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自制的双-(3-甲基-1-咪唑)亚丁基二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为催化合成了异丁酸异戊酯和丁酸异戊酯,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异丁酸异戊酯最佳的合成条件为:醇酸摩尔量比1.2∶1,催化剂用量为2.0 g,反应时间3.5 h,酯化率达到95.4%。丁酸异戊酯最佳的合成条件为:醇酸摩尔量比1.6∶1,催化剂用量为2.0 g,反应时间3.5 h,酯化率达到97.9%。反应结束后反应混合物与催化剂自动分层,采用分液的方式即可分离出催化剂,简化了分离过程。离子液体重复使用6次,催化效果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负载磷钨酸催化剂,以乙酸异戊酯的合成反应为模型反应,详细研究了这种催化剂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和使用寿命,确定了采用负载磷钨酸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反应的较佳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3.
用硅钨杂多酸为催化剂,以从二羧酸中分离出的戊二酸酐和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了戊二酸二异戊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醇酐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成戊二醇二异戊酯的工艺条件,给出了戊二酸二异戊酯的红外光谱和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4.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FeCl3络合催化合成丁酸异戊酯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NKC-9/FeCl2为催化剂,研究了丁酸异戊酯合成应动力学规律。在实验条件下,内、外扩散阻力可以消除或忽略催化剂表面的化学反应是整个催化过程的控制步骤。讨论了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并给出了该催化剂反应的动力学方程。此方程对于丁酸与异戊醇酯化反应新催化过程的研究和开发以及该过程的优化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NKC— 9/FeCl3 为催化剂 ,研究了丁酸异戊酯合成反应动力学规律。在实验条件下 ,内、外扩散阻力可以消除或忽略 ,催化剂表面的化学反应是整个催化过程的控制步骤。讨论了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并给出了该催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此方程对于丁酸与异戊醇酯化反应新催化过程的研究和开发以及该过程的优化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固体超强酸Fe2O3/SO2-4催化酯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的可行性,并讨论了各反应因素对酯化的影响.指出在物料比乙酸∶异戊醇∶甲苯为1∶1.5∶0.5(mol),催化剂用量为酸醇总量的10%(w)时,于130℃下反应5h,可获得较高酯化产率的乙酸异戊酯.  相似文献   

7.
锗钨酸催化合成水杨酸异戊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锗钨酸催化合成了水杨酸异戊酯,研究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酯收率的影响。当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1.3%、酸/醇摩尔比为1:2.5、反应温度为135-153摄氏度、反应3h,酯收率可超过94%,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多次。  相似文献   

8.
PTSA/SiO2催化合成肉桂酸异戊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肉桂酸和异戊醇为原料,PTSA/SiO2(硅胶固载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肉桂酸异戊酯,对酯化反应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固载量(质量分数)为13.8%,n(异戊醇):n(肉桂酸)为2.0:1,催化剂用量4%,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85-90℃,苯为带水剂时,酯化率达到84%。  相似文献   

9.
水合硫酸铁催化合成苯甲酸异戊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固体Fe2(SO4)3.xH2O为催化剂催化合成苯甲酸戊酯,研究了该催化酯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工艺简便,酯收率高。  相似文献   

10.
硫酸铁水合物催化合成苯甲酸异戊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硫酸铁水合物为催化剂催化合成苯甲酸异戊酯 ,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高 .确定了合成苯甲酸异戊酯的最佳工艺条件 :醇酸比 3∶1,催化剂用量 4 % ,反应时间 3 .0h ,反应温度 14 0~ 14 5℃ ,酯收率 92 .7% .  相似文献   

11.
精馏分水—锅法合成富马酸二甲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顺酐为原料,磷钨酸为酯化催化剂,一种含溴的氧化剂为异构化催化剂,通过精馏分水,一锅法合成富马酸二甲酯。考察了酯化时间、酯化催化剂用量、酐醇摩尔比、异构化催化剂用量、异构化温度、异构化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即顺n(酐)∶n(甲醇)=1∶8,磷钨酸的用量为顺酐用量的6%,酯化回流4h,蒸出过量甲醇,然后加入顺酐用量1.6%的异构化催化剂,在95~105℃温度下反应30min,产率超过77%。精馏分水法较好地解决了甲酯化反应去水的问题;所采用的酯化催化剂和异构化催化剂对设备腐蚀较小,产品后处理简单,无三废。并且探讨了异构化机理。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1-甲基-3-丙磺酸基咪唑硫酸氢盐[prmim][HSO4]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合成了异丁酸异戊酯、异丁酸丁酯,考察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分析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结果表明:当醇酸摩尔量比为1.4∶1,催化剂用量为2.0 m L,反应时间为3.5 h时,异丁酸异戊酯和异丁酸丁酯的酯化率分别达到93.07%和92.96%。生成的羧酸酯不溶于催化体系,采用分液漏斗能够实现催化剂的分离过程。离子液体循环使用6次,催化效果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A macromer, methoxypolyethylene glycol acrylate (MPEGAA), was synthesized by direct esterification using methoxypolyethylene glycol (MPEG-1200) and acrylic acid (AA) as the main materials. MPEGAA was then used to prepare a polyacrylic acid superplasticizer modified with 2-acrylamido-2- methylpropane sulfonic acid (AMPS). A single-factor test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molar ratio of acid to alcohol (n(AA)/n(MPEG)), inhibitor amount, catalyst amount, temperature, and time of esterification on the synthesis of MPEGA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esterifica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n(AA)/n(MPEG), 3.5:1; amount of hydroquinone (as an inhibitor), 1.2%; amount of para-toluenesulfonic acid (as a catalyst), 5.5%; reaction temperature, 95 ~C; and reaction time, 6 h. The AMPS- modified polyacrylic acid superplasticizer prepared under the optimal esterification conditions enabled the achiev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high cement dispersibility. At an admixture amount of 0.15%, the cement paste fluidity was initially as high as 300 mm, and then decreased to 315 mm after 1 h and to 290 mm after 2 h.  相似文献   

14.
以SXC-9大孔强酸催化树脂为催化剂、以己二酸和甲醇为原料,采用催化酯化工艺,合成了己二酸二甲酯。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己二酸二甲酯的优化反应条件:以0.1mol己二酸为基准,反应温度90℃、醇酸摩尔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己二酸质量的25%,带水剂用量为10 ml,反应时间为4 h,酯化率可达到99.41%。  相似文献   

15.
从环己醇和环己酮甲酸废水中回收甲酸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环己醇、环己酮生产装置产生的甲酸废水中的COD,使其达到排放标准,降低废水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采用酯化反应共沸精馏组合法处理该废水,并从中回收甲酸正丁酯或甲酸异戊酯.介绍了酯化共沸精馏法处理该甲酸废水的工艺过程,给出了物料的平衡数据.通过研究得出,回收的甲酸正丁酯或甲酸异戊酯的纯度分别为97%和96%;相应的甲酸正丁酯或甲酸异戊酯的回收率分别为该甲酸废水的18%~20%或20%~22%,甲酸回收率>90%;经制取及回收甲酸酯处理后,该甲酸废水的COD由1.×105~1.6×105mg/L降至5.0×102mg/L以下,COD祛除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对甲苯磺酸催化柠檬酸和月桂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柠檬酸月桂醇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合成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原料摩尔配比柠檬酸∶月桂醇=1∶1~1∶15,反应温度130~140℃,反应时间2h,采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时,催化剂用量03%,采用721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时,催化剂用量05%。月桂醇转化率达90%以上。合成产品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7.
对碳基固体磺酸催化乳酸和正丁醇合成乳酸正丁酯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正丁醇与乳酸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较佳反应条件为:正丁醇与乳酸的摩尔比为2.5 1、碳基固体磺酸催化剂为酸醇总质量的0.5%、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为3.5 h.用酸化膨润土对乳酸进行预处理可提高反应转化率.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的重复试验结果表明乳酸平均转化率为90.2%.  相似文献   

18.
以β-苯甲酰基丙烯酸为原料,经酯化反应、消除反应合成了β-苯甲酰基丙烯酸乙酯。研究表明,在硫酸存在下通过抽真空消除可以有效地将酯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转化为目标产物;酯化反应的较佳条件:n(β-苯甲酰基丙烯酸)∶n(乙醇)∶n(硫酸)=1∶14∶0.28,回流反应时间3 h;消除反应较佳条件:反应压力2.66 kPa,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40℃。按β-苯甲酰基丙烯酸计,β-苯甲酰基丙烯酸乙酯收率为81.7%,质量分数为9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