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对某地超贫钒钛磁铁矿中的铁及伴生磷进行了弱磁选回收铁、浮选回收磷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矿在第一段磨矿细度为-200目占50%、第二段磨矿细度为-200目占80%的条件下,通过弱磁选可获得铁品位64.42%、回收率为55.45%的铁精矿;磁选尾矿经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一次扫选,可获得品位P2O535.36%、回收率93.83%的磷精矿。  相似文献   

2.
张春雷 《硅酸盐通报》2016,35(11):3859-3864
为了提高某低品位难选钛铁矿的综合利用水平,在矿石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系列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经脱泥筛分预处理后,进入重选作业,重力选矿采用螺旋溜槽粗选,所得粗精矿经磨矿后进行摇床精选,获得重选精矿;重选精矿再通过磁选产出最终精矿,磁选采用先弱磁选后强磁选,弱磁选产出钒钛磁铁矿精矿,强磁选产出钛铁矿精矿.当给矿TiO2品位3.31%时,通过重-磁选矿工艺,可获得TiO2品位18.25%、回收率2.81%的钒钛磁铁矿精矿,TiO2品位49.39%、回收率47.44%的钛铁矿精矿,累计精矿TiO2品位45.08%,TiO2总回收率50.25%.  相似文献   

3.
河南某地磁铁矿原矿TFe品位为13.88%、MFe(磁性铁)品位为10.15%,矿石铁物相为磁铁矿,脉石矿物为辉石、角闪石、长石、云母及绿泥石。为合理开发利用该铁矿资源,采用Ⅰ段磨矿—磁选、Ⅱ段磨矿—磁选、精矿脱磁再选的工艺,获得了TFe品位为64.57%、回收率为99.19%的铁精矿。试验获得的铁精矿仅混入了少量的角闪石、绿泥石、斜长石,纯度较高,满足GB/T 25953-2010中二级铁精矿标准。该流程简单合理、生产成本低,是处理该铁矿较为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研究工作,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苏、日、美、加等国都进行过实验室或工业规模的试验。但除苏联外都没有形成连续的工业生产。国内外实践都证明了渣中TiO_2含量如在15%以内,不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即可使高炉正常操作。我国攀枝花地区拥有贮量很大的钒钛磁铁矿,但它属于含钛高的类型。矿石经磨矿磁选后进行高炉冶炼,渣中TiO_2高  相似文献   

5.
对承德某钒钛磁铁矿进行了详尽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铁矿物主要为磁性铁,占有率为50.82%;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质量分数为34.10%;选铁尾矿中含铜矿物主要为硫化铜,占有率为55.26%;选铁选铜尾矿中含磷矿物主要为磷灰石,占有率为96.89%.采用磁浮联合流程实现了矿石中铁、铜、磷的综合回收,分别获得了T F...  相似文献   

6.
以天然铁矿石为原料,经过粉碎、清洗、磁选后获得磁铁矿粉,然后采用沉淀法制得磁铁矿粉/磷酸银复合光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光催化剂兼具磁性易回收特性和高效脱除水中有机染料的能力,在废水处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某铁矿是一座贫磁铁矿矿山,矿石经三段一闭路破碎、阶段磨矿、阶段磁选的选矿工艺,尾矿全铁品位8%左右,磁性铁品位0.9~1.0%。该铁矿选矿厂利用实验室设备,针对矿石性质,制定了尾矿分级选别和尾矿强磁抛尾两组试验,探索尾矿中含铁矿物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尾矿经强磁抛尾-磨矿-离心重选流程分选,最高能获得铁精粉品位为20%左右,综合回收率为25.36%。  相似文献   

8.
对煤粉锅炉粉煤灰(FA1灰)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FA2灰)采用湿法磁选的工艺达到降低其重金属含量的目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两种粉煤灰在不同磁感应强度和不同磁选溶液浓度条件下磁选前后高磁性和弱磁性部分的形貌、粒度分布和物相分析,同时测定其铁元素和5种重金属元素(Hg、Pb、As、Cr、Cd)的含量变化,发现磁选后两种粉煤灰铁回收率随着磁感应强度增强而逐渐增加,高磁性组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与弱磁性组有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在磁感应强度为8 000 Gs和磁选溶液浓度为20%(质量分数)时,FA1的铁回收率为71.2%,FA2的铁回收率为47.0%。此时FA1磁选后Pb含量差值为0.2 mg/kg、Cr含量差值为9.2 mg/kg、As含量差值为1.1 mg/kg;FA2磁选后Pb含量差值为18.1 mg/kg、Cr含量差值为25.0 mg/kg、As含量差值为9.1 mg/kg。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17,(1):150-153
钒钛磁铁矿的直接还原是实现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的关键,在总结钒钛磁铁矿煤基直接还原和气基直接还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煤基直接还原工艺和气基直接还原工艺在钒钛磁铁矿还原上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可以规模化实现钒钛磁铁矿高效冶炼的气基竖炉直接还原工艺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适合我国资源特点的钒钛磁铁矿气基竖炉直接还原工艺。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模拟高炉条件下研究钒钛烧结矿还原过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钒钛烧结矿中微观结构变化;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钒钛烧结矿不同温度下的物相结构。结果表明:500~1000℃时钛赤铁矿还原成钛磁铁矿,并且此阶段生成的钛铁晶石及一些难还原的固溶体增加了后续还原难度;1000~1300℃时钛磁铁矿还原成富氏体(FeO),富氏体还原成金属铁;1400℃以后钒钛烧结矿内部初渣大量生成,炉料熔化滴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