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一、目标清洁度等级的设定任何一个液压系统和润滑系统都应该有一个针对该具体系统的油液目标清洁度等级,并在其有关文件中明确注出。此目标清洁度等级的设定应考虑系统的各元件(包括油液)、典型的工作温度和起动温度、暂载率、所需的系统使用寿命及安全等问题。由于油液的实际清洁度等级随在系统中的取样点(油箱、压力管及回油管等)而变化,一般来说,此目标清洁度等级是针对回油管和过滤器上游的回油管而设定的。1976年,威格士公司推出了不同压力下所推荐的油液清洁度代号(见图1、表1),可使整个系统和各个元件使用寿命增长。系统…  相似文献   

2.
目标清洁度的确认和监测目标清洁度等级已经设定,过滤器已经选择并布置在系统中后,应进行该目标清洁度的确认和监测。确认的最佳方法是从回油管路中回油过滤器的上游提取一个有代表性的油样送至实验室(威格士油液分析服务部门)检测。用与Zpm、5尸m和匕Vin相对应的三个范围代号来表示油液的清洁度等级,以此判断该系统是否是所需要的清洁油液,并能进行长期而稳定的工作。给系统提取油样的正确位置是在回油管过滤器的直接上游。在设计系统时,可在此部位装设一个永久性的取样阀。备用的取样部位可以是:用真空泵或清洁管子提取油箱油样…  相似文献   

3.
长期实践的结果表明,70%~80%的液压系统故障是由于油液污染造成的。为此,“在液压系统运行期间将油液清洁度保持在目标值以内,使油液污染不至于成为引起元件及系统故障的因素”这一思想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的。对于液压系统或油液润滑系统,目标清洁度等级的拟定和实施正如选择泵、阀、执行器或轴承一样,也是系统设计的一部分。为了强调元件设计、系统设计、过滤器性能与过滤器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美国威格士公司将过滤器与过滤的途径命名为“威格士系统性污染控制”。该公司的这套系统性污染控制方案行之有效、操作性强,我们将分期…  相似文献   

4.
油液污染是液压系统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控制液压系统污染是确保系统可靠性、延长元件寿命的必要手段。该文介绍了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性,以及1400E冷轧机液压系统的清洁度等级要求和污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中华  李亘  张震  张宁 《China Equipment》2009,(9X):170-170
油液污染是液压系统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控制液压系统污染是确保系统可靠性、延长设备寿命的必要手段。该文介绍了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及620mm热轧带钢液压系统的清洁度等级要求和污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冶金液压系统的过滤与清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液压系统中污染物的来源之后,介绍了用过滤器去除污染物的方法及过滤器过滤精度与油液清洁度的关系,最后结合冶金液压系统的实例说明液压系统的清洗步骤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高油液清洁度,使满足液压系统对油液清洁度的要求,是保证液压系统可靠性和寿命的重要措施.但一般的液压用油,包括新油在内,都是难以满足要求的。因此,在给液压系统注油前,都应进行预先循环过滤.另外,某些脏油、废油,尤其是因杂质污染而报废的油液,也可以用循环过滤的方法得到再生.因而,净油机逐步得到应用.我们根据油液污染控制理论。对用净油机循环过滤油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试验和探讨。一、循环过滤的理论推导采用净油机对油液进行循环过滤,其油  相似文献   

8.
油液的清洁度是保证液压系统稳定和可靠性关键因素。该文从工程施工角度,指出选择正确施工方式、方法,减少每一道程序引起的污染,合理选择冲洗设备、冲洗流程,把握系统中冲洗技术关键要点,可以缩短液压施工时间,提高液压系统油液的清洁度。  相似文献   

9.
主要描述了一种针对液压污染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主要用于延长液压系统的寿命以及提高可靠性,通过分析运用液压理论知识,对液压元件到整个净化系统应用软件进行仿真分析,进而得出液压净化系统的优化设计。第一,推导建立液压系统污染动态平衡方程,运用Matlab仿真油液中固体颗粒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从而确定完成净化的最佳时间;第二,根据NASA-1638,再次运用Matlab软件仿真由不同污染等级油液净化得到6级油,由此可确定该系统过滤比的优化选择,进而对过滤器进行参数优化设置及净化临界时间估计;第三,从污染控制角度出发,根据简化的液压净化系统模型,应用HyPneu建模、仿真,根据之前仿真结果,设置过滤器的参数与布局,进而提出了对液压净化系统结构和附件的设计与布局优化选择;第四,实例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经验证,这种方法是可以提高过滤效率、延长系统的服务寿命、提高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概述过滤器是液压系统中用以控制油液污染度的重要元件、它的作用是滤除油液中的固体颗粒污染物,使油液的污染度控制在关键液压元件能够耐受的限度以内,以保证液压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和延长元件的寿命。液压过滤器应具有过滤效率高,压力损失小和纳污容量大等方面的特性,而以上性能需要通过一定的试验方法来评定。七十年代初美国阿克拉何马州立大学流体动力研究中心提出了评定液压过滤器过滤性能的多次通过试验法。1973年这一试验方法被采  相似文献   

11.
装载机液压系统清洁度与产品的质量关系密切。首先重点对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液压元件的配合间隙尺寸,确定了清洁度的等级要求。然后,提出控制和解决液压元件及系统清洁度的方法和措施,运用大流量滤油机对液压系统的油液实施旁路过滤,为提高液压系统的清洁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开式回路液压系统开式回路液压系统中,过滤器的布置应以能实现以下三个主要目的为原则。1.防止污染物浸入进入油箱的所有空气需经过滤,从空气中清除污染物要比从油中清除容易。首先,应保证油箱是密闭的,所有交换的空气都经过一个人口(大型系统中为两个人口)进入。入口处须配装一个通气过滤器。该通气过滤器应设计成能从空气中去除3μm以上的颗粒(V-Pak等级10)。所有进入系统的油液在注入系统之前应通过一个高效过滤器(V-Pak等级05)。这一般可通过过滤器直接配置在压力泵下游的过滤输油装置和快速接头(一半装在油箱上、…  相似文献   

13.
油液污染度的测定及相关国际(国家)标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液压系统油液进行污染度测定是对系统实施主动预防性维护,提高系统工作可靠性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在油液的污染度测定过程当中,从取样容器的准备、取样容器清洗方法的检验、取样容器清洁度的测定、油液的抽取、油液污染度的测定方法,一直到油液污染度等级的确定,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国际(国家)标准的指导。该文将油液污染度测定措施及涉及到的最新国际(国家)标准进行了综述,并绘制了油液污染度检测的标准指导框图。  相似文献   

14.
油液污染是液压系统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升油液清洁度可以提高液压系统的可靠性。目前,液压系统主要通过液压油箱实现油液中气体分离及污染物去除。综述了国内外诸多学者在除气除杂方法的研究现状,分析并总结了油箱结构设计、污染相自然分离、多相离心分离、磁分离等除气除杂方法的研究现状及特点,对比了异形油箱结构、气液旋流分离器、液压过滤器等除气除杂新设备的发展趋势,并对液压油箱除气除杂技术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轴承冲洗机油液的清洁度要求,全新设计制造一种轴承冲洗机.轴承冲洗机采用供油箱和回油箱的双油箱结构,供、回油箱分别连接供油泵和回油泵,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上设置油滤,供油泵打出的油液经过油滤进入轴承,油液从轴承油孔喷出后流回油箱,回油箱中的油液过滤干净后,提供给供油箱,通过这种双过滤循环系统可保证冲洗油液的清洁度要求.供、回油箱隔板上部位置开有连通孔,使两油箱液面动态平衡,消除供、回油流量的不匹配.轴承冲洗机能够达到油液的清洁度要求,使冲洗完的航空发动机轴承内无杂质,保证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高速线材精轧机润滑系统油液污染原因,采取了控制油液污染措施,提高了油液清洁度,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液压系统污染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实施液压系统污染控制对于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油液污染分析、元件清洁度质量控制和油液过滤净化等方面的技术现状及发展,以及由污染控制国际标准变化带来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应变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液压系统而言,保持油液介质的清洁度是十分重要的。详细地分析了油液污染物的产生和对系统的影响,以及对油液介质污染的有效控制措施。液压系统的污染控制过程实质上是污染物侵入和过滤的动态平衡过程,应及时掌握油液的污染情况,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内燃机气缸套是内燃机中的关键核心零部件,近年来随着内燃机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对内燃机零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气缸套的清洁度要求始终是主机厂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提高气缸套的清洁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通过多次试验,设计了一种新型湿式气缸套清洗机,清洗后气缸套内外壁总杂质重量小于7mg,杂质颗粒度小于0.5mm,满足国内各大主机厂气缸套产品清洁度标准,显著提升了我国气缸套清洗水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液压测试站油液污染来源的分析,结合液压元件对油液清洁度的要求,进一步阐述油液污染对被测试液压元件的危害,并针对油液污染来源,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为液压测试站油液清洁度的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