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变频调速无级调冲次技术对有杆抽油系统采油工艺参数进行了综合研究及评价,结合最新研制生产的抽油机变频调速智能控制装置,分别进行了厂内台架试验及油田现场试验,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了抽油机无级调冲次工艺对抽油机平衡度、输入功率、电动机功率因数、油井日产液量、吨油耗电量以及抽油机泵效、系统效率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杆抽油系统的抽油机、抽油杆、油管及抽油泵等配置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采用有杆抽油系统无级调冲次工艺可以优选抽油机最佳抽汲参数,并以此提高抽油泵泵效和系统效率,降低吨油耗电量,使有杆抽油系统的泵送能力不断与变化的井底流入条件相匹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油田所使用的有杆采油设备断续出油造成的设备利用率低、耗电量高、上下冲程中抽油杆交变载荷运行不平稳等诸多问题,研制了一种高效双向抽油机及配套抽油泵。该抽油机在上下冲程中,同步带动2台井下抽油泵运动,在1个循环工作周期内1台泵处于抽油状态,另1台泵处于吸油状态,实现井口连续出油。通过2台井下抽油泵同步反向运动使抽油机工作载荷平稳,达到连续抽油、小机型大冲程、平衡抽吸载荷、提高工作效率及设备利用率的目的。制作了高效双抽油机及井下配套抽油泵的试验样机,通过试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热力强化采油计划中,人工举升法最初采用的是常规有杆抽油泵。在热采井抽油时存在的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由于蒸汽和非凝析气体的干扰,使泵的容积效率降低。本文讨论由艾尔伯塔油砂层开采技术研究管理局(Alberta Oil Sands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uthority简称AOSTRA)和艾尔伯塔研究委员会(Alberta Research Coucil简称ARC)联合开展的有关热采井抽油的物理和数值模拟研究成果。热采井有杆泵抽油的物理模拟试验是在一个台架上的全尺雨抽油泵上进行了,该台架每天能抽取200℃高温的产液20m^3。有杆泵抽油的数值模拟用-状态方程,根据产液量和井底工况来预测抽油泵理论容积效率。该项研究计划的目的是模拟现场热采时泵抽中的各种问题,开发出诊断工具和实际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李晶  高成元 《试采技术》2000,21(4):51-52
单螺杆抽油泵测试台由支撑平台、泵工作循环系统、泵加载系统和操作控制系统组成。它是为了测试螺杆泵在常温状态下的流量、转速、转矩和压力而研制的。这一工具的研制应用,为判断螺杆泵性能优劣提供了检测手段。有利于提高进货质量,杜绝不合格泵下井。对提高螺杆奈井措施有效率,延长螺杆泵井运转周期及能降耗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抽油泵自动清洗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抽油泵用小型清洗机存在清洗质量差,工作效率低及清洗液不能重复利用等问题,为此,研制了抽油泵自动清洗机。该机采用无级变速、链条传动、内外同步喷射、封闭清洗;具有预置式传送速度、传送限位、清洗时间、排渣除油、清洗液加温、过滤、排雾、干燥、报警等自动控制功能,清洗介质使用药物水剂清洗液,并过滤循环使用;对抽油泵泵体内外表面利用高压水流喷射冲刷清洗,一次可同时清洗不同规格的抽油泵5台,现场应用表明,该机一次清洗清洁率达98%,清洗后抽油泵修复率达65%;清洗检修后的抽油泵下井施工综合返工率由以前的18.6%降至4.89%,综合经济效益450万元,并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6.
对有杆泵井实施最佳措施程序和工艺技术措施,研制和采用平衡采油系统、自旋转柱塞抽油泵、连续油管抽油泵、抗冲蚀泵和多相泵及下冲程有杆泵等新型有杆泵装置,以实现对必须有杆泵井的全面管理,提高有杆泵采油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配合旋转防喷器样机的出厂调试、验收,研制了旋转防喷器试验台架。此试验台架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显示直观、性能可靠等特点,为生产合格旋转防喷器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8.
《石油机械》2016,(6):110-112
针对油田常规防气抽油泵寿命短以及防气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研制了上交换式防气抽油泵。该泵采用在泵筒上部开设换气槽结构,在工作过程中当抽油泵柱塞下端行至换气槽及以上位置时,下泵腔与油管腔连通,下泵腔内的气体与油管腔实现充分交换,从而减少气体的不利影响。该泵适用于不同气油比油井原油的开采,具有防气效果佳、结构合理、可靠性高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上交换式防气抽油泵在高气油比油井中下泵一次性成功率100%,与普通抽油泵相比,泵效平均提高了7.3%。上交换式防气抽油泵的研制成功为高气油比油井的开采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原油田泵效偏低,尤其是深抽井的低泵效情况提出了以提高泵的充满程度为目的的液压补偿泵课题研究。详细分析了影响泵效的因素,展开了方案设计,经反复论证后选定一种结构方案进行了设计、加工、整改、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完成了液压补偿泵的研制及其锚定技术研究,研制出主要由抽油泵、液压补偿泵、锚定器组成的液压补偿泵采油配套技术。抽油泵液压补偿泵采油技术利用上下冲程过程中油管的自然伸长和缩短,增加补偿泵腔内瞬间压力,强行打开抽油泵固定阀,增加抽油泵充满程度,提高泵效。现场37井次试验数据表明,设计原理新颖,结构合理,与抽油泵同步工作,不需要专门作业,能有效增大普通抽油泵的充满系数,提高泵效。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普通整筒式抽油泵不具备沉砂功能造成砂磨柱塞和泵筒,以及尾管进油方式受滑脱效应的影响,影响泵充满系数等问题,研制了侧吸沉砂抽油泵。该泵主要由泵筒、柱塞和侧吸沉砂阀等组成,侧吸沉砂阀是该泵的性能体现点,由侧吸进油口、开式阀罩和沉砂筒丝堵组成。70口井的现场试验表明,该泵不仅具有防沉砂性能,而且可防落物,对抽油泵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能够延长油井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1.
气液两相混合输送泵试验台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气液两相混合输送泵(简称两相泵)的研究现状。为对两相泵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了两相泵试验台架的设计思想,即试验台柴必须具备流量可调的气源和液源以及流量计量装置,同时具有观测气泡和气液混合情况的手段,以及用于信号测试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两相泵试验台架。详细介绍了试验台架的组成,分述了气相和波相的管路与设备、两相混合处理结构、台架动力及数据采集系统,以及两相泵进出口管段气泡直径的测量方法和流态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新源  马立松 《石油机械》1998,26(9):39-40,45
12PSDT185型喷油泵试验台是用于调整、试验和检测190系列柴油机喷油泵的专用设备。其主要技术特点是:试验台的驱动轴与喷油泵凸轮轴相互垂直;采用先进的交流变频调速技术;试验台机体坚固耐振;采用耐压精滤清器,确保油量测试准确;采用制冷机组散热,实现传感自动恒温控制;变频调速的传动效率较高,扭大;喷油泵安装定位准确可靠;有足够的转动惯量,瞬时转速稳定,波动值小,符合ISO标准要求;可准确测量左、右两喷油泵供油间隔角度、供油提前角和供油始点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诊断螺杆泵采油系统工况,建立了光杆受力测试系统,可以实时测试光杆所承受的垂向载荷、扭矩。通过对商河油田多口螺杆泵井在启动、运行和停机过程中光杆所受力的测试与分析,实现了螺杆泵井工况的监测与诊断,提高了螺杆泵采油井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介质温度、粘度对螺杆泵容积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及处理,得出了具有一般规律性的试验公式,建立了螺杆泵容积效率室内检测结果与井下泵容积效率的定量关系,提出了螺杆泵水力特性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电厂母管制中继水系统运行中配套的水泵出现不能并列运行问题,根据运行试验数据分析,确定了故障原因为并列运行的水泵实际性能不匹配,并通过车削水泵叶轮的技术措施,有效的解决了运行故障。  相似文献   

16.
高压抗磨液压油评定模拟台架的研制与模拟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符合Denison HF-0高压抗磨液压油规格标准建立的高压泵评定台架系统复杂,测试费昂贵,本文以经济和优化角度,多方面提出高压抗磨液压拟评定台架的设计思路和模拟方法。采用D78B-03-1R叶片泵代替大型台架的双作用T6D泵和5MCY 14-1B小柱塞泵代替Sundstrand泵,根据静压支承的设计原理,选择最佳的模拟参数,建成的小模拟台架,其试验的压力,温度和时间完全模拟大评定台架的强化试验条件,此后将优化模拟台架的评估方法,用于筛选抗磨液压没配方。  相似文献   

17.
LMT—Ⅰ型螺杆钻具马达试验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测试新购置和修复后的螺杆钻具马达密封压差,避免钻具盲目报废和盲目使用,以及为钻具能否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研制出LMT—Ⅰ型螺杆钻具马达试验台。试验台主要由主机、水路系统、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微机系统构成。介绍了试验台主要部件的结构、技术参数及特点,并对测试过程作了论述。使用表明,试验台设计合理,能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操作方便,性能可靠,能有效地提高钻井效益。  相似文献   

18.
姜浩  王旱祥  付路长 《石油机械》2011,(4):64-66,87,95
为避免因螺杆泵抽油系统出现故障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设计了基于总线技术的螺杆泵在线测试系统。该系统可模拟螺杆泵的实际工况,在线测试螺杆泵工作过程中的电流、电压、进出口压力、流量、转矩、转速、轴向力等参数,计算出螺杆泵的容积效率和综合泵效,并绘制出特性曲线。现场应用表明,系统测试数据和性能曲线可为新泵在高泵效区生产和旧泵的科学高效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油气集输系统中在用的大型输油泵出现的效率低、能耗高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现场性能测试和效率评估,以改善运行状况。通过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案例,重点围绕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研究发现,当前国内仍以传统方法为主,国外传统方法和热力学法应用均已比较普遍,其中,加拿大水泵测试项目不仅获得了统计效应级的测试数据,还提出了最具优势的泵效评价指标——PEI指标,极大地推进了热力学法在泵性能测试领域的应用进程。提出了一套综合性的输油泵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输油泵综合性能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RST200型柱塞往复密封试验台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 RST2 0 0型柱塞往复密封试验台的结构方案设计、系统工作原理。该试验台采用可编程控制器 (PC)及比例控制技术可模拟柱塞的不同运动规律 ,以及在不同运动速度、不同工作介质条件下测试柱塞往复密封的各项性能指标 ,最高密封试验压力达 2 0 0 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