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郭淑静  高俊文 《工业催化》2015,23(5):338-343
近年来,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因其高活性、高稳定性和反应条件温和成为研究热点。综述国内外氨合成钌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钌基催化剂载体、助剂和前驱体对氨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石墨化程度高、导电性能良好的碳载体或氧化物与碳的复合载体是氨合成反应的良好载体;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类助剂通过改变活性金属表面静电场,起到电子助剂的作用,并且碱土金属对反应的促进作用优于碱金属,稀土金属Sm能够抑制碳载体的甲烷化反应;与Ru Cl3相比,Ru3(CO)12是氨合成反应的理想前驱体。简介以电子化合物为载体的钌基氨合成体系,负载钌的高比表面积电子化合物C12A7:e-是强大的电子供体,能够提高氮气在钌上的解离程度,并能可逆地储存氢,有效抑制氢吸附对钌表面的毒害,从而大大提高氨合成反应活性。进一步开发温和条件下非贵金属高效氨合成催化剂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蒋志城 《浙江化工》2005,36(8):24-26
钌基催化剂被称为第二代合成氨催化剂,本文分析了影响钌基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如还原温度、载体、活性组分、促进剂等,为开发和研制钌基氨合成催化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钌基催化剂被称为继铁基催化剂之后第二代氨合成催化剂。文中介绍了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的载体、钌的母体化合物和促进剂的研究进展以及在钌基催化剂上氨合成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钌基氨合成催化剂作用机理及氧化物负载钌催化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综述了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包括钌表面对氮分子的吸附活化以及钌基氨合成催化剂上的氨合成反应动力学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氧化物载体的制备方法、修饰和复合手段、助剂种类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机理等进行了总结,探讨了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理论研究以及氧化物催化剂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波 《浙江化工》2006,37(10):24-28
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由于具有低温、低压活性高的优点,而被誉为第二代氨合成催化剂.为了进一步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达到工业化的要求,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对钌基催化剂进行研究.而钌基催化剂中助剂的加入对催化剂活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助剂的研究现状,对助剂的种类及其在催化反应过程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助剂与载体之间的作用以及助剂我持次序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我国进一步开发研制低温低压新一代氨合成催化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荣成  郑超  王榕 《广东化工》2005,32(1):56-59
钌基氨合成催化剂作为一种负载型催化剂,载体对催化剂活性有直接影响。本文对国内外广泛研究的活性炭载体.氧化物载体以及一些新型的载体作了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氨合成催化剂是多相催化领域中许多基础研究的起点,低温高活性的钌系催化剂为继熔铁催化剂之后的第二代氨合成催化剂。从影响氧化物负载的Ru基催化剂性能的关键因素出发,对氧化物载体的改性、助剂的作用并将其深入到反应条件下的化学状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新型高活性Ru基氨合成催化剂及其他多相催化剂的设计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活性炭载体的超声处理对氨合成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功率超声处理一种商用活性炭,研究了超声功率、超声频率以及超声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规律。以超声处理的活性炭为载体,以钡、钾为助剂,制备了一系列钌基催化剂,在1万空速,10MPa和400℃的条件下,进行了氨合成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功率超声处理活性炭载体与常规处理方法相比,其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催化活性大大提高。实验对超声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找到较佳的超声条件。  相似文献   

9.
钌基氨合成催化剂中载体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李瑛  刘化章 《工业催化》2000,8(3):17-22,39
本文介绍了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载体及载体与前驱体化合物之间的作用机理作了介绍和比较,旨在为我国进一步开发研制低温低压新一代氨合成催化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载体对钌催化剂制备及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选择 5 种活性炭作为载体制备负载型钌催化剂,采用元素分析、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等表征手段,考察活性炭载体的化学组成和表面结构对钌催化剂金属分散状况的影响。以不同活性炭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钡助催钌催化剂,并在450 ℃、10.0 MPa条件下进行氨合成活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载体的原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决定了载体的化学组成和表面结构,以具有高纯度、较大比表面积、较大比孔容和适当孔结构分布的活性炭为载体制备的钌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氨合成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合成氨催化技术与工艺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Fe1-xO催化剂体系的发明,使合成氨催化剂的活性有了飞跃性进步。采用Fe1-xO基A301催化剂可实现低压合成氨工艺,其合成回路吨氨能耗可降低1.30GJ。钌催化剂的发明则有可能成为真正突破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铁催化剂。以钌催化剂为基础的KAAP工艺开发成功,每吨氨的生产成本可降低2.2~6.6美元,节能1.20GJ。由于钌的稀有和昂贵,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钌催化剂不可能立即取代铁催化剂。采用超临界技术有可能实现非平衡限制氮加氢技术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活性炭及其改性对钌基氨合成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活性炭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生产方法,以及活性炭作钌基催化剂载体的特点和活性炭改性处理方法对活性炭表面性质及其负载的钌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开发和应用钌基氨合成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外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化剂的开发和应用情况。已商业化的钌基催化剂是把Ru2(CO)12升华到含石墨的碳载体上,碱金属氧化物为促进剂。钌催化剂在低温低压下的高活性和稳定性,放宽了对操作条件的限制,为开发新型低能耗合成氨工艺奠定了物质基础,推动了传统合成氨工艺技术的进步。在大型氨厂,在与传统合成塔串联的合成塔或单独以弛放气为原料气的辅助合成塔中,应用此催化剂,不仅增加产量,而且还能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4.
反应条件对钌催化剂和铁催化剂的氨合成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Activated carbon-supported Ru-based catalyst and A301 iron catalyst were prepared,and the influence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space velocity,pressure,and H2/N2 ratio on performance of iron catalyst coupled with Ru catalyst in series for ammonia synthesis were investigated.The activity tests were also performed on the single Ru and Fe catalysts as comparison.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y of the Ru catalyst for ammonia synthesi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iron catalyst by 33.5%-37.6% under the reaction conditions:375-400 °C,10 MPa,10000 h-1,H2︰N2 3,and the Ru catalyst also had better thermal stability when treated at 475 °C for 20 h.The outlet ammonia concentration using Fe-Ru catalyst was increased by 45.6%-63.5% than that of the single-iron catalyst at low tem-perature (375-400 °C),and the outlet ammonia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Ru catalyst loading.  相似文献   

15.
大量副产氯化氢已成为制约众多涉氯行业发展的共性难题。催化氧化氯化氢制氯气,即Deacon过程,是一种实现工业副产氯化氢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途径。钌基Deacon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优异特点,并且已成功应用到工业过程。根据催化剂种类的不同将氯化氢氧化机理分为两种:以铜基催化剂为代表的种类为MarsvanKrevelen机理,以钌基催化剂为代表的种类遵循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分析和总结出钌基Deacon催化剂是以RuO_2和金红石晶型的氧化物载体为基本组成,其结构是由RuO_2呈二维薄膜形态包覆在金红石晶型载体表面形成的核壳结构。详述改进型钌基催化剂在降低贵金属负载量和提高稳定性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降低Deacon催化剂成本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周妙聃  谭铭  刘乔 《工业催化》2007,15(3):12-15
钌系氨合成催化剂作为第二代氨合成催化剂,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氮分子在钌表面上的离解吸附对提高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述了氮分子在Ru(0001)单晶表面吸附的研究进展,并指出钌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氨合成催化剂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Fe1-xO催化剂体系和钌催化剂的发现,标志着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Fe1-xO催化剂体系的发明,使氨合成催化剂的活性有了一个飞跃性的进步,为熔铁催化剂的发展注入了生机。钌催化剂的发明则有可能成为真正突破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铁催化剂的使用历史。由于钌的稀有和昂贵,要在工业上广泛应用,还需要做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大量副产氯化氢的资源化高效利用是涉氯行业亟需解决的共性难题。氯化氢催化氧化循环制氯气是一个低能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是该过程的核心。本文重点介绍了铜基、钌基和铈基等催化剂,并对各类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及其活性、稳定性等性能进行了归纳。不同于铜基催化剂,钌基和铈基等催化剂主要按照Langmuir-Hinshelwood路径催化反应,具有更佳的反应活性及稳定性。基于该反应为放热过程,指出降低反应温度是增强氯化氢转化的关键。此外,活性组分烧结导致分散性变差是钌基和铈基催化剂的主要失活因素。高低温活性、高稳定性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将是未来本领域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Despit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within the past century, ammonia synthesis from nitrogen and hydrogen is still highly energy intensive due to high-pressure operation. Even with recently introduced Ru-based catalysts with superior performance over conventional iron-based catalysts,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s to approach the theoretical minimum energy consumption. A novel approach is to use nanostructured components in catalyst formulation. Reducing Ru crystallite size to nanometers could greatly increase catalytic activity by increasing surface area as well as by the structure sensitivity of ammonia synthesis over Ru-based catalysts due to the increase of the density of highly active B5 sites. The control of Ru particle size and shape in the nanometer range and stabilization of the particles by appropriate innovative preparation techniques are key factors for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Ru nanocatalysts.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actives sites and metal-promoter and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s by advanced computational and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are also essential.  相似文献   

20.
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钌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己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及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及其他工业领域。介绍了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的技术路线,该技术路线具有安全环保和节能高效的特点,其中,催化反应体系是该技术的关键要素。重点概述了近年来对液相苯部分加氢催化体系中钌基催化剂的研究,包括催化剂前驱体、催化剂制备方法、载体、助催化剂以及添加剂对催化剂性能和产物选择性等的影响。介绍了已工业化的旭化成和神马集团的苯部分加氢工艺。环己烯的市场前景广阔,苯部分加氢工艺是一条经济效益高的工艺路线,实现催化体系的突破对于该工艺至关重要,但存在催化剂成本高、易失活和环己烯收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