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速无刷直流电动机超过10 000 r/min,换相时间极短,对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无位置传感器的高速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进行研究,采用一种基于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换相技术的改进方法。在程序控制方面采用多中断嵌套、滤波算法来提高电机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的精度和抗干扰性能;在硬件设计方面将电机三相合成电压分压值与母线分压值进行比较来检测过零点。该设计电路简单,成本低,动态性能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可行,能够保证电机在较高的额定转速下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李为民 《微特电机》2007,35(8):39-41
介绍了一种基于C868单片机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传感器控制驱动系统。给出了利用C868单片机的捕捉/比较单元CAPCOM6E实现对直流无刷电动机的PWM控制方案。利用无刷直流电动机定子开路绕组的反电动势,计算转子的位置,滤波算法加强系统的稳定性,省去专门的转子位置检测电路。采用集成功率模块减小系统规模并提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李朋  周军  高智刚  周凤岐 《微特电机》2013,41(6):50-53,63
随着无刷直流电动机转速的增高和可靠性要求的提升,旋转变压器在转子位置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愈发得到重视。依据旋转变压器的位置检测原理,基于AD2S1210设计了旋转变压器的驱动和信号调理电路,在分析该芯片与数字信号处理器接口及通讯模式的基础上,利用AD2S1210和数字信号处理器设计并实现了高速高可靠无刷电动机控制系统,并对传感器接口方式、角度分辨率、系统采样频率等影响无刷电动机换相精度的关键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最后通过搭建硬件平台进行实验测试,验证了旋转变压器用于高速无刷电动机精确换相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脉动减小及动态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刷直流电动机转矩脉动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不同的PWM调制方式以及不同的重叠换相角减小换相电流所引起的转矩脉动,并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相应控制策略下的无刷直流电机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增加PWM调制频率,选择合适的占空比和重叠换相角时可以使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换相转矩脉动减小。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即基于"线电压"的检测转子位置方法。该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无需移相,换相简单易行。最后,以DSP(TMS320F2407)为核心实现了该方法的BLDCM控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谢宝昌 《微特电机》2006,34(2):30-33
为了简化无刷直流电动机结构、减小成本和提高可靠性,且能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介绍了一种新的无位置传感器能量回馈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设计二阶阻容滤波电路和数字滤波器检测三相绕组端点电压和绕组电流,然后根据电机数学模型计算出无三倍次谐波的反电势信号,从而估算电机转速、判断转向和等电势点,确定正确换相时刻和逻辑,实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最后根据电机的可逆原理提出了一种简单可靠的高、低压蓄电池实现能量回馈的不可控整流方法。  相似文献   

7.
胡云宝  曹闹昌  王加祥  王瑛 《微特电机》2012,40(3):61-63,76
为提高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无刷直流电动机速度无关控制新策略。该策略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方面,利用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非线性控制等优良性能,结合电机运行状态,修正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值,从而可以克服由于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的非线性和部分参数不确定性造成精度下降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神经网络的输出经过滤波处理后,采用速度无关位置函数法(函数法)输出电机换相信号。该方法在转子转速由近零到高速变化的过程中,都能够对转子位置进行检测并给出换相时刻。仿真和实验表明,该策略具有优良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8.
王勇  吕征宇 《微特电机》2003,31(1):19-20,29
提供了一种利用端电压比较结合软件算法直接寻找直流无刷无位置传感器电动机换相点的方案,解决了直流无刷无位置传感器电动机控制的关键问题-转子位置检测,并以单片机PIC16C72为核心构成先进的数字控制系统,实现了软件斩波调速。  相似文献   

9.
姜吉顺  季画 《微特电机》2007,35(8):48-51
介绍了一种新的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转子位置检测方法-速度无关位置函数法。利用DSP的强大运算功能,通过分析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相电压与相电流给出转子速度无关位置函数。该方法能在转子转速接近为零到高速时较好地确定转子的位置,可靠准确地换相,从而简化了硬件电路,提高了转子的位置估计精度。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  相似文献   

10.
无位置传感器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换相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无位置传感器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换相策略 ,给出了基于PIC18F452单片机和可编程逻辑器件ATF1504AS的软、硬件新方案 ,实现了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无位置传感器运行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交点相角法功率方向元件,这种新型的功率方向元件是利用电流、电压相量的波型之间的交角作为动作判断量,其动作死区极小,且构成较为简单,因此比传统的功率方向无件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2.
相位角表法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互感器极性错误时,会使线电压和相电流夹角直接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功率表达式的计算,在介绍三相三线两元件电能计量装置接法的前提下,分别分析了电压互感器极性正确与错误时的向量图,对应给出了不同的相位角表,可不用画向量图直接列出功率表达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种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基于通电相位和通电角度最优化的PWM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采用反电势过零检测和预定位起动方式,同时在PWM调制时通电相位和通电角度分别选用0°~30,°120~°180°之间的合适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输出转矩和转速,而且可以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曹锐 《电气技术》2010,(3):85-88
本文在分析传统的基于时域分析的双钳相位伏安表现场使用不便和测试精度低等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频域测量算法的数字式三钳相位伏安表,并详细分析了其测量原理和软硬件设计。实践表明,新型仪表不仅现场使用方便而且测试精度高。  相似文献   

15.
分级调节移相器的晶闸管触发角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相器是调节线路功率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设备利用率、平衡潮流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晶闸管控制的双芯对称型移相器为对象,在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中建立了一次设备的仿真模型,并开发了控制装置进行系统仿真研究。针对阀组触发脉冲对系统运行的影响,提出了触发脉冲控制策略,固定挡位时提前触发角触发,挡位调节过程中监测阀组电流过零关断后触发,并提出了一种阀组电流过零的检测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在固定挡位时,系统运行稳定无谐波,挡位调节过程中系统无冲击电流、过渡平滑。  相似文献   

16.
详细分析了同步模式下三相可逆PWM整流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无相位传感器控制策略.通过和有相位传感器以及其他无相位传感器方法实验结果比较,该方案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这种方案不需添加额外的硬件设备,控制方法简单,能有效降低系统的成本.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应用实时数学仿真设备(RTDS)对具有相角监测功能的AMT-3000微机型故障录波器的试验情况,介绍了试验设备和被试验设备的主要功能。试验结果表明,RTDS设备的实时动态检测效果,先进的故障录波器将给电力系统运行工况的实时监测带来新的手段,有益于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无刷直流电动机在高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提高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范围的新方法,称之为相位超前法。该方法能使无刷直流电动机在高速运行时实现恒功率控制。最后建立了带相位超前角的无刷直流电动机双闭环控制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风电并网点低电压事件的电压相位跳变(PAJ)及跳变角度值会改变低电压穿越期间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转子电压动态特性,进而影响保护性能。但现有DFIG故障特性研究中,对PAJ考虑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基于DFIG动态模型,推导考虑PAJ的DFIG定子磁链和转子电压瞬时表达式;采用定子磁链和转子电压空间矢量图分解法,分析PAJ对定子磁链的作用机理,揭示了转子电压直流瞬态分量受PAJ的影响规律;详细研究不同PAJ值、电压幅值和持续时间下定子磁链和转子电压的矢量轨迹特征、振荡衰减特性及其叠加机制,并给出了不同恢复时刻下转子电压的最大、最小值。相应的1.5 MW DFIG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理论分析和方法的正确性。最后,综合分析PAJ任意和约束条件对DFIG转子过压峰值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计及相位补偿的改进励磁控制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念同  魏雪亮 《变压器》2005,42(9):8-10
介绍了24脉波牵引整流变压器延边三角形联结的网侧绕组的电压,匝数及移相角的计算和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