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学伟 《丝绸》2013,(9):50-54
齐鲁民俗印染花布作为山东民间典型传统文化的代表,集中展现了山东地域广大劳动民众的文化生活习性。通过对齐鲁民俗印染花布的造型、色彩、纹样、工艺等特色的分析,提出了齐鲁民俗印染花布应用于现代丝绸服装设计的创新设计手法。实践证明,现代丝绸服装设计中借鉴与吸取齐鲁民俗印染花布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把齐鲁民俗印染花布文化元素经过组合提练运用到现代丝绸服装设计创作中,不仅释放与满足了现代人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关怀,而且进一步拓展了现代丝绸服装设计空间,赋予了现代丝绸服装设计的现实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俗印染花布发展历史悠久,而齐鲁民俗印染花布源于山东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是我国民间传统印染文化中的一部分。当前随着现代服装设计理念的更新,不少设计师开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在现代丝绸服装设计过程中吸收和借鉴齐鲁民俗印染花布,不但可以帮助传承优秀的民间工艺,也可以为现代丝绸服装设计增添新的设计元素。  相似文献   

3.
民俗印染纺织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具有各自民俗特色的印染纺织品,比如云南民间印染、山东齐鲁民俗印染花布等。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现代服装设计讲究设计理念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服装设计师们重要的灵感来源,通过将民俗印染纺织品与现代服装设计有机结合,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服装行业必须要不断的创新才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不少的设计师将民俗文化引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而齐鲁民俗印染花布具有鲜明特点,被广泛应用在丝绸服装设计中。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印染花布技术是现今我国传统手工艺制品中十分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由于其有着独特的平面图案风格和寓意深刻的符号艺术表达形式,诠释我国人民对生活的乐观向往,也向世界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本文通过对我国传统印染花布平面团风格以及符号艺术的表达进行研讨,希望对我国民俗印染花布平面图案以及符号的设计者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张卫亮  李文成 《印染》2022,(5):100-101
<正>中国传统的东北大花布是中华人民的劳动与智慧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影响下伟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提倡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背景下,中国传统东北大花布的再生创新、再生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意义。传统的东北大花布是东北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辉煌历史发展进程需要在自然传承的基础上再生创新。通过吸收时下流行的元素与风尚、现代化科技工艺手法等创意想法与设计,增进传统的东北大花布的细节优化设计,让其以新的姿态走入人们的生活,赋予东北大花布新时代的精神意义,让已被淡忘的设计再次继续走向市场和民间,能够产生经济现实价值,并不断增进发扬传统地域文化价值,还能实现大花布印染工艺及技艺、东北地域文化及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绳结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装饰元素之一,丝绸面料是中华服饰的典型特色服装材料之一。论文通过文献归纳和设计实践从材料选择、色彩设计、结构设计、造型设计四个方面阐述了现代绳结设计;从绳结在丝绸面料、丝绸服装、丝绸服装配件和服装饰品应用上提出了设计建议,使质朴文化内涵的装饰元素与华丽材料质感的时尚设计完美结合,来创新现代丝绸服饰设计。  相似文献   

8.
齐鲁之地是我国春秋时期思想文化发源地之一,当地著名印染花布至今仍是国内传统手工艺品的得意之作,独特平面图案风格及充满寓意符号艺术表达,既诠释了当时人们对于生活向往之情,也向世人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希望通过齐鲁民俗印染花布平面图案风格、符号艺术表达的研究,给设计者的视觉表现带来灵感。  相似文献   

9.
进入21新世纪,服装的流行和发展趋势呈现一种多元化,多形态,多风格的发展格局。如何立足本土文化,体现本民族文化特色,既能体现时尚流行度,又能有自我设计思维的个性表现,这是当代服装设计师们需要不断认知提高的地方。本文详细分析了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形式特点以及丝绸服装设计的特殊性,对丝绸服装设计中体现出来的本土性和根源性加以阐述说明,并通过对"西域之风"丝绸服装的设计灵感来源及创作过程进行实例分析,从藏传佛教圣地"拉卜愣寺庙"和古代艺术宝库"敦煌石窟文化"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民族特色以及历史文化对现代丝绸服装设计的参考价值,从悠久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挖掘其中最具价值、最流行的、最经典的设计元素,采用现代丝绸设计和工艺手法,赋予传统文化和民族元素崭新面貌。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丝绸服装设计现状,分析了肌理再造在设计中的意义,论述了肌理再造在传统丝绸服装和现代品牌服装中的应用,将其归纳为加法设计、减法设计和变形设计.结合案例,介绍了肌理再造的设计制作步骤与设计要素.旨在应用肌理再造设计,满足消费者对高品位丝绸服装的需求,提升丝绸服装设计内涵和竞争力,传承丝绸文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我国具有民族特色和悠久历史的三大传统花布,蓝印花布、蜡染和扎染花布的发展历史、制作原理及其纺织品的特色,并指出在现代人们的消费心理中,三大传统花布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不同的装饰工艺如刺绣、编结、印染、手绘、装饰缝、褶裥等在丝绸服装上的应用,将装饰工艺作为丝绸服装设计创新的手段,寻求丝绸服装的设计创新,通过装饰工艺在丝绸服装上的运用,推陈出新,提高丝绸服装的品质与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国丝绸服装的档次,促进丝绸服装向品牌化、名牌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阐述不同的装饰工艺如刺绣、编结、印染、手绘、装饰缝、褶裥等在丝绸服装上的应用,将装饰工艺作为丝绸服装设计创新的手段,寻求丝绸服装的设计创新,通过装饰工艺在丝绸服装上的运用,推陈出新,提高丝绸服装的品质与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国丝绸服装的档次,促进丝绸服装向品牌化、名牌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瑾  祖倚丹 《丝绸》2012,(12):55-58
丝绸和书法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探讨了丝绸服装与书法这两种具有典型中国特征艺术的共性和内在联系,认为自古以来丝绸与中国书画艺术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起传承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并用实例从装饰手法、结构设计、色彩意境、主题表达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将传统书法形式灵活变化、恰到好处地装饰到丝绸服装的整体或局部中,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将丝绸面料与书法表达相结合并运用到现代服装服饰设计中,能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艺术精神,更加深入地挖掘并丰富丝绸服装服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的丝绸服装上,运用最多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因素使我国的丝绸服装有着独特的魅力.从丝绸服装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书法元素、绘画元素、陶瓷元素、戏曲元素、吉祥物与图腾元素等几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丝绸服装中的应用,并找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丝绸服装的应用中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傅丽  叶松 《丝绸》2009,(11)
中国传统服饰刺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介绍传统丝绸服装中常见的刺绣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分析了以传统刺绣为切入点的现代丝绸服装在材质、图案、色彩、表现手法上的创新设计特征,揭示了传统刺绣在现代丝绸服装中的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17.
贵州蜡染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民间印染技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通过探讨贵州蜡染的发展历史、工艺特色、风格特点、表现手法,贵州蜡染工艺制作的织物蕴含着少数民族的情感和文化内涵,风格独特,形式优美。将蜡染织物融入现代室内设计,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传统手工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设计灵感,增添民族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撑部分,具有文化差异的同时也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湘西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印染图案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之一,这些服饰印染图案充分反映了社会现实以及民族文化特色,能够传递出独特的情感与态度。湘西少数民族将独特、生动有趣的形象或图案融入到服饰印染设计中,再结合现代的印染技术,服装图案结构鲜明、线条精确、用色准确,将湘西少数民族的的民族性和独创性展示出来,以此来表现民族特色、思维方式以及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9.
邓芳芳 《印染助剂》2021,(2):I0001-I0001
中国的民间印染技术拥有悠久的历史,形式多样,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载体,凝结了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各个民族的人民在传承并发展民间印染技术的时候,也会在其中融入自己民族的价值取向、地域特色和风俗文化等,因此,民间印染技术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和艺术性以及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平面设计以视觉要素来设计并传播文化,具有美的艺术特色。在现在的平面设计中,如果与民间印染技术相结合,可以体现二者的艺术特点,给人以别开生面的视觉享受,还有助于继承和弘扬民间印染工艺。《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一书阐述并分析了我国的民间印染技术和历史进程,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印染技艺,有助于推动民间印染技术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为相关从业者和广大爱好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传统印染文化研究》是针对传统印染文化进行研究的著作,该书对我国传统印染纹样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索。在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探索与地域文化、时代审美相符合的新印染纹样风格,在传统与现代融合中发展和继承传统印染艺术。中国传统印染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纹样丰富多彩、制作工艺精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造物理念、工艺水平以及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对中国传统印染文化进行研究不仅是对我国民间传统文化宝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