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謇与南通纺织职业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謇1912年创办的“纺织染传习所”是中国纺织职业教育之源,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传承和发展了张謇的纺织职业教育事业,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中西文化交流视角考察张謇的西方观在西学东渐大潮下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以及他在西方观指导下的文化交流实践.张謇个人的勤学好问、与西士的交往以及西学翻译高潮促使了其西方观的形成.从地方自治、慈善事业和国民外交三方面探索张謇创办的实业与西学之渊源.  相似文献   

3.
张謇职教思想对当今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为更好地研究和传承张謇职教思想,有必要建立张謇职教思想特色数据库.探讨了张謇职教思想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意义、原则与架构.  相似文献   

4.
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从20世纪初开始,在南通经营了30年,使南通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同时,他在城市建设与实践上也建树颇丰。中国城市建设大师、两院院士吴良镛高度评价张謇先生在南通的城市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南通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文章简析了张謇的城市建设思想与实践,并就我们今天可借鉴的经验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5.
张謇的女性教育思想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超越,同时,其后期的教育思想对前期也有超越。张謇女性教育思想的主要源流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亦是其重要来源,张謇对二者兼收并蓄并进行整合,其女子教育思想呈现着既旧又新、既传统又现代的特征。张謇创办的各种女校,奠定了中国近现代女性教育体系的基础。其独特的女性教育思想,在中国女性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张謇一生开创了无数崭新的事业,其成功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张謇的世界眼光是十分重要的法宝。研究张謇的世界眼光,把握其思想、实质、特点和方法,是我们深入了解其知识体系,深刻认识其人生和事业发展的钥匙。它对当代人树立世界眼光也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7.
张謇一生开创了无数崭新的事业,其成功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张謇的世界眼光是十分重要的法宝。研究张謇的世界眼光,把握其思想、实质、特点和方法,是我们深入了解其知识体系,深刻认识其人生和事业发展的钥匙。它对当代人树立世界眼光也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8.
张謇的民生观继承了“民贵君轻”的优秀民生观的内涵,又吸收了西方有关民生观的部分内容。张謇“救国”理论,即民生理论,宗旨是顺应潮流,与世界接轨,将中国建成一个国强民富的国家。张謇的民生实践具有言行一致、涵盖广泛、追求一流与始终如一四方面特点。立足于责任方角度,张謇自我身份错位,承担起政府职能,是导致民生实践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兴办实业教育的过程中,张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实习实训环境;融合中西文化,塑造学习文化环境;规划城市建设,改善校园外部环境.与杜威、黄炎培相比,张謇的职业教育环境观与他们的观点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作为实践者和拓荒者,张謇从朴素的救国救民思想出发,率先进行了实业教育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建设,反映了他对环境在人才培养中作用的重视,也体现了他环境育人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学问兼理论与阅历乃成”。张謇先生的这段名言内涵深刻,意义深远,无论对于学习、成才和工作都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系统地研究、自觉地践行张謇的阅历观,是继承、发展和创新张謇思想的一项十分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张謇的人文精神,表现在张謇早期现代化的诸多实践中。创办实业,解决民众的生计问题;创办教育,开发民智培养人格;创办慈善,关怀弱势群体生存发展;企业经营,实行人性化管理等,其来源于传统文化民本主义的思想精华,出生于农家子弟的社会基础和江海地方文化的感染。张謇的人文精神不仅有历史价值,也有许多现实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清同治、光绪年间,中国已到了“国势衰弱极矣,国望亏损极矣”的地步.张謇深刻意识到:要改变这种落后状态,关键在于开民智,开民智又在于办教育,办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自此,张謇为之实践终身.张謇兴办教育力主普及,惠及底层与弱势人群;又要求受教育者智体德全面发展,注重其参与实际训练;还营造有利于受教育者发展的学校环境,吸取国外培养人的先进理念.  相似文献   

13.
张謇是中国近代化的前驱,作为一名爱国士大夫,张謇深怀恤民、爱民的桑梓之情,热心为乡里办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张謇在全力推行地方自治的过程中,建立的教育体系、市政建设、公益慈善、文化等一系列企事业,都成为我国近代公共服务事业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张謇的职教思想深刻而丰富,具体表现为:以强国、启智、要需为本的办学思想,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的培养范式,以人格养成为首的育人理念,以产学研合作为重的发展路径.张謇的职教思想对现代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身的水平、他人的大力相助等主客观原因促成张謇成为状元;适应时代的潮流、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政治主张被统治者所容忍、有利的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等是张謇兴办教育和实业成功的原因。张謇成功的经验对于今人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张謇有着“建设一新世界雏形之志”的“地方梦”,它来自于张謇民生为本的平民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来自于恶劣社会环境的强烈刺激及其巨大忧愤、来自于对生命价值意义的考量.张謇的“地方梦”有着自身的特质,即为穷人和百姓造梦、在全面性建设和只争朝夕的速度中圆梦、在险恶的环境中追梦.张謇的“地方梦”给人们在“中国梦”的实践中以现实的巨大启迪.  相似文献   

17.
张謇精神的内涵包括了爱国理想、责任担当和精进意识、诚信理念和友善情怀等方面。张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实质、根本内容、风骨品格、思想渊源和践行路径等方面是契合的。必须发挥张謇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用张謇精神推动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在践行核心价值观中传承张謇精神,并在培育和践履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张謇十六首试帖诗的文化遗存价值,归纳出张謇试帖诗颂圣、求仕、述志等思想内容及精通史集、温柔敦厚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张謇与吴锦堂都是中国近代有名的商业实践者,一个是苏商的代表,一个是甬商的代表.通过比较二人商业思想、商业模式与商业实践,可以发现,张、吴二人都重视农业、重视交通、重视商业人才培养.对张謇和吴锦堂商业模式实践形式、内容进行对比研究,对于当今的中国经济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謇是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范当世是近代著名文学家。二人与朱铭盘号"通州三生"。张謇与范当世的交往,学术界在个案研究中多有涉及,但对他们最初交往的具体时间颇有分歧,深入考察很有必要。张謇与范当世颇为合理的初交时间应为"同治八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