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的低温干馏是一种古老的技术,先后经历了明火焚烧、小规模箱式炉、立式炉、内热式直立炭化炉等几个发展阶段,简易改良炉如萍乡炉、吕梁炉等炼焦所获得的焦油也类似于低温煤焦油。中国在开发了大庆油田后,煤低温干馏工业也相继停产而转炼石油。1973年和1979年两次世界石油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又纷纷重视和加快了新一代煤低温干馏技术的研发和开发,如快速热解和快速氢化热解技术等,但低温煤焦油的深度加工技术和利用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夏欣  窦岩  王洪升  张学权 《化工机械》2014,(6):815-816,820
中低温煤干馏的主要产物为半焦、焦油和煤气,其中焦油的产率是企业关注的重点。通过分析干馏炉尾气出口的旋风分离装置,探讨了尾气带尘量大的原因和如何通过提高除尘率来提高焦油的回收效率。  相似文献   

3.
作者从炼焦的观点评述了煤干馏过程中的基本反应和现象。叙述了煤的热解、特别是焦油和气体的形成机理,并阐明了气体的产率和组成随煤的级别和干馏温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德国煤制油技术的发展过程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是一个贫油而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随着工业的发展,自本世纪20年代始,德国的许多生产研究机构就开始积极探索煤制油的工艺技术。他们首先选择把气煤和肥煤在500~6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低温干馏,从中可得到8%~10%的焦油产品,这虽然比在800℃条件下煤干馏所得到的焦油产量大大提高,但仍满足不了市场需要,此外低温干馏得到的粗焦油中很大一部分是不适于做动力燃料的烃类和酚,因此煤的低温干馏制油的方案终被放弃。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利用陕北煤低温干馏炉气,尤其是干馏炉气中附加值较高的H2,结合陕北地区煤低温干馏炉气的利用现状,分析了国内外CO变换制氢技术、变压吸附剂发展技术及变压吸附制氢工艺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采用CO变换技术先将煤低温干馏炉气中的CO组分转变为H2,通过选择适宜的变压吸附剂,再利用变压吸附技术分离提纯干馏炉气中的H2,最终将低温干馏炉气中H2应用于煤焦油加氢产业的方法。结果表明:选择市售吸附剂,通过对变压吸附工艺条件的研究开发,进行低温干馏炉气的变压吸附制氢,可实现低温干馏炉气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6.
煤焦油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概述 煤焦油是煤在干馏和气化过程中得到的液态产物。干馏温度在450~600℃可以得到低温焦油;干馏温度在700~900℃得到中温焦油;高温焦油的干馏温度在1000℃左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原煤性质的分析,说明榆林煤是一种低水分、低灰分、高挥发分、低硫分、中高发热量的优质煤,较适于低温干馏。对榆林原煤进行破碎处理,分析了加热温度、加热方式、分段方式和原煤粒度等对榆林煤干馏工艺的影响,并最终确定了适于榆林煤干馏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表明:榆林原煤强度较好,有利于提高煤炭利用率;干馏温度为600℃时,焦油产率最高,达到9.0%以上;内热式加热方式具有加热效率高、加热均匀等优点,其焦油产率比外热式约高0.7%;在保证干馏产品产率及品质的条件下,三段炉的分段工艺较适宜榆林煤干馏;干馏原煤最佳粒度为5~50 mm。最后分析了煤焦油和半焦性质,说明榆林煤干馏技术更应将煤焦油作为主要产品。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JS直立干馏炉的炉型结构,同时分析了神府煤在JS直立干馏炉中进行低温干馏的生产过程。对入炉煤成分和半焦成分进行分析,利用温度、流量测试仪、红外测温仪等测试工具对JS低温干馏炉进行热工测试。经过物料平衡、热平衡计算,得出炉体的热效率为83.87%。根据低温干馏炉炉型结构、入炉煤气成分和兰炭质量的情况,探讨低温干馏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JS干馏炉具有效率高、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等特点。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提出可行的节能措施,实现干馏炉热工效率和低温干馏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陕北地区低变质煤资源丰富,是低温干馏的理想原料。目前,陕北地区煤低温干馏工艺的主要设备为内热式干馏炉。本文利用CFD软件Fluent,通过改变入口直径,分析干馏炉内的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入口直径增加,炉内温度减小,压力减小。  相似文献   

10.
陈磊  张永发  刘俊  王影  徐英  王永 《化工进展》2013,32(10):2343-2351,2534
低温干馏技术作为低阶煤清洁高效和科学分级利用的核心技术,已经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但是现有工业化应用的煤低温干馏技术存在采油率低和原料粒度要求高等问题,开发新型低温干馏高效采油技术已成为我国低阶煤利用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低温干馏炉的结构特征、生产原料、干馏产品、能量利用率和采油率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典型煤低温干馏炉及干馏技术进行了比较和讨论;介绍了作者课题组研究开发的低温干馏高效采油技术及其特点。分析认为,干馏炉的大型化、自动化和高效环保化;高温半焦和荒煤气热能的回收利用;粉煤资源的综合利用;干熄焦新技术;快速干馏、催化干馏技术等低温分级转化技术的研究开发是低温干馏技术今后研究开发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郭树才 《煤炭转化》1992,15(1):6-11
本文从煤低温干馏、炼焦、煤的气化、间接液化,直接液化和电石乙炔化工六方面介绍了煤化工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陕北半焦炭化过程能耗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主要对SJ型低温干馏炉生产半焦的过程进行了物料、热量衡算及过程能耗分析.结果表明,SJ型内热式低温干馏炉的半焦理论转化率为63.926%,焦油产率为6.079%,煤气产率为598 m3/t;炉体的热效率为88.90%,热工效率为84.08%,且炉体散热损失仅为4.82%,过程能耗在13.38%~17.92%之间,结合所用低变质煤的成分特征,可说明该过程属于低能耗、高产率、高附加值的洁净生产过程,适合该煤种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化工科技》2021,29(3)
在煤低温干馏过程中燃烧过程的诊断及控制对于提高干馏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以工业上所使用的10万t/a SJ低温干馏方炉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对SJ低温干馏炉内燃烧场进行仿真模拟。通过改变燃气比以及气体流量研究其对干馏炉燃烧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燃气比的增加,干馏炉内的最高温度和最高压力均呈现出先增加至峰值而后减小至稳态的趋势;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干馏炉内的最高温度逐渐减小,而干馏炉内的最高压力逐渐增大。最优的工艺条件根据温度分布应该具有高占比的最佳温度区间以及低占比的高温区域这一规律确定,最终选择燃气比为1.8,气体流量为14 000 m~3/h,可以更好地提高干馏效率。  相似文献   

14.
《小氮肥》2016,(1)
正0前言半焦是长焰煤、不黏煤、弱黏煤、褐煤以及高挥发分的烟煤经低温(500~700℃)干馏所得的可燃性固体产物,又称低温焦,俗称兰炭。半焦的生产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陕北府谷、神木以及内蒙古鄂尔多斯等新兴的煤资源丰富地区,为缓解我国的焦煤资源紧缺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半焦生产技术简单,但煤气产率低、焦油产率高,其副产的中低温焦油产率在6%~10%。不同于高温焦油,中低温焦油含有较多的含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依兰六级煤低温干馏气在高温二次加热过程中的裂解和结焦行为,分析了干馏气体产率、焦油产率的变化和加热器内的结焦情况。煤低温干馏终温600℃,干馏气二次加热温度600℃~750℃。研究表明,二次加热造成干馏产物中气体产率显著增大,焦油产率降低,加热器内存在结焦现象。提高二次加热的温度和延长气体在加热器内的停留时间,加剧了干馏气中烃类分子的裂解、缩聚和结焦,进一步降低了油品收率,并造成油品密度增大。温度对干馏产物中有机大分子裂解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停留时间和干馏气中烃类产物的浓度对缩聚反应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6.
煤富氧低温干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陕北榆林地区煤低温干馏应用现状的实地考察,发现干馏过程产生的煤气热值偏低,影响焦油产出和煤气高效利用.为优化生产工艺,提出富氧干馏实验方案.通过理论计算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富氧干馏完全可行,富氧干馏能够降低煤气中氮含量,提高有效可燃成分含量,使煤气热值大幅度提高,解决了由于低热值煤气无法有效利用而放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相似文献   

17.
《煤化工》2015,(6):45-49
简述了KM5Q干馏式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和焦油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并结合干馏式发生炉煤气站处理焦油废水的实际生产数据,对煤气站的水平衡进行计算,分析了煤气站焦油废水理论处理量的受限因素及其与实际处理量存在差异的原因,同时对利用干馏式发生炉煤气站处理焦油废水的彻底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在不同条件下对低温干馏炉内温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优燃气比和入口流速;同时为了提高兰炭质量、煤气热值和焦油产量,研究富氧干馏对兰炭生产工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气比和流速对干馏炉内温度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当燃气比为0.6时,干馏炉内气体充分燃烧,温度达到最高;当燃...  相似文献   

19.
朝鲜某厂以褐煤为原料,经水选和低温干馏回收焦油后,半焦作为沸腾炉造气原料。回收的焦油则加工为各种化工产品、液体燃料和日用品。其焦油馏分较重,性状为:含水5%,含硫0. 6~0. 64%,含游离  相似文献   

20.
用富氧代替空气与煤气燃烧提供热源,利用燃烧废气与低温干馏过程产生的干馏煤气混合形成高温循环气,对煤进行富氧干馏。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现行低温干馏炉结构的情况下,富氧干馏完全可行,可大幅提高煤气的有效成分,降低氮含量,煤气热值是空气助燃干馏的2倍以上,煤气放散量减少约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