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硒化锌基底8~12 μm高性能增透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潘永强  朱昌 《红外与激光工程》2005,34(4):394-396,453
为了提高硒化锌基底的透过率以及膜层的机械强度,对硒化锌基底上高性能的红外宽带减反射膜的设计与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红外宽带减反射膜的膜料选择、膜系的设计以及采用离子束辅助沉积该膜系的过程.给出了用该方法制备的8-12μm波段宽带减反射膜的实测光谱曲线,其峰值透过率高达99%以上,在设计波段范围内平均透过率大于98%,膜层附着性能好,光机性能稳定。这对于红外光学系统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ZnSe基底7~14μm波段宽带增透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叙述了7~14μm波段红外增透膜的膜料选择以及硒化锌基底上高性能红外增透膜的设计和工艺研究。介绍了离子辅助沉积技术沉积该膜的的工艺过程。给出了用该方法制备的7~14μm波段宽带减反射膜的实测光谱曲线,其峰值透过率高达98%以上,在设计波段范围内平均透过率大于97%,膜层附着性能好,光机性能稳定。这对于红外光学系统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Ge基底的红外光能量的透过率和膜层的机械强度,对Ge基底上高性能的红外宽带减反射膜的设计与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红外宽带减反射膜的合理的膜料选择、膜系设计和优化方法以及采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沉积该膜系的过程.给出了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各工艺参数,以及在最佳参数条件下制备的7.5~11.μm波段宽带减反射膜单双面增透实测光谱曲线,其峰值透过率高达99.2%,在设计的波段范围内,平均透过率大于98%,膜层附着性能好,光机性能稳定,重复性好,能够通过GJB2485-95所规定的各项环境测试,并且光学性能没有明显的变化,这对于红外光学系统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中讨论了用于锗上的高效高稳定性宽带红外减反射膜的设计及制备,其特点为:(1)采用了吸收较大但膜层稳定性好的膜料以保证其性能;(2)运用等效折射率理论进行膜系设计,从而保证满意的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射频磁控溅射GaP薄膜的光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ZnS衬底上制备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GaP薄膜,并通过FTIR分析了工艺参数对GaP薄膜红外透过率的影响规律。利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成功地制备了厚为10.5μm的GaP膜,根据膜系设计结果制备了DLC/GaP膜系,实验表明,GaP厚膜与基体结合性能较好,光学性能亦有所改善;DLC/GaP膜系的红外增透效果良好,在8~11.5μm波段平均透过率净增5.69%,足以满足8~11.5μm增透要求。  相似文献   

6.
锗基底3~5μm和8~12μm双波段红外增透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简要叙述了双波段(3~5μm 和8~12μm) 红外增透膜的膜料选择以及锗基底上红外双波段增透膜的设计与镀制,介绍了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制备该薄膜的过程。提出了采用脉冲真空电弧离子镀技术镀制无氢类金刚石膜作为红外增透膜的保护膜,并讨论了镀制类金刚石膜后,镀膜元件的光谱特性。  相似文献   

7.
付秀华  张功  张静  刘冬梅  杨伟声  木锐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48(10):1017001-1017001(6)
短中波红外探测系统能够同时响应短波红外及中波红外两个波段,可以满足复杂探测环境的使用要求,在军用及民用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为提高红外探测器的精度,缩短响应时间,需要研制满足系统要求的宽波段高透过率薄膜。结合Baumesiter减反射膜设计理论,对变尺度算法的评价函数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新型加权评价函数模型,在2.6~3.3 m的水吸收波段,根据模型设计了低敏感度高容差的膜系结构。并针对水吸收波段优化制备技术,研究了不同离子源辅助沉积参数对MgF2光谱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阶梯性退火工艺,得到了一种有效降低水吸收的方法。最终所制备的薄膜在1.5~5 m波段范围内光谱透过率大于96.5%。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KTP(KTiOPO_4)倍频晶体端面等厚度三层倍频双波长增透膜的设计和制备工艺。该膜系结构和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好,在1.064μm和0.532μm的剩余反射率做到0.15%~0.20%。  相似文献   

9.
低红外发射率TiO2/Ag/TiO2纳米多层膜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磁控溅射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具有良好的光谱选择性透过率的TiO2/Ag/TiO2纳米多层膜.通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UV-VIS-NIR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样品进行表征,优化了薄膜的制备工艺,研究了多层膜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当Ag膜的厚度为12nm时,多层膜具有高的可见光透过率和优良的导电性能.样品在555nm波长处的透过率最高达93.5%,红外波段平均反射率为90%左右,8μm~14μm波段红外发射率ε<0.2.Ag层厚度的增加使可见光高透过率波段变窄,透过率下降.内层及外层TiO2厚度的变化引起薄膜可见光透过峰的位置及强度发生变化,外层的影响高于内层.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傅里叶合成方法的原理和该方法用于ZnSe基底3~12μm红外增透膜的设计.通过反傅里叶变换期望的光谱特性曲线得到渐变折射率膜层.用薄膜特征矩阵的方法计算细分成很薄的多层均匀膜层的光谱透过率曲线,构造了新的Q函数和用逐次近似的方法修正膜层的折射率轮廓图,能有效地减小与期望透射率曲线的偏差.再给膜层加上五次方多项式匹配层与空气和基底两侧界面相匹配.所得渐变折射率增透膜在设计波段平均透射率达到95%.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国内外关于~2μ波段发光的掺Tm^3+,THo^3+和Er^3+等激光晶体镀膜的使用情况,结合我们实验室已有的工作基础,对其设计原理和制备工艺进行了详细分析,制备出了较高性能2.94μm的激光薄膜。  相似文献   

12.
王忆锋  毛京湘 《红外》2008,29(1):15-19
用MATLAB对不同气象条件下我国各地区8μm~12μm波段的LOWTRAN大气透过率数据进行了拟合,并给出了相应的多项式拟合系数。计算表明,拟合效果相当好。这种拟合函数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容易与各种软件平台集成。  相似文献   

13.
光学薄膜技术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的光学系统、光电系统和光电仪器。新型探测器的发展对1~3 μm近红外波段附近的能量响应提出了滤波的要求。从电磁场理论和麦克斯韦方程出发,介绍了光学薄膜的设计理论,论述了带通滤光膜的设计方法。基于Optilayer软件,以氧化铝为基底,设计了一种工作波段为1.3~2.7 μm的近红外带通滤光膜。考虑到镀膜材料的匹配性问题,选择硫化锌和氟化镱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采用长波通与短波通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并用Optilayer软件完成了膜系的计算和优化。在氧化铝基底双面镀制膜,用电子束蒸发和离子束辅助沉积的制备工艺完成了膜系镀制。用分光光度计对制备样品进行了透过率测试。结果表明,在1.3~2.7 μm设计波段,样品的平均透过率大于95%,符合带通滤光膜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球面整流罩镀膜的初步研究航天工业总公司三院八三五八所王永春在直径Φ200mm的ZnS球面整流罩上镀制用于8~14μm波段的红外减反射膜、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减反射膜系统的设计;减反射膜制备工艺的研究;减反射膜性能的研究以及在这样大面积上(而且带有曲...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采用IL-400型膜厚速率控制仪和钼舟,对半导体激光器端面分别蒸镀单层和双层减反射膜来制备长波长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并对蒸镀减反射膜后器件的功率特性和光谱特性方面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6.
合成并实施了波长1.064μm的滤光片,具有98%透过率,同时以75%反射0.63μm的辐射。  相似文献   

17.
洪冬梅 《激光与红外》2005,35(9):640-640
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已研制出1.06μm无温漂窄带滤光片,在20℃~80℃的温度区间测试,其温漂仅为一0.1μm/℃。半宽度为3nm的滤光片峰值透过率大于85%;半宽度为10nm的滤光片峰值透过率大于94%。  相似文献   

18.
对Nd3+:YAG1.3μm波段的脉冲激光器进行了特性分析和实验研制。尤其是输出腔镜的最佳透过率的选择,谐振腔类型的选择,以及与1.06μm脉冲器件的比较和改造。文中给出了最佳透过率,1.32um,1.34um两波长激光能量与输出镜透过率的关系等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9.
刘训民  张爱荣 《激光技术》1991,15(3):129-133
本文介绍KTP(KTiOPO4)倍频晶体端面等厚度三层倍频双波长增透膜的设计和制备工艺。该膜系结构和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好,在1.064μm和0.532μm的剩余反射率做到0.15%~0.20%。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采用IL-400型膜厚速率控制仪和钼舟,对半导体激光器端面分别蒸镀单层和双层减反射膜来制备长波长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并对蒸镀减反射膜后器件的功率特性和光谱特性方面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