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年来,国务院将检验检测列为高技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的重要内容,给予重点支持和发展;将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作为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要求县级检验检测机构原则上整合成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本文就县级公共检验检测机构现状、资源配置、机构发展面临的困难做出分析,提出推进整合工作的建议,以提升县级公共检验检测机构效能,更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机构整合、职能增多、总体人员增多,市场监督管理检验检测机构也应该得到更好的发展,然而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一、县级检验检测机构面临的困境1.队伍建设上的困难相比较而言,原工商部门人员结构相对老化,机构整合后,原检验检测机构的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被安排到其他股室或机构从事其他工作,检验检测机构人员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徐震 《中国科技博览》2011,(30):444-444
本文从加强检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意义、县级检验检测资源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设想和建议四个方面阐述了县级检验检测资源的现状和整合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两类机构五种模式三项任务六大试点3月10日,《全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印发。《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质检系统3500多家机构分为公益类和经营类两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到2020年基本完成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转企改制等改革任务,形成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指导意见》指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我国  相似文献   

5.
随着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纵深推进,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类事业单位转企改革是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大势所趋。本文围绕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属性、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市场趋势,从规范岗位管理、优化薪酬体系、科学化绩效考核、创新人员用工和制度建设等几方面提出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构建面向市场的人力资源激励体系,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单位市场化企业化运营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目前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的一些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阐述了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从政府部门和社会检验检测服务的共同需求、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多角度分析了平台建设的意义,对南通市检验检测机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技术支撑情况和效益进行了分析探索。  相似文献   

7.
<正>1检验检测机构整合背景检验检测行业是技术型服务业,也是现代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兼具公共保障性和市场性的发展特征。目前,我国检验检测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定位不准、发展失衡及市场调节乏力、创新导向不强等问题,难以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此,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要整合业务相同或相近的检验检测机构。2014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总结了我国检验检测市场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与国际同行相比存在的差距和薄弱环节,提出了我国检验检测市场的改革方向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基本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由此催生了许多新的检验、检测项目。计量技术机构也随之迅速发展壮大,在做好原有检验、检测项目的同时,根据市场的需求增加新检定项目,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检验、检测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地理、交通、人员、装备等各种条件的差异,使得广东省不少欠发达县级计量技术机构处在市场经济发展浪潮的后滞区  相似文献   

10.
正0引言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和国务院对行政许可的"放、管、服"改革要求是新时期行政许可制度发展的历史机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是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基本准入制度,在改革的重要关头,如何创新和发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如何利用行政许可制度的刚性,规范检验检测机构行为,推进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需要大家建言献策,以便更好地提升制度的服务质量。近年来,通过深化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许可  相似文献   

11.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two quantities that are useful for characterizing the contribution of inhomogeneities in a matrix material to the overall properties are (1) the individual H-tensor, H i , which describes the contribution of a single inhomogeneity and (2) the overall strain concentration tensor, which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verall volumetric strain to the average strain of all of the inhomogeneities.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relationship expressing the overall H-tensor, ${\mathcal{H}}$ , in terms of the overall strain concentration tensor.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derivation is that it allows for rigorous upper and lower bounds on the overall H-tensor. In the special case that the inhomogeneities are all the same, with the same orientation, then ${\mathcal{H} = {\bf H}_i}$ , and the results derived for ${\mathcal{H}}$ also hold for H i .  相似文献   

12.
商佳尚 《计测技术》2009,29(4):12-16,21
差值法与比值法对不同测量系统的误差修正效果不一样.本文将两种方法的比较用一个比值来描述,并用推得的公式进行量化表示.在进一步的应用研究中,理论分析与实验数据相互印证,同时得到许多有益的结论,有助于全面掌握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从而灵活选择各种修正方法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3.
Tatsuo Inoue 《Acta Mechanica》2010,214(1-2):17-30
Tatara, a traditional steel-making system developed in Japan, and the Japanese sword are briefly introduced from a technological point of view, followed by some comments on scientific aspects.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comparison with methods developed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 quenching process being operated in the final stage of sword making is focused on, and results of a computer simulation by a code COSMAP based on metallo-thermo-mechanics are presented to know how the temperature, metallic structure and stress/distortion vary in the process.  相似文献   

14.
15.
研究与设计了一种采用GPIB总线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的温湿度综合试验系统,给出了硬件设计原理和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测量接收机HP8902A测量射频信号源谐波的方法,对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并通过与常规的频谱分析仪测量谐波的方法进行比较,确定了该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可以用于没有频谱分析仪的情况下射频信源谐波的检定。  相似文献   

17.
18.
碳纤维表面处理及其对碳纤维/树脂界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夏丽刚  李爱菊  阴强  王威强 《材料导报》2006,20(Z1):254-257
碳纤维增强树脂/石墨复合材料是树脂/石墨双极板材料的一个主要研究内容,纤维与树脂间的界面结合是其中的关键问题.综述了碳纤维的氧化处理、偶联剂涂层处理和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及各种处理方法对碳纤维/树脂界面的影响.对碳纤维的表面处理,可以提高碳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粘接力,获得良好的界面层,达到对界面的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19.
The efficiency and computational accuracy of the boundary element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s are compared in this paper. This comparison is carried out by employing different degrees of mesh refinement to solve a specific illustrative problem by the two method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