法辛烷值提高0.6个单位,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硫酸法烷基化生产过程中,从反应器流到沉降分离器的酸-烃乳化液必须进行良好的分离.如果分出的油带酸过多,则会增加硫酸和烧碱的消耗,腐蚀后路的管道设备,如果分出的酸带油过多,则会降低反应过程中的酸烃比,使循环酸泵受到汽蚀,严重时还会发生酸相膨胀,导致油大量带酸,迫使反应器大幅度降低进料量或暂停进料. 在沉降分离器内的压力高于酸-烃乳化液在进料温度下的泡点压力时,影响酸-烃两相分离的因素有:沉降分离器的大小、形状、放置方式和内部结构;流经沉降分离器的酸-烃乳化液的组成、流量、温度和稳定  相似文献   

4.
SINOALKY硫酸法烷基化技术采用N型多级多段静态混合反应器和自汽化酸烃分离器集成,反应原料采用多点进料方式,采用高效酸烃聚结材料进行反应流出物中的酸烃分离。在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进行了工业应用,在满负荷条件下,烷基化油RON为96.5~97.0,酸耗为58.9 kg/t。该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反应器易维护、低酸耗、产品质量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对硫酸法烷基化装置运行能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调整脱异丁烷塔和脱正丁烷塔的操作压力和回流比可降低蒸汽消耗9 t/h;通过合理调整烷基化反应器的操作实现电耗和酸耗最优化;减小制冷压缩机的出口压力可使压缩机电机轴功率由1 883 kW降低至1 000 kW;通过原料预处理单元脱除杂质,装置运行酸耗降低至55~60 kg/t产品;建设废酸回收和正丁烷异构单元,降低新酸和原料采购成本。  相似文献   

6.
分析海南实华嘉盛化工有限公司稀乙烯制乙苯装置烷基化反应3段干气进料不均匀、各段床层温升不协调以及加热炉的热负荷过大等问题,发现主要是因干气进料温度过低所致。提出增设一台换热器,利用苯乙烯装置85℃的工艺凝液加热烃化反应干气进料的方法,将烷基化反应干气进料温度提高到70℃以上。实施改造后,烷基化反应3段干气能够均匀分布,床层温升基本协调;循环苯加热炉的负荷明显降低,燃料气用量降低了174.33m3/h;装置单位苯乙烯产品综合能耗降低了815.98 MJ/t,每年可节约燃料气成本279×104RMB$。  相似文献   

7.
美国STRATCO公司最近完成了戊烯烷基化的研究工作,可以对新建和改造的硫酸烷基化装置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其经济效益比以前报道的好,硫酸耗量低,产品辛烷值高。该工艺的特点是,烷基化装置的进料首先经过分馏分离出环戊烯,并通过选择性加氢脱除进料中的二烯烃,仅将戊烯送入装置最后酸段,在比正常废酸还低的浓度(低于90%)下进行烷基化反应。烷基化油可增产25%,不增加装置的酸耗。戊烯烷基化还减少了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的含量,因而降低了FCC汽油的蒸气压。戊烯硫酸烷基化与丁烯硫酸烷基化的操作条件基本相…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某SINOALKY硫酸烷基化工艺装置首周期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了几个影响装置平稳运行的问题,检修期间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优化改造。通过优化自汽化酸烃分离罐汽化填料,消除了汽化段存在的压差不稳定问题;通过提升自汽化酸烃分离罐烃抽出口位置及增加粗分内构件,大幅度降低了循环烃携酸量,进一步降低了回收酸泵的负荷;通过增加自汽化酸烃分离罐底部破涡器,有效缓解了酸循环泵的振动;通过优化换热流程回收副产凝结水热量,降低脱异丁烷塔1.0 MPa蒸汽消耗量1.5 t/h,降低循环水用量200 t/h;通过流程改进,回收分馏单元含硫气体进行碱洗处理,有效消除了腐蚀风险;通过增加1.0 MPa蒸汽出装置压控阀,平稳控制蒸汽压力,提高了装置抗干扰能力;通过优化预加氢催化剂再生流程,保证预加氢催化剂能够在线再生,提高了装置长周期运行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丙烯酸装置精制单元的蒸汽消耗量,优化了轻组分分馏塔和乙酸塔的操作参数。结果表明,乙酸塔在塔釜温度为81.2~82.0℃条件下汽提,轻组分分馏塔在进料量为19.5t/h,回流量为70.5—71.5t/h,塔釜温度为78.0—79.0℃条件下操作,蒸汽用量可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MP—01新型异丙苯催化剂,在中试装置上进行了苯与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合成异丙苯试验,通过催化剂寿命试验及条件试验考察了MP—01新型异丙苯催化剂的性能。催化剂寿命试验表明,MP-01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反应稳定性和选择性。在苯烯比2.5,丙烯空速0.8h^-1,循环量2.0t/h,反应器人口温度145℃的条件下.丙烯转化率100%,烃化液中异丙苯含量36%~37%,异丙苯选择性85%~87%,丙基选择性100%,正丙苯质量分数为50~120μg/g。苯烯比、温度、空速等条件试验证明:MP—01催化剂可以在低温、低苯烯比、高空速的反应条件下使用。在人口温度135℃,循环量2.0t/h,苯烯比2.5、空速1.0h。的条件下,丙烯转化率100%,丙基选择性100%.异阿苯选择性85%~86%,正丙苯未检出。  相似文献   

11.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应确保会计地位的独立性。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必须从有利于发挥会计职能作用的角度进行改革。要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对相关人员由不同部门分别管理。对财务会计人员也应当区分为主要会计人员与一般会计人员,同时,结合各单位情况进行委派。  相似文献   

13.
热交换器的污垢问题是国民经济众多产业和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传热学界未彻底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分析热交换器污垢的主要成分及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针对污垢成分配制了相应的清洗配方,设计了清洗流程及装置,得到了完整可行的热交换器在线清洗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奥氏体不锈钢封头旋压成型后,部分奥氏体组织因冷变形转化为马氏体,与材料中残留的部分α组织共同导致封头呈磁性,采用热处理等方法可以消除磁性。对于非磁性条件要求严格的场合,可选用Ni含量较高的不锈钢,如0Cr25Ni20,0Cr23Ni13或310,316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服务营销战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的石化市场投资主体日渐多元化,中东等具有成本优势的石化企业加大向我国市场投放产品的力度,国内的化工产品销售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分公司要应对激烈竞争,必须在实施服务营销战略方面有所作为,从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组织架构、形成服务营销文化、培养适应服务营销战略要求的人才队伍、加强客户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与服务营销战略相适应的服务体系,通过优良的服务品质和高水平的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地质统计学应用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质统计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主要介绍地质统计学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在储层预测、解决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数据整合、储层建模及不确定性描述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地质统计学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原油电脱水器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利用静电场提高原油乳化液脱水效率所开展的研究及开发的相关技术。电脱水器技术研究集中在开发新的电场形式、优化电极结构与布局以及根据电场设计更合理的液体流动形式,此外还包括利用离心、微波和超声波等辅助手段。结合海上油田采出液乳化特点,提出了开发电脱水器新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浅析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剖析货币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运用美国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阐述对建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气体脱硫再生塔底重沸器腐蚀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气体脱硫再生塔底重沸器腐蚀状况、探讨了腐蚀的原因和防腐蚀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两种不同加入硅的方式制备了W-Ni催化剂,对其进行了拉曼光谱、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并采用微型反应器进行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当硅在氧化铝成胶过程中加入、且硅的加入量为基准+11.0时,八面体配位结构的钨比例最大,H2-TPR的低温还原峰温度最低,峰面积最大,镍与载体的结合能最小,催化剂的脱硫和脱氮活性也最高。当硅在载体成型过程中加入时,随着硅含量的增加,催化剂中八面体配位结构的钨比例随之降低,H2-TPR的低温还原峰向高温方向偏移,钨和镍的金属分散度随之下降,钨与载体的结合能随之增大,而镍与载体的结合能却随之降低。催化剂的活性随着硅含量的增加也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