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辅助索道滑移吊装超长铁塔横担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志伟 《电力建设》2011,32(2):123-126
云南-广东±800 kV直流输电工程直流线路工程第13标段临近带电线路,铁塔横担超长、超重,临近带电线路塔化铁塔横担吊装足施工中的难点.针对输电铁塔超长横担吊装所采用的特殊工艺进行阐述,介绍了临近带电线路塔位铁塔组立无法正常设置导线横担的控制绳,且被吊构件超长、超重情况下,通过采用辅助索道滑移法安全、高效地完成超长横担...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在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铁塔施工中,碰到的主要困难是酒杯型直线塔的塔头吊装。这类铁塔从平口到横担顶面有15.5~20.5米,横担长达26~32米,横担重量为  相似文献   

3.
输电线路杆塔受挂点位置、横担宽度和长短担的影响,如果铁塔中心与线路中心桩重合,会造成实际导线位置偏离理论位置,导致与其相邻的直线塔悬垂串倾斜。通过分析挂点空间位置,采用最小二乘法理论精确计算杆塔中心位移。  相似文献   

4.
在哈密南—郑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黄河大跨越标段施工中,利用50t吊车和T2T80型双平臂旋转抱杆对N4跨越塔进行组立,有效地解决了跨越塔因塔腿根开大,横担长且质量大而造成的组塔困难。详细研究了N4跨越塔的组立关键技术,对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长横担铁塔吊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哈密南—郑州±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黄河大跨越标段施工中,利用50 t吊车和T2T80型双乎臂旋转抱杆对N4跨越塔进行组立,有效地解决了跨越塔因塔腿根开大,横担长且质量大而造成的组塔困难.详细研究了N4跨越塔的组立关键技术,对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长横担铁塔吊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复沙500kV输电线路Ⅱ回拉线门型塔屈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沙Ⅱ回500kV输电线路ZH91拉线门型塔为新设计塔型,使用前未进行真型试验,运行中该塔失稳。应用有限单元法对该塔的不同荷载工况进行了屈曲分析。结果表明,在覆冰荷载和导线不平衡张力荷载下,该塔横担下边框主材屈服;事故后的真型试验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最后对铁塔进行了改进验算,将横担下边框主材规格由80mm×6mm改为100mm×8mm时,铁塔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在输电线路中推广复合绝缘横担,以110 kV输电线路改造工程为背景,提出了一种线路用复合绝缘横担设计方法。从复合绝缘横担的大风、覆冰、安装及断线四种工况荷载计算着手,对复合绝缘横担开展结构设计。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两拉 两压结构形式的力学分析模型,在四种工况下对横担进行力学计算,通过力学真型实验验证了复合绝缘横担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该方法设计的复合绝缘横担满足该线路安全运行要求,并成功挂网多条110 kV输电线路;针对不同线路塔型设计工作量大、生产周期长的问题,开展典型化设计工作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金连勇 《吉林电力》2011,39(1):50-53
500 kV民鹤1回输电线路173号ZV铁塔遭受罕见冰灾损害,铁塔横担变形并发生移位,损坏严重,需要更换损坏横担,利用ZV铁塔横担与立柱连接点为轴,采用圆木抱杆起吊铁塔中横担,恢复移位变形的横担,更换横担主材,实践证明该施工方法安全、可靠、简单、易行,可为今后类似输电线路抢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输电线路铁塔地线横担主材等塔材高空更换方法及施工步骤。将该方法应用于某500kV线路铁塔地线顶架横担主材更换工作中,实际应用情况表明,与传统检修方法即在地面进行更换的方式相比,该方法可有效提高作业效率,缩短线路停电时间,减少施工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0.
陈志辉 《电力建设》2012,33(1):105-108
分析了溪洛渡右岸电站送电广东±500 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的施工关键技术,基于铁塔特殊塔型及线路沿线地形的特点,推荐采用内悬浮外(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方案,重点阐述了铁塔横担的吊装施工工艺,为工程实施提供了施工技术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中短波段输电线路无源干扰防护间距求解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更准确地计算输电线路对各类无线台站的无源干扰防护间距,对仿真模型、干扰极大值频率和防护间距计算方法进行研究。仿真模型采用垂直极化平面波进行激励,线路铁塔仿真为面模型,地线仿真为线模型,阐述了线-面模型接点处的基函数及求解方法。结合当前输电线路无源干扰谐振频率发生在整数倍波长回路谐振频率和λ/4谐振频率的观点,计算了垂直极化平面波激励下的输电线路感应电流和不同观测点处的无源干扰水平。结果表明平面波激励下的无源干扰最大值出现的频率符合1倍波长回路谐振频率,不符合λ/4谐振频率;当频率达短波频段后,整数倍波长回路谐振频率不再适用。提出了输电线路无源干扰防护间距的求解方法,以调幅广播收音台一级台为例,求解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对其的防护间距。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溪洛渡右岸电站送电广东±500 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的施工关键技术,基于铁塔特殊塔型及线路沿线地形的特点,推荐采用内悬浮外(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方案,重点阐述了铁塔横担的吊装施工工艺,为工程实施提供了施工技术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于建伟  潘峰  谢芳  宋刚  王轶文 《中国电力》2015,48(12):141-147
针对特高压直流线路所经山区雷电活动频繁,大地屏蔽作用差,提出一种适用于山区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Z型边坡塔。与常规T型塔相比,Z型边坡塔对左右两极导线横担进行阶梯布置,降低下山坡侧的导线横担对地高度,充分利用杆塔有效高度,降低雷击跳闸率,提高特高压直流线路耐雷水平。通过通用有限元软件对铁塔结构的内力分布进行了线性和非线性分析,并以塔重和混凝土等指标对比分析Z型塔的经济可行性,研究揭示了Z型塔的结构受力特点,结果表明,铁塔内力与T型塔相当,工程造价与T型塔基本一致,可为Z型塔在多雷山区特高压直流线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特高压(UHV)输电工程的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对邻近无线电台站高频信号的无源干扰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矩量法求解输电线路无源干扰存在的计算量过大,无法求解线路对高频信号无源干扰的缺点,基于输电线路无源干扰面模型,提出了采用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uniform geometr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UTD)求解输电线路对高频信号无源干扰的思想。根据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中的边缘绕射和表面绕射模型,研究了铁塔角钢和导线面模型在高频入射线照射下的绕射场,并介绍了该绕射场的求解方法。结合具体的工程问题,对极高频信号的输电线路无源干扰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经验证,采用UTD方法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高频信号无源干扰问题的求解,也可反映各种线路条件下无源干扰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特高压角钢铁塔无源干扰计算的三维面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更准确地计算特高压输电线路对各类无线台站的无源干扰防护距离,提出建立单基角钢铁塔无源干扰三维面模型的方法。依据输电线路无源干扰的线、面电场积分方程,分析已有铁塔线模型的等效依据和高频段误差增大的原因。为保证铁塔感应电流的连续性,有效体现角钢的局部特征,提出基于三角面元的铁塔有(无)辅材的三维面模型。选择RWG(rao-wilton-gisson)基函数和伽略金检验,采用矩量法计算铁塔面模型无源干扰水平,并与线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计算频率的增高,铁塔线模型与面模型的计算结果变化趋势相同,数值差异逐渐增大。如以0.1 dB为偏差允许值,建议在16.7 MHz以上频率采用更能模拟实际情况的特高压铁塔面模型。  相似文献   

16.
1000 kV交流特高压线路铁塔组立技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10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铁塔结构尺寸大、横担长、部件大,使得特高压线路组塔施工难度加大。文章在借鉴我国500 kV和750 kV架空输电线路组塔施工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落地摇臂抱杆组塔、塔式起重机组塔等适合于特高压线路铁塔组立的方法。该方法已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部分老线路导线对地距离不足的状况,可充分利用复合材料高强、绝缘的材料性能,对原有铁塔的角钢横担用复合横担进行替换,可有效减短悬垂串长度,达到提升导线对地高度的目的。在500 kV双回路输电线路工程中应用复合材料横担,首先对复合横担直线塔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了复合横担设计方案。随后通过数值模拟对复合横担进行分析确定横担规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整塔做有限元分析,验证复合横担塔可满足实际工程应用需要。最终通过经济性分析,表明复合横担塔具备良好的经济性,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特高压线路的铁塔重量大、铁塔高、横担长、结构复杂。介绍根据不同的塔型、地形和交通状况,选择合适的组塔方案,配备合适的组塔抱杆。并介绍内抱杆组立铁塔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受力计算和工器具选择。  相似文献   

19.
1 000 kV交流双回路单柱组合耐张塔型式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在1000 kV交流特高压双回输电线路中使用鼓(伞)型耐张塔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耐张塔型——单柱组合耐张塔,其特点是分塔挂线、无导线横担、水平布置跳线、灵活性好、施工方便等,与鼓(伞)型塔相比,在杆塔高度、塔重、横担长度、跳线等方面的技术经济性较为优越。最后提出了该塔在电磁环境、跳线、防雷等设计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V型绝缘子串悬挂方式及受力分析。以500kV某输电线路工程为例,用工程简化和理论方法来阐述V型绝缘子串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理论方法在铁塔横担上及短腿腿部斜材的选材稍大些;塔身的选材上两者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