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自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正在蓬勃发展,致使一些保存较好的村落,盲目套用改造成功的案例,从而将本村的发展特色丧失殆尽。同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更高了,以现代的生活方式盲目改造居住空间,致使失去其本身的历史价值。面对上述提到的传统村落发展之困境,本文以榆林沙坪上村传统村落为例,通过现状调查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针对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以此来提高当地村落的价值,进而为中国传统村落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风环境对改善空气质量和提升居住环境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关中平原代表村落进行冬夏季风环境测试,以期揭示关中平原村落的风环境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改善的策略,使村落室外风环境有利于驱散雾霾与污染物,以期提升人们对于村落室外风环境的关注度,为关中平原村落风环境研究贡献微薄之力,为当地的村落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竹  王丹 《室内设计》2018,(3):102-108
江南地区山地纵横、水网密布, 地貌丰富多样,村落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及特 征,山地河谷村落数量众多。但现阶段乡建 同质化严重,不同类型村落的适宜性政策被 忽略。本文以浙江德清东沈村为例,分析山 地河谷村落特征,以地形地貌为出发点,从 山、水、村落三方面,提出基于山水特质的村 落更新与活化策略,促进乡村经济、社会、文 化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保护传统村落对传承我国农耕文化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在不破坏风貌的基础上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是保护的根本。冷摊瓦屋面曾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的传统村落中普遍使用,但其热工性能与现代人居环境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本文以遵义地区的传统村落为例,基于对冷摊瓦屋面材料和构造的分析,提出了几种节能改造措施,并进行计算机模拟验证,以期为广大夏热冬冷地区的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从方案的概念、构思过程和设计内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2008年第45届IFLA国际大学生园林风景设计竞赛提名奖方案.方案选址位于中国台湾西南沿海岸村落,近20年来,对于环境资源的人为使用不当,以及长年超抽地下水作为灌溉、养殖使用,导致地层下陷,加上海水倒灌、台风等自然灾害加剧,使得村民的生活质量、居住安全、谋生产业以及当地环境都深受影响.我们的目标是针对滨海低地进行改造,建立一套完整且全面的规划体系.尊重当地环境和文脉,进行"修复、调整、更新",通过整合的环境改造和营建让当地村落居住环境从适应到"转换",从而改善当地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冀中山区位于太行山脉中南部,旅游资源丰富,伴随"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山区建筑规模有明显上升趋势。以平山县山地村落民居为例,调研山地民居的使用及运行状况,结合当地地域环境及气候条件,从空间设计、能源利用、围护结构等方面入手,为当地民居建设或改造提出适宜的建筑节能设计与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7.
夏宇佳  熊婉如 《居业》2021,(9):21-22,24
本文以汉长城遗址区内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村落发展与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和村落空间存在的问题,从空间规划、道路交通、环境改善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景观规划视角出发,阐述现有村落改造缺失之处,并提出村落改造以景观更新为主,可避免建筑更新过程中对村落肌理及空间环境的再次破坏。以桂林市灵川县大圩古镇大圩村为例,通过对其前巷、中庭、后院三个空间层次的景观改造设计,探究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措施,为传统村落的更新保护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太行山清漳河流域传统村落的实地调研走访为基础,选取原曲村为代表性样本,结合当地村志等基础资料,通过对村落的地理区位、山水环境、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建筑营造的梳理,分析当地传统村落特征,挖掘地方文化研究价值,为今后当地传统村落的研究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0.
渭北黄土高?沟壑区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虽然对村落的居住环境条件改善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但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性破坏。该文通过对当地村落民居在长期的营建活动中自发形成的生态经验的总结,以及对现状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采用对原有生态经验进行技术性改良的手段,归纳总结出当地村落民居的生态化设计方法,为该地区村落民居的科学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昌平区3个村落污水水质的监测,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及发展现状,最终确定将SBR工艺+水生植物塘工艺作为该3个村的污水处理工艺,建设相应的村级污水处理站,降低污水随意排放带来的生态污染,充分利用再生水,节约地下水资源,达到了改善、美化村落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级传统村落水窑洼村的石窑洞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测绘、问卷和建筑性能分析等方法,学习前人建造智慧的同时,整理发现石窑洞民居普遍存在的通风、采光、潮湿等问题,综合考虑当地石窑洞建造特点、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村民意愿以及改造成本等因素,提出节能改造策略,为传统村落民居建筑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曹洋  王竹 《浙江建筑》2008,25(6):47-50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尤其是农村住宅环境舒适性和节能性的改善更是重中之重。在此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地区部分村落进行调研,了解当地农村的基本现状,同时结合湖州地区气候环境特点,提出了一些节能设计的要点和措施,以指导当地节能型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中,大量村庄面貌得到改善、村民居住质量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其中最令人担忧的现象就是不顾当地本土地域特征,纯粹追求村容村貌形象改造,脱离村庄实际,破坏了村落原有肌理和历史文脉,造成村落中山水相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生态关系在建设中迅速消失。本次规划的重点是深入调研村落现状、挖掘村落传统与地域特征,继承村落传统、真实记载历史信息,保持村落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探索一个可以延续村落空间格局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5.
汉派新民居——武汉市江夏区自然村改造建设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武汉地区自然村改造建设规划设计中,对该地区传统自然村落的选址、布局、空间结构、民居营建手段及日常生活等进行了仔细调研,在尊重当地村落的空间肌理和文脉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需求,从建筑、文化、色彩、交通、绿化等多个方面提出改造措施,从而营建合理的富有武汉地域特色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6.
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区内现存有大量发展严重滞后的村落,受区位限制无法照搬一般城中村改造的模式。本文在对遗址区内村落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按照村落类型分不同模式进行村落整治改造的策略,并进一步提出住宅空间改造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守好乡愁才能留住根,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明的根源,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文章以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里的河北涉县大洼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大洼村的实地考察与研究分析,发现村落现存问题,针对核心问题提出运用儿童友好型乡村空间理念,为传统村落的保护道路提出新的思路。新理念融于设计之中,结合实际情况将传统民居改造为适宜儿童娱乐学习的古村落幼儿园,旨在提高当地的受教育水平,为村子的发展带来新鲜的活力,探索对传统村落有机的保护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基础设施发展及人居环境改善是当前传统村落建设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缺乏科学引导,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却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历史风貌、生态环境相冲突。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构建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协调度模型,同时引入协调发展度、协调发展趋势模型,分析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同社会、经济、历史、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到相应的协调发展程度等级,找出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向,从而为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传统村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文章在环境适应性研究的基础上,以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洹河大峡谷的王家辿为例,通过探究王家辿村落的整体布局、街巷、院落及单体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自然环境对村落形成的影响,从而研究我国传统山地村落与当地环境的适应性关系。以期为传统古村落的环境适应性研究提出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荷溪村落为研究对象,对传统村落的活化模式进行了探究,寻找传统村落保护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传统村落中的民居建筑民宿化的改造方式,并从建筑符号、构造节点、建筑材料方面提出改造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