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沿海国家选择以填海造地的方式来缓解城市发展瓶颈,谋求新的发展空间。新加坡作为一个岛国,短短50年向海洋争取了大量土地,填海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本文以该国填海与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了研究,从1960年新加坡大规模填海造地开始,以10年为单位,通过历史地图的搜集、计算机软件的数据处理,对新加坡的填海造地区域进行空间落点和规模量化,探讨填海造地区域的空间拓展趋势和填海规模的变化,并剖析其中潜在的驱动因素。本文期望新加坡的填海造地进程研究能为国内开发实践所鉴,引导国内进行海洋及岸线资源的有序开发,促进沿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追溯人类填海造地的历史,最早应始于13世纪的荷兰,其国土面积的1/5是由填海所获得.然而在长期的填海实践之后,造地活动所产生的生态与景观危机受到荷兰人民的广泛关注.面对此危机,荷兰政府提出要将水与土地进行更有效的整合.本文分析了荷兰基于水土整合的政策转向,介绍了水土整合的尝试措施,并从中总结出先进的成功经验,以期对我国当前填海造地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填海造地逐渐成为人类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的一种重要手段.填海用地的生态规划方法可以从填海工程中填海成陆的工程步骤层面来探讨,规划的要素包括填海用地的区位选择、填海方式及形态、功能设置和对外交通联系.其中,区位选择应考虑海岸带的综合条件、内侧陆地空间影响和外侧海洋环境影响三个因素;填海方式有接岸式和离岸式,填海用地形态应考虑曲线、小面积、多区块等原则;功能设置应以完善区域发展结构和集约布局为目标,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对外交通设置应采用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辽宁省大规模的围填海造地活动,使沿海区域的开发利用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本文总结辽宁省围填海规划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引发的环境问题,为促进辽宁省围填海活动的良好发展提供合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辽宁省大规模的围填海造地活动,使沿海区域的开发利用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本文总结辽宁省围填海规划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引发的环境问题,为促进辽宁省围填海活动的良好发展提供合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世界上诸多沿海国家都将填海新区作为经济腾飞的起飞点,获得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在生态环境等方面付出了沉重代价。本文通过对中、日、韩三国填海造地发展历程的总结,特别是针对三个国家工业化填海时期及之后填海规划的对比研究,判断出目前我国填海造地所处阶段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对日韩两国不同填海阶段的发展战略及典  相似文献   

7.
新课题: 构建生态安全的城市 作为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障,城市生态安全问题始终是世界各国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城市生态安全同国防安全、经济安全一样,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基础性的部分。所谓城市生态安全,是指关系到全人类、某一国家、某一地区或城市居民生存安全的环境容量的最低值是否具备、战略性自然资源存量的最低人均占有量是否有保障、重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每年产出建筑垃圾约千万吨,按照国际测算法,每万吨建筑垃圾占用填埋场的土地1亩,处理存量建筑垃圾需占用土地1000亩。而深圳市东、西部海岸区正在进行多个特大型项目实施,需要大量填海造陆,急需大量土石方量,而深圳市已经禁止挖山采土(石)。填海土方、石方需求量大,资源紧缺,如何利用经过简单处理后建筑垃圾进行填海造陆,做到一举两得。本文经过收集资料进行可行性分析与研究,供政府规划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用地紧张使得越来越多的石油化工装置和罐区建在填海造地区域,因此如何对填海的回填土进行地基处理这一课题也日益增多。以前多以单一地基处理方式来对填海回填土进行处理。然而,随着强夯实践的增多使得更多复合方式的地基处理方法相继出现,本文以大连石化污水处理场二期扩建工程的调节水罐区地基处理为例,来分析和探讨强夯置换与振冲碎石桩组合处理沿海回填土地基。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滨海空间利用亟需综合性的创新方案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荷兰有丰富的填海造地工程实践经验。文章从2010年以来16个荷兰填海造地“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实践中提炼出“建造结合自然”策略;并选取马肯湖瓦登海生态群岛项目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策划、设计、建造与监测过程进行内容与形态分析,总结其生态策略及创新治理模式,以期为我国滨海地区的空间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障,城市生态安全问题始终是世界各国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城市生态安全同国防安全、经济安全一样,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基础性的部分。所谓城市生态安全,是指关系到全人类、某一国家,某一地区或城市居民生存安全的环境容量的最低值是否具备、战略性自然资源存量的最低人均占有量是否有保障、重大生态灾害是否得到抑制等一系列要素的总称。  相似文献   

12.
詹文  张岚 《规划师》2004,20(3):36-38
株洲市河西新城绿地系统在整体布局上突出“三个结合”,其结构为“一圈、一环、二纵、三横、七节点”,寻求生态最适途径,形成丰富稳定的生态空间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3.
《门窗》2017,(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土地需求量的增加,沿海很多地区通过填海造地来增加土地面积、拓展发展的空间、进行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本文通过福建古雷半岛一个实际填海造地工程项目,来探讨填海造地施工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生态城市”与“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解析开始,分析生态园林城市的特征及衡量指标,提出建构生态园林城市的策略。最后以东兴市绿地系统规划实践为例,阐述东兴市迈向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的措施,为今后其他生态城市提供一份依据。  相似文献   

15.
填海造地正逐渐发展成为沿海城市修建大型国际机场工程的首选,而场区岩土工程勘察的准确性又往往是决定填海工程及地基处理成败的关键。论文结合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地基处理及填海工程实际,提出了一种综合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地基处理工程设计与施工,可为类似岩土工程勘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建材与装饰》2010,(1):4-4
根据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办公室消息,国务院日前批复澳门特区政府,同意特区填海造地361.65公顷,以建设澳门新城区,并要求特区在填海过程中跟进管理,加强保护周边环境,充分发挥新城区的建设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广州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分析了广州城市背景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山水城市”的生态理论,对广州城市的生态绿地系统结构和城市生态景观效益作了一些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艳菊  宋立志  赵亮  胡赵征 《规划师》2012,28(12):82-85
随着枢纽机场规模的扩张、客货运量的大幅增长及航线网络在全球的扩展,建设临空经济区已成为依托枢纽机场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作为三亚新机场临空经济区选址以及填海造地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海域论证的前期研究和基础性工作文件,研究以环境规划为先导,采用生态、科学的技术方法,将新填岛屿对海域可能构成的风险及实施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做出预判,最终确定以人工岛方式进行填海造地,既满足三亚临空经济区的用地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又将对海洋生态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1)
从新加坡在经济、人口、土地、法律等多方面的政策入手,研究包括填海方式、填海面积、土地用途、工程技术等内容的填海模式演变产生的影响,总结新加坡政策影响下的填海模式的发展经验,以期对我国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29)
在生态影响研究过程和管理政策决策过程中,如何确定工程影响范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围填海工程改变海岸和海洋水体结构,造成工程周边生态影响。由于藻类是海洋的初级生产力,其浓度变化是环境与生态影响的直观反映,所以本文针对围填海工程藻类变化影响范围,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数据集成技术的确定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决策层数据融合技术将多种藻类数据融合;其次,通过空间数据的变化检测,对钦州湾近海区域藻类浓度变化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所得围填海工程藻类影响区域空间分布数据确定影响范围。此方法适用于类工程行为对生态对象影响范围的确定,可为确定生态规划红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