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固载在Y-型分子筛上VO~(2+)的多种变温ESR波谱已被报道。在较低的温度下,ESR谱由各向异性谱和各向同性谱组成,随着温度的增加,各向同性谱渐渐转变为各向异性谱,这被解释为主要是结构(Ⅰ)转变为结构(Ⅱ)。并计算了结构(Ⅱ)的△E。  相似文献   

2.
采用新型的模压半炭化成型工艺在大气环境下制备出了高密度、低成本的焦炭颗粒增强沥青基炭复合材料(CRPCC)。研究了焦炭颗粒的种类对CRPCC材料的力学各向异性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沥青焦Ⅰ的颗粒形状系条状或棒状,故用其制备的CRPCC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且各向异性系数高达25%;而沥青焦Ⅱ和冶金焦的颗粒形状为多角形或准球形,故用它们制备的CRPCC材料基本上都是各向同性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一系列紧张状态等温结晶的PET纤维样品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升温速率与DSC热谱多重熔融行为关系的研究,证明关于各向同性PET材料熔融双峰的一般解释对各向异性PET纤维完全适用。但单轴取向纤维材料在结晶形态和结晶速度方面具有特殊性,以及其结晶形态对结晶温度和结晶前结构状态有强烈依赖关系。利用DSC谱的二阶导数谱,可使DSC测定成为监控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二茂铁异羟肟酸过渡金属(Ⅱ)螯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张文  司馥铭 《化学试剂》1995,17(5):293-294,300
用二茂铁异羟肟酸和N-苯基二茂铁异羟肟酸为配体,分别与锰(Ⅱ)、铁(Ⅱ)、钴(Ⅱ)、镍(Ⅱ)、铜(Ⅱ)、锌(Ⅱ)的氯化物或醋酸盐反应,合成了10种新的螯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认了螯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两种横向和纵向喉道宽度比值(wh∶wz)分别为1.48∶1和1∶1的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多孔介质微流体芯片,以CO2为气体,二甲基硅油为液体,采用可视化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升温条件下多孔介质结构对气泡生长和聚并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引起的传质生长是气泡突破喉道的动力。单个气泡在多孔介质内生长方向的选择依赖于喉道的门阙压力,气泡倾向于突破门阙压力小的喉道。随着温度的升高,气泡侵入和突破喉道速度加快。在各向异性多孔介质中,气泡倾向于在横向生长时与其他气泡发生聚并,而在各向同性多孔介质中,气泡更易发生纵向聚并。当多个气泡存在于各向异性多孔介质内时,气泡的初始分布会显著影响气泡间的生长和聚并过程;在各向同性多孔介质内时,影响则较小。各向异性多孔介质在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更易实现气泡流型调控。  相似文献   

6.
通过差热分析(DSC)研究了非等温过程环氧树脂/液晶固化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了不同配比对固化反应的影响,固化反应转化率与固化温度的关系,计算了固化反应的活化能,确定了环氧树脂/液晶固化剂的固化工艺条件,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环氧树脂/液晶固化剂/4,4-二氨基二苯砜(DDS)体系在不同温度下固化时的形态。结果表明:液晶固化剂的加入量越大,固化反应速度越快;环氧树脂/液晶固化剂体系固化反应的活化能力为71.5kJ/mol,偏光显微镜观察表明:随着固化起始温度的增加,固化体系的形态由原来的具有各向异性的丝状结构变化为各向同性,液晶丝状条纹消失。  相似文献   

7.
各向同性焦与各向异性焦一样是炭素工业中的重要原材料,用其生产的炭素制品被广泛应用到机械、冶金、化工、半导体、核能、宇航等领域,本文简要叙述了各向同性焦与各向异性焦的差别,各向同性焦的生成机理及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8.
周双生  谢复新等 《化学试剂》2002,24(1):26-26,46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硫席夫碱2,6-吡啶基二甲醛双缩(β-巯基乙安)(H2L)及其Cu(Ⅱ)、Cd(Ⅱ)和Hg(Ⅱ)的配合物,并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和^1HNMR谱表征,确定了它们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9.
玻璃纤维—铝合金复合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铝合金复合板(GLARE)是利用胶接、铆接等技术将各向同性的铝合金板和各向异性的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巧妙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工业上。本文介绍了这种新型结构材料──GLEARE的性能、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及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含苯乙烯基光敏有机硅预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感光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芳  杜洪光  黄毓礼 《化学试剂》2002,24(6):321-323
以亚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异氰酸酯(TMI),羟烷基硅油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有机硅聚氨酯苯乙烯预聚物(TSE),探讨了原料结构,催化剂,反应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低于80℃,反应时间为8h,通过IR,GPC,紫外光谱及化学分析法对TSE结构进行了表征,紫外光谱表明TSE对紫外光具有光敏性,其紫外响应峰为245和333nm。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真空条件下将氯铂酸的乙醇溶液引入到钛酸纳米管内,再经过热处理制备了镶嵌铂的纳米管钛酸(简写为PNT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明氯铂酸大部分转变成pt^0和PtO,顺磁共振谱(ESR)表明在PNTA中生成了束缚单电子的氧空位,在紫外-可见扩散漫散射谱(DRS)谱上表现出对可见光有吸收能力.丙烯的可见光光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激发下(A〉420nm),PNTA对丙烯的光催化去除反应具有活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液法对杜仲橡胶(EUG)进行环氧化改性,考察反应条件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法、氢核磁共振谱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等研究环氧度(E)对环氧化EUG(EEUG)熔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和甲酸用量增大,E逐渐增大;反应温度为50 ℃,n(双键)︰n(甲酸)︰n(双氧水)=1︰0.8︰1时,E较大且无明显的副反应;环氧化反应未改变橡胶分子链构型,EEUG的分子链仍然是反式-1,4-结构,未出现顺式-1,4-结构;随着E增大,EEUG的结晶能力减弱,E为24.8%时EEUG完全失去结晶能力,宏观上由室温下的硬质塑料转变为弹性体。  相似文献   

13.
陶果 《广州化工》2010,38(9):59-61,127
以顺丁烯二酸酐和对硝基苯胺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了4-硝基苯基马来酰亚胺(Ⅰ)与4-氨基苯基马来酰亚胺(Ⅱ)两种新型NPMI产品,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同时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催化剂用量、胺化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合成4-硝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影响,以及考察了氯化亚锡用量、催化还原温度、盐酸用量等对合成4-氨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影响。产物(Ⅰ)收率达85%以上,产物(Ⅱ)收率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14.
两种割制硫化胶乳胶膜动态热机械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研究了2种割制硫化胶乳胶膜的玻璃化转变过程,并对损耗角正切(tanδ)、弹性模量(E')和损耗模量(E")的温度谱进行了分析;求出了2种割制硫化胶乳胶膜的玻璃化转变分子运动活化能,并对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沈福春 《玻璃钢》1996,(1):17-23
<正> 关于薄板的理论计算,在一般《板壳力学》中都有详细论述,但是所论述的薄板是各向同性实芯板,而玻璃钢夹层板的上、下面板为正交各向异性,并且为夹层结构,因此一般《板壳力学》中板的计算公式不能照搬应用于玻璃钢夹层板中。下面讨论玻璃钢夹层板理论计算。我们仍然应用一般《板壳力学》中板的计算原理,玻璃钢夹层板的面板为正交各向异性(芯子为各向同性)及其夹层结构这两点区别,在计算中再作修改。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新荧光试剂3-苯基-5-(4′-硝基-2′-羧基苯偶氮)-2-硫代-4-噻唑啉酮(3P-4NRACP)的合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确证了其结构。在pH5.6时,它与铜(Ⅱ)形成稳定的荧光螫合物,在γex/λem=305nm/405nm处产生强荧光,其荧光强度与铜(Ⅱ)的浓度在1.57×10-10~1.89×10-8mol/25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灵敏度达1.57×10-10mol/g的铜(Ⅱ)。用此方法测定了杂交米、糯米及香米中的痕量铜(Ⅱ),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铝合金复合板(GLARE)是利用胶接、铆接等技术将各向同性的铝合金板和各向异性的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与巧妙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工业上。本文介绍了这种新型结构材料--GLEARE的性能、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及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含氟苯甲酸酯类液晶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冉利  荣国斌 《安徽化工》2000,26(5):70-71
设计并合成了对-辛氧基邻氟苯甲酸-对-辛基苯酚酯,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元素分析确证该化合物结构,经相变温度、介电各向异性的测试,确认其具有液晶性。  相似文献   

19.
相变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潜热值和良好的温度控制性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余热废热回收、电池热管理、太阳能热能储存等领域。然而,相变材料在固-液相变过程中的泄漏和导热性能差等缺点限制了它们的进一步发展。生物质碳化衍生物具有的多孔微观结构和良好的导热性克服了相变材料相变时的液漏和自身导热能力差等问题,成为相变材料良好的载体选择。由于生物质碳化衍生物多孔碳材料具有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的结构,因此,生物质碳化衍生物多孔碳材料强化相变材料的热导率分为各向同性热导率强化和各向异性热导率强化。  相似文献   

20.
956177在由不同原料制造碳纤维时结构形成的基本特征,partZ结构转变的分析综述丫brshavskii v.外.;Fi址e Chemist汀,1994,26,(3),p151(英)许多研究表征了在聚丙烯睛(PAN),氢化纤维素(HC)各向同性沥青(IP)和中间相沥青(MP)纤维高温碳化时发生的化学转变,重点是热力学机理和反应动力学。从PAN,HC,IP和MP制成的碳纤维的性能分析表明,原丝内不同有序区影响到碳纤维的原纤结构。在碳化时,原丝内部原纤的分子结构促进了多环分子各向异性的致密化。处理温度超过1800℃由MP,PAN和HC基碳纤维中发生石墨化那样的过程。这种碳纤维最终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